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抗日之浮空基地 >

第183章

抗日之浮空基地-第183章

小说: 抗日之浮空基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斯大林格勒原名为察里津,很早的时候就是军事要塞、水陆交通要冲和贸易中心,并在伏尔加河——顿河运河凿通后,成为俄罗斯欧洲地区东南部水陆交通枢纽,是伏尔加河下游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对于苏联来说,斯大林格勒还有另外一从含义,它的名字代表最高领袖,失去了它,苏联军队的士气就会大大降低。况且在斯大林格勒,有几个重要的工厂,例如红色十月工厂、拖拉机厂和街垒工厂。这些工厂生产的坦克和装甲车占了全国一半的产量,大大地支援了抗击德国的战斗。

1942年5月,在冬季作战中受阻的原南方集团军再次聚集起力量,扫荡了苏联西南部区域。这个代号为蓝色行动的计划非常成功,在平原和草原地区,又没有天气的阻碍,苏军根本无法阻挡德军的兵峰。苏军共有近40万的部队被俘,数名中将阵亡。就在北方集团军拿下列宁格勒不久,也就是6月28日,B集团军群左翼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和魏克斯第2集团军突然从库尔斯克东北向东攻击,右翼保卢斯第6集团军也从哈尔科夫东北发起了进攻,他们以斯大林格勒为目标向东南挺进。这个时候苏联才明白德国人的意图是占领这个以自己最高领袖命名的城市。

于是苏联决心在斯大林格勒组织坚守。7月12日苏联在西南方面军原有基础上组建了由戈尔多夫中将为司令员,赫鲁晓夫任军事委员会委员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担负斯大林格勒方向的防御任务。其编成内有从苏军战略预备队调来的第62、第63、第64集团军和原西南方面军的第21、28、38、57集团军残部,坦克第1和第4集团军,以及空军第8集团军、海军伏尔加河区舰队。

但是由于大量的力量被抽调去保卫莫斯科,斯大林格勒方面军虽然编制内共有38个师,但只有16个师(第62、63集团军的全部,第64集团军2个师,坦克第1、第4集团军各1个师)能够占领主要地带的防御阵地,其任务是固守巴甫洛夫斯克至库尔莫亚尔斯卡亚的长约530公里、纵深为120公里的防御地带。号称坦克第1和第4集团军的装甲部队居然只有240辆作战坦克。从实力上讲,德国大大的占优。

这一次由于进攻目标的集中,希特勒并没有像历史上那般抽调攻击斯大林格勒的部队去进攻其他地方,而是专心要拿下以对手名字命名的城市。德军很快攻入城区,双方开始了巷战。跟在列宁格勒不一样,斯大林格勒的苏军士兵并没有遭到围困半年的命运,而且斯大林格勒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兵工厂,所以德军在这里付出了比列宁格勒更大的代价。

到底双方的损失多少是很难说清的,只是从时候德军缴获的苏军的后勤记录上可以说明。几乎一名苏军士兵投入到巷战中平均存活的时间是24个小时,即使是军官,也只有3天。冷枪、大炮、大规模的进攻,让这个美丽的城市80的部分都变成了废墟。

德军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就火车站一地,双方激战了7天的时间,反复易手数十次。城中的尸体来不及清理,到处散发着臭味。地雷、机枪、狙击手,各种带走双方士兵的武器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候出现。

德军损失掉40万人、1000辆坦克和2000门火炮后,改变了战术。他们先稳住了防线,然后从后方调来600mm口径的重炮,一发一发地将巴甫洛夫大楼、红色十月工厂等苏军抵抗最为激烈的地方夷为平地。

德军装备的另外一种武器则对红色十月工厂、拖拉机厂中生产出来的坦克和装甲车造成了威胁。那就是单兵火箭筒。这种廉价、操作简单、轻巧但是射程近的单兵反坦克武器非常适合用于巷战中,其穿甲弹可以有效对付那些在城市废墟中难以转弯呆头呆脑的苏联坦克,而高爆弹则对那些依托窗口向外进行射击的机枪苏军一一点名。

这种火箭筒并不是德国兰格韦勒博士刚刚设计出来的“铁拳”,而是由一个跟德国陆军后勤部门关系非常密切的军火商提供的。这个军火商就是来自日本驻德国全权大使大岛浩的侄子。实际上,在德国的进攻中,也曾经发现了数量苏军火箭炮车的残骸,缴获过许多航空火箭弹,秦晓飞提供的火箭弹跟这个系列的非常相似。不过德国的军事工业水平明显好于苏联,所以这些火箭弹的有效射程可以达到200米,德军士兵亲切地称呼这种他们喜爱的武器为“钢拳”。

耗费了大量的弹药后,斯大林格勒被德军占领了。正在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苏军停止了前进,而是在野外构筑起防线,防止德军的A、B集团军乘机向东突击。这个时候A集团军的进展也是相当顺利,已经占领了高加索地区的重要战略要地,高加索的油田在望。

10月中旬,希特勒冒着巨大的风险从波兰飞到了斯大林格勒。当他亲自站在这个伏尔加河上明珠的时候,才能体会到战况有多么的激烈。德军为了占领这片土地跟苏军进行了殊死搏斗,总共70万德军及其扑从军士兵损失,坦克、大炮、卡车和飞机损失众多。在补充人员和装备之前,A、B两个集团军已经失去继续进攻苏联腹地的能力。当然,苏军的损失还要大于德军,毕竟参与进攻的德军都是训练有素的,而苏军几乎都是后方调来的预备队,苏军的精锐部队都集中在莫斯科一线。

占领高加索油田并没有让希特勒感到有多大的喜悦,当然苏联失去了高加索油田后,它那令人生畏的坦克集群的威力可能少了许多。但是相比起当初,高加索油田对德军的意义不是那么重要了。德国、波兰、奥地利等地所发现的油田已经开采出来,饥渴的德国工业很快将石油转换成柴油、汽油和各种工业原料。现在德国的坦克和装甲车中的油料已经不再是当初储备的那些,而是刚刚生产出来的油料。

苏军从高加索油田撤退的时候破坏了所有的采油和炼油设备,没有几个月的时间,德国人根本无法使用高加索油田来进行一战养战。

希特勒视察了斯大林格勒,或者说视察了这一片伏尔加河上的废墟之后,很高兴地命令将此城市的名字改为俾斯麦城,以此纪念铁血宰相。

连续失去了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让苏军的战线出现了危机。现在莫斯科,这个苏联的首都暴露在德军南、中、北三路集团军的兵峰之下。虽然驻守在这里的都是苏军的精锐部队,但是要想抵抗德军的进攻还是有很大的风险。斯大林终于下定了决心,在斯大林格勒失守的第二天,他宣布苏联迁都乌拉尔工业区的中心——叶卡捷琳娜堡。

因为斯大林格勒失守而被变成突出部的一些部队也分别后撤布防。德军下一步肯定是进攻前首都莫斯科了,不过很显然,这得需要它付出更大的代价。莫斯科周围的工事林立,驻守这里的都是精锐的苏军,所装备的飞机、火炮和坦克都是最好的。

从当前来看,苏军的确遭到了重大的损失,但是其工业基础在开战后不久就迁移到了乌拉尔工业区,现在将首都迁移到叶卡捷琳娜堡后,苏军的力量得到了进一步集中。人员和装备可以就近获得,而德军的补给线进一步加强。对于希特勒来说,最可怕的应该不是苏联的军队,而是苏联那该死的漫长的国界。似乎这种情况对于拿破仑也出现过。

第二卷风起云涌 第两百四十八章 民族起义的火种

第两百四十八章 民族起义的火种

世界反法西斯的形势陷入了严峻,而英国最近却为其女王皇冠上的明珠——印度,而感到非常的担忧。

自从进入这个世纪后,印度的独立运动愈演愈烈,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大大削弱了英国的统治。而1939年二战爆发后英国从印度抽调了大量的物资和人员,引起了以国大党为代表的印度独立力量的不满。国大党曾经试图让英国同意印度战后独立为条件支持英国作战,但是遭到了英国的拒绝。

不过双方的谈判一直在进行着,在二战前期,至少有80的海外资源都是从印度来的,所以其地位异常重要。但是在1942年8月,国大党在同克里普斯使团谈判破裂了,国大党很快通过甘地提出的要求英国“退出印度”的决议。这无疑是最后的通牒,英国人在国大党中也有间谍,决议刚通过,全体国大党工作委员会委员,包括尼赫鲁和甘地全部被捕。但一场全国性的抗议斗争却爆发了出来,并越演越烈,其迅猛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驶往加尔各答,满载着煤、铁等军事物资的火车没有了人驾驶,铁道没有了人维护。印度籍士兵开始开小差,并将所发的步枪卖到黑市上去。似乎20年代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开始重演。英国人慌张了,他们需要印度的资源和印度的士兵来进行非洲战役。就在英国人束手无策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帮助了他们。蒋介石将首次访问印度

蒋介石一直跟印度的国大党保持着联系,1939年8月,国大党的尼赫鲁来到重庆,受到蒋介石的热情接待。次年11月,蒋介石委派戴季陶率团访问印度,并携带自己的亲笔函分致甘地、尼赫鲁和诗人泰戈尔。1941年8月,印度独立运动家卡拉黛维夫人访问重庆,蒋介石在会见时明确表示:“中国得到自由与独立以后,第一要务当为协助印度与朝鲜之解放与独立也。”

所以可以看出,饱受国家分裂之苦的蒋介石非常同情周边的国家被压迫的情况。或者也许,在他的心中,认为国民党在中国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希望能对外输出这种**的力量。不论哪个原因,他都希望能破解欧洲国家和日本对亚洲地区的奴役。

不过这一次,他出访印度是希望在国大党和英国讲和。现在正是太平洋战争和非洲战争的紧要关头,如果盟国内部出现裂痕,那么快乐的只能是轴心国。1927年之后,蒋介石几乎没有出过国,最近几年中国战区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使得他风头大盛,在外交事务中也开始崭露头角。

这一次,蒋介石主动出访印度。他会见了在狱中的印度国大党领袖尼赫鲁、“不合作运动”领袖甘地、回教徒领袖真纳。跟着几个人经过了五个小时的会谈后,蒋介石进一步加强了跟国大党的关系,也弄清楚了他们的诉求和底线。然后接下来就是跟英印当局的商议了。

这段时间新的不合作运动已经将英印当局弄得头晕脑胀,并且备受英国政府的斥责。蒋介石的到来就像是一场及时雨。在这个时候英印当局已经后悔当初那般直接地拒绝了国大党,而不是采用一种缓和的方法来拖延时间。

在蒋介石的调停下,甘地、尼赫鲁等国大党的重要领导人被释放了出来。稍后英印当局在英国政府的批准下,跟国大党达成了书面的协议,同意在二战结束后就允许印度作为一个英联邦的国家而独立。这无疑是国大党期望已久的承诺,全国性的抗议运动和不合作的运动停止了。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英国政府在战后将其分裂成了两个国家而独立,造成了众多的分歧和战火,这是后话不提。

成功处理了印度的局面后,国大党和英印政府都对蒋介石夫妇非常的感激,要不是他们的到来,双方可能将分歧继续下去,谁也放不下面子妥协。如果双方继续分歧下去后果是可怕的,在欧洲,德国有一支印度部队,主要就是国大党中的激进分子组成的,时刻希望能通过中东打到印度来解放印度。

解决了这件事情后,中国在处理亚洲事务上的重要性得到了提升。蒋介石开始对这种国际领袖的角色感到越来越开心,他决定带着宋美龄顺道访问一次缅甸。中国远征军年初在缅甸进行了一场摧枯拉朽的胜利,而他本人,希望到远征军的驻地去为他们鼓舞士气。

从新德里飞到仰光,蒋介石视察了孙立人的新编第一军,为此罗卓英特地从同古的司令部飞到仰光来陪同他。缅甸的丛林并没有让新一军的士气低沉,反而在良好的后勤保障下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在训练和巡逻之上。蒋介石看到这些士兵的时候几乎不敢相信这些人就是当初的新一军,不光所辖的军械与英美军队不相上下,包括士兵脸上的精神也是国内的国民**军难以企及的。不愧是击溃了日军精锐部队的国军

英国人在这里的军事力量和行政力量都不多,蒋介石只是象征性地对英国政府官员进行了会谈,而将主要精力放在跟昂山将军的交流上。在进攻缅甸之前,日本人在这里做了不少的工作。虽然是日不落帝国,但是英国人似乎总是处理不好自己的殖民地事件,最著名的殖民地独立事件那当然是美国的独立战争。在缅甸,英国人的口碑也并不好,所以当日本人的间谍接上当地缅甸人后,缅甸人非常乐意为日本人刺探情报和带路。当初的缅甸僧侣中,就有这么一些为日本人服务的。这也是为何日本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