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高位过招 >

第38章

高位过招-第38章

小说: 高位过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听朱天运又将话题回到凤凰台,何复彩心里有数了,关于凤凰台,她是听到一些,好像是那个叫强永欣的跟曲宏生他们联合开发,至于内幕到底是什么,她还真没关注。

“请书记放心,下去之后我一定投入进去,尽快把工作抓到手上。”何复彩说完就要走,怕朱天运再问什么她照样不知道。最近她心思真没在工作上,她也有秘密呢,只是这秘密一大半见不得光。快出门的一瞬,朱天运忽然又唤住她:“对了,最近见大书记没,一直想跟他汇报工作,又怕打扰他。”

何复彩脸蓦然一红,要是换了别人这么问,可能她一黑就走了。可问她话的是朱天运,不但生不了气,心还怦怦跳。做作一会,抬起粉红色的脸道:“前天跟书记在一起呢,北京来了客人,叫我去陪。书记问我工作怎么样,我说有天运书记的帮传带,进步很大。书记就当北京客人面表扬你呢,说你是海东的中坚,让我多向你学习。”

“书记这是在批评我,好吧,改天我跟你一道去,把最近这段时间的工作汇报一下,我先做准备。”

“我听您的。”何复彩忽尔“你”,忽尔又是“您”,称谓的变化透出她跟朱天运之间的微妙关系。朱天运笑笑,他并不是利用何复彩,绝不是,如果这样,他就卑鄙可耻了,自己也会瞧不起自己。让何复彩插手凤凰台植物精油集资案,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一来,目前他还不能跟柳长锋彻底搞僵关系,不管怎么,海州各项工作还得继续,不能因政治斗争让经济建设步伐停下来。一旦他跟柳长锋搞僵,会引起干部队伍的大乱,这是上面不想看到的。二来,他得为何复彩着想。什么叫政治策略,这就是。大凡政治斗争,都会有若干角色在里面表演,事后大家要分享劳动果实,要互相庆功,不能让何复彩什么也捞不到,不然,下一步她拿什么高升?

政治上的升与降听似是件很神圣很有尊严的事,可更多时候,却以很世故很无奈的方式表现出来,有时候甚至表现得有些阴险。

萧亚宁来了,径直找到办公室,拉着脸,看似很不高兴。

“怎么了,昨天不还好好的嘛。”朱天运笑问妻子。昨天晚上,他跟妻子有过激烈的一场造爱,大汗淋漓,异常痛快。朱天运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一直担心因为年龄缘故,满足不了妻子。现在证明,他还年轻,激情仍在。萧亚宁也很满意,事后偎他怀里说了不少话,一个劲夸他雄风不减,夸得朱天运挺自豪。

“天运,我不想上这个班了,你帮我挪一下吧,随便哪个单位也行,只要离开公司。”萧亚宁拉着哭腔道。

“为什么?”朱天运暗自一惊。萧亚宁目前是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权力大得很,她非常爱自己的工作,从没听说她对公司有意见。可是今天?

“天运,他们不是在搞公司,是在搞阴谋,我怕。”

“到底怎么回事,不是说公司运营得非常健康么,怎么?”

萧亚宁咬着嘴唇,不说话了,内心像在做剧烈斗争。过一会,突然起身道:“算了,不分你的心,我自己的事,自己处理吧。”朱天运说:“亚宁到底怎么回事,你还是跟我讲清楚,甭让我担心。”萧亚宁看上去想讲,嘴张了张,又叹息道:“算了,天运你忙,我先回家。”说完,脚步急急地走了。朱天运一阵傻,萧亚宁这是跟他演哪处?

还没容他搞明白妻子遭遇了什么,一连串的消息就包围了他,朱天运的步子彻底被打乱。

叶富城出乎意料地交待出两件事,在两千亩土地案中,他受唐雪梅指示,从曲宏生那里拿过一件陶,送给了海宁区委书记高波。一同送去的,还有一张金卡,卡上现金二百万元。两千亩土地案的有关批文,是高波安排有关方面办的。另一件,是唐雪丽在银桥公司有股份,叶富城交出一张去年分红的表,上面清清楚楚写着唐雪丽名字,一年红利高达三百六十万元!

叶富城说,他再也不想隐瞒了,太累,为别人隐瞒实在不值。后来见调查组还不放过他,近乎哭着道:“我知道的就这么多,你们放了我吧,就算关我一辈子,我也不能说出什么了。很多事我是不知情的,他们不可能让我知道太多。”办案人员问他们是谁,叶富城情绪激动地说:“银桥不是唐雪梅一个人的,是大家的,很多不知名姓的人都拿干股。”

消息令朱天运振奋,当即指示办案组,全力对银桥公司展开调查,调查从两个方向进行,一是查清这些年该公司的业务往来,尤其资金往来。看外面哪些公司跟这家公司联系紧密,这家公司在两千亩土地大案和盛世欧景项目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二是查清这些拿干股的人,查实查确凿,一个也不能漏。

这边行动刚开始,刘大状这个组又从外围查到不少线索,包括上次邻省调查的那笔巨款,终于找到了来源。这笔数额高达两千两百六十多万的巨额款项,正是盛世欧景项目的土地出让金,当时的地价已经溢到每亩六百万元,但成交价是四百二十万元。这两千多万显然是好处费。这笔钱一度放在银桥公司帐目上,因为当时该项目的很多前期工作由银桥代理。后来又分三笔转到旅游公司,然后再从旅游公司转走。而这笔款真正的操纵者,不是别人,正是建委主任孟怀安。刘大状还查到一些线索,尤其是骆建新在海州的几条腿,这几腿中,最最得力的仍然是孟怀安。

至此,海州建委主任孟怀安就成了聚焦点。刘大状请示:“要不要对他采取措施?”朱天运想了想道:“现在还不是时候,必须等审计结果出来。”

“为什么,已经有足够的理由收拾这家伙了啊。”刘大状不服气。

“你这叫什么话,哪个家伙,你现在是纪委副书记,不是街头混混!”朱天运批评道。刘大状呵呵笑着认错:“我是个粗人,没啥水平,书记您还是担待着点吧。”

“那就给我细点!”批评完,又耐心道:“大状啊,目前形势复杂,我们针对的不是孟怀安,孟怀安兴不了这么大风也作不了这么大浪,你要记住,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庞大的阵营,这阵营里到底还牵扯着谁,你我都无法判断。但有一条,你前脚双规孟怀安,后脚就有人兴师问罪,会理直气壮要求我们放人。所以,双规孟怀安,一定要在证据完全落实之后。如果想提前,必须做到一点,要让外界认为,我们只是冲孟怀安,而不是别人。”

“书记的意思?”刘大状愣愣的,仍是反应不过。朱天运失望得扭过了脸,刘大状扑哧一笑:“我没那么傻嘛,不就是给孟怀安找点自己的事儿嘛,这个容易,包我身上。”

朱天运又被刘大状逗笑,这个炮筒子,也会幽默了,不过他还是提醒道:“要注意方式方法,千万不可乱来。”

“书记只管放心,就是乱了,他也不敢说乱。”刘大状嬉皮笑脸。

刘大状走后不久,于洋电话来了,让朱天运马上去省委,让赵朴也去,说有事要议。朱天运给赵朴打了电话,两人乘车往省委赶去。

赵铭森办公室里,坐着于洋和纪委另一位副书记,还有中纪委林组长和另外一个陌生人,后来才知是建设部刚刚派来的督办,姓周。省委秘书长田中信也在,几个人脸上全是沉重色。见他们两个进去,赵铭森说:“临时有件事,把大家召来一同研究一下,中信你做一下纪录。”

朱天运和赵朴找位子坐了,脸上也是干巴巴的,田中信翻开纪录本,虽然只是临时性会议,气氛搞得比常委会还紧张。

“老于你先跟大家说说情况,让大家知道一下。”

于洋接过话头,开始通报。于洋的声音冷冰冰的,但说出的话却一句比一句沉重。于洋说,通过这段时间的调查,骆建新案已有重大突破,初步查证,骆建新在担任海东省住建厅副厅长和常务副厅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先后为六家地产企业在海州和其他城市拿地,并在项目审批,工程验收等环节提供帮助,为企业谋取不正当利益,从企业收取巨额回扣和贿赂。同时,有充足证据表明,骆建新妻子、海东省卫生厅药政处副处长王燕,是脑健神案的主要参与者与受益者,脑健神案非法吸资三点六个亿,受骗群众高达十一万人,这笔资金目前只追回一千二百万,其余都被组织者非法占有。骆建新出逃,跟三起事件有关,一是脑健神案,二是盛世欧景楼盘,这两项目的法人代表都是汤氏姐弟。第三是两千亩土地案,这起案子中,骆建新扮演了重要角色。

说到这儿,于洋顿了顿,抬头扫了眼大家。谁也没打断他,非常入神地听他往下说。于洋就将对两千亩土地案的进一步调查做了汇报,听得众人一愣一愣。没想到,已经风平浪静的两千亩土地案,一旦再次掀开水面,还有这么多惊人内幕。

于洋破天荒地提到了两个人,一个是海州市长柳长锋,另一个,是副省长罗玉笑。尽管他把话讲得很委婉,用了有可能、估计会等字眼,但听的人都明白,调查已经涉及到高层了。

赵铭森脸色很暗,特别是提到罗玉笑时,脸上近乎有了悲壮。可能这样的大案,赵铭森这一生也是头一次遇到吧,虽然早就做好应对准备,真到节骨眼上,还是不能坦然。

于洋汇报完,赵铭森咳嗽一声,他在努力镇定自己,目光转向林组长:“请光渠同志帮我们分析分析。”

林组长叫林光渠,他略有思索地沉吟一会,道:“刚才于书记经把大致情况报告了,省里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实效,我很感谢。但是有个问题我一直在思考,提到会上,请大家共同号号脉。”说着,用眼神征求赵铭森意见,赵铭森点了下头,林光渠接着道:“刚才于书记把骆建新出逃的原因归为三点,其实就是他涉的三大要案。方向不会错,肯定是为这三起案件出去的。但有个疙瘩解不开,这三起案件省里已经做了处理,特别是两千亩土地案,基本上做了定论。且不说这定论做得合不合适,但结果已经摆在了那里,并没涉及到骆建新,至少省里在处理这起大案时,没有把骆建新当成目标人物,那么,他为这起案件出逃的理由就不成立。回到前两件案上,脑健神非法集资案虽说牵扯到了他夫人,但汤氏姐弟一逃,这案子便陷进泥潭,到现在也没进展,骆建新会这案子外逃?难道是他故意用这种方式把所有问题往他一人身上引,我想不会。”

大家都沉默着,没有人急着发表意见。朱天运承认,林光渠分析得对,省纪委是找准了方向,要想深查这案,就必须先确定骆建新出逃的真正原因,这是打开整个谜团的钥匙,但把出逃原因笼统地归到三大案上,他也觉不妥,这等于是没找到原因。

林光渠显然已有了想法,只是不急着讲出来,留下空白让大家思考。赵铭森这个时候问了一句:“对汤永康的审查怎么样,有没有新的突破?”

于洋摇头道:“这人很嚣张,根本不把审查当回事,现在的状态像是我们请他来住宾馆。”

“办法还是少了点。”赵铭森丢下这么一句,又低头冥想起来。他是被林组长的话触动,有些事他似乎能感觉到,但就是不能说出来,毕竟他是省委书记啊。骆建新出逃的真正原因,在他心里是有其他想法的。

“我们能不能换个思维,或者大胆设想一下。”林组长忽然又开了口:“骆建新根本是不想逃的,尽管他做好了种种准备,但主观上还是不想逃。所以仓惶出逃,是他遇到了外力。”

“外力?”于洋下意识地跟进一句。

“是,外力,一种迫使他不得不外逃的力量。”林组长的语气坚定起来。

“威逼或是胁迫?”于洋又问。

“这个需要我们进一步搞清,但我相信肯定有这样一种力量。”

于洋沉默了一会,道:“是不是我们把方向搞错了?”

林组长笑道:“那倒不是,我就是觉得太笼统,没有找出撬动骆建新出逃的那个杠杆来。”

“这杠杆从哪里找啊——”于洋显出一脸苦相,本来他还以为,这阶段工作是卓有成效的,经林光渠这么一提醒,成就感立刻没了。

“大家都不要灰心,之前我们就缺少这样的讨论,一讨论,是不是更明朗了?”赵铭森笑着抚慰。于洋擦把汗说:“离明朗还有段距离,不过我们会不遗余力,排开一切迷雾的。”

围着案情又说一会,赵铭森问朱天运:“市里面最近怎么样,现在我们可是两只拳头一起用力啊,千万不能一只硬一只软。”朱天运说:“不会的,绝不会拖省里后腿,该撒的网都撒了出去,现在就是把藏在深水里的鱼一条条引出来。”赵铭森听得有点不过瘾,又问:“具体呢,能不能告诉我们一些振奋点的?我听说你们动作不小,可不能只打雷不下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