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幻之盛唐 >

第884章

幻之盛唐-第884章

小说: 幻之盛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地居民曾经家破人亡的苦果和仇恨,被加倍的报复在这些散落各地的圣战者身上,再加上赛里斯人悬赏的推波助澜,仿佛一夜之间这些进入呼罗珊地区的圣战者和志愿兵们,陷入了一个四面皆敌的巨大威胁之中。

重新聚集在一起同样是不安全,一方面是有限生存物资上的竞争,另一方面一旦被当地居民察觉后,虽然没有足够对抗的实力,但不妨碍他们为了某种需要而通风报信,很快就有接到消息的塞里斯骑兵队追杀过来,然后被指引向他们的藏身处,按照死者和活着的每个人头,折半来支付报酬。

埋掉能够泄露身份的标识和旗帜,穿上当地人的袍服,成群结队的向南方逃亡,是他们唯一可以做到的事情,但这一个过程,同样充满了艰辛与未知数。

当地一些山民甚至在偏僻的道路设置死人关卡,以抢劫或是捕获这些圣战者来获取犒赏。

随着秋阳的高升,穆赛的耐心终于获得了回报,那些看起来死气沉沉的村民们,突然骚动了起来,纷纷涌到了村口,那里一只老牛拉的爬犁上,堆着几具血肉模糊的身体,用圣战者特有的旗帜,掩盖着,

他快步抢出,猛然扑向一只鹅,然后在喧嚣声中滚下路沟,死死捏住挣扎叫唤的鹅嘴,用牙齿撕扯着皮毛,直到吮吸到温热的血,才觉得浑身冰冷沉重,有一丝丝的缓解。

。。。。。。。。。。。。。。

在阿拉伯的历史中,圣战者无疑是一个特殊的存在,通过宗教和信仰的煽动,他们固然可在战斗中发挥出难以置信的卓越表现,但另一方面,一旦他们遭受根本性的严重挫折,士气和斗志因为很容易出现动摇,彻底的失败之下,他们更容易走向疯狂与好斗的另一个极端精神崩溃,甚至连最软弱的妇人都不如,哭喊哀叫这向他们的敌人祈求告饶,其中又以发生在呼罗珊地区的大规模圣战为最好的典型。

第一次他们配合正规军,打赢了来自东方帝国边境军区的一只突袭大军,但第二次则变成了他们不折不扣的噩梦,在阿拔斯帝国皇太子麦海迪的统帅下,他们动员了更多的圣战者,并初步击败了塞利斯人精心组织和策划的西征军团,但却又败给了来自国内的另一只后援大军,除了禁卫军、野战部队、地方守备均等正规军外,将近三分之二或者更多的圣战者,再也没能回到内沙布尔的出发地,他们当场战死或是死于毫无抵抗的追杀,或是沦为战俘而转卖为奴隶,或者干脆凄惨的死在逃亡的道路上。

由于缺乏统计,让史料的记载变得很模糊,但是至少那些塞利斯人关系密切的商人们,就买卖了数万名的战争奴隶,此外被留在军队中,或是分配个人名下做人犒赏和私产的奴隶,只会比这个更多。因为相比那些按照城镇为单位,被惩罚性有组织贩卖的敌国百姓,圣战军主要是由伊朗腹地诸省的青壮年所构成的,无疑是一笔重要的资源和财富。他们甚至以此为基础,重新组建了一只用驯服的敌国俘虏组成,相对悍勇的炮灰部队。

从此之后,无论政权如何的轮替,统治者无比慎重的使用圣战者这种,危险而难以调控的力量,直到文明的开化,让它在这片土地上逐渐绝迹。

《中亚通史补,宗教篇》

。。。。。。。。。。。。。。。。。。

木鹿城中,大量战败而流窜的圣战者,已经让这座几经易手的城市,变的人心惶惶起来。

而对城市的最高长官萨姆尔来说,却如同天塌下来一般,对他来说,王朝的第一顺位继承人,皇太子麦海迪,就是他唯一的天,也是王族七大附庸之一的多摩尔氏族,当代侍奉的唯一恩主。

但是这位恩主,丝毫没有通气和知会,就抛弃了他和他麾下的数万军民,当他听到探子的通报,深夜爬起来来到城头上,见到的是打着少量火把,在夜里疾驰而过的骑兵大队。

他们走的是那么坚决而毫无留恋,以至于等到天明出城去,见到的只有大片密集的马蹄印和几十具被踩踏的不成人形的尸体,还有哨所里一些给割断喉咙的哨兵,只是因为他们挡在行军的路上。

然后姗姗来迟的信使,才带来了麦海迪的最后一道命令,

紧随着这道命令的是,赛里斯人的先锋骑兵,长途跋涉的他们,轻易就用马背上齐射的弩阵,击溃了第一支迎战的守备部队。然后分做多股,在那些守卫薄弱的外围据点,攻杀放火起来。

散布在这片土地上数量巨大的俘虏,多少拖累了赛里斯人的脚步,因此直到第三天,才看到了赛里斯人主力的大队人马出现在地平线上。

“奉麦海迪殿下的指令,我们焚毁所有的仓库和贮藏据点。。”

身心疲惫的萨姆尔,对着被召集而来的亲信,

“填埋和污染水源,将病人和伤员都集中起来,收集人和牲畜的尸体。。”

“不惜一切手段,将饥荒和瘟疫,留给赛里斯人。。”

“做好战斗准备。。赛里斯人即将进攻我们”

“我需要你们以至高之名保证,尽可能争取更多的时间。”

布置完这些充满绝望意味的任务后,萨姆尔又在官邸,单独召见了前呼罗珊总督卡塔赫,这位临时任命的副手,开门见山道。

“我需要你的帮助。。”

“让呼罗珊变成充满废墟和死亡的土地么。。”

老人叹息道,

“一切为了伟大的国家和至高的荣光,希望你能明白。。”

“这是麦海迪殿下的本意么。。”

再次确认之后,卡塔赫老人深深的叹息了一声,似乎下了什么极为艰难的决定,吐了口气道。

“我明白了。。”

看着走出花雕拱门的蹒跚身影,萨姆尔心中突然转过一种奇怪的感觉,然后变成一种危险而遗憾的直觉。

第七百二十九章 征起适遇风云会5

冰冷的刀锋,毫无怜悯的划过柔软的喉咙,任由血液像泉水一般的泼洒在精美花纹的地砖上,然后被践踏出一个个胡乱交错在一起的滑腻腻痕迹,噗嗤扑哧利刃砍入肉体的声响夹杂着惨叫哀嚎,像是一首荒腔走调的奏鸣曲。

华丽的袍服上尽是自己和别人身体路流淌出来的血所浸污,哭喊告饶根本无法软化和阻止行凶者的心肠,他们曾经尊贵而体面的身份,现在变成他们失去生命最大的诱因。虽然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花不菲的金钱,购买了光复后的呼罗珊官职的外省富商豪族。

因为一道命令,木鹿城中来自外省的贵族和官吏,大半都聚集在了这里,参加临时召开的紧急会议。然后他们发现所处的庭院变成了血腥屠宰场,不时有被砍断的肢体或是剁烂的尸体,倒在地上,

姆维恩也是手臂缠着白色布条的袭击者之一,他同时也是木鹿城守备队长之一,职责是守护这些身份尊贵的人们,但在此之前,他更是前呼罗珊总督的副卫队长,远房的侄亲,胡奈特家族的当地分支,繁衍了数代的本地人。

他有些焦灼的看着城市中的另一个方向,那里才是决定性的所在。

城堡官邸中,忠于最高长官萨姆尔的卫队长们,狂呼着叛乱,怒斥着叛贼的名字,拼命吹着告警的喇叭,却没有得到任何救援的反应,这种现象让他们的心一直沉到绝望的深渊中。

叛乱者像是无穷无尽的从墙头和建筑中冒出来。他们用长枪和盾牌,抵挡住这些精锐武士的冲杀突围,然后用密集的弓箭招呼着那些特别悍勇的个体。虽然他都是兼具武勇的精锐武士,但是人数上的巨大差距。让他们死一个少一个越来越导向劣势的一方。

穿着石棉白袍罩头披风,城市中仅存的一只石油精投掷部队,整建制的出现在高墙塔楼上,让他们彻底对自己的结局和下场绝望了,

“叛徒。。。”

萨姆尔这位出身高贵的统帅,身先士卒高声怒吼着砍倒多名呼罗珊武士,然后淹没在火焰中,变成一段段挣扎的焦炭。为这场兵临城下的危局背景下,政变夺权行动,画上了一个尾声。

作为这一切始作俑者的前呼罗珊总督卡塔赫,就站在离不远处的礼拜塔上。身边簇拥着好几位已经宣誓效忠和配合的伊玛目,他们为这场权力斗争提供了足够的便利。

这个结局,对他来说既有些悲哀又不意外,萨姆尔是一个优秀的大将和出色的统帅,但政治权谋上。却不是他的专长,或者说他对自己的控制力,自视甚高到过于自信。

这场战争对这片地区的摧残和破坏,已经到了一个令人无法承受的极限。从上到下都失去了很多,连最麻木不仁的人。也无法遏制那种对未来长期萧条和颓败远景的绝望。

这种潜藏涌动在数万军民中的不安和思潮,只要通过这位呼罗珊前总督的稍稍指示。就得以的涌现出来,

虽然大多数人未必有胆量和勇气,公然背叛自己名义上的国家和宗教信仰,但是抵制和架空某些不合理的指令,以保全自己的家乡和亲族,并从敌人那里换取相应的豁免,却并不是不能接受的。

他们不愿意也没有多少余力,再度背井离乡的大规模逃亡到内沙布尔,况且出现敌人踪影的内沙布尔也不见得安全,要想躲避战火,就得前往更加遥远的伊斯法罕。

而在麦海迪收服呼罗珊的期间,他也没少通过借助卡塔赫这位前总督在当地的影响力和旧部,重新招募和重建了一批城市守备部队,又在当地居民征召了大批提供辎重运输劳役的后勤人员。

现在这些人变成了一股力量,一股被某种幕后影响力召集的起来的可观力量,而他们眼下所要做只须保持沉默,对这座城市中发生的任何事情,静观其变。

时光倒流到前天,

木鹿城外,随着巨大的移动车城再度被建造起来,车城顶部的露台上,则多了一顶显眼的大帐篷,那是麦海迪皇太子的彩纹金帐,

来自青唐的高原骑兵,来自北塞草原的回纥骑兵,来自河中河外的胡羯骑兵,来自河西陇右的党项轻骑,来自葱岭诸国的山地骑兵,形形色色的骑兵和旗帜,如同飞卷的云彩一般,驰骋在军营之间,耀武扬威的展示这马上技艺。

而那些不那么精锐的藩属、仆从骑兵,就只能远远松散的兜在两翼,就像是反衬云彩的浊流一般。

在他们背后,是如海潮一般鳞光涌动的具装甲骑,以及骑马代步或是乘车的步兵军阵。他们可以随时随地依托身边的装备,迅速转换成厚重的刀盾阵,强弩阵,枪槊阵、陌刀阵等兵种序列。

赛里斯人的军阵,看起来竟然比第一次兵临城下之时,更加雄壮强势,加入和附从的藩属、部族军队也比前一次更多,这让许多经历过第一次呼罗珊攻略的幸存者们,不由生出一种更加绝望的心情。一些惨烈和凄惨的回忆重新浮现在他们脑海中。

这显然是一个稍微认真动员起来,就可以拥有无穷无尽资源和人口实力的大帝国啊。

而苦心经营,设置在詹捷河沿岸的诸多据点,就像是被汹涌涨潮淹没的礁岩一般,一个接一个变成昼夜间明亮可见的火把和烟柱。

更令他们沮丧的是,这些塞里斯军团主力,显然并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几乎是用不紧不慢的行军之态越城而过,只有一些明显属于二流守备性质和藩属军队,被留下来开始营造围城的营地。

但是这个结果无助于增长城中军民的士气和乐观前景。连敌人都将他们鄙视性的暂时忽略了。当鼓动着热风的气球升起来后,城墙上敢于站立的身影,顿时几乎绝迹了。。

移动车城—六合城的顶层,我正在看一封份《善后呈文》。最主要军政爵邑分置的新内容,打下来这么大一片土地后,岭西行台的版图,甚至超过管辖范围大大扩张的安西都护府,人口田土上说,更远超过安西北庭加在一起的。

光是直辖州县的土客户口,就比的上河西、剑南那样的大道,更别说周边那些藩国、部落和本地大小贵姓豪族。因此管理层面上显得尤为复杂。岭西行台设置后,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来。因此最多见的常态,是以军屯为基层单位,自下而上军事主官一把抓的军管制度为常态。

简单粗放见效快。但是资源和潜力浪费也不会少,但是一旦局势稳定下来,势必要实行更合理更有效率的管理体制和架构。

首先是军政两分,除特殊情况外,校尉以上的军将。不再以兼领政务民事官;反之若是想专任地方,则必须放弃军职,以换取相应的品官职介。

其次就是军职官职,与分配在名下的爵级。以及相关的田邑,不得同时兼有。以开国男比县尉以上为界定,当然本人军功受田不再此限。当时如果你想封土代牧一方,就必须放弃军中和官府的职事。

作为直辖州县的外围,分封的爵邑允许以土地出产维持一定规模,以土团、民壮为名的脱产或不脱产武装,行管辖薄弱的边远地区守土保民之责,镇压和管理当地占多数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