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幻之盛唐 >

第603章

幻之盛唐-第603章

小说: 幻之盛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朝廷也不用多养那些清闲人,还可以避免少数人抱成团,结党营私,对未来的储君的倾向,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毕竟人越多,越不容易齐心垄断上位者的耳目,蒙蔽视听。。”

他说的滔滔不绝,我的眼睛却盯着眼前的东西,口中没停过。

今天是立春日的第五天,节气中的二侯——蜇虫始振,正在天空中飘扬的风筝造型,乃是人面鸟身,主掌草木和生命神的春神句芒。

案几上一片狼籍,各种很有特色的小零食排了一堆。冻松花蛋、老醋虾皮、炭烧鱿须,韭黄伴豆芽。一叠的薄饼,

这就是春盘:古代习俗,立春日用蔬菜、水果、饼饵等装盘,馈送亲友,即为“春盘”。 用饼卷蔬果,则是后世春卷的来由。

还有一碗滋味粥,烤乳猪的肥嫩里脊烧龙晶米,在添上海菜干和虾仁,正好益气补元。

还有一只硕大的龙虾船,虾是在海南晒干加工好的,然后切开上面的盖壳,填入羔羊肉、糖蟹、鱼羹馅和嘭脐酥等酱料,蒸成的三鲜盘。

宫墙外的街道上是一片喧哗声,由女ji充任的春官,正在四抬的纱帘大轿游街进行迎春的仪式,据说她们的职业本身代表着生命和孕育,这也是这些风尘女子,一年最扬眉吐气的极少数时刻之一,就连在职品官的车轿,也要为迎春神让道的。

基本都是有各家行院教坊最出色的头牌女儿来充任的。由一群穿戴着彩衣的少年抬着,前呼后拥,好不热闹。轿子前还由马车拉着一直用泥土塑成的黄牛开道,无数人用包裹着铜钱的彩绸去砸打,直到把牛打碎为止,以驱赶走大地上最后一点寒气,可以获得高产,然后在句芒祠前,一拥而上把这些碎土抢夺回家去填在床下,据说可以促子繁育多产。

“军务,民政,财赋、提刑、监察等各司其要,为职事官,,营田、学政、诸使为差遣官,按照地方需要增加,诸司直接向朝廷中枢负责。。这些个的构想,最初可是脱胎于你的典故啊。。”

皇帝小白还在喋喋不休的念叨着。

“那是闲聊好不好,我胡口乱说的。。。”

我咕哝的应了一声

“现在眼见诸多构想,都逐一变成了现实,难道还想撒手不管了”

“怎么管,你才是皇帝,那个做主的人好不好。。整天找我要主意”

我哀叹了一声。

新划道之后的都督,权势虽然看起来很大,号称掌总全道,品阶凌驾于布政、转运、处置、督察之上,几乎什么都能过问。

但是在军权方面,却被削弱了不少,除了朝挺派驻要地的卫军和治所设立的牙兵大营,各州团结兵、守捉兵外,对道以下各镇军使,只有差遣征调和战时指挥之权,粮饷兵备训做劳役等日常事务的管理和监督之权。

赏罚选拔的人事大权,还有军阶和军职的双重迁转体系,则有朝廷中枢直管到军使一级,作为一道都督虽然可以保举某人或是罢免其职,但都是权领除受的临时代理性质、只有经过兵部行文,枢密院和政事堂副署后才能转正。

只有在大规模用兵,或者需要长期作战的情况下,才设立新的临时性节度使,或以都督、加节度使衔,以专总赏杀大权。。如果涉及数道,则设立临时行台和大都督衔,

这些东西看起来很美好,也好周密,不乏可行性和操作性,也正在实行,但问题是。

新分出来的权力和部门,都要人去充任,还需要朝廷核定编制和预算,下拨的运营所需,才能真正意义上的进入运作,因此朝廷的这些年想方设法收上来和弄出来的钱,总是不够用。

“你是嫌我做权臣的名声不够大,死的不够快么。。”

我放下食物,也大吐起苦水来。

“还有啊,你想整顿寺观拿我做挡箭牌就算了,还要对宗室出手,却指望我背这个黑锅,天下哪里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还是关内道啊,我已经碍了多少人的事,坏了多少人的指望,断了多少人的进益。。。多少人巴不得我闹得天怒人怨,然后众望所归的被打倒,好借朝廷的大义吃我家的大户。。”

“现在河西用兵,十几万的维持,每天都在丢失国土,多少人巴不得看我的笑话。。。”

“你过虑了吧。。。”

皇帝小白似乎被我挤兑的有些无可奈何。

“好啦好啦,那你想要什么好处。。。我尽可能补偿一下就是了”

“放我一年半载的大假好了。。。天下之大,我和阿月可是有很多名山大川的旅游计划还没实现啊”

“这可不行啊。。。”

他断然拒绝

“你不在朝中,大家都不会安心的。。。”

“要不我把翁山县交给你经营如何。。算是我给阿月的陪嫁”

皇帝小白,口风一转,抛出个大馅饼。

“翁山。。”

我想了想,才记得这是后世的舟山群岛,隶属于明州(宁波)的治下,也是浙西天平之乱的发起地,袁晁的乱军骨干都出身翁山,这里也是浙西民变抵抗到最后的地方,当地的百姓不是被官军杀掉,就是被当成附逆,大规模贩运到夷州去开荒了。

“这可是一个岛上大县啊,你不是喜欢经营海埠么,正好离夷州也不算太远,”

他继续鼓动道

“开什么玩笑,。。。这地方再差是个县治啊,就这么让你轻易封出去”

我翻了个白眼,我反问道。

现在的翁山县是一穷二白的残败废墟,只有一些在港口的旧址上,由路过商人修建的临时据点。海路距离夷州也不远,皇帝小白可谓是用心良苦啊。

“传出去,你不怕被人骂乱搞裙带关系的败家昏君,一群臣子跑来死柬,轻玩丧土什么的。。”

“如果是能为国家和朝廷得到实益,让后世子受用无穷,给人骂几声昏君又算什么。。”

皇帝小白

“反正再坏,还能坏的过你这个头号佞臣。。。”

“你太没良心了吧,。。。”

。。。。。。。。。。。。。。。。。。。。。。。。。。

洛阳城外,一行番邦的使节,正在拖骊而入,南蛮之地特有的藤盔和缠头,引得街道上一片的侧目。

蒙朝香就是其中的一员,出身王氏附庸狄部,却拥有白蛮的他,其实是蒙氏某位王姓,一时兴起留下的私生子,因此很小开始,就不用和那些寻常部族子弟一样,把童年的时光沉沦于田泥和畜栏之中,然后用军功博一个出身。

而是被教授多种文字和书法,被作为王室候补的书记和史官来教养。因此造在十数年前,他就曾经当任过,南诏派往长安的质子凤迦异的随员,来过一次洛阳。

而现在,则是作为西南新崛起的南国,进京朝供大唐天子的南王蒙失虎的世子蒙训的属官,出现在这里的。自从南诏灭亡后,他们这些文官世家的遗族,侥幸没有被杀的,都被南王招揽起复,作为新王的臣下。

作为从南诏王姓脱胎出来的新政权,虽然面对的是缩水的国土,却建立起了紧密而强力的统治,还通过对大唐的恭顺和从合作,更南端得到了土地人口的补偿,那些南平社的人只对河流和道路边上的土地干兴趣,那些山林和山谷里的人口和牲畜,都是属于南王的。

“漪音。。”

蒙朝香突然看见一个时曾相似的面孔,条件反射一般有些不确定的喊了声。

石榴彩高腰低胸仕女曳裙,虹眉装和高云鬓,很难和记忆中那个师从神秘的五楼山,刀舞如月轮盈雪,如清泉空灵一般的刀蛮女子联系在一起。

但是听到这个名字,像是一个冰冷清清的玉美人儿的女人,身体似乎顿了一下,转过来的眼神中却是无尽迷蒙。

“刀族的漪音。。曾经是元主最宠爱的罗王内定的妃子,这么可能出现在这里”

蒙朝香自嘲的笑笑。那可是刀族最美丽的花儿,荆棘中的妙音鸟,几位大清平官口中,最有希望成为下一任“遮”(王后)的人选,哪怕在五华楼中遭遇,也只能远远仰慕的存在,

不过说到命运弄人,不要说那个生死不知的罗王,就算是大元主本人又怎么样,最后连妃子和女儿都保全不了,都成了唐人的俘虏和玩物,后来在阐宝府悲愤中死去后,他的直系男性全部被南王杀掉,身边的仅存的妃子、女儿和宫人,都被当成礼品送给了那些唐人的将帅。

“阿奴。。走了”

马车中,一个清脆的声音呼唤道,女人的的头低了下来,那一刻迷蒙顿时不见了,仿佛又变成那个气质高雅的唐人仕女。

只留下留下蒙朝香一肚子疑惑和猜测。看着马车一行前呼后拥的拖骊而去,他突然问起那个奇特的徽章,那是一只圆头圆脑造型十分可笑的白熊,

“这是皇上最宠爱的雍国长公主的车驾啊。。”

恭敬让路的鸿儒寺官员,用一种羡慕,又有些玩味的声音道

“征西定南的那位,就是她府上啊。。。”

蒙朝香忽然身上有些发冷,有传闻刀族的景漪是去刺杀唐人的主帅,而失踪的,然后刀族几乎遭到灭顶之灾,残余的族人全部被掳到山南去,从此没有了了下文。

踏踏走动的马车上,女人蹲伏在厚厚的熊皮褥子上。

“今天的表现还可以。。。”

一只小小的鞭稍,顺着她盈称饱满的长腿儿的缝隙探了进去,像是触动了身体的什么开关,几乎是条件反射。

长长的曳裙被提了起来,露出下面不着丝缕被银丝编的索子捆的暴凹凸出来身体,半透明的肉色带子,贴在身上几乎为不可见,将审图最羞耻的部位都刻意的突出出来。在上面还有一些类似鞭痕沙漠的红色的可疑痕迹。

窍穴里都被塞满了奇异的物件,随着身体的扭动和颤抖,像是有生命的活物一般蠕动起来,带动周围一些小环的的铃铛、亮片之类的东西,在这个隐秘的空间内发出一丝丝轻脆的声响。

虽然上身还是努力维持一副仪态万方,但是底下的身体已经禁不住泛滥成灾,弄得到处亮晶晶的了,看起来是一副异常的诡异而旖旎的动人情致。

。。。。。。。。。。。

只能到这里了,不知道会不会违规了,

作品相关 第五百三十九章 河西、河西

第五百三十九章  河西、河西

第五百三十九章 河西、河西

所谓的河西走廊。其实并不如多数人想象中类似走廊一样的长长的谷底,而是一片及其广大的区域,河西河西顾名思义就是黄河以西,地域横跨蒙古和西藏两大高原,因为是东南部是地质高度激烈下降的山区,西北是大片气候环境艰苦的草原和沙漠,因此人类活动的范围都集中在来自高山上的江河,冲击出来泉水、湖泊密布的大片低地和丘陵之间,这个地带也是河西的精华。

号称沃野万里,田畜阡陌绵延不绝的西北腹地,其中由东向西,以沿途的人口密集的大城邑为纽带,形成商旅最繁忙的一个狭长的活动范围,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河西走廊。河西道既有大片的良田沃野,又有水草丰茂的河曲之地,人口繁密而商旅如织,历年的储积和经营的财富,相当的可观,无数来自天南地北乃至域外的豪商大族,充斥其间。更兼番汉杂处,民风彪悍。素来为朝廷提供了大量敢死善战的优质兵员和各色骏马。

吐蕃若占据了河西,战略地理上有了极大地优势,可以从多个方向随时威胁中原腹地,则如虎添翼,而大唐永无宁日了。如果能够消化了当地,则东联草原诸胡,西控西域,既有其商旅之利,又得其田土之富熟,更兼由兵员和百姓,国力将更上一个新的高度,不再是那个雄踞高原,却受限于灾害暴雪,人口蕃息不盛,要靠不断的掳掠来补充维持运转的地区大国了。

历史上的吐蕃也是这么做的,但问题是蛮荒民族转型而来的奴隶制国家,要想通知文明和先进程度都远超过占据的地区,无论是在文化还是民族的归属感上,都有很大的困难,特别是这片土地上的原统治者,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被打败,依旧拥有人口和土地上的优势。

于是吐蕃人统治下一直动乱不断,最后不得不黯然退出,数十载的经营最后轻易为流散逃亡的回鹘人等他族做了嫁衣。

大唐也不好过,为了防备咄咄逼人的吐蕃侵袭,国库已经枯竭的大唐朝廷,不得不在京畿地区维持了庞大的驻军规模。而对河北形同割据而无力顾及的诸多藩镇毒瘤,进行默许和安抚,再加上对回纥大宗强制贸易,换不到就拿下来抢,所以到最后只能不惜代价,变本加厉的收刮百姓来割肉补疮。然后激起民变再花费更大财力物力去镇压,如此反复,等到吐蕃内乱退回高原,大唐也江河日下内部尚且自顾不暇,即便有光复河西的大好时机,,也没有了收复故土的力量。

在这个时空,经过我直接努力或间接的影响,安史之乱的范围和过程被压缩了,河北藩镇的前景也被彻底间接扼杀,作为大唐朝廷手中的忠臣良将、军队、财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