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唐后妃传珍珠传奇 >

第60章

大唐后妃传珍珠传奇-第60章

小说: 大唐后妃传珍珠传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肃宗皱起眉头:“这有你甚么事,速速回你寝宫睡去。”
    “不,这件事与儿臣大为相关!”李婼再叩首,昂首斩钉截铁般说道。
    肃宗大为惊疑,淑妃笑道:“你一未嫁女儿管这事作甚,听你父皇的话,快快回避罢。”
    李婼道:“儿臣死罪。葛勒可汗夜闯禁宫,确实是与人暗通款曲………而与他私会之人,并非嫂嫂,而是我!”
    沈珍珠如堕冰窟,曲身攥住李婼的手:“婼儿,你不要——”
    李婼用力甩开沈珍珠的手,余下的话说得又急又快:“嫂嫂无谓替我遮掩,自当年可汗由安庆绪手中将我救回,我便对可汗暗自钟情,立意以身相许。今日乃是我夜宿至嫂嫂室中,可汗寻我才来此处,嫂嫂本是清白无瑕。此事但凭父皇发落。”回首对默延啜道:“既有今日,连我也敢承认,你也无须避忌了。”
    默延啜仰天合目,霍然一捋长袍,半跪于肃宗面前:“陛下,默延啜素仰天朝威仪,今日求娶和宁公主为我回纥可贺敦,望陛下成全!”
    肃宗微怔,然只迟疑顷刻,已面露喜色,笑道:“原来如此,却叫朕冤枉楚王妃。好事,好事……”侧首对张淑妃道:“爱妃意下如何?”张淑妃连忙笑答:“宜国宜家,臣妾恭喜陛下。”
    肃宗展袖,内侍在其身侧执笔备记:“拟旨,和宁公主加封宁国公主,赐嫁回纥可汗。”
    李婼伏地谢恩。沈珍珠扶她起身,李婼强笑道:“嫂嫂,未想当日我骗你而许下的誓言,今日竟然成真。可见骗人确非好事,欠了老天的债,终归要还的。”
    肃宗甚是高兴,已高声道:“今晚也算是闹够了,朕也乏了,都散了罢。俶儿,朕今日错怪珍珠,你需得替朕好好宽慰一番她。”李俶面无表情喏喏应是。
    “臣有一事恳请陛下恩准!”沈珍珠忽的上前跪下。
    肃宗停步,笑道:“朕欠你一个人情,说罢,若无关大碍朕一并准了。”
    沈珍珠慢慢的叩一个头,肃宗面上的笑意稍减,这才注意到方才沈珍珠自称“臣”而非“儿臣”,一字之差,千差地别。
    “臣请与楚王殿下合离,求陛下恩准!”
    这一刻,天地仿佛都沉寂下来。
    十四个字,一字一音,吐纳清晰,执重而坚决。
    室内外每一个人,能听见的,惟有自己的心跳。
    而李俶,亦然连自己的心跳也听不见。
    肃宗收敛笑容,他慢慢的转过头,眺望殿外远处。独霸高处,此际的皇帝,他在想什么?是否忆及那一段年少情怀,或者是宫墙外江湖中,远得不知去处的结发妻子?
    “俶儿,”他声音中有软弱,有悲怆,“没想到你我父子,竟是同一命运。”挥袖道:“准!”
    不待沈珍珠再叩首谢恩,肃宗头也不回的令道:“婼儿,可汗,随朕走!”李婼垂首跟随在淑妃身后,默延啜稍有犹疑,却见跪地的沈珍珠抬首朝他微微一笑,心中释然,快步在肃宗身后。
    室中瞬时只剩下李俶与沈珍珠两人。两名随侍宫女入室,见沈珍珠仍跪地不起,忙一左一右扶她,未曾想起改口,低声问询道:“王妃无恙吧?”
    “呯!”李俶手掌猛击几案,怒喝道:“你们还唤甚么王妃,她已不是楚王妃!”
    宫女吓得浑身哆嗦,连连应是。
    李俶冷笑,目光如利刃,指向沈珍珠道:“你既已非皇室之人,怎有资格再呆在皇宫中?”高声朝外唤道:“来人!”严明立时带着数名侍卫应命。
    李俶道:“将这妇人逐出宫去!”
    严明大惊,口上是答应着,人却立在原地不动,眼神左瞅右看,既观李俶神色,又看沈珍珠表情。
    沈珍珠笑了一笑,对严明道:“殿下所言有理,我本该自行出宫,不敢有劳殿下与将军。”目光缓缓移在李俶身上。
    她双眸如秋水,无喜无怒,无哀无愁。
    曲身施福:“殿下,保重。”
    室外春雷滚滚。
    沈珍珠一步一步,非常缓慢的,往室外走去。
    她不敢走得太急太快,她怕一不小心稳不住步伐,摔倒在地。
    她更不敢回首。
    她的泪水已充盈眼眶,她不能让他看见。
    他这般的聪颖,只要一滴泪水,足以引起他的疑窦,足以让他识破她。
    然而,她又多么想回首再看他一眼,哪怕只是一眼……
    一切都结束了。
    若她终究不是可以成就他的女人,她何妨让路?
    若她始终是他的牵绊桎梏,她何妨亲手斩断绳索?
    这一生,我从无后悔。
    这一生,你给了我这么多。
    而我所能给你的,只有,从此后的恩断情绝。
    (第三卷完)
第124章:西看明月忆娥眉(上

       本次征伐未设元帅,只令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监军。征讨甚顺,十月十四,郭子仪等大败安庆绪,克复卫州,安庆绪部一路烧杀掳掠逃往老巢邺城,唐军随之追击。
    张涵若身着绛紫色织绵战袍,提剑拭去剑身血迹,“铛”的声将长剑回收至整腰的板带上。本次征讨,她领自家兵丁五千余人归属郭子仪统率,自请为前军中的一队。半个时辰前,她刚刚与小股叛军遭遇交战,攻打卫州时,郭子仪不准她上阵杀敌,这番厮杀下来略略过瘾。天色已暗,她极目远眺,扬缰催马,恨不能一个箭步赶上安庆绪,以报父兄之仇。
    张涵若所率兵马原本在前军列于居中之位,这般催马极步前行,不多时便赶超上前,将其他兵马渐渐甩在后面。三军本无元帅,郭子仪率郭家军主力处于中军位置,其他节度使兵马各自为阵,故张涵若擅自行军在前也无人阻止。
    前行二三个时辰,渐的暮色四合,浓雾迷离,混沌中惟有军中战旗仍然清晰可辩。却见前方依稀有山头松林稠密,便问周旁人道:“这到了哪里?”
    连问三声,无人应答。她所率兵丁多是幽州一带人士,对邺城一带无人熟悉。
    张涵若也非鲁莽之辈,眼见自己与后队军马相距甚远,前方若有伏兵十分危险,便命将来地图,点燃火把与副将林洪同观地形。皱眉道:“原来此处名唤愁思冈。此形甚为复杂,若无人带路怕是容易走失。”
    林洪道:“那不如我等先歇息,等后队兵马到后再作打算。”
    张涵若略作思索,她本属争强好胜之人,这次能僺征安庆绪全赖李豫在肃宗靠前为她说话,若不稍立战功而在此退缩闪避(心中实是不甘,将地图当中一拢,命左右道:“快去周边搜寻一番,或有邻近的百姓知晓地形。”
    果然不到半柱香功夫有两名兵丁带着一名青年男子晥了。那男子只着寻常布衫,头裹青布头巾,远远的朝张涵若打个拱,想是多少有些害怕,声音嘶哑着:“参见将军。”
    张涵若笑了笑,说道:“你不必害怕。我们乃奉旨征讨安氏逆贼的官兵,你居住在这愁思冈附近,可知这方圆数十里的地形?”
    男子道:“约略知道一些。”
    张涵若大喜:“那你可愿为我们带路,事成之后,我许你五千钱。”这可是极大的犒赏,那男子一听毫不迟疑:“某愿为将军效劳。”
    这男子答允得如此干脆,张涵若喜悦之下反倒增了疑窦,远远望去,见那男子身量瘦小,声音虽嘶哑倒也不难听,只是一直未敢抬起头,便问道:“你声音为何如此嘶哑?”
    男子答道:“这是因为某年少时曾生一场大病,高热数日不退,待得病好,这嗓子便已被烧坏。”
    张涵若又问:“听你说话,似乎是读过圣贤书,家中还有何人?”
    男子道:“将军惠眼,某读过几年私塾,家中现惟有老父老母。”他答话时,带他前来的两名兵丁便暗自向张涵若点头示意,以证其所言属实。张涵若忖度下只怪自己多疑,就算前方有伏兵,也绝无时间安置这样的细作来引自己上当,释然道:“好,那烦请你在前带路吧。”
    男子应“是”,缓步朝最前方的骑兵走去。
    他在应“是”之时,略微抬起头,张涵若亦恰好朝他瞥去,这一瞬间正正看清他的面庞。这一看,张涵若惊得心仿佛要从胸膛中蹦出,浑身血脉四处乱窜。
    “站住!”她失口大叫,跃马、伸臂,声到人到,“呼”扯下那男子的头巾。
    那“男子”惊惶失措,提手去掩发鬓,然而已然来不及,一头如墨青丝披泻直下,竟是一名女子。
    “沈姐姐,你居然在这里!”张涵若颤声,双手紧紧拢住面前人的双臂。面前女子,眸辉星动,肌肤如玉,可不正是失踪半年之久的沈珍珠?
    “你,你做甚么!”这女子却用力挣脱张涵若手臂,往后连退两步,满脸均是错愕。
    “沈珍珠,我是涵若啊,你看——”张涵若扬头,摘下帽盔,露出盘结为髻的满头乌发,满怀期冀,“总该认出我了吧。”
    那女子长吁口气,说道:“原来你也是女子。”神色大为一松,说道:“你想是认错了人,我不是你所称的甚么沈姐姐。”
    张涵若大吃一惊,不由再细细端详面前女子体态形貌,与沈珍珠竟似无丝毫差别,除了口音。沈珍珠说话声音或温婉如玉,或清朗明断,与面前女子声音有天壤之别。张涵若本有武艺,再加留神细听,可知面前女子嘶哑的口音并非装做出来,且其官话中夹杂有本地口音,怅然道:“世上怎么能这有样相似之人。沈姐姐,我知你不愿认我,你从洛阳来到这里,定是吃足苦头——”
    那女子轻轻一笑,道:“将军你真的认错人了,我世居邺城近郊,一直仰慕西京、东都的繁华,可惜从未能踏足洛阳。”
    张涵若心中暗暗叹息,说道:“原来如此,想来是我认错了。不知你姓甚名谁,你既为女子,此行带路之事十分凶险,我也不能勉强你,你还愿意去么?”
    那女子道:“我姓高,名月明。带路之事我既然已经答允,自然会做到。”
第125章:西看明月忆娥眉(下

       
    这样耽搁些时间,已有探子来报:后方唐军距此不足五里,行将赶至。
    张涵若底气一足,便与高月明各骑一马,亲自领军带路往愁思冈行去。高月明不会骑马,却是聪颖过人,张涵若稍稍指点一二要点,她就能象模象样的骑在马上,端方正气的策马缓步前行。一路上张涵若暗自观察高月明举止,实是处处都象极沈珍珠。
    她当真不是沈珍珠吗?张涵若真有恍然如梦的感觉。
    “由此山坡先上再下,行过一道狭窄而且极长的官道,便可入愁思冈腹地。”行至一高近三丈的坡坎前,高月明驻马说道。
    张涵若抬首蹙眉望着这坡坎,难以想象以往来返邺城之人是怎样通行的。
    高月明想是明晓张涵若的心事,道:“将军定是奇怪此处车马如何通行吧?以往商旅由此经过,都是自行下马推车,费尽九牛二虎之力,邺城外,只也得愁思冈一处可据险而守。将军须得谨慎从事。”
    张涵若猛一扬鞭,策马跃上坡坎,勒马翘首瞻望顷刻,又回马至高月明马前,道:“你所言极是,我不可将我家这些男儿的性命妄自断送。你熟知地形,依你看该当如何是好?”
    高月明略作思索,道:“为防有诈,未若我们每走一段路前,先派一队兵马在前探路。若无不妥,以火把为信号。”
    张涵若细思之下,这一队探路兵马不同于探路的探子,愁思冈内真有安氏伏兵的话,探路兵马人数若太少,伏兵只会按兵不动、请君入瓮,这样的探路毫无作用,看来自己竟要痛下血本!她策马往身后密麻麻的兵丁们望去,均是由幽州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铮铮男儿,为了报父兄之仇,为了这尺寸之功,她真的忍心让他们往前行么?
    “大小姐,末将愿领一千兵丁前往探路。”林洪沉声在旁请命。
    张涵若瞪他一眼,猛咬下唇:“好,你等要千万小心!”
    林洪一笑,抱拳道:“大小姐放心,临危而不退,本就是幽州张氏之风,我等决不会贪生怕死,会辱没幽州张氏威名。”在张涵若点头中,已点兵丁头也不回的往愁思冈行进去了。
    张涵若策马于坎坡上,两眼凝视着那浓雾中的狭窄官道,身子一动不动。她觉得时间这样难捱,仿佛每一次呼吸都拖了极长功夫。
    “大小姐,有,火!火!有火光了……”近旁的一名兵丁低声喊起来。
    张涵若下意识的揉了揉眼睛,果然,她清清楚楚的看到一束火光燃起,接着,是两束、三束……她露出一丝笑容,回首下令道:“迅速出发,赶至火光所在地!”
    “不对,不对!先不能动!”不知何时,高月明已策马伫立在她身侧,她急急的指着那堆火光道:“你看,火光不对,有些混乱!”仔细看去,那一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