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知善而行 >

第5章

知善而行-第5章

小说: 知善而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里,林知善闭了闭眼睛,心里像堵了一团棉絮一般,堵得心里难受之极,像一条离开水的鱼,喘不了气。

振作起来,她自己给自己打气,你现在是林知善,不再是那个受人哄骗的毛洁。

她平复了一下心情,来到窗边推开窗户。仰头遥望着那片比前世更明更亮,仿佛也更远的月光,她不由得低声祷告“仁慈的天父,请你帮帮异世的毛洁。她诚心向您祈求:愿毛妈妈晚年健康,愿天使堂得以保存,愿孤儿院的兄弟姐妹健康幸福。也愿自己从此以后忘记他,忘记上世关于他的一切,好好的在这世以林知善的身份活下去。”

皎洁的月光如同一层轻纱笼罩在少女的身上,微风轻送,吹动少女裙裾,少女轻盈得仿似要乘风而去。

然女孩泪盈于睫,神情凄楚。似有无尽的哀思在心头,想要人不自禁地轻拥于怀,呵之护之。

周直坐在树枝,望着屋内的少女若有所思。

母后怀孕三月,睡不安宁,故陪其来妙玉庵祈福。来时听闻主持讲林大将军之女林知善在此为其父兄祈福抄经。

自己生性多疑,趁夜而探,却见其在屋内虔诚抄写经文。正要离去,却见此一幕,虽说非礼勿视,却怎么也迈不开脚步。

一时间,屋内人千思百转,树上人百转千思

半晌,一人纵身下树,身姿轻盈得如同一只飞鸟,过后无痕。

第十四章归来

一个月后,林府小姐林知善抄写的经文,在妙玉庵前派发给前来进香的善男信女。

簪花小楷书秀丽端庄,抄写的经文不漏一字,不着一点污渍。

《心经》、《金刚经、《法严经》三部经书,书写流畅,一派严谨肃然。

传说是为了祈求父兄平安归来而写,除了在庙中一个月抄写百部经文外,还拿出自己的体已银子与变卖首饰后在寺庙外搭建了一个粥棚。为乞丐、及出门不便之人提供白粥及馒头。

甚至还亲自以纱巾蒙面,只着素衣,系着围裙亲自派粥。态度真挚、自然,语气温柔。

一开始众人不以为然,认为其只是拿着勺子作作样子。但亲眼看到林小姐娴熟地揉面、淘米、蒸馒头、煮粥后。往来信众就纷纷摇头感慨起来。

名门贵女为了父兄竟然亲手在粥棚煮粥派粥。定会孝感动天,诚感动地。有如此孝顺女儿的人家,必定是忠臣、清白之家。

一时间,关于林府与林府小姐的赞扬之声,传遍京城。

甚至有臣工不约而同的上奏折,请求皇上重新彻查林家父子之事。

宋砚身着黑衣,端坐在大树上,望着屋内伏案虔诚抄书的素衣少女。

身子好像比上次瘦弱了不少,想是庵中清苦的缘故。一袭青布素衣却衬得她娴静而婉约。头上黑鸦鸦的青丝不见任何首饰,却依然使她莹莹如。

这几日,均见她夜夜抄写经书至三更,白天则亲手煮粥派粥。

认真而平淡地在庵中度着日子。

他冷硬的脸上浮起一丝柔意。

等屋内灯灭之后,才悄无声息地离去。

初夏时分,蝉儿轻啼,浓浓淡淡的花或倚树而攀,或是出墙而闹,蜂蝶飞舞,暗香盈盈。

林知善身着青白纱衣、挽着一支简单小髻儿,头上只有一支碧玉簪,整个人轻轻爽爽,却越发衬得肤色粉嫩,眉目如画。

她正在做着一件外衣,是拿了父亲以前的外裳量的尺寸,青蓝的绸缎,袍底周围绣着平安康泰的吉祥纹,简洁大方。

纤细的柔荑上下翻飞,很是熟练。当然咯,前世自己可没少为孤儿院的弟弟妹妹缝补衣服。后来还报了裁剪班学习过。弟弟妹妹没钱买那些时尚服装,全靠自己的双手做。一点不比外面几千块的差。毛院长说过,艰难的生活会教会我们一切。果然不假。没想到这世居然还能为父亲做衣服。

“小姐,将军与大少爷已到前门了,老夫人叫你到慈寿堂。”柳绿急匆匆地进来,顾不上行礼“快、快,小姐快换衣服。”

林知善猛地站起来,突如其来的消息,让她心如鼓捣,甚至感到一丝地晕眩。“不用换了,梳梳头便是。”

一把掀开春晖堂的帘子,便看见一位四十开外的中年人,风尘仆仆,满脸胡须、虎目含泪跪于祖母身前,口称“孩儿不孝,累母至此。”

另一名二十开外的青年,身形高大却瘦削得厉害。正红着眼眶与二哥双手紧握在一起。母亲顾氏眼中含泪,却嘴角有笑。

林知善心中一悸,泪水渐渐模糊了眼睛,虽从未见过父兄,却是牵动了心底最深处那一缕亲情。“父亲,大哥,你们终于回来了。”她从未如此心情激荡过,顺着心底最自然的反映奔了过去,投在了中年男子的怀里。

“呃,呃,我的小善已经长成大姑娘了,好、好呀!”林明德红着眼眶欣慰不已。

“见过大哥!”站在林知义面前,林知善端庄行礼。

“妹妹快起来!这些日子累你担心了,听说前段时间你病得很重,如今可大好了?”

“谢大哥关心,妹妹已无事了。”

“好,好,今天我们一家总算是团圆了,吩咐下去,下人统统加月钱一倍。”老夫人声若洪钟。

“母亲,儿子和知义还要进宫面圣。回来后我再与您细说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林明德面色一正,行礼道。

“好,我儿去吧,为娘备好酒菜等着为你洗尘。”

林明德和林知义一揖到底,转身离开。

第十五章真相

夜幕笼罩下的春晖堂,红烛高照,弥漫着醉人的酒香,笑声阵阵。屋外的仆妇也是满面喜气、脚步轻盈。前几个月的沉闷一扫而空。

“唉,说起儿子这次能平安归来这件事,还真要感谢宋国公父子呀!”林明德放下酒杯,抚了抚修剪过的短须,感慨地说。

林知善不由得秀眉微蹙,林家与宋家不是一直对立吗?此次之事怕与他们脱不了干系,不落井下石也就罢了,还会伸出授手。

果然二哥林知行叫了起来“爹,你搞错了吧?宋家的人会如此好心?”

“咳,知行不可妄言。虽说林家与宋家因大皇子与二皇子的原因,平时多有嫌隙,可这次我们父子能平安归来,宋家施以授手却是确有此事”林明德脸色一正,郑重说道。

老夫人也一脸疑惑“按说此事不通啊,你慢慢将此事细细述说一遍,咱们还是要好好分析分析。”

“是的,娘。”林明德端起酒杯慢慢漱了一口缓缓道来“四个月前,鞑子逼近铜粱关。我父子二人连同下属早早做好拟战计划,准备歼敌。有一晚正要安寝,哨兵突然来报石虎门总兵到。石虎门距铜粱关不远,大战在即,总兵怎可撤离职守。儿子又急又气又疑惑,忙宣人马上进营房。谁知马总兵到后,却拿出了圣旨。圣旨是皇上亲拟的密旨。叫儿子同知义连夜出关,带马总兵带来的五千精兵,星夜赶赴鞑子的京都望京。将铜粱、石虎门、望角门三座城池让出。让鞑子不攻自破。儿子虽心中疑惑,但却不得不遵旨。儿子同知义日夜兼程,终在四天后赶到望京。按陛下密旨行事,强攻望京城门。由于鞑子大元帅多可法大部份精兵在攻打我丢弃的三座空城,望京不是很费力地便攻下了。擒拿了鞑子皇帝金多木。多可法回转身准备在儿子回京的路上狙击孩儿,救出金多木。就在此时,宋国公父子神兵天降,打退了多可法,使孩儿父子二人全身安然而退。你们说说,可不是多亏了宋国公父子吗?若是他父子二人,起了歹心,迟到或是不到,我父子二人早已客死异乡了。”林明德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感慨地说。

林知善听了也不由暗想,此事从表面上看来确实如此,倒是林家欠了宋家一大份人情。

如果这次宋家父子不施以援手,父兄必定必死无疑,到时林贵妃母子便是失了最大助力。那个位置于大皇子而言。如探囊取物,二皇子再无与之一较高下的资本。可他们却白白放弃了这样一个大好的机会。是真的大公无私还是妨碍于皇威不好下手?真是一个谜!

“那为何陛下会下了那样一道旨意,说你有通敌卖国之嫌?”林知行不负众望,又抛出了众人的疑惑。

“哈哈哈,这便是陛下的高明之处呀!”林明德一抚胡须,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不日前,神机营截获了一封飞鸽传书,上面注明了,我们的拟战计划,兵力多少,出发日期。十分之详尽,说明我军有敌人的暗探,甚至是叛国之人。陛下决定将计就计,仍将信鸽放出,却暗中叫咱父子另外行事。”

“啊,原来如此,陛下英明”老夫人肃穆行礼“也谢陛下对我家的信任,截获信鸽完全没有疑心于你父子,仍叫你们担此重任啊!”

林知善垂着头,嘴里却有些许苦涩,许是疑心了的吧,不然怎会只叫父兄只带五千精兵,却要攻打望京,还叫宋家父子前去接应。真是一箭三雕,把两家人完全算计在内,帝王心术,深不可测呀。

再观父亲,脸上有笑,口中称恩,但笑却不达眼底,心中也有数吧。谁说武夫皆草莽,自己这位父亲是胸中自有沟壑吧。

只是不知那宋国公父子是真不知,还是将计就计,顺水推舟,顺了哥情,又不失嫂意。唉!不管如何,只愿家人平安喜乐。

第十六章入宫

“奉天承运,皇帝诏日,原骠骑大将军林明德及其子林知义忠心报国,以身饲敌,保我大周基业,特赐黄金三千两,绵缎三百匹,大将军加封威国公,其子林知义加封四品中护军、武卫将军,老夫人特赐超一品诰命夫人,其妻顾氏一品诰命。择日进宫谢恩,钦此”

宣旨太监满脸堆笑“恭喜威国公,恭喜老夫人。”

“谢公公。”接过圣旨,林明德客气地说“请公公进屋奉茶。”

“不敢叨扰威国公,奴才就此谢过,告辞。”接过沉甸甸的荷包,太监笑得谄媚讨好。

看着从前的大将军府改成威国公府,林知善暗暗感叹,人生真是一出戏,你方唱罢我登场。而皇帝这种打一巴掌,给一甜枣的做法,更是让人感到天威难测、伴君如伴虎。

初六,大吉,宜嫁娶、宜祭祀。

一大早,老夫人、顾氏便着好诰命脉服,带着林知善向皇宫赶去。老夫人穿着紫红色超一品诰命服,头戴翡翠东珠环绕头面,看上去雍容华贵。

顾氏穿着大红诰命服,头戴赤金红宝石头面,衬得面色红润,神采奕奕。

林知善也薄施胭脂、身着嫩红湘萝裙、头上梳着朝云髻,一圈碎钻镶珍珠头面,随着头部的摆动,折闪出耀眼晕光,更衬得脸色如莹、容色绝丽。

入得皇宫,早有太监等候在一侧,恭敬地引着众人向皇后凤仪宫走去。

进得内殿,林知善屏声静气,低首敛目,跟随太夫人、顾氏身后下拜“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老夫人,夫人快快请起。”只听见一道清丽的嗓音响起。三人又再谢过,方缓缓起身。

“来人呀,给老夫人、夫人、三小姐看座。”

老夫人忙称不敢。

“老夫人不必推辞,您老乃长辈,得高望重,应当的。”清丽嗓音言辞切切。

早有宫女端过锦凳,老夫人又再谢过,方轻轻挨着锦凳一角坐下。顾氏、知善立在两侧伺候。

宫阶上的丽人身着九凤翔天裙,头戴九凤金钗,华贵逼人,令人不敢直视。

“这便是林家三小姐,名唤知善吧?抬起头来,让本宫瞧瞧!”宋后笑容满面。

林知善裙裾轻动,站于阶下,头微抬,目光却不敢直视,仍目光下垂口称“娘娘千岁。”

少女端站于阶下,发丝鸦青、肤色晶莹,身量稍嫌单薄,更显体态婀娜风流。

宋后心里不由暗赞一声。招招手“来,到我身边来,让本宫好好看看你。”

知善心里一突,眼光微转,望向老夫人,老夫人仍是笑容满面,不着痕迹地点点头。

林知善走上前,宋后一把拉着她的手“真真一个妙人儿,难怪被老夫人疼若至宝。真是让人打心眼里就想捧着宠着。”

此时林知善挨得近了,宋后看清了她长睫下的双目,修长凤目如藏有泓潭水,眼波流转之间似有瑰丽之色,让人不自禁地沉醉其中。

宋后暗暗心惊:好一双勾魂夺魄的眼睛。然神态端庄,不卑不亢。站在自己面前,不慌不乱,不急不燥,文静优雅。

心里便有了几分真心的喜欢。“碧荷,把我那对紫水晶镶碎钻头钗取来。”“是,娘娘。”

不多时,碧荷捧着一只黄花梨木的首饰盒,恭身递给宋后。

宋后打开取出,只见深深的紫水晶雕成一朵朵如意花,花蕊却用点点碎钻圈成,华贵高雅、天然成之。

“这是本宫少女时期的首饰,最是心爱,今日见你心中十分喜爱,赐予于你吧。”

“这、、、知善谢过娘娘厚赏,知善一定珍而重之。”迅速作出决定,林知善跪拜谢恩。

“快起来,真是一个爽利孩子。有将门之风。”宋后哈哈一笑,亲自扶起。

老夫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