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祸水三千 >

第12章

祸水三千-第12章

小说: 祸水三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连偷腥都偷得这么没有活力,隔壁都懒得去,只知道就近取材,不是堕落又是什么!    
    悼公即位以后,派人来接季姬,季妹妹这时着了慌,赶紧向哥哥坦白交代。季康子听说妹妹给刚得势的妹夫织了顶绿帽子,也做贼心虚,不敢送她过去婆家。这一对兄妹还真是诚实的楷模,正直的典范,“通奸”两个字又不写在脸上,他们不说,有谁会知道。难道真的是那种很神奇很稀有的所谓“道德的力量”发挥了作用吗?(季康子: 靠,幼稚!“通奸”虽然不写在脸上,有时候,它会写在肚子上哇。)悼公也是个倔脾气,你不给我就偏要抢。两国结亲结出个大冤家,一顿好打,悼公不但夺了老婆回来,还顺便抢了鲁国的两座城市做嫁妆。不过有趣的是,后来季姬妹妹得宠,悼公一高兴,又把抢来的土地当做MAILIN REBATE(邮寄式折扣,美国的一种常见打折形式。顾客在购买时付全款,经过若干月后,卖方再将折扣款以支票形式返还给顾客)还给了大舅哥。    
    齐鲁之间的另一桩公案是邾子益被俘事件。邾子是典型的公子脾气碎催命,国家不大,却不晓得谦卑礼让,得罪鲁国,被人家押回国去教育。本来这也没什么,世界这么大,失踪一两个小诸侯也没人在意。可麻烦的是,邾子偏偏是悼公的妹夫,悼公一琢磨,我抢你妹妹回来,你就夺我妹夫过去抵债,这可不行。便决定再次动用武力,把本属于自己的妹夫夺回来。    
    吴国那时候如日中天,悼公打得好算盘,要扯虎皮做大旗,便写信邀请夫差友情参打。夫差正巧闲得无聊,想要冲出长江,走向黄河,却苦于没有借口,接到悼公的邀约,忙不迭收拾行装,准备出发。    
    谁想到鲁国乖巧得很,发现风头不对,马上乖乖奉还邾子,真诚检讨自己的错失。悼公挣足了面子,志得意满,便给夫差写信,告诉他别来了。可是质朴的吴国人民极讲信用,答应的事情一定要做。何况对夫差来说,重要的是到中原去打一架,至于和谁打,倒无所谓。现在鲁国不给打了,只有胖揍齐国出气。这桩事情教育我们,需要找人助拳时,最安全的就是招呼一帮小弟,以多取胜;千万不可急于求成,找来自己根本罩不住的黑帮老大,否则像齐国一样,施蛊不成,却被反噬,后果不堪设想。    
    本次借兵行动以悲剧收场。先是鲁国趁火打劫,加入吴方军队,一起攻打齐国。吴鲁联军兵临城下后,齐国军民义愤填膺。但是海洋性气候滋养出来的人民性格诡异,不可以常理揣度。他们表达愤怒的方式不是冲出城去,奋勇杀敌,而是冲进宫里,砍下悼公脑袋泄愤。    
    七    
    齐国以一个人头的代价换来夫差退兵,悼公的儿子简公成为齐国新一任诸侯。过了一阵子,他突然琢磨过来,老爹当年暴卒,鲁国功不可没。于是决定继承老爹遗志,将殴打鲁国进行到底。鲁圣人孔子当时正赋闲在家,听说祖国有难,立马派出手下三千名儒斗士之一的子贡前往搭救。作为七十二名黄金儒斗士的一分子,子贡不负众望,为救鲁国于倒悬,他凭三寸不烂之舌鼓动了一场更大规模的乱战,鲁国被成功淹没在战争洪流中,大大降低了受伤害程度。    
    子贡先前往吴国,游说夫差参战。像小新一样,夫差从小就向往咸蛋超人的生活,希望自己也能够像他一样宇宙无敌,拯救万民,对于这种事情自然无所不允。可不巧的是,前不久他刚刚察觉了越国偷偷扩充军备的事实,那颗迟钝而脆弱的玻璃心终于产生裂痕,打算先处理掉勾践,再去拯救全世界。


《祸水三千》 沉鱼篇沉鱼后篇(4)

    子贡于是又急忙来到越国。他语重心长地对勾践说,大王啊,你要灭掉吴国报仇,这个地球人都知道;不过,现在不光地球人,连夫差他也知道了,这可是件麻烦事。这番话正击中勾践命门,他赶忙向子贡请教应对方法。子贡分析说,要对付这种状况,首先你得把自己的军队命名为自卫队,放松他国警惕。然后,当吴国需要向海外派兵时,必须立马响应,率军协助。这样,吴国就会高兴地认定你们军队的合法性,不再找麻烦。在子贡的乾坤大挪移作用下,原本山东半岛的内斗变成齐国单挑鲁吴越战团的大规模会战。    
    子胥听到这个噩耗,知道夫差那一颗好战的心又一次蠢蠢欲动,急忙跑到他耳边聒噪,他的长篇大论概括起来只有一句话: “你这个白痴,不看紧越国而去攻打齐国,你死定了。”中国古代的忠臣们大都有这个做事鲁莽手段粗暴的毛病,最喜欢指着国君的鼻子唱“屎,你是一坨屎”。等到主公终于恼羞成怒砍掉他的头时,还要在棺材里得意洋洋地总结说: 看,我没说错吧,他果然是一坨屎。这种方法既危险又没有效率,除了能够多快好省地被干掉,给家人赚个烈属的名声外,不能产生任何作用。要知道,君王也是人,也要讲面子,多说几个“虽然但是”“尽管然而”真的那么困难吗?!    
    这一次,吴王又被子胥噎到半死,虽然心里将他杀死千万遍,对他的称呼也由“老师”变为“老贼”,但是为了顾及自己健康阳光的国际形象,还是决定不能这样轻易成全子胥,让他得到烈士的称号,然而就这么算了,胸中一口恶气又难以下咽。喏,当君主想要使坏却又苦于没有好点子时,就是所谓的奸臣一派大显身手的时刻。伯嚭建议夫差派遣子胥到齐国下达战书。不消说,这是一项十分危险的任务。子胥不能在吴王的挑衅书上写下“齐简公收”字样,然后投递在齐国皇宫门口的邮筒里便逃之夭夭。他必须在朝会上当着齐国君臣的面宣布说: “齐侯啊,我家主公想要暴扁你,这里是他对你不爽的原因,请务必仔细阅读。”可以想见,古代的使节一职,危险性不亚于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前往伊拉克公干。    
    这一招借刀杀人的力道恰到好处,既达到铲除异己的目的,又不以损失声望值为代价,一举数得,是稍有良知的暴君们酷爱的招数。比如说,那位以喜爱杀人著称的汉武帝刘彻,某一年,一位博士反对他穷兵黩武的野心,主张与匈奴和亲,暂息兵戈。刘彻恨得咬牙切齿却不发作,反问他如果当一郡之长,能否拒胡虏于国门之外,书呆子老实回答不能;刘彻又问给他一个县可不可以搞定,他仍然推辞;当刘彻问到是否能守住一座亭障碉堡时,博士发现再不答应,刘彻肯定会塞给他一杆枪,然后将他空投到瀚海沙漠上,单枪匹马地与匈奴对决,于是只好硬着头皮应承下来。这位手无缚鸡之力的书呆子到任之后,只短短一个月时间,便命丧匈奴手中。可怜他寒窗十载,就因为言语忤逆刘彻,就从博士到壮士再到烈士,可见,书读过多,只有死路一条,切切。    
    子胥这一趟出使敌国本也是九死一生,幸好他早年交友广泛,凭着齐国好友的周旋完成使命,平安回到吴国。几个月后,夫差大败齐军,得胜回朝。上天通过这场胜利彻底抛弃了吴国,没有给予夫差悔过自新的机会,而是任由他在千秋霸主的美梦中越睡越熟。夫差回国后,迫不及待地向子胥耀武扬威,嘲笑他之前的大惊小怪,谁知道子胥反而又义愤填膺地将他数落一番,这番话总结起来就是: “你这个白痴,不看紧越国而去攻打齐国,你死定了。”夫差终于彻底抓狂,决定不再像白雪公主她后妈一样拐弯抹角地使坏,而是撕下面具,亲手置子胥于死地。伯嚭自然不能放过这个露脸的机会,他趁机添油加醋,告诉夫差子胥在出使齐国的时候,竟然顺便把儿子寄养在齐国熟人家中,这分明是里通外国,杀了他这吴奸,天经地义。    
    于是,夫差赐子胥属镂剑,寓意要他自刎。其实在古代,国君赐予的很多东西,都含有要臣子人间蒸发的美好祝愿。不只凶器,有时候,食物也是如此。野史记载,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忌惮将军们的权势名望,当开国大将徐达生背疽时,听说生这种病的,吃蒸鹅立死,便忙不迭蒸了一只给他送去,徐达泪流满面地当着使臣吃下,然后就很应验地死掉了。当然,他可能真的被毒死,也可能是因为吃得太多而撑死,不过这些都不重要。皇帝在这种时候送这样的东西给他,也就等于向他下达了死亡通知书,对于聪明人,不需要讲得太明白。就好比小时候,老师在考试过后要我们把成绩通知书带回家,上面虽然没有写着什么特别的告示,家长看到后却都会心地给予同学们皮带炖肉的待遇,这个,就是他们之间的默契。    
    子胥十分倔强,临死前还不忘嘱咐家人在落葬前将他双眼剜出,放到城东门上,好看着将来越国如何攻入吴国都城。当然,他并不是真的想将这个疯狂的愿望付诸现实,因为如果那样的话,他大可以私下偷偷吩咐家人,用不着当着使者的面大声喧哗,好让使者有机会把他的遗言转达给夫差知晓。不消说,夫差听到子胥“打死我我也要说”的临终表白后十分恼怒,于是下令将他的尸首装在皮口袋里,投入江中。子胥本来可以享有端午节的优先冠名权,无奈吴地人民想像力苍白,只知道为他在江上立祠,不晓得往江里面扔粽子,平白让晚生一百多年的屈原拣了这个便宜。    
    子胥死后,夫差终于可以安枕无忧,继续执行他天下霸主的特别企划。他遍撒英雄贴,邀请诸侯们在黄池会面,打算在这次峰会上挑战日薄西山的晋国,一举夺下中原新一届擂主的宝座。夫差没算计到的是,他春天时倾举国之兵北上,六月间越国便趁乱进攻,捉住吴国太子,抢占吴国土地。告急的鸡毛信一封封从姑苏发往黄池,这时候吴国与晋国正缠斗在比拼内力的关键阶段,吴国说,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是姬氏长房长子(参见《沉鱼前篇》),所以我们拥有最纯洁的姬王室血统;晋国说,我们的老祖宗晋文公早获得过周王室颁发的高级诸侯职称证书,自然应该由他老人家的后代接班(参见《秦晋之好》)。两下里各执一端,相持不下。熟读武侠小说的我们知道,在这样的时刻,任何外力都会导致参赛选手七窍流血,武功全废。为了避免横生枝节,功亏一篑,夫差连杀七名鸡毛信使,封锁消息。可惜当年国际公约里没有在“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后面加上“另外,也请不要随便斩杀本国使者”一项,这七名信使稀里糊涂就上了非战斗减员的名单。    
    连哄带骗地坐上大诸侯长的宝座后(有些文献甚至记载夫差连这一城也没有拿下,而最终向晋国服软),夫差匆忙结束这次倒霉的峰会,率兵返回吴国解围。这支队伍经过长途跋涉,士气低迷,无心应战。幸好勾践此时羽翼未丰,还没有消化整个吴国的能力,一番耀武扬威,在吴国派出伯嚭卑躬屈膝求饶后,便心满意足地收兵回国。    
    这是夫差十四年的事情。在这里,夫差给我们留下一个不大不小的谜题。从被越国首次攻击到被彻底灭国,中间足足有八年时间。这么久的休战期,在“帝国时代”里实现共产主义几万个来回都绰绰有余,夫差竟然无所事事,没有在史书上留下任何重整旗鼓奋发图强的痕迹,在这八年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当史籍里没有留下确凿的答案时,人们只好自己动手寻找最可信服的解释。他们在夫差身边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最终齐刷刷将目光对准了西施。对嘛,夫子都从没见过面对美色还能够坚忍不屈、慕德高义的,那么西施狐媚吴主,夫差贪色亡国自然就是最最合理的解释。何况,倒霉的西施MM大字不识几个,掌握不了话语权,无法出版诸如《往事就是如烟》《姑苏的越国女人》或者《乌贼》这样的回忆录编排事实,给自己解围,只好甘做亡国祸水。


《祸水三千》 沉鱼篇沉鱼后篇(5)

    夫差二十二年,越国如期而至,吴国灭亡,夫差自刎。在他死前,勾践曾表示可以将他安置在越国东边的一个犄角旮旯里,拨给一百户人家奉养他饮食起居。夫差无法忍受从地主头儿到小地主的巨大落差,杀身成仁。那个坏得流油的伯嚭兄本以为帮助越国颠覆吴国,算是建立了不世奇功,正得意洋洋地准备邀功领赏,不料勾践却突然摇身一变,由勾搭他叛国的敌方势力变为替天行道的正义使者,代表夫差和子胥惩罚这个不忠不义的伯嚭,在夫差落葬后将其诛杀,省下好大一笔好处费。吴国从国富兵强的阖庐时代,到夫差的轻敌丧国,不过两代,可以当之无愧地获得春秋时期的流星奖。    
    破吴成功,越国人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