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续弦 >

第44章

重生之续弦-第44章

小说: 重生之续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许氏示意香芹拿过来个盒子,递给了舒曼瑶:“这是我在了然大师那里特意为你求的佛像,是能保平安驱邪魔的,你且带着。有这个佛像保佑你,我也能安心了。”

舒曼瑶笑着接过那佛像,别以为她是回魂的,就一定怕这些佛像之类的东西。她早早就试过了,不管是去寺院还是哪儿,完全没反应。不过是个佛像而已,许氏还当她不敢接吗?

“多谢母亲了。”舒曼瑶当着许氏的面将那佛像挂到脖子上:“母亲为二妹妹和三妹妹祈福的时候还想着我,对我实在是太好了,我也十分的感谢母亲。”

说着,舒曼瑶伸手扶了许氏:“只是母亲周途劳顿的,我也不敢劳累母亲一直在这儿叙话,况且,祖母还在荣花园里等着母亲,母亲,不如咱们先回去?”

许氏点了点头,舒曼瑶立马叫一边的婆子抬来了轿子,女眷是坐着轿子走,舒哲明则是步行。上了轿子,舒曼瑶就将那佛像摘了下来,翻来覆去的看,那佛像的也不像是玉石的,倒是有些像木头,可摸着又十分的光滑,还有些凉,拿在手里还沉甸甸的。不过,舒曼瑶也没见过这种木头,苦思了一会儿,着实想不起来,舒曼瑶也就不再去想了。

回了荣华园,许氏一见到老太太就哭的不成样子:“以前着实是痰迷了心窍,这才做出那等猪狗不如的事情来,现下儿媳已经知道错了,儿媳也不求娘能原谅儿媳,只求娘能给儿媳一个机会,让儿媳去弥补这个过错。”

老太太脸色虽然不太好,却也没对许氏生气,只平淡的点了点头,让人扶了许氏起来:“你知道错了就行,这人活在世上,最难得的不是不犯错,而是犯了错能及时知错改错。你年纪也不小了,自是应该知道为儿孙们做个好样子,将来才能有子孙孝顺。”

老太太虽然不识字,却也是听女戒女则长大的,那训起话来是一套一套的,只是瞧着许氏那脸色,老太太又有些说不下去,到底是受了苦,若是能长了教训,她也就不必多说了,可若是不打算长教训,她说再多也是白说。

“是,儿媳这次是真的知道错了。”许氏揉揉眼睛,低着头说道:“儿媳特意为曼瑶求了一个开过光的佛像,以保曼瑶平安,是了然大师亲自开光的,了然大师说,若是想要保平安,最好是带在身上七七四十九天,以后若是还想带,就继续带着,若是不想带了,放在一边就可以了。”

老太太有些惊讶的看了一眼许氏,又看舒曼瑶,舒曼瑶忙将那佛像拿给老太太看:“祖母,我刚才就瞧了,这佛像的材质挺古怪的,我都没见过,祖母,您知不知道这是什么做成的?”

老太太将那佛像拿到明亮处,眯着眼看了大半天才说道:“难怪你是不知道的,这佛像啊,是降檀木。佛家常用来做降妖除魔的东西,很是少见,也特别贵重。咱们去法源寺的时候,曾见过方丈手里的禅杖,你还记得吗?”

舒曼瑶回想了一会儿才恍然大悟:“和这个挺像的,是同一种木头做成的?”

老太太点点头,舒曼瑶笑道:“我原先还以为那禅杖是铁打的,没想到,是木头做成的。”又转头看许氏:“这种木料这么珍贵,母亲却为我求了来,定然是费了不少功夫和钱财,母亲对我可真好。”

许氏笑着摇摇头:“不过些许身外之物,只要你好好的,这佛像我就求的值。”

老太太这才给了许氏一个笑脸:“你能这么想就对了,曼瑶若是好了,将来还能对下面的弟弟妹妹们不好?咱们这样的家族,就是一个好了,另外的就都能好。成业是父亲过世的早,要不然啊,我怎么说也得让他父亲给他留个弟弟妹妹,不是我生的都行。”

许氏忙赔笑:“娘说的是,儿媳现下已经明白了,儿媳只哲明这一个孩子,独木难支,还是得有个兄弟帮衬着才行。不是说,王姨娘生了个男孩子吗?现下可取了名字?”

“尚未,等过了抓周再取名字。”老太太笑着说道,许氏又看王姨娘:“恭喜王妹妹了,王妹妹这会儿也算是咱们舒家的大功臣了,我这里也没什么好东西,只准备了些小孩子要用的东西,王姨娘可别嫌单薄。”

说着就让人抬了箱子过来,将里面的东西一一拿出来,算是在老太太跟前过一下。有小孩子用的东西,也有大人用的,满满当当的装了一箱子。

王姨娘忙上前行礼:“劳夫人惦记着了,为舒家诞育子嗣是妾身的本分,妾身不敢居功。”

许氏是想明白了,她这次回来,想要重新夺回管家权,就得在老太太跟前做好姿态,老太太现下重视的人就两个,一个是舒曼瑶,一个是刚出生的小孩儿。许氏哪怕是心里恨不得这两个人立马就死掉,这会儿也得在面上端着笑来传达自己的善意。

说了一阵话,老太太就让许氏回去休息了。舒曼瑶拿了那佛像回去,随手就扔给了夏夕:“找个地方放起来吧,可别弄丢了,也别随意乱放。”

就算是这佛像看起来一点儿问题都没有,但舒曼瑶依然没放松警惕,相信许氏会悔改,还不如相信她那关于上辈子的事情都是在做梦。

晚上舒成业从衙门回来,才算是见到了许氏。初初看见,舒成业也是吃了一惊,不过他也不是那种看重相貌的,以前许氏长的好看的时候也不亲热,这会儿许氏不好看了,在他心里也没什么区别。

“回来了就好,以后就在府里安心呆着,没事儿就念念佛经,或者是做些女红针线。”舒成业不咸不淡的说了两句,就招呼了众人用晚膳。

用过晚膳,老太太先让王姨娘抱了孩子回去休息,其余众人留下来开会。

“眼瞧着这就要过年了,家里的事情也得分派一下,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的,出了差错,那可是丢大人了。”老太太板着脸说道,先看舒曼瑶:“这段时间,曼瑶跟着我学了不少管家的事情,之前你自己说,过年这事情太重大了,怕自己做不好,求了我和你爹爹接了你母亲回来,现下,我决定,这过年的事情,还是曼瑶领大头。”

不等舒曼瑶说话,老太太就摆摆手:“这管家的事情,你不亲自去试,就永远不会做的一点儿差错都没有。就像是之前我的寿宴,你不办的也挺好吗?只是那次,有我在背后指点,你胆气也足。这过年的事情,就让你母亲在你背后指点着。”

说着,转头看许氏:“你管家多年,这过年的事情,对你来说,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只是,你到底是刚到京城,认识的人说不定还没曼瑶多,年礼的事情,之前我已经让曼瑶办理妥当了,剩下的就是准备酒宴之类的,回头给你送过去,你指点着曼瑶将这事情给办妥当。”

打一棒子就要给个甜枣,况且老太太也不想将人给压的太狠,在过年这段时间闹出什么事情来,那才真是要倒霉一年的。

“若是曼瑶能办的好,明年曼瑾和曼瑜年纪也不小了,也该学着管家了,到时候,你再去指点她们姐妹俩。”老太太笑着画了个饼,果然就见许氏的眼睛亮了一下——若是她出面指点管家,那管家权,不还是要落到她手里吗?

“账本钥匙什么的,我也放在曼瑶那里了。”老太太又转头看舒曼瑶:“你尽量是自己拿主意,若是实在是不明白,再去请教你母亲。也别害怕,过年这种事情,不过就是比平常的宴席盛大了些,场数多了些,持续时间长了些,参加人数多了些,其余并无什么不同,你只管安心的去办。”

管家婆子们平日里就是在舒曼瑶手底下干活,这次账本钥匙还都是在舒曼瑶这里,算起来,其实真正的管家权,还是在舒曼瑶手里。许氏能做的,不过是给舒曼瑶拿个主意,若是做不好,那可是等于将以后管家的可能性也全部给断了。所以,哪怕是为了以后,她也得尽心尽力的扶持曼瑶。作者有话要说:嘿嘿,下一章,牵咱家的楠竹再出来溜一圈~

第61章

过年这种事情再怎么重大;遇上另外一件事情的时候就显得平淡多了——边关大捷。适逢年底;这喜讯带来的喜庆;更是被放到了数倍;除夕晚上;皇上和皇后登上正阳门的时候;破天荒的让人在正阳门前放了烟花。

这些事情;就算是舒曼瑶不太关心,但说的人多了,她也听进去一些。

“听说是杨公子带人诱敌,给契丹人设了个大大的埋伏;然后一举歼灭了契丹人呢。”

“这次杨家的那个公子打了胜仗;杨家的爵位怕是要定下来了。”

“过段时间杨公子就要带人回朝领赏了,也不知道到时候会不会有宫宴;若是有的话,说不定我也能进宫去看看呢。”

“杨公子立了大功,也不知道皇上会不会赐婚。”

“不是说杨公子已经有了未婚妻吗?”

不管是别人来自己家里做客,还是自家去别人家里做客,来来回回的,一整个新年,听的都是杨建白的事情。因着杨建白也算是京城有名的美男子,女孩子们凑在一起也爱说这些八卦,舒曼瑶就是不太想听,也难免被拉着说了几句。

舒曼瑶心里偶尔还会为这个名字起了波澜,但是自打知道祖母正在为她相看人家的时候,她就将这事情给扔到一边了。

上辈子她是“体弱多病”,又加上性子懦弱,从不出门见人,甚至家里来了客人也不愿意去见,这才导致自己到了十八岁都没嫁出去。爹爹没办法,这才委屈了自己去给人做续弦。

可是这辈子的情况可不一样了,若是没意外,祖母今年就能给她挑好人家,她只要安心等到十八岁出嫁就行了,杨建白什么的,和她就半点儿关系都没有了。

“今儿晚上就是十五灯会了,爹爹,我们去灯市吧,我听说京城的灯会可是特别热闹呢。”舒曼瑶瞧着舒成业回来,连忙跑过去撒娇,舒曼瑾和舒曼瑜原本正坐在一边和老太太说话,听见舒曼瑶的话,也立马被吸引了注意力:“要去灯会?”

舒成业有些犹豫:“灯会上人很多,而且挤来挤去的,也不太安全……”

“爹爹,可以多派些人在身边跟着啊。”舒曼瑶忙笑道:“去吧去吧,我上次听白姐姐说,她今儿都要去灯市呢,咱们也去吧,我保证会紧紧的跟着爹爹的,保证半步不离。”

舒成业还是有些犹豫,老太太笑着说道:“成业,若是晚上没事儿,就带她们姐妹几个去瞧瞧吧,京城的灯会,可确实是比江南那边的热闹些,不过也是风俗不同,江南那边,更多斗灯的,京城这边则是更多玩乐。趁着她们年纪小,这会儿多出去走走,若不然以后可就没那么多机会了。”

所谓的斗灯,其实就是和斗诗差不多。不过是奖励品变成了花灯而已,实际上还是一样的。

“祖母也去。”舒曼瑶笑嘻嘻的返回来抱着老太太的胳膊晃了两下:“咱们一家人全都去,我们没看过京城的灯会,祖母带着我们去瞧,祖母必定是知道京城哪儿最热闹的。”

老太太摆摆手:“我就不去了,上了年纪,也不爱凑这个热闹了,你们的爹爹对京城也是很熟悉的,让他带着你们去就行了。”

“祖母年纪才不大呢,祖母要是不去,我也就不去了,我可不想将祖母一个人孤零零的留在家里。”舒曼瑶想了一会儿,嘟着嘴摇头:“祖母和我们一起去吧,或者,咱们坐着马车去?”

“坐马车还有什么意思?”舒成业在一边笑道:“依我看,娘您也跟着我们一起去吧,可以在酒楼定个雅间,娘您若是觉得累了,就在雅间里休息一会儿,我带她们在下面走走。就是玩的累了,她们也能到酒楼里歇歇脚。”

老太太就有些迟疑了:“这不行吧?一到这种日子,那些个地段好的酒楼,都是提前订好了包厢的,咱们之前没打算去,今儿突然过去,怕是订不到房间。”

“我先派人去问问。”舒成业也不敢打保证,他官职不高,也不爱强夺别人的东西,若真是没有雅间了,也就只能作罢了。

老太太点点头,又岔开了话题:“前两天刚接到的书信,曼瑶的大舅舅过了十五就打算进京,估计一个月就能赶到了,原先京城的宅子已经卖掉了,他们刚到京城,怕是没地方住,许氏,你安排一下,将秋棠院给收拾出来。”

秋棠院虽然是分在四进的院子里的,但和长春堂那边隔着墙,另外开了个院门,既不挨近内院,又方便进出,很是适合。

许氏忙应了下来,老太太又说道:“曼瑶的大舅母最是喜欢清雅之物,那秋棠院的摆设,你也多斟酌斟酌。”

“是,娘,我知道了,我记得库房里还有一套青花的瓷器,不若就拿了那一套出来摆着。”许氏笑着说道,想了想又补充:“至于床帐之类的,咱们在江南带来的烟雨图还有两床,不如用了那个?”

老太太点点头,舒曼瑶晃晃老太太的胳膊,笑着问道:“祖母,大舅母是个什么样的人?性子好不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