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锦衣杀明 >

第653章

锦衣杀明-第653章

小说: 锦衣杀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又会卷土重来。他很懂得总结经验教训,如果给他死灰复燃的机会,后果可大可小。这样的潜在对手,是必须尽可能的清除掉的。

“必须杀了他!”这是徐兴夏的明确指令。

“谁拿到马赫穆德的人头,谁就是有功之臣。无论过往发生过什么,我都可以既往不咎。”这是萨婉娜的原话。

有他们两个的命令,马赫穆德的人头,自然是岌岌可危了。

猎骑兵的伏击,除了一步一步的消耗苏丹亲兵的性命之外,还起到联络集结的作用。只要他们的枪声响起,周围的孙骑兵战士,都会下意识的向他们靠拢,大家齐心协力,将出现的苏丹亲兵全部干掉。奥斯曼帝国军队的残余,只能是苦不堪言了。

而这个时候,尾随前进的豹骑军和獒骑军,也纷纷杀到了马赫穆德等人的屁股后面。他们的到来,给马赫穆德等人的威胁更大。如果他们和前面的隼骑军汇合,马赫穆德等人,肯定完蛋了。

这两支部队,都是以机动性著称的。特别是獒骑军,行军的速度非常快。徐兴夏给他们的任务,就是尽可能的杀光每一个奥斯曼帝国军队。除此之外,他们还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进入萨菲王朝境内,和萨菲王朝的阿拔斯一世取得联系。

徐兴夏的意思,是以萨菲王朝的军队为前锋,向奥斯曼帝国军队的核心腹地发起攻击。阿拔斯一世和奥斯曼帝国仇深似海,他一定会很乐意这么做的。白衣军,暂时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适应西亚地区的气候变化。因此,短期内发起大规模战斗的可能性不大。

至于狮骑军,他们更擅长于正规的阵地战,攻坚战。因此,围攻木鹿城的任务,就落在了狮骑军的头上。由于白衣军到来得太快,包括玛莎蒂妮在内的,所有呼罗珊王国政变分子,都来不及逃跑。他们只能是躲藏在木鹿城里面,负隅顽抗了。

面对狮骑军的八千大军,还有三百多门的迫击炮,不要说简陋的木鹿城,就是奥斯曼帝国的首都,有名的坚城伊斯坦布尔,只怕也坚持不了多长的时间。在迫击炮连续发射了三轮的炮弹以后,木鹿城的城头上,就不得不举起了白旗。

大势已去的玛莎蒂妮,已经完全没有办法阻止守军打开城门,放城外的白衣军进城。她只能是带着一小撮的心腹,在王宫里面惴惴不安的等待厄运的降临。惶惶不可终日的她,数次端详着摆放在面前的毒药,就是没有胆量喝下去。

木鹿城的城门打开,狮骑军的先头骑兵部队,就迅速的进入城内,控制了所有的制高点。随后,在迫击炮的支援下,他们向王宫进发。一路上,王宫的卫兵,都明智的放下了武器。到这个时候,如果他们还想继续反抗的话,那真的是找死了。

最终,在叛变的权臣夏洛特策划下,呼罗珊的大部分权臣和领主,再次推选萨婉娜担任呼罗珊王国的女王。萨婉娜,在离开呼罗珊王国三年多以后,再一次登上了女王的宝座。

玛莎蒂妮最终还是没有下定决心自杀,被当场生擒。随后,她就下落不明了。同时下落不明的,还有月即别王国女王罗莎琳德和布哈拉王国女王海柔儿。西域三王国的三位美丽的女祭司,也被白衣军生擒,和大量的年轻貌美的女神官一起,被白衣军一直向后送。至于她们会被送到哪里,暂时还很少有人知道。

十一月份,白衣军和残存的苏丹亲兵,在贝博卡山口,发生了较大规模的激战。先期赶到的隼骑军,在这里挡住了残存的苏丹亲兵的所有去路,将他们压迫在山谷里面。后期到来的豹骑军和獒骑军,则切断了苏丹亲兵的所有退路。

无奈之下,被围困的苏丹亲兵,大约有三四千人,被迫向白衣军发起了自杀式的冲击。结果,被白衣军击败。安尔奈德被俘虏。马赫穆德自杀身亡。至此,西域三国的局势,基本稳定。

泰昌元年十二月,龙骑军、虎骑军、狼骑军、秦骑军、宋骑军、天翔军等部队,相继进入西域三国。明眼人都能看出,他们的到来,目的并不是西域三国,而是更远的西方。

或许,在徐兴夏的眼里,西域三国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驿站,白衣军只是在这里稍微停顿休息一下,就会继续前进的。之前发生的战斗,都是为了给将来的大规模战斗做准备。

从战略的角度来说,白衣军需要在西域三国缓冲一下,储备更多的物资,训练更多的部队。而奥斯曼帝国军队,则需要将更多的部队,调集到萨菲王朝的地盘上,阻止白衣军的西进。

这些事情,徐兴夏就没有必要参与了。各部队的统领,组成了联合指挥部,共同商量决定,如何对萨菲王朝进行前期的打击和拉拢,如何为以后的大规模进攻创造有利的条件。

泰昌二年的夏天,徐兴夏慢悠悠的回到了西安府。

感觉这本书没有太多的内容可写了,很多的内容,都是《刺明》写过的……我是不是应该开新书了?诚征建议……

第815章 辽东,七月,流金似火

泰昌二年,五月份,科尔沁草原。

夏天的科尔沁草原,气候无疑是最怡人的,不冷不热。

阵阵的凉风从北面吹归来,带走隐约的炎热,恢复一片清凉。

在这个时节,最适合做的事情,就是骑马疾驰看风景。骏马在一望无际如果是少男少女一起骑马疾驰的话,就更加的美妙了。

夏天的科尔沁草原,正是花草最茂盛的时候,放眼看过去,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浓浓的绿色,一眼看不到边。这个季节,也是猎物最丰富的时候。它们经常成群的在草丛中出没。箭术好的骑射手,一天的时间下来,可以打到几十斤的猎物。

只可惜,这一切,都随着白衣军骑兵的到来,完全改变了。

从四月底开始,张全复指挥的白衣军草原军团,就向科尔沁部落的蒙古人发起了猛攻,战火将整个科尔沁草原都笼罩在期间。时不时的,在草原的很多角落,都能听到激烈的枪声。

白衣军草原军团属下,编制有三个军,大约三万人左右。此外,还有三万人的蒙古骑兵和一万人的吐谷浑骑兵。所有的兵力加起来,总共有七万人。如果加上后勤部队的话,差不多有十万人之多。如此庞大的兵力,对于科尔沁部落来说,绝对是灭顶之灾。特别是那些蒙古骑兵,对自己人动手,一点都不客气。

草原军团属下的蒙古骑兵,主要是来自土默特部落和哈喇慎部落。这两个部落,原来就和科尔沁部落有很深的仇怨。现在,有机会干掉科尔沁部落,他们是一点都不会手软的。

事实上,反过来也是如此。如果科尔沁部落有机会干掉其他两个部落,他们也是绝对不会手软的。为了争夺大草原的霸权,蒙古人内部的厮杀屠戮,比汉人内部还要更加的血腥,更加的冷酷。如果对他们的历史有所了解,一定会冷汗直冒的。

汉人这边,诛九族已经是极限。明成祖朱棣搞了一个诛十族,成了历史上唯一的一出。为此,他被人诟病了数百年。而蒙古人那边,却是整个部落灭绝。蒙古人的历史,往往很散乱,断断续续的。不是他们的文字记录不行,而是部落灭绝的次数太多。今日辉煌的部落,说不定明天就灭绝了,自然不会有历史遗留。

当日,豹骑军突袭归化城,一举成功,迫使林丹汗不得不向北遁走。以后,白衣军继续坚持对土默特部落的打击。在白衣军的持续不断的打击下,蒙古的土默特部落,凡是反对白衣军的都已经被消灭。剩下的,都是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部落。

在白衣军的安排下,残余的土默特部落,被分割成十几个大大小小的部落。最大的部落,只有三四万人。而最小的部落,只有五千人不到。这样的部落组成,对于白衣军,自然不会有丝毫的威胁。而部落首领组成的联合议会,对白衣军也只有顺从的份。

而哈喇慎部落,在白衣军的重压下,也不得不举起了白旗。原来的部落首领全部离开了蒙古大草原,前往洛阳定居。新的部落首领,都由各个部落自己选举。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很好。想要凝聚成一团,继续对抗白衣军,已经完全没有可能。

为了加强在大草原的军力,白衣军将精锐的蒙古骑兵,都集中起来,进行整编,按照白衣军的编制方式,进行训练。其中最主要的课程,就是对他们进行反复的洗脑。经过长时间的洗脑,这部分的蒙古骑兵,已经可以比较完美的配合白衣军作战了。

张全复率领的骁骑军,在一年多以前,就已经进入了大草原,占据了有利的位置。之所以一直等到现在,才发起全面的攻击,就是要将蒙古骑兵训练出来。尽管这个过程,有相当的难度。但是,在大家的努力下,白衣军还是培训出来了三万的蒙古骑兵。

毕竟,在大草原上,蒙古人才是主人。他们对大草原才是最熟悉的。在白衣军打败科尔沁部落以后,偌大的蒙古草原,还得依靠蒙古人来实行统治。迁徙大量的汉人到来,暂时还不现实。因此,利用蒙古人来对付蒙古人,是白衣军高层既定的方针。

蒙古人的内部,本来就有很多的矛盾。白衣军适时的将这些矛盾扩展开来,就能够为自己创造战机。只要蒙古人不是抱成一团,对抗白衣军,整个蒙古大草原的统治秩序,就是非常稳定的。而随着吐谷浑人的逐渐强大,也可以有效的遏制蒙古人。

面对铺天盖地到来的白衣军骑兵,蒙古科尔沁部落的大首领宰桑贝和,马上明白自己的末日到了。这一次,十万白衣军大军压境,绝对不是开玩笑的。稍微不慎,整个科尔沁部落都要灭亡。

他急忙派人向白衣军说明自己的情况,跪求白衣军的原谅。其中,痛苦涕零,自刮嘴巴是必不可少的,又送上大量的子女玉帛。他自然要将一切的责任,都推到大金国的头上。

但是,白衣军丝毫没有停手的意思,战火始终没有停止。

五月份,白衣军骑兵前锋,翻过哈剌温山地区,出现在潢河(沙拉木伦河)流域。这片地区,乃是科尔沁草原的核心腹地。宰桑贝和的黄金营帐,就设置在潢河的下游。如果宰桑贝和失去了这片核心腹地,科尔沁部落,就要彻底的灭亡了。

没办法,宰桑布和只好尽可能的集结自己的兵力,阻止白衣军骑兵的攻势。遗憾的是,原本还算兵力雄厚的科尔沁部落,由于多次增援大金军,不断有精锐骑兵被辽东的白衣军干掉,使得现在的他,捉襟见肘,兵力严重不敷使用。最后,他东拼西凑的,总算是拉扯起三四万的蒙古骑兵,出动迎战白衣军。

显然,战斗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这么点蒙古骑兵,面对十万的白衣军,怎么可能有机会取得胜利呢?须知道,白衣军方面,可是有三个军的骑兵,是武装到牙齿的。他们甚至装备了迫击炮。结果,很快,科尔沁蒙古骑兵,就被干净利索的击溃了。

随后,白衣军骑兵挥军掩杀,将整个科尔沁草原,都给梳理了一遍。宰桑贝和的黄金营帐所在,自然成了最好的攻击目标。宰桑贝和在战斗中被打死,身边的心腹也是七零八碎的。他的女儿布木布泰和海兰珠,先后被俘虏。此后,她们的下落,一直是个谜。

在白衣军攻击科尔沁部落的时候,作为蒙古人的盟友,大金军,一直都没有出手救援的机会。因为,在南边,白衣军的辽东军团,正在对他们虎视眈眈呢。如果他们出兵救援科尔沁,正好给白衣军强攻的机会。为了自身的安全,他们只好坐视盟友的灭亡了。

科尔沁蒙古部落的灭亡,标志着大金军已经失去了他们最重要的盟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大金军只有孤身奋战了。而且,他们在西面的侧翼,也完全暴露了。

……

泰昌二年,七月份,辽东,辽阳。

七月份的辽东大地,还是流金似火,气候相当的炎热。

仿佛是感觉到了什么,整个七月份,太阳都毫不吝啬的将热量倾泻在辽东的每一寸大地上。整个辽东,都说晴空万里无云,炎日高挂。明明在历法上,已经是秋天,感觉比夏天还要炎热。很多老人都说,今年的秋老虎如此的反常,只怕是要有大事发生了。

事实上,整个辽东地区,特别是辽阳的周围,气氛的确很紧张。白衣军和大金军,都在辽阳的周围,集结了大量的兵力。最后的大决战,可谓是一触即发。双方斥候的身影,不断闪现。炎热的气候和紧张的战备气氛相比,却又不算得什么了。

这段时间,努尔哈赤的心情,可谓是晦暗到了极点。

白衣军在辽西、辽南等地,都集结了太多的兵力,足足有五万人以上,还清一色都是白衣军的主力作战部队。其中,战斗力最强的射声军,在迟虎的直接指挥下,一直屯兵在辽阳的西南侧,距离辽阳不到五百里的路程。他们就好像是一把锋利的尖刀,顶在了努尔哈赤的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