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幻之盛唐 >

第932章

幻之盛唐-第932章

小说: 幻之盛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在当地就地取材,开办相关的生产工坊,就成了那些赛里斯驻军的一项重要经营项目。这也是那些赛里斯军民的一大特色,他们几乎是随着军队走到哪里,就带着新物种播种耕作到哪里,然后随着第一批的收获,成片的移民村庄和林立的工坊,也随之建设起来。他们在农耕、畜牧上的经验和技艺,同样是令人惊叹的。

但是对于在本地生产和销售这些富余产品,其中的各种原料提供和场地的建设。都不可避免的产生接触。

无论是拜火教、希伯来教、景教乃至哈瓦利吉派穆斯林。或是米特拉信徒,对此都有相关的宗教规定,因此郑重其事的被摆到讨论和辩述的正式场合来。

最终结果并不出意料,各派的教长们一直通过,将其命名为“斯帕姆”,或曰没有灵魂的肉,人类的造物,因此不受各种宗教禁忌的约束,可以放心食用,这个皆大欢喜的结果。顿时引起了一片的欢呼声,连阿兰也站了起来拍着栏杆表示支持。

至少他的津贴,可以买上这么一大堆代肉罐头,然后供全家人一直吃到秋天去。

然后一卷新卷轴被送了上来。却是关于城市内酒类销售种类和相关季节的议题,哈瓦利吉派的代表,主张在各教派的节日以外,限制信徒们饮酒,以免影响生产和作息,但是对于是否对销售环节,进行管制和征收罚金,就引起了诸多代表的激烈争论。

“不好了。。。”

“城外的粟特军营中发生了哗变和叛乱。。”

“并且已经冲进城市里来了。。”

伊斯法罕城外,乱哄哄的城墙下,想要冲进城市的乱兵。和逃难的居民混在一起被堵在城门中。。

作为始作俑者的发源地,一片狼藉的营地中,站在哨楼上的一行人,眼中映照着军营外的浓烟与火焰的喧嚣。

“至少有十六个德赫干家族的代表,表现出响应的意愿。。相信到时候形势所趋还会有更多人,不得不加入我们的行列。。。”

负责做豪言壮语煽动的那名河中贵族,谦卑的站在一名商人打扮的秘密代表面前,回复到。

他叫赛赫,是故史国西南方的一名德赫干,也是一名潜藏身份的复兴派余孽。他们主张以索格狄亚那为中心,作为有条件进贡的独立势力,进行大国之间的政治平衡,而非别国直管或是藩属的附庸身份,。

在上一次河中诸国以自立自主为表面诉求的地方势力大洗牌的浪潮中。他因为地处偏远又缩手的快,因此躲过了唐人恢复统治秩序后的清算。这次随着前线兵力补充需求,而被征入新的后援部队中,却再次给了他一个天赐的良机。

河中地区现存的大部分贵族、首领,和地方武装力量都被动员起来,并且集中在一座城市周围。

“你做的很好。。”

这名负有特殊使命的代表用一种怪异的表情,低声褒奖道

“哈里发的王宫里将会有你和你的家族世袭的位置。。”

“如果你的表现更加出色的话,就算是索格底亚那的代行者,或是一顶王冠,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您说笑了,”

名为赛赫的叛乱发起人,表情变了变

“我所在的这一切不过是为了我的家乡和同胞们而已。。只是王朝的意愿与我们的利益,正好不谋而合而已”

“原来是这样啊。。”

外表沧桑的特殊代表沉吟了一下,随即不动声色回答道道

“那下一批一万一千枚第纳尔活动资金,依旧可以放心交付给你。。”

“请不要小看我们的影响和执行能力,王朝毕竟在这些土地上统治和经营了很长一段时间。。”

“而这些许金钱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而已。。”

“只要是对王朝有所裨益的人,这个国家都不会吝啬展现她慷慨的机会。。”

“毕竟,王朝需要的不仅是臣子,还有忠实的藩属和盟友,他们同样可以得到很好的回报。。”

“您怎么看。。”

在一群人护卫下离开这个临时会面的场所之后,代表开始对着一名打扮成随从的人低语道

“一个虚伪的野心家而已。。籍以高尚之名掩饰自己的私信和欲念”

貌似随从的人回答道。

“那你觉得他能够成功么。。”

“他是否能够成功,并不是我们所在意和刻意追求的。。”

“只要他所造成足够的混乱,能够达到削弱和牵制那些赛里斯人的目的。。”

“或者说,我们的最终目标是,由此粟特人的反乱,造成赛里斯人对他们所倚重的索格底亚那兵团,和其他附庸部队的信任危机。。”

“既然连一贯顺服的粟特人都不再可靠,那那些地方新募集的呼罗珊人和波斯人呢,这是一个很好利用和煽动的契机。。”

“数量庞大的藩属部队,既成为他们征战的优势,也是他们控制的薄弱环节。。我们只要集中力量撬开一个缺口。。”

“令赛里斯人在短期内,不敢放心的使用这些力量,并且需要保持足够的兵力来压制他们。。”

“进而严重削弱他们在正面战场上所能投入的力量。。为王朝的决胜,谋取更多的转机”

“愿荣光归于至大,胜利归于哈里发……贡德沙普尔城,各种对策和举措,随着发布的命令,变成奔走不息的马队,或是川流如织调动的士兵和物资。

我在地图前凝眉重锁,依旧很有些不得要领。

面对眼前这种僵局,我并不是没有暴力破解的最后手段,

比如战况实在不好的话,大不了一拍两散,我将余部重新撤回高原,然后死守南北两个山口,放弃平原上所获得的一切,然后用一整个夏天的时间,坐视他们被爆发的瘟疫,变成一个遍地死亡横行的地狱,反正死的都是别人土地上的别国百姓

不过这么做到的代价实在太大了,控制的成本也不小,而且对我们在伊朗高原上的后续统治,有着不可以聊的负面影响,到时候,弄不好就要全靠恐怖和暴力来统治了。

又比如:不计代价的派出携带专业设备的人员,在剽抄部队的掩护下,有组织的破坏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古代沿袭下来的各色灌溉水利设施,

幼发拉底河有足够长的河段和支系,大食人如果不全力应对的化,根本守不住那么多节点,这样我只要占据高原的优势,定期的派出袭掠部队进行烧掠和破坏的收割,让当地人民根本没有心思播耕收获,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出几年两河流域的大半土地将变成饥荒横行的荒芜之地。

当然这样做对我本身好处并不多,充其量只是人为制造出一个与阿拔斯王朝残存版图之间的大缓冲区而已,并不能解决长治久安的问题,反而让对方阵营,痛下决心或获得苟延残喘的机会,利弊也都是相对的。

因此比较理想的做法或者说上策是,对巴格达在内核心地区,威逼困而不攻,以此为撬点调动大食全国大部分军队保持高强度的战备存在和消耗,然后通过运河沼泽的天然地理阻隔和赞吉起义军的缓冲,将下游的南方平原地区从王朝版图上割裂开来,作为海陆并进战略的支撑点,逐步扩大和巩固缓冲区。

然后通过长时间的高强度对抗和对峙,中队和军队和战线的消耗,就足以将阿拔斯王朝自身经济基础拖垮,然后进行逐步的蚕食,以拉大敌我的力量和资源对比。

当然这个目标,随着阿拔斯王朝的攻略苏萨城的对策,已经不太可能实现了。

然后一个更坏的消息也传了过来,让我忍不住骂了句粗口。

伊斯法罕发生了暴乱,当地相关消息暂时断绝了,RS

第七百六十八章 洗兵条支海上波4

“谁经历的苦难多,谁懂得的东西也就多”——盲诗人荷马

消息断绝只是暂时的,紧急动员的行台,随后就接到了来自伊斯法罕通报消息的鹞书

冲进伊斯法罕城来的叛军,虽然很快被守军配合忠于大唐的番兵击退,但是事情并没有就此平息,粟特兵叛乱的规模不明,乱兵破坏了大批的仓储和公用设施,并且向其他城市流窜和扩散,这时后方兵力不足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他们过于分散在广大的地域内,防守有余,但是并力讨伐,就未免有些无力了,因此,留守粮台的期望是,从贡德沙普尔的临时行台,分出一只讨伐部队,以镇压当地的粟特兵。

看到这里我不由有些烦恼的捏捏额头。

这些粟特人真是他妈的搅屎棍啊,从古代波斯萨珊到阿拉伯伍麦叶王朝,乃至现今波斯化的阿拔斯王朝,基本是谁统治就反抗谁,不停的给各个民族的统治更替,充当垫脚石的角色,如今又反抗到我手上来了。

真是一千只草泥马奔腾不息啊,不过回头反思起来,这也现今的战略布局和过度抽调当地人口资源有那么些关系。

被称为索格狄亚那的河中地区,本身就是长期处于传统封建军事诸侯割据,历史上的几次相对统一都是外来势力入侵或是过境造成的,各种民族变迁留下的残余,让这个地区在外来入侵者面前很难抱团,但是另一面也充满着各种变数。

除非唐人完成该地区的民族大换血,让外来移民占据优势比例,否则很多东西还会在历史的惯性下继续延续下去的。

按照征召出战的序列,最早一批是那些传统意义上比较忠诚,或者仰慕亲附大唐势力,然后是历史渊源上所比较倾向大唐的地方贵族;然后是强制征发地方上,那些较有实力或是有不安分倾向的德赫干。。如此下来多次征发后,新抽调掉过来的就不免良莠不齐,大量混杂了心怀不满或是企图的异己分子。给与了野心家以可乘之机。

这虽然是芥藓之患,却来的正不是时候,亡羊补牢的手段。无论这背后是否有其他的原因和背景,现在唯一所能做的,就是马上发兵,以雷霆之势镇压之。但是

“千金之子不立危墙之下啊。请总府三思啊。。”

“枢府明鉴,不过莞尔小贼。。”

“行台上有足够的兵马,何须亲身犯险。。”

“这可是新拓异域,人心叵测啊。。”

一边倒的劝谏声,就算我一贯独走的信赖光环。也不能阻挡他们的反对决心。

“都后院火烧屁股还什么不立危墙啊。。”

“沙普尔城里的总预备队,绝对不能动,一旦动起来的话,前线也要动了。”

“必须按照计划和日程,进入战场。。”

“我只要两个营精锐步骑就足以。。”

“不不,再加上褚羯卫队就够了”。”

“这怎么可以,这些。谁知道有什么勾连。。”

“废话。就是有所勾连,才要用他们。。”

军情如火,从贡德沙普尔到伊斯法罕三百多里路程,似乎转瞬即到,伊斯法罕城下,已经混乱不堪。作为临时驻军的营地中相互攻伐成一片混乱,禁闭的城门下。也是杀声喊声不断。

更多是在漫无目的的烧杀抢劫之类的发泄,仅仅花费了很少的气力。就扫清了这些杂鱼,将其他那些藩属不对的营地,逐一安定下来,唯一损失比较大的反而是新征募来充事杂役的那些波斯辅兵,或死或自相践踏,或逃散者,十停不存一二。。

在这里我新获得一个不满营回纥藩骑,宁远兵、梵延那兵等二线部队一千多骑的补充后,新的消息传来,攻破抢劫了两三座防卫薄弱,又维持会管理的城镇,裹挟大批人口和粮畜,径直向东而去。

“下一步我们去哪里。。还请示下”

负责前哨虞候团的都尉小杨。

“埃克巴坦那。。”

我无暇思索的回答道,东面是中央盆地的大片盐沼和荒漠,如果叛军试图穿过,那就是自寻死路,到时倒是省事了,因此我们只要抢先把住北方山脉边缘那条狭长的绿洲地带。

这时一阵鸣吠,有一只军用鹞子,落在了特殊标记的军旗上,也带来最新的军情。

却是我另一处后手,正好排上了用场,就是李佐国带来的六千唐兵,在埃克巴坦那东南的“瓦拉明”湖畔,发现了叛逃流窜的粟特兵的行迹,袭杀其先头数百,然后遭遇了尾随而至的大队叛军。

这个消息也让我大大松了一口气,这六千国中兵,我本准备作为预备队和最后底牌之一,毕竟他们远道而来,长途跋涉后的士气和精神面貌都需要恢复,适应水土和饮食风物都需要一段时间,贸然投入战场只是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和损失。

因此最理想的状态,是将他们逐披逐次的投入到低强度的,地方治安肃清作战中与那些藩属部队搭配使用,以熟悉地理环境和作战风格,但是现在他们也不得不提前动用起来了,第一战打得却是粟特叛军。

事实上接到形态发出的告警鹞书之后,就开始动员了和武装了,以期待下一步的指令,但是却意外在沙漠边缘堵住了大股流窜的粟特乱兵。

由于接近徒手的轻装,因此要重新武装起来破费时日,整备的状况不算好,只能有多少先调用多少了。不过用来充作声势和排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