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 >

第337章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第337章

小说: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还劳皇上吩咐?我早就令人在那边准备好补汤等着侍候了。”接着朝宫女望了一眼,她很快就下去,不一会儿功夫就将汤羹呈上。

喝过之后,他又稍稍休憩了一下,总算恢复了精神。“我这人还真是奇怪,行军打仗时,就算不分昼夜地急行军赶路,或者是长途奔袭,甚至跋涉千里,也不怎么觉得累。可是这朝堂上的事情,却另外费一番脑筋,这耗费心思,殚精竭虑起来,却要比战场上还累。”

我默然,这类事务,谁也不能替他分担,谁也不代替不了他。眼下,正值开国之初,军务、政务、国计、民生;安民立政,制定国策……千头万绪,都落在他一个人的肩膀上,再这样下去,想不生病都难。偏偏他的性子又喜欢把一切大权都往自己身上揽,争强好胜,这不能不令我担忧万分。

“皇上,眼下事务繁多,你一个人又没有三头六臂,怎么能全部都处置得了呢?那些既定的章程之类,就交给内院的那些大学士们去办好了,你自己也要注意休息,千万不能累坏了身体。”

多尔衮侧过脸来,笑了笑:“这个自然,我心里有数,你不要担心。另外,我这段时间肯定没有功夫去碰那些女人了,以前还可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在干脆是连这点心思都懒得动了。这下你该彻底放心了吧?”

我顿时尴尬不已,“哪里的话,皇上要找哪个嫔妃侍寝,我怎么管得了,又怎么会去管?”

他揶揄道:“你呀,每次谈到这类事,就总是口不应心,你以为你心里吃醋,我就一点点觉察都没有吗?”

说着,他翻身坐起,然后对门口的太监吩咐:“你去把皇后地朝服朝冠取来!”

没多久,几个太监手捧托盘,鱼贯而入,眼前顿时一片富丽辉煌。且不说那一件件绣着行龙图案地朝褂朝裙,那由颗颗饱满浑圆的东珠穿成的朝珠是何等华贵,单看那顶皇后东冠,就足够令人眼花目眩地了:只见朝冠用薰貂所制,上缀有红色帽纬。顶部分三层,叠三层栩栩如生的金凤,金凤之间各贯钻石。帽纬上有金凤和钻石。冠后饰金翟一只,翟尾垂五行钻石,每行均饰红宝石、蓝宝石、猫眼石,末端还缀有碧绿光滑的翡翠。只不过,似乎还缺了点什么,我一时之间愣了,却没有想到。

多尔衮直起身来,做了个手势。立即,一名太监捧着托盘,躬身上前。托盘里,只有一只小小的楠木盒子。然而这只木匣上镶嵌了各式珠宝,掐着金丝,构成一株极其耀眼的玉树,翡翠做成的小鸟栖息在树上,似乎在婉转鸣啼,格外精致。

他伸手搭在黄金的锁扣上,轻轻一拨,接着掀起了盒盖。立即,里面的物件映入了我的眼帘,极其耀眼——那是一颗完美到极致,没有任何瑕疵的硕大东珠。阳光从窗外照耀进来,洒落子在珠子上,折射出柔和而高贵的光芒。我心中惊叹,尽管见过不计其数的各类珠宝,东海珍珠的上品也不是没有见过,然而能有这么大,这么漂亮的,却难得一见。

我缓缓地取出这颗东珠,放在手心里,赞叹着,抚摸着。

“怎么样,喜欢吗?”他从背后伸出双臂来,轻轻地揽住我的腰,在我的耳边悠悠地问道。

这不是问废话吗?谁看到这么稀世的珍宝而不动心的?我也只得老老实实,毫无新意地回答:“嗯,喜欢,这珠子实在太难得了。”

“你还记得七年前,那个书房的晚上,你开玩笑时,问我能不能给你皇后凤冠上的东珠吗?如今,你的愿望实现了,这颗东珠,终于到你的手里了。”接着,多尔望了望那顶皇后朝冠,继续说道:“我会令人把这颗珠子镶到你的朝冠上的,等你戴上它时,就是咱大清最高贵的皇后了。只有这样名贵的珠子,才配得上你;也只有你,才有资格戴这么漂亮的后冠。”

他还一直记得当初的那个玩笑。要知道,他当时并没有承诺什么,可他现在却已然将我当初的那个玩笑演化成了现实,况且,其意义又是这般地非同小可。记忆猛地一下子掀开,就像眼前这只镶满了珠宝的匣子一样,露出了里面瑰丽的宝藏。霎那间,我的心头涌起了一股极大的冲动,什么叫做志得意满,什么叫做春风得意,什么叫做无限荣光,在这一刻,犹如千堆浪花,齐齐席卷上来,惊涛拍岸,卷起几多感慨?几多思量?

怔怔间,多尔衮已经将那顶朝冠取下,端端正正地戴在我的头上,然后仔细地端详着,欣赏着:“为了能有这样一天,我们究竟付出了多少辛苦,现在还能算得清楚吗?如今,也总算是修成正果了吧?这胜利的果实,一定要好好地享受,才不算亏负了自己。”

“皇上……”我由衷地生出巨大的感动来,话音微微颤抖,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称皇称后,坐拥天下。这个梦想,而今终于实现了。当我们把一切都紧紧地握在手中时,还愿意再去放开吗?也许,这是一座充满诱惑的围城,虽然明知没有退路,但我们仍旧毅然决绝地踏了进去,从此,再不回头。

第八卷 只手遮天 第五节 游园惊艳

的登基大典刚刚过去了三天,册封后宫嫔妃们的仪式毫无疑问,我被册封为皇后,从此搬往坤宁宫居住;而多尔衮的另外四个侧福晋这次则被册封为妃,也各自成为了一宫之主。这个形式就跟当年的皇太极称帝后立五宫嫔妃一样,一个不多,一个不少,只不过皇贵妃和贵妃之位暂时空缺罢了。

在我看来,这两个位置,显然是留给将来能给他生育儿女的妃子的,即使这个几率不大,然而好歹也是聊胜于无。虽然心里十分明白,可是我却并没有过问多尔衮此举的打算,因为问了也不能改变的事实,还不如不去弄清楚为好,免得自寻烦恼。

这一日,多尔衮刚刚下了早朝,就到了仁智殿来。虽然我已经搬入坤宁宫好几日了,然而为了帮助他批示奏折方便,怕大量的奏折在武英殿和坤宁宫之间传来传去,久而久之泄漏出去而招惹外臣议论,所以我仍然每天如同例行公事一样地来武英殿后院的仁智殿,等处理完折子再回去,倒是颇有上班族的感觉。

我正在晾折子上的朱砂字迹,就听到外面的房门开启声,抬起头来时,宫女已经掀开帘子,还没有换下朝服的多尔衮出现在我的面前,他冲着我微微地笑了笑:“怎么样,都批完了?累不累?”

由于我们彼此之间不怎么拘束礼仪,所以在没有外人的情况下,我还是从来不对他施礼。他来看我也从来不令人通报。即使我们现在身份已然不同昔日,却仍然保持着亲密而融洽地夫妻关系。我转头看了看摊了满满一桌子,铺满了一个墙角的折子,放下笔,伸了个懒腰,嗔道:“那是当然,你去上朝足足两个时辰,我就在这里忙活了两个时辰;你是耗费脑力。我是耗费腕力。你要是累的话。我又怎么会不累?”

多尔衮丝毫不留情面地嗤笑道:“呵呵。你还好意思喊累,若不是你昨天偷懒,积压下了一大堆折子没有批,今天又怎么会这般忙碌?我都说过多少次了,今日事今日毕,你却总是当成耳旁风!”

我伸出手来,“好了。算我懒惰,我今天‘能者多劳’还不行吗?赶快叫人把今天要批的那些折子都送过来吧,免得又被你絮絮叨叨地耳提面命。”

“算啦,你也不要忙活了,今天的事务倒是比平时少些,可以挤出一点时间来,咱们不妨出去轻松轻松。”

“出去轻松?莫非是微服私访?”我的脑海里立即蹦出了这四个字,顿时兴奋不已。自从来到燕京之后。我就一直住在紫禁城里没有出去过。简直快要闷坏了,想象着逛北京城看杂耍吃驴打滚的那些颇为吸引人的场面,就愈发神往。

多尔衮摇了摇头。“你也真会寻思,还微服私访呢,你当整个燕京城都是皇宫,禁卫森严,绝对安全吗?别地不说,就说那五六百个侍卫们到处来个戒严和管制,那街道上都得立马空空荡荡,还有什么好‘访’地?”

“那是去哪里啊?”我不禁疑惑,更不可能是围猎了,一来这燕京方圆五十里内地树林都被砍伐一空,野兽无从安身;二来好不容易挤出一点点时间,最远的路程也出不了内城,况且多尔衮现在也很注重人身安全,我们还能去哪呢?

他不再卖关子了,“是这样的,刚才我听宗人府尹上奏,说是多铎又添了个儿子,还是昨晚的事儿,我琢磨着不如咱们一道去瞧瞧。”

“哦,原来如此啊!差点忘记,伯奇福晋的生产,也大约就在这个月了,想不到还真生了……”我听说多铎又一次轻车熟路地当阿玛了,也禁不住替他高兴。想起多铎先前的预测还真对,伯奇福晋果然是宜男的命,这不,还真生了个儿子。

多尔衮显然心情也不错,“笑话,不是真生还是假生吗?咱们多去瞧瞧人家生孩子,说不定咱们也能沾沾福气,再生几个出来呢。”

“呵呵……”我一阵傻笑,难怪他居然因为这么点事情就出宫,原来是这个目地啊!我心里乐极,差点脱口而出:要真说要沾人家的福气,还不如把你的十五弟请到宫里来,在一块住上几晚,这样才沾得更彻底;或者,悄悄地交流交流此方面的心得,也算是狐朋狗友,奇。сom书臭气相投了……要想自己变成种马,首先就要和种马尽量接近;长期与种马打交道的人,早晚有一天也会变成种马……越想越是离谱,我的手心都快出汗了,鸡皮疙瘩险些掉了一地。

“别忙着傻笑了,赶快准备准备吧!”多尔衮饶是聪明绝顶,也绝对猜测不出我此时的歪脑筋,如果被他知道了,其脸色肯定要比川剧变脸王还精彩。

由于多铎的府邸距离皇城特别近,所以根本不用多大地排场和多严密地保卫,我们就轻车简随地去了。由于这次“清君侧”行动中多铎立有大功,然而爵位却没有再上升的空间,于是多尔衮决定重新赏赐他一座宽敝宅子。

多铎此人,善于敛钱却又喜欢挥霍,日子过得风流潇洒。五月份时,他受命与吴三桂一道前往庆都追击李自成,一路上落荒而逃的大顺军们不得不将影响逃跑速度,他们不得不丢掉相当数量地沉重珠宝以便于保命。于是多铎的性情就显露无遗——有人上折子弹劾,说豫王爷在此役中率军“潜身于僻地”,躲避在一旁,尽量回避与流寇交战。等到吴三桂的大军浩浩荡荡地一路追击经过后,他这才从道边的藏身处出来,指挥着手下将士“打扫战场”,实际上是趁机收罗一路上散落的无数金银财宝。班师回京之后,多铎上报朝廷。说是共缴获了折合十万两白银地战利品。可是没过几天,就有人弹劾多铎,说实际上他总共获利将近十七八万两,他自己起码拿了四万两,其余部分都分给了镶白旗的几个部下,用来收买人心。

要知道,现在亲王的俸禄,一年才一万两银子;而多铎这次小发一笔战争财。就是他四年的俸禄。更不要说他从另外几种渠道搞财物的能耐了。不过呢。多尔这次却实实在在地徇私了一把,反正多尔是大权独握的摄政王,用不着继续标榜铁面无私的形象了,所以就直接将这个折子压了下来,不予处置。只是私下底警告了一次,叫多铎在这个时候尽量不要张狂,免得给自己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这次从盛京回来。多尔居然慷慨无比地将整个京城除了紫禁城外最大地宅子赏给了多铎做府邸,这个宅子就是著名地“明南宫”,也就是原本历史中,后来成为多尔衮地摄政王王府的那一座。该

有五百多间房屋,规模异常庞大,要知道我们在盛京才八十多间房子,与这里比较起来。还真是大厦对茅庐。相形见绌。

“你出手还真是大方,这么大的一座南宫,全部赏给了十五爷。这朝中不知道有多少人嫉妒眼红呢。”轿子出了东华门后,我们很快就看到了从前的南宫,眼下的豫亲王府的围墙。轿子前行了快小半个时辰的功夫,居然还没看到王府地正门,可见其具体规模足以让我瞠目结舌的了。

多尔衮打趣道:“这样好呀,反正这么大的宅子空着太浪费,我们又不去住,不赏给他还能赏给谁?再说了,他那么能生,家里的女人又多了去,好歹也不像咱们这样人丁稀少的住不过来呀!”

“要维持这么大的宅子就必须增添不少人手,人吃马嚼、各类开支,每个月没有两千两银子肯定下不来,十五爷一年才领一万两的俸禄,你这不是明摆着助长他的敛钱习气吗?”我不以为然,“眼下毕竟是开国之初,若是他们这些位高权重地王爷们带头敛钱,岂不是上梁不正下梁歪,让百姓认为大清地官老爷们还和明朝一样都是贪官污吏?这个影响可不好。”

多尔衮漫不经心地摆弄着手里的鼻烟壶,“这个你放心好了,该他敛的钱,我不会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