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金手指 >

第185章

明末金手指-第185章

小说: 明末金手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储备那么少的食物,这就意味着,他们应该知道哪里有食物。而且这些食物,足够他们的长期食用,否则他们不会只储备那么一丁点的东西。”张弘武想了想嘀咕道。

“但若是他们仅仅是没有长期储备,比如熏肉或者腌肉什么的技术,只能现杀现吃,故而没办法大量储备食物怎么办?”副官提出了自己的顾虑。

“那……放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随着食物迁徙,慢慢吸收消化这些土著。要么,就是直接杀了这些土著!”张弘武仔细斟酌考虑了一番,给出了最后的结论。

“那,王爷您打算如何?”副官其实早就有了结论。

“跟着他们迁徙吧!我们也要稍微熟悉一下我们的领土不是?”张弘武叹了口气,最终决定不杀。

为什么,只因为这些印第安人,很有可能是在很久以前,华夏大陆经白令海峡迁徙到北美的人种,换言之与华夏人是同根同源的通报关系。或许因为野蛮了太久,双方还没办法沟通,但从外表和皮肤上,双方应该还是有融合在一起的可能性的。

这就是张弘斌对待同胞和异族的区别待遇,前者就算处于野蛮状态,也会想办法使其归化。后者就算有先进的文明,都可以毫不犹豫的屠戮一空。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或许是后世一些国家,在近代提出‘华夏人是一个卑劣的民族,它就不应该存在’这个论点的关系吧?既然穿越了,那张弘斌的意思‘除了华夏民族意外的其他民族,都是那么的卑劣,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胡闹或者要强的因素在内,但张弘斌没有打算更改。

他的想法也影响到了他麾下的臣子,甚至他的家人亲戚。受弟弟的影响,张弘武也有着比较便宜的华夏民族至上的思想,而且也非常执着的贯彻着这样的思想。

张弘武是爷,副官自然也没什么好说的。把俘虏甄选了一番,把类似头人或者指挥官的存在全部处决,最后才把所有的俘虏放在了一起。别以为是同胞,就能够逃避责任,战犯必须付出代价,这是铁则。更别说,这头人什么的存在,对张弘武接收这个部族会产生一定的阻力。

专门有语言大师,过去和他们沟通。这所谓的语言大师,主要是对新的语言有一定的接受和理解能力的存在,就算他们没有接触过印第安语言,但是凭着他们的知识和才华,可以在很短的时间,获得与对方沟通的办法。

双方都没有沟通的基础,所以必须要先想办法,获得一种沟通方式,然后才能够建立下一步的行动。

第一天,民兵分出了三十人到处探索,最糟糕的还是没有马匹,以至于想要更迅速的探索都不行。经过一天的探索,大概把方圆二十里都探索了一遍。发现了一些浆果丛,只是很多浆果都没看过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吃,不过可以试着对照一下部落剩下的那些浆果,以确认哪种可以吃,又或者可以拿来试着喂喂那些印第安人,看看他们会不会吃。

发现了一群野牛,就在东北二十里外的一片草原处。不过有时候,野牛群比狮子还要可怕,死在它们双角上的人有时候往往比死在狮子口中的人要多得多。

当晚和张弘斌沟通了一番,张弘斌也认可了接受他们的提议,同时他也搜索了不少的资料,最后告诉张弘武,这批人或许就是居住在这一带的肖肖尼人,而且很有可能是西肖肖尼人,也就是没有马的肖肖尼人。至于为什么不是东肖肖尼人,这个其实很废话,毕竟昨晚袭击的时候,他们的人可没有骑过马,而且搜索部落也没有任何存在马匹的情况。

语言大师有了初步的进展,已经可以初步让对方的戒心消除,主要还是今天的两顿饭,共和国的人让他们知道了什么叫做人间美味的关系。语言大师已经让他们初步了解到了,共和国这群人并不是殖民者,并不会加害他们。同时也让他们意识到了一件事,那就是双方的外表似乎有点接近,很有可能是来自同一个先祖。

第二天,在张弘武的建议下,他们还是出发捕抓野牛。通过预设的陷阱和连弩,击杀了五十多头野牛,俘虏了三十多头野牛,其中十五头崴了脚,只怕是走不动了。不过没关系,需要的是粮食储备,甚至是驯养,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让他们耕地。

野牛肉也分给了一些印第安人,或许他们也吃过了野牛群的苦头,所以对于这些外表和自己有点相近的外族人,居然可以捕猎到那么多的野牛,顿时也是有点崇拜。不管什么时代,不管什么地方,对强者的崇拜都是存在的。

妇女组那边又捕捞到了不少的海鱼,一部分做成汤或者烤鱼,一部分则是想办法做成鱼干或者熏鱼。他们的粮食在以一个非常可怕的速度消耗,若是不尽快储备粮食,那也是很要命的。

语言大师初步建立了沟通手段,比如打招呼,比如示意他们进食什么的,已经可以初步进行沟通。

第三天,发现一片玉米地,完全是野生的,还发现了一片马铃薯,玉米还没有长成,但马铃薯却是可以吃了。香喷喷的马铃薯炖土豆,吃得印第安人们已经直接给跪了。他们觉得,这些人是神灵,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必须要膜拜!

是的,语言大师已经完成了沟通,已经让他们彻底臣服了共和国。剩下的,只是如何让他们学习汉语,学会与共和国的探险者们进行沟通。

这一天,本来食物是要消耗殆尽的。但是这两天的收获的确很不错,故而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还多了两三天的余粮。难得的是,根据语言大师的沟通情况,确认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这一带物产非常丰富,足够他们一年的用度。当然,严格按照印第安的饮食习惯来分配的话。

确认了这里可以作为据点,张弘武正式开始宣布建立据点。一行人开始了忙碌,甚至印第安人们,也在语言大师的示意下,开始了初步的自由活动,当然是在民兵的监控下进行,稍有什么不轨行动,都会就地射杀。

事实上,享受了那么多好吃的东西,这些印第安人已经不想反抗了。他们其实也很后悔,若是知道这是一群神灵级别的存在,还偷袭个球?结果白白牺牲了那么多的部落勇士,真是不划算。

还好,印第安人也有战争,平时捕猎也会牺牲,故而对于死亡了那么多的勇士,他们哀悼,他们悲伤,但不会记仇。可以说,他们这种文明程度无时无刻都伴随着死亡,他们要为生存而奋斗,要为每一天的食物而努力,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考虑报仇。以前不会,如今自然更加不会,也不敢。

得到了印第安人的帮助,一个小型木头据点,好歹是在十天内搭建完毕。玉米也迎来了收获,当晚开了一个玉米宴,大家吃得肚皮鼓鼓的,华夏探险者和印第安人,似乎在这一刻真正的融合在了一起。甚至,还有两三个年轻的印第安女子,主动向几个军人示爱……

看着这和和睦睦的样子,张弘武也是感到非常欣慰。

自己好歹,是初步在这片土地站稳了脚跟。

第131章 顺国吞吴国

借助当地土著的帮助,张弘武不仅在美洲大陆初步站稳了脚跟,甚至还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袭击了三个小型部落,又收获了一批俘虏。不仅又俘获到了一大堆的物资,还在过程中缴获了二十多匹初步被驯化的野马。

据点被初步建设了起来,第一次住进木屋,并且享受到初级的华夏美食的土著人,归顺起来变得非常的容易。

张弘武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一点点的把自己的势力建设起来……

同一时间,华夏本土。

距离张弘武离开也有三个月的时间,张弘斌刚刚和往年一样,来到烈士墓园,亲自祭奠了为共和国捐躯的烈士们。在返回家中的时候,却是收到了一份最新的情报。

内容只有一个,但绝对是震撼级别的:吴国灭亡,马守应作为吴国部将,联合大顺发动了政变。

事情,可以直接追溯到当年马守应被赶出湖广,并且投入大吴之后的第二年说起……

当时,马守应带着五千残部,却也是最精锐的部众来到了大吴,并且表示投诚。本来对于这种低级的游寇贼首,在大明分裂出来的大吴应该是要全面剿杀的。奈何当时大吴皇帝刚刚作出全线的整改,清理出了一批与文人关系密切的将领,正是缺乏主力大将的时候。同时李自成也在南方虎视眈眈,让他不得不防。

再则,或许大吴皇帝也认为,自己既然已经脱离了大明,而且马守应完全没有祸害过南直隶,那么接受也不是不行。故而,委任其为参将,安置在南方第二道防线进行驻守,目的就是对付很有可能会北上的大顺朝。

马守应作为降将,在南直隶非常不受待见,尤其是老牌将领和文人,对他这个流寇出身的武将,也是多有讽刺。

在任上当了两个月的参军,但马守应却是受到了比曹操给他的更大的耻辱。他很不甘心,算是彻底把曹操、张献忠和南直隶的上上下下都给恨透了。

某天,他刚刚完成了日间的操练,早早的回到了家。此刻的他已经没有了当时在陕西意气风发的样子,反而显得有点颓废,颇有一种过一天是一天的意味。

偏偏就在这个时候,亲兵前来禀报,说是外面有自称是他的故人来拜见。

马守应也奇怪,自己身处异乡哪里有什么故人?但也直接让亲兵放人进来,却不想进来的人把斗笠拿掉,却是让马守应吓了一跳,因为眼前的来着,不正是李自成的金牌军师宋献策么?

或许也是饱经沧桑,宋献策显得比当时在陕西碰到的时候要老了许多,但也成熟了许多。以前的他可以说是锋芒毕露,但是此刻的他,却是彷如陈年烈酒,香醇却不呛鼻。

“你也挺大胆的,居然敢来这里。怎么,就不怕我把你抓了送上去?像你这种重要的存在,抓上去,只怕我都可以官升三级呢。”两人落座,马守应饶有兴致的说到。

“你不会,因为那个条件对你来说,还是太低了。再说,那种不把人当人看的政权,以您的眼光,只怕也看不上。”宋献策却是仿佛已经看透了马守应的本意,非常平静的回答道。

“呵,别说得好像你什么都知道一样。”马守应冷笑一声。

“我知不知道,这没什么意思……我来只是有一件大大的好处,想要和您讨论讨论。若是这笔生意您觉得做得过来,那么我相信,你不会为今天的选择后悔的。”宋献策笑了笑,也不客套,直接进入了主题。

“生意,就你和我还有什么生意好做?别说,你以为我就猜不到?无非,是让我当内应吧?”马守应好歹也是一个当过老大的人,若是一点观人的手段那还不像话了。

“和聪明人说话,有时候就是那么省心。”宋献策完全没有被拆穿的恐惧,反而打定主意马守应会妥协的一般。

“我好不容易安定下来,岂会甘心当你大顺的炮灰?”马守应眉头一挑。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忠诚,只是背叛的筹码不够。再则,您对大吴,有忠诚吗?”宋献策笑眯眯的说到。

马守应没有回答,但是他的样子已经出卖了他。

“很简单的,只需要配合我们,把边关拿下来,那么您至少可以成为福建总督,主管福建的军务。若是您可以配合我们夺下南直隶,那么在我大顺进行大规模整改之后,您将成为军部部长,主管天下兵事与陛下平起平坐。”宋献策给出了自己的筹码。

“听起来却是挺诱人的,但你家的皇帝,就愿意别人和他分权?”马守应讽刺道。

“阁下应该知道,大明也好,共和国也好,都采用新型的政体。通过这种改革,他们不仅没有丧失对兵权的掌控,甚至更有效的控制了兵权。最重要的是,在这种政体的推动下,两者的实力也在不断的进步。我们陛下不是因循守旧之人,既然是好东西,他没有理由不拿来用。故而,在拿下南直隶之后,我们也会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宋献策笑道。

“可照你那么说,我岂非成了光杆司令,就算得到了那什么军部部长的职位,对我有什么好处?”马守应不干了。

“第一,就是封爵,您将被封为开国侯,这在我们的势力里,也是第一无二的存在,倍享尊荣;第二,我们组建的商会,您将免费获得15%的利润。别小看数量少,要知道我们的商会每年都会有数十万两的收入;第三,军部部长,您将处于军事的最高位,全国的军队都是您的部下,您也可以直接以这个身份,加入到国会的讨论之中;第四,您根本不必担心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想想吧,比如那想要把你处之而后快的大明,比起联合起来把你赶走的大魏和大西,比起你不屑或者也看不起你的共和国,我大顺是你最佳的助力,也是你后半身最佳的依靠。”宋献策给出了条件。

“为什么,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