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锦衣杀明 >

第206章

锦衣杀明-第206章

小说: 锦衣杀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隶都将被放回来。如果两三万的奴隶,都全部放回来,那绝对是大事啊!

镇朔堡现在最缺的不是人口吗?徐兴夏甚至还想着出钱拐卖人口。但是,就算是出钱拐卖人口,想要尽快的充实镇朔堡的人口数量,也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如果两三万的奴隶,被一次性的放回来,人口的问题,基本上就算是解决了一半。

此外,这些奴隶,基本上都是青壮。不是青壮的,估计都被鞑子杀掉了。他们回来以后,绝对是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啊!从外面拐卖人口,一个劳动力,可能要携带两三个非劳动力。只有这些奴隶,回来一个,就是一个纯粹的劳动力,没有其他的任何负担。至于他们回来以后,是否重组家庭,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最重要的是,这些奴隶都是徐兴夏解救回来的,对徐兴夏的忠诚,绝对是不容置疑的。他们对鞑子的痛恨,也绝对是不容置疑的。对于无能的宁夏镇卫所高层,甚至是朝廷,他们的痛恨,同样是毋容置疑的。如果不是朝廷的无能,他们又怎么会被鞑子掳走,过上猪狗不如的生活?这样的一批人,无论是参加生产建设,又或者是参加白衣军,甚至是作为徐兴夏的私人班底,都是最最上乘的人选啊!

徐兴夏娓娓的说道:“两三万的奴隶,只是一部分而已。以后,应该还会有更多的奴隶被解救出来,安家落户镇朔堡。”

正在为劳动力发愁的高正城,忍不住两眼发亮,热切的问道:“千户大人,海勒金部落那里,到底有多少我们汉人的奴隶?”

徐兴夏说道:“保守估计,应该有五六万人。”

“啊?”

“五六万人?”

在场的人,再次倒吸一口冷气。

海勒金部落,居然劫掠了这么多的汉人!

五六万人啊!这绝对不是少数目了!宁夏镇十个卫的军户,估计也就是五六万人!须知道,这些奴隶,可都是被淘汰掉老弱病残以后才剩下的啊!天知道,当初到底有多少汉人,是被鞑子抢走的。又有多少人,在鞑子抢掠的过程中,死在了鞑子的手里。这一笔累累的血债,只要想一想,都觉得不寒而栗。

徐兴夏缓缓的说道:“这五六万的汉人奴隶,我都会想办法解救回来。现在,大家要做的事情,就是制定一个总体的规划,看看如何安排这些人。奴隶们被解救回来以后,我们要尽快的让他们帮助我们干活。我们需要这些人。为此,我们必须准备充足的粮食,还有足够数量的简陋住房,将他们暂时安顿下来。”

“另外,受到鞑子的长期摧残,这些奴隶的身上,可能多半会有伤。董郎中一个人,是肯定忙不过来的,我们要多请几个大夫坐镇,随时为奴隶们疗伤。另外,农庄的事情,要尽快的商量出一个方案来,准备投入运行。奴隶们回来以后,还得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就算暂时还没有到播种的季节,也要通过劳动获取报酬。翻修水渠,平整土地,修建住房等,都需要他们。”

高正城犹豫着说道:“大人,这需要资金……”

徐兴夏点头说道:“十万两纹银,我都全部拨付给你们。”

在场的人再次惊呆。

老天,徐兴夏当真是不客气啊!

一口气就拨付十万两纹银!这得是什么样的气概啊!

徐兴夏似乎对十万两纹银没有太大的概念,脸色一点变化都没有,轻描淡写的说道:“需要银子的地方,你们尽管开口。只要是正当需要的,都可以放心开口。我会想办法弄银子。你们需要多少,我就给多少。但是,有一点要求,银子到了你们的手里,要物尽其用。谁也不要想着往自己的腰包里面放。”

“我徐兴夏外号徐老魔,能做什么事,会做什么事,你们自己都很清楚。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万一被我逮出来,不但是你自己受罪,还连累你的亲人。你们都有儿子在白衣军服役,都有大好前途,不要为了几个小钱,就轻易葬送自己的前程。”

陈登隆等人急忙肃然说道:“大人尽管放心,这么愚蠢的事情,我们是绝对不会做的。有十万两银子,我们保证,不但镇朔堡可以快速的修建起来,就是黑山营,都能迅速的投入使用。”

徐兴夏点点头,缓缓的说道:“这些生产上的事情,就有劳在座的各位费心了。黑山营的修缮工作,诸位也可以着手进行了。白衣军会守在镇远关的位置,鞑子休想南下。在黑山营修缮完毕以后,我们就要着手开始修复镇远关。以后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希望在座的诸位,能够尽心尽力,团结协作,将这些事情做好。”

修缮黑山营,最大的麻烦,其实还是鞑子的袭扰。如果鞑子骑兵时不时的南下,黑山营的修缮速度,肯定是很慢的。但是现在不同了。现在,有白衣军的战车营和炮兵营,阻挡在镇远关的位置。除非鞑子能够击溃白衣军,否则,他们暂时是没有机会南下的。等镇朔堡、黑山营基本修缮完毕,修缮镇远关的工作,又可以提上日程了。只要镇远关修复,派部分兵力驻守,白衣军就可以腾出手来了。

就一些具体的问题商讨完毕,徐兴夏就宣布散会。管事会的各位百户,都兴冲冲的去了。管事会的人刚刚离开,黄飞就进来了,报告说道:“大人,有个叫做刘志强的商人求见。”

徐兴夏微微有些惊讶。刘志强,这家伙不是宁夏城葵园楼的老板吗?他怎么跑到威镇堡来了?无事不登三宝殿,这家伙是为了什么事呢?他沉吟着说道:“请他进来!”

第270章 官商官商,当然是有官才有商

黄飞答应着出去,一会儿的功夫,就将刘志强带进来了。果然是胖乎乎的葵园楼老板。刘志强看到徐兴夏,胖嘟嘟的脸上,全部都是讨好的笑容。远远的看过去,就跟弥勒佛一样。

徐兴夏站起来,做了一个请坐的手势,含笑说道:“刘老板,这是什么风,将你吹到这里来了?欢迎,欢迎,来,请坐!”

刘志强拱手为礼,诚恳的说道:“鄙人是特地前来感谢徐千户的。没有徐千户的帮忙,就没有鄙人的今天。”

徐兴夏有点奇怪的说道:“感谢我?这话从何说起?”

刘志强微笑着说道:“认真说起来,李云睿也算是我的外甥。”

徐兴夏这才明白过来了。原来是这么一回事。估计,这个刘志强应该是有姐妹之类的,嫁给了李懋桧做小妾。至于原配,那是不可能的。宁夏镇上下都知道,巡抚大人的原配,多年前就因为难产去世了,现在只有几房小妾。难怪,刘志强能够成为葵园楼的老板,还隐藏得这么深,原来是宁夏巡抚的关系。

刘志强将一份礼单放在桌面上,双手推到徐兴夏的面前,含笑说道:“这是鄙人的小小意思,不成敬意,还请千户大人笑纳。”

徐兴夏倒是不客气,将礼单拿起来,有条不紊的拆开,仔细的浏览了一遍。在当时,这种当面拆开礼单的行为,不但不是不敬,相反的,这是看得起对方,才会当面拆礼单的。如果双方不是很熟,根本不会当面拆开。

看了礼单以后,徐兴夏就知道,刘志强所谋者大。这家伙,出手的确大方,各色各样的礼物加起来,估计有四五千两银子的。作为葵园楼的老板,礼物如此贵重,的确有些过分了。当然,这极有可能是李懋桧的意思。

沉吟片刻以后,徐兴夏将礼单重新折叠起来,收入怀里,然后意味深长的说道:“刘老板是为了玻璃的事情来吧?”

刘志强点头说道:“正是。还请徐千户照应一二,勿忘此事。”

他毫不掩饰自己的来意,直言不讳的说出了自己的期待。遮遮掩掩,其实毫无必要。和徐兴夏这样的人说话,就是要直来直去的,明白无误的表露自己的心意。如果绕来绕去的,让徐兴夏觉得你根本没有诚心,你的生意就要泡汤了。

的确,自从得知徐兴夏能够搞到玻璃以后,刘志强的心思,就活动开了。他绝对不是那种喜欢守成的人。别看他长得胖,其实也就二十多岁,还不到三十岁呢!这个年龄的青年人,哪个没有自己的雄心壮志?哪个没有自己的梦想?哪个愿意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过一生?如果有机会摆在面前,哪个不愿意拼搏一下?

葵园楼的生意再好,赚的都是小钱。葵园楼的消费水平,一般百姓是绝对消费不起的,只能是在官员、富商、大地主身上开刀。偏偏宁夏镇地处边陲,战事频繁,治安混乱。在这样的地方,达官贵人能够有多少?大地主又能有多少?和沿海地区,特别是东南半壁比起来,简直是相差太远了。

就算是和内地的其他地方相比,宁夏城也是不入流的所在。京城、成都、太原、西安、开封、襄阳这些大城市暂且不说,就算是大同镇、宣府镇、山西镇,都要比宁夏镇繁华一些。宁夏镇估计也就是比延绥镇、固原镇、甘肃镇这些难兄难弟好一点。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窝里横,一点意思都没有啊!

刘志强想要走出宁夏镇,没有一点特殊的本领,又或者说是一种特别的商品,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商人,即使是有背景的商人,要通行全国,也是要讲本事的。宁夏巡抚在宁夏镇的确是最大,但是出了宁夏镇,就不管用了。天底下,比宁夏巡抚厉害的官员,就算没有一百个,也有八十个,根本不足为依仗。

如果徐兴夏真的有大量的玻璃,他就准备以后都做玻璃的转手生意了。玻璃在大明朝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是抢手货,这可是要比葵园楼赚得多了。普通的一片玻璃,一转手,就是几十两甚至是上百两的利润啊!最重要的是,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买家。

徐兴夏默默的衡量片刻,缓缓的说道:“你都联系好下家了?”

刘志强颇为期待的说道:“都联系好了。大人尽管放心,只要有货,无论是多少,我都能吞掉。西安府、成都府那边,都已经联系好了具体的下家。福建月港的玻璃,要来到这两个地方,相当的不容易。即使有,价格也特别贵。他们对玻璃也是望眼欲穿了。特别是蜀王,财大气粗,一出手就是三十万两银子。”

徐兴夏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鼻子。麻痹的,自己刚刚才赚了十万两,还有点小得意了,觉得自己赚钱的本事不错。没想到,别人蜀王随便张张嘴,就是三十万两银子。用三十万两银子来买玻璃,我草!我说,这些皇亲国戚,怎么那么多的银两?反而是皇帝老儿的内帑,还有国家的库房,为什么总是干巴巴的呢?

刘志强继续说道:“就是湖广一带,潜在的买家也是很多的。襄王那边,对玻璃的购买欲望,也非常的强烈。襄王和蜀王,经常明里暗里的斗富,这都是人尽皆知的秘密。襄王最近新娶了一位小王妃,据说很喜欢玻璃做的镜子,每天都要在镜子前面照两三个时辰。襄王准备用大块的玻璃,给她做一个全身镜。只可惜,没有这么大块的玻璃。只要有货,卖出一个大价钱,绝对不是问题。”

徐兴夏忍不住站起来,在大厅里来回的踱步。最开始的时候,徐兴夏对于玻璃生产,其实并不是特别的热心。主要是他现在真的不太缺钱,赚钱的欲望,不是特别的强烈。而且,以他的本事,敲诈勒索来钱更快,还一点成本都没有。但是现在,他有点心动了。大明朝的皇亲国戚,居然这么有钱!麻痹的,这些王爷这么有钱,自己如果不帮他们分一点来用,岂不是对不起全国人民?

思索片刻以后,徐兴夏打定主意,抓紧时间展开玻璃的生产,使劲儿的将那些皇亲国戚,还有大官僚、大商家、大地主的钱都赚过来自己用。就算是用玻璃来劫富济贫,替天行道了。他缓缓的说道:“这样吧,明年的一月份,你再来找我,我给你看玻璃的样品。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就可以正式对外发售了。”

刘志强顿时大喜,急忙说道:“谢谢千户大人!”

两人又就具体的细节问题,继续商谈了一会儿,确定了首批玻璃销售的价格、数量、大小、区域,刘志强才兴致勃勃的告辞而去。首批玻璃的价格,是福建月港到货的玻璃的价格的两倍。至于数量,最好有五箱以上,每箱装五十片。每片玻璃的大小,不小于三尺见方。销售的区域,暂时限制在宁夏镇本地。

徐兴夏继续在大厅内踱步。他的手里,拿着刘志强送来的礼单,却没有仔细看。他在思考,如果要立刻开展玻璃生产的话,应该让谁去负责呢?这可是会下金蛋的母鸡,必须有信得过的人才行。保密是第一位的。玻璃的生产技术,一旦泄露出去,全世界都会仿制的。想来想去,似乎只有自己的老爹才是最合适的。

忽然间,黄飞又进来报告:“大人,商人孙大坤求见。”

徐兴夏随手将礼单放下,感觉好生奇怪,今天是怎么啦?大商家连连上门?刚刚走了刘志强,孙大坤又来了。难道说,有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