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马家军写真 >

第4章

马家军写真-第4章

小说: 马家军写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马,昨天晚上的肚子疼和今天早上的肚于疼靠得太近了,要当回事,不 行就上医院。”刘志固说。
  马俊仁表示不想上医院,他仍很健谈,给记者讲着他“送佛”的故事。后来 马俊仁肚子又疼了,刘志固果断命令队伍缩短距离提前向回跑,并用手机向大连 最好的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求救,称马俊仁教练病了,要一辆救 护车。
  奔驰180驶回基地大院,马俊仁被助手们搀扶下车,女队员们惊得围了上来。
  马俊仁被搀扶上了三楼他的办公室,躺在沙发上等待救护车的到来,“什么 作家?简直是‘文化杀手’,他是要拆散马家军。”马俊仁躺在沙发上,盖着被, 闭目喃喃自语着。一群女队员中数姜波、董艳梅两名成绩最好的眼圈红得最早。 片刻后,马俊仁睁开眼睛,对站在身旁的姜波、董艳梅等队员说,“你们一定要 好好训练。这支队伍不能垮。”
  屋里一片抽泣,姜波靠马教练最近,哭出了声,说:“马导你放心去医院治 病吧,我们一定好好训练,大家都等你回来。”
  马俊仁眼角流泪了,姜波伸手为其轻轻拭去。场面动人,在场的笔者也掉下 眼泪。马俊仁的助手王世杰(跳远教练)用微型摄像机摄下了这难忘情景。
  队员们都在盼救护车,但救护车却不见影。
  教练们开始劝大家去吃饭,曲云霞和她的丈夫方雷和大家一同盼着救护车的 到来。这时有人说路远,又赶上舷班时间。也有人说救护车司机道不熟,于是有 的教练就驾三轮摩托出去迎救护车。
  约8点半,救护车到了,医生带着担架上了3楼,首先向马俊仁表示医院领导 很重视,询问一番病情后说:“上医院。”
  众人整理担架,医生提醒说:“楼道太窄了,担架通不过,背下去行不行。”
  有人试着要背马俊仁,但马俊仁趴在人背后时腹部受压疼得发出惨叫,于是 只好搀扶他下楼。
  “太毒了,跟你交朋友,接着写书埋汰你。”
  自《调查》出来后,马俊仁晚上就听人读《调查》,后半夜三四点钟回家是 常事,5月19日晚,老马只睡了两个半小时,而且没有睡实,有时还大喊大叫。
  老马多次表示对《调查》一书中的“金牌的摇篮,也是腐败的摇篮……更是 犯罪的摇篮”一语想不通,认为这是在整他,在整马家军。“想不通,干革命, 越整越干。”马俊仁这样说,也这样做,他要用紧张和繁忙,充填内心世界,挤 走烦恼和不快。5月15日,辽宁省体校教练员学习班在大连开发区开课,马俊仁连 日登台:我赶过大车,种过地,当了八年兵。文化只有初中程度,念了8个月的 ‘五七’师范体育教师班,毕业后当了教师。我是个大老粗,大老粗可不是件光 荣的事,可以说是外行,外行是可以变成内行的。我有个脾气,干啥就要干好, 干不好就不干。当时正是文革时期,找一本田径书都很难。一位学生家长在大学 图书馆工作,给我借了一本世界著名长跑家。扎托贝克写的《我是怎样成为奥运 会冠军的》小册子。我前后翻读了十多遍,受益匪浅。那时的体育报、新体育都 是我的至宝,以后我读了自然、中医、西医、和体育教学大纲,还有“卡赞金娜 训练法”和日本大松博文训练中国女排的经验。生搬硬套书本知识不好使。
  训练占三分,管理占七分,管理管理,管才有理。马俊仁为近30名教练讲了 《当今形势如何严格队伍管理和科学训练》、《运动员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科学训 练》等,他说:我琢磨,二六的变速自行车比二八的多了两个牙盘,骑起来比二 八车还快;小鸡两腿倒腾起来,有时狗都撵不上……我就是根据这引起总结道理 总结出小步、高频率跑法的。关于量,一个小孩一顿吃十个馒头,胃出血,十个 馒头分三次吃,就没事了。
  16日早5点30分开始,率男女队进行20公里跑训练,给教练们上了一堂公开 课,老马这次晨练,是去年10月八运会闭幕,11月他宣布曲云霞、孙日鹏、梁成 贵(西安体校)任教练自己退到幕后的第一次走到前台来,开了头,他便坚持下 来,不管白天多么忙多么累睡得多么晚。
  马俊仁在病榻上说,打好今年12月的亚运会及后来的世锦赛、奥运会,就是 对“那部书那个人”的最好回答。但是,由于马家军田径培训中心没有训练场地, 队员每日在柏油路上跑和借兄弟学校训练场跑多有不便,因而新基地的建设速度 和质量愈发显得重要起来,新基地建设得到了国务院有关部门和辽宁省,大连市, 大连开发区的大力支持,但由于尚有大笔资金未到位,以致运动尝宿舍楼、教学 楼的设计费都无力支付,加上定于4月15日交工的十跑道训练场没按时交工,更令 马俊仁心焦万分。
……………………………………………………………………………………………………… 书路扫描校对…… 。。……………………………………………………………………………………………………… 转载时请保留以上信息;谢谢合作

  第九节
  马俊仁病倒后,老百姓、体育界、新闻界和官员纷纷慰问,以各种方式对其 支持与关注。马俊仁在病床上担心,赵瑜真不真假不假地写了那么多,老百姓会 怎么看他。他的这个忧虑实在是多余了。中国老百姓的是非观念历来分明,只要 你是爱国的、办实事的,他们就会真心实意地信赖你、拥戴你。
  老百姓是怎么看待马俊仁的呢?又是怎么看待《调查》的呢?请看以下来自 四面八方不同身份的人的举动:1998年6月底,中纪委一位离休老干部给远在大连 的马俊仁寄了500元钱以表达自己的一份心意。
  “这钱我不能要呀,我打算只把汇款单留下作纪念。”马俊仁捧着汇款单, 说,“前几天,还有一对唐山的残疾人夫妇俩,刚开了工资,就拿出好几百元给 我买补品,从唐山专程赶到大连,到了大连后又从城市到乡下的,周折了四五个 地方才找到医院见到我,放下补品就要走,我扯着他们的手让他们留下地址,他 们也不肯。我下决心,我马俊仁跑断腿也要找到他们,报答他们……”马俊仁的 入院带动了医院门前鲜花店的销售。不到两天,14楼5——4号房间就“挤”进了 13只花篮,屋里满得放不下,只好用车拉走,随之又有新花送来。其中一篮花是 21日从大连飞走的《北京青年报》记者委托东方大厦经理送的。
  5月22日下午4点半,大连市市长薄熙来亲抵医院探望马俊仁,薄市长此行也带来一篮鲜花,还将本人名片别在花束 上。当有人告诉市长另一篮花是“大医一院”全体医护人员集体送的时,薄市长 风趣地对马俊仁说:“这说明你在大连很有人缘儿,也说明大连的老百姓是欢迎 马家军的。”一周后,薄市长又来到马家军驻地亲切看望了全体运动员和教练员, 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马家军。这之后还到施工“搁浅”的马家军新基地现场办 公,表示除以往的支持外,再拨200万元以补基地建设资金不足,并要求大连开发 区领导协助铺好运动场内的草坪,建议新基地的设计者减免设计费。
  5月25日,《大连日报》《半岛晨报》等加编者按发表了由马俊仁口述,由别 人记录整理的《马俊仁的心里话》:“我在训练场边干,边想到书中所写的‘金 牌的摇篮也是腐败的摇篮,还是犯罪的摇篮呢’,今后我怎么办?现在,我倒下 了,真觉得对不起大家的鼓励,辜负了大家的期望。面对祖国和人民,我真诚地 寻求帮助和指导,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我为祖国拿金牌,破世界纪录,何罪之有 啊?”
  数千字的心里话说完,没提《马家军调查》和作者赵瑜一个字,病床上的老 马说:“我不愿听谁再提到他。”人们看出来了,赵瑜深深地伤害了马俊仁的感 情。
  大连被“马俊仁的心里话”震动了。随着来医院看望马俊仁的人越来越多, 马俊仁所在病房被加了保安,加了岗。人们进不去病房,就在“大医一院”楼前 升起了红色的大气球,气球下悬挂着“……衷心祝福马俊仁教练早日康复”的黄 地红字条幅,住14楼的马俊仁坐起来透过窗户就可以看到。
  5月20日,辽宁省体委党组书记、副主任崔大林在大连东方大厦对记者说: “马俊仁有病,一怕气,二怕累。他带病干,图啥?”
  这天,马俊仁也对记者说:“靠近海水的礁白先被磨光,我真不想干了,我 想到过自杀,想到过出家当和尚……我是1986年上的世界跑道,我太累了……我 让队员推着姜波跑,就用这种方法破了世界纪录。”
  尤其是在5月20日这天,马俊仁在接待来访的《北京青年报》记者时,慷慨激 昂,直陈胸臆,动感情地大讲一通。针对5月19日赵瑜在北京的一个座谈会上的发 言表示了强烈不满。当晚,马俊仁在宾馆即感腹疼,上厕所后,在人们反复劝说 下,十午夜1点前驱车回家休息。
  “他是坚强的,又是脆弱的。”《北京青年报》记者这样评价马俊仁,称 《马家军调查》给他的打击远比人们想象的程度要大得多。
  “应当说,从《北京青年报》等报发表摘要后,马俊仁的日子就没有平静过, 当为《马家军调查》促销的写着”金牌的摇篮,也是腐败的摇篮“的海报大连公 开贴出时,好心人将其揭下两张送到位于开发区的马家军驻地,马家军领队刘志 固指着马俊仁桌上的残破海报对记者说:”这可不是我们自己撕下来的,送海报 的人来时我们这也有客人,“还有好心人打电话到马家军基地关切地询问事实真 相。《马家军调查》一书上市后,马俊仁的睡眠就更少了。他白天为队伍训练和 基地建设操劳。基地电线杆埋错了,还有钉子户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基地建设投 资得几千万元,许多资金未到位,其中设计费就达百万元。跑道不铺塑胶,运动 员宿舍,教学楼等房屋就上万平方米,盖好了队伍就搬过去。
  老马的困难就是大连的困难。大连市市长薄熙来后来在新基地(68943平方 米)召开现场办公会,协调各部门关系,迅速解决问题。
  马俊仁的入院更是牵动了大连人的心。
  5月28日晚,大连近百名企业界人士聚会,发起了“支持马俊仁,声援马家军 联合签名”活动,与会者派代表将一人多高的花篮送到马俊仁病榻旁,在“致马 俊仁的一封信”中写道:“过去您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现在您更是我们心目中 的英雄,将来您依然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
  5月29日,《大连日报》周未一版登出马俊仁在流泪等大照片,发表了《老马, 别倒下7、《大学校园里的座谈:<马家军调查>让人吃惊》。《队员们的一封 信》和《企业界人士联手慰问马俊仁》一组文章。其中列举6名大连理工大学第五 期MBA培训班学员的发言。
  王绍东说:“《调查》没有站在比较全面的高度看待马家军的成功,并不像 其封面允诺的那样——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马家军。”
  刘兆君说:“这部报告文学实际起的作用是否定了干实事的人”,他对“金 牌的摇篮也是犯罪的摇篮”提出质疑。
  张健说:“严厉是不少好教练的一种特点”,称马俊仁当“老虎”的理念“ 符合现代管理理论,也符合中国国情”。
  罗文斌认为“迷信、喝鳖血,鳖汤”不能成为马家军成功的动力,“硬把它 们扯到一起,那也是非常可笑、幼稚的椎论,马家军的动力还是国家的利益,集 体的荣誉”。
  刘晓辉说:“仅仅满足于表象上的揭秘,让人怀疑作者的写作动机和写作能 力”;李春林说:“这本书的切人点就是揭短,依照作者这样的出发点,。‘一 个真实的赵瑜’也可以出笼,并会很‘生动’。”
  王晓峰说:“作者把自己较为偏颇的主观运思,强加到了马家军头上。这样 的报告文学不仅伤害了马家军,也伤害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感情。”
  5月30日在大连太阳城门前,记者看到一块宣传板左上方画着“怒吼的马俊仁” 向《马家军调查》怒吼:“还我公道1左下还贴着《马俊仁的心里话》剪报放大 复印件;宣传板后是约有4平方米的几近写满的”留言“黄布,上写”我愿把我的 女儿送到你处“;记者目击一位八九岁的小姑娘在父母陪伴下,写下了”马伯伯 你真伟大——马怡茹“;更有人写道:”在中国,获得名利的最佳途径之一,就 是攻击,诽谤成功者。老马,拿起法律开口捍卫您的成功,反击那些企图以攻击 您的成功获得名利的人!老马,站起来,别趴下,中国长跑不能没有你。“《马 家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