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李煜传 >

第26章

李煜传-第26章

小说: 李煜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男家请人先向女家提亲,如果得到女家允诺,男家再备礼品正式到女家求婚。所谓“问名”,则是男家携带礼品去女家询问女方的姓名和生辰,尤其是询问女方出生的准确年、月、日、时。由于古代计时采用天干地支法,每个时间单位都用两个字(如甲子、乙丑、丙寅等)来标示,所以人的生辰又称“八字”。所谓“纳吉”,是男家根据女家提供的女方八字,经过占卜获得吉兆后,再备礼品前往女家通报,决定同女家联姻。所谓“纳征”,是男家向女家馈赠厚礼,证明两家儿女正式订婚。所谓“请期”,则是男家择定吉日,请求女家赞同婚期。所谓“亲迎”,便是男家后时到女家迎娶。倘在民间,这些手续多由媒妁承办。而在帝王之家,则要下诏委任正、副特使,持节行礼。③

  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个极富戏剧性的插曲是“纳采”。依据成规,行此礼必须执雁,俗称“奠雁”。即使皇家,亦莫能外。传说,雁是和美、忠贞的象征。尤其在古人的心目中,雁是最通人性的飞禽,能为人传书,成人之美,又忠诚于伴侣,至死不渝。不巧的是,李煜敕命的特使择定的出行之日,正值深秋。雁本是喜温向暖之鸟,每逢秋分就集结长空,井然有序地变换着“人”字或“一”字队形,径飞岭南,直到来年春暖花开才相继北归。尽管太常寺在特使启程前派人四出去水乡芦荡寻觅,却不见雁的踪影。无可奈何,只好奏请李煜裁夺。李煜急于完婚,更是急中生智,当即降旨:以鹅代雁。④于是,钦差大臣便怀抱洁白如雪,口衔黄绫聘帖的大鹅,乘坐彩绘一新的官船,从金陵沿江东下,顺水扬帆,直奔小周后的故乡扬州。惟恐白鹅在途中撒野,特用红绸飘带将鹅嘴、鹅翼和鹅腿紧紧束缚起来。

  最热闹的还是轰动全城的“亲迎”大典。李煜迎娶小周后这天,曙光刚刚升起,通向宫城的御街两旁就挤满了围观的人群。人们像潮水一般从四面八方涌来,可谓万头攒动,千巷皆空。十里长街,由南向北到处是摩肩接踵的人,箕踞者有之,弯腰者有之,延颈者有之,翘足者亦有之。挤在最后边的人,苦于视线受阻,便索性搬梯爬墙,跃上屋顶,俯身鸟瞰。因为李煜平日出行,无不戒严净街,人们难得一见銮驾阵容。今朝大婚,遇喜开禁,人们无须回避,不仅可以尽兴饱览小周后那金碧辉煌的凤辇,而且还可领略皇家迎亲的浩荡仪仗,以及满载珠光宝气、鎏金溢彩的嫁妆车流。然而,乐极生悲。正当人们聚精会神,看得眼花缭乱之际,突然传来一片凄惨的哭叫声。原来,有几处年久失修的危房,因屋顶聚集人数过多,承受不住重压而倒塌,致使多人受伤或丧生。⑤

  这一天,李煜是用皇家规格最高的仪仗来迎娶小周后的。凤辇前有戎装侍卫开道,后有彩衣宫女护拥,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旌旗扇伞,光彩夺目,既羽仪肃穆,又喜气洋洋。⑥特别是仪仗队中那七十二对绛纱宫灯,以及由金石丝竹编组的喧天鼓乐,把迎亲的气氛不断地推向高潮。

  这支迎亲队伍,秉承李煜的旨意,为了举行“亲迎”典礼,事前把在宫中“待年”的小周后,临时送到周家在金陵乌衣巷的私宅小住,如今又把她接回宫中正式完婚。他们的洞房设在柔仪殿。这是小周后为了牢记生母训示的为后之道,即身居中宫,对六宫妃嫔要宽仁厚道,待人驭下要温柔和善的信条,时刻用这个殿名来警示自己立身行事。这处洞房是小周后走遍禁苑亲自选定的,又是她指点宫女精心布置的。殿内陈设古色古香,玉鼎金炉,罗帷锦茵,式样考究,应有尽有。光摆放在什样景多宝架上的焚香器皿,就有数十具之多。这些质料名贵、雕饰精美的鼎炉,李煜因其形制各异而分赐嘉名,其中有把子莲、三云凤、折腰狮子、小三神、字金、凤口罂、玉太古、容华鼎等。⑦鼎炉中添加的燃料,则是主香宫女的心血结晶。她们配制这种上好香料,先是取丁香、栈香、檀香、麝香各一两,甲香三两,细研成末,继而匀和十枚鹅梨汁液,盛在银器中,用文火焙干。⑧点燃之后,轻烟袅袅,清香四溢,醒脑开窍,沁人心脾。

  在典仪和贴身宫女的引导下,李煜伴着头顶一方绣有龙飞凤舞图案红罗的小周后,走进温馨华丽的洞房,按照既定的程序,举行了坐床,挑“盖头”,饮交杯酒等礼仪。然后,各宫内眷轮番贺喜,直到临近午夜方始告退,李煜和小周后这才喜谐花烛,欢度良宵。

  从第二天早晨开始,又接连数日举行庆贺仪式,李煜不仅赐宴群臣,还不惜府库钱财,另赐“天下大”,令民众欢宴。韩熙载等大臣对李煜在内外交困、国难连年之时,举行如此豪奢糜费的婚礼颇为不满,纷纷进诗讽谏。李煜正值婚宴的喜庆时刻,心情极好,对臣下的讽谏既未采纳,也未责备。⑨可惜,这些诗今多不传,惟有徐铉留下几首,尚可管中窥豹。其《纳后夕侍宴》云:

  天上轩星正,云间湛露垂。

  礼容过渭水,宴喜胜瑶池。

  彩雾笼花烛,升龙肃羽仪。

  君臣欢乐日,文物盛明时。

  帘卷银河转,香凝玉漏迟。

  华封倾祝意,觞酒与声诗。

  另有《纳后侍宴三绝》:

  时平物茂岁功成,重翟排云到玉京。

  四海未知春色至,今宵先入九重城。

  银烛金炉禁漏移,月轮初照万年枝。

  造舟已似文王事,卜世应同八百期。

  汉主承乾帝道光,天下花烛宴昭阳。

  六衣盛礼如金屋,彩笔分题似柏梁。⑩

  徐这几首讽谏诗,以“汉主承乾帝道光”一首最为坦城和直白,用与汉武帝有关的两个典故以古讽今,警示李煜戒奢。“六衣盛礼如金屋”,是说汉武帝年幼时曾向姑母许诺,待表妹阿娇长大后不仅要迎娶,而且还要以“金屋”藏之。这便是“金屋藏娇”成语的来源。“彩笔分题似柏梁”,是说汉武帝不惜巨资,在未央宫北修建“柏梁台”,纪念妙龄早逝的美妾王夫人。以香柏为梁,黄铜为柱,奢华无比。

  小周后履行婚仪之后,再无精神负担,遂将精力全部用到对李煜的体贴和爱护上。她想方设法利用皇家得天独厚的享乐条件为李煜消愁解忧,使他能在诗酒花月中忘却国事带来的烦恼与惊悸。为此,她向工部下达懿旨,要求有司在她与李煜成婚前多次月夜幽会的移风殿,建造了一座花房,内设剔透玲珑,开有无数奇形异状的筒,放置栽有名贵花卉的陶盆,外面套以越州(治会稽,今浙江绍兴)“秘色窑”烧制的“夺得千峰翠色”的瓷盆。由于越窑青瓷,乃为宫廷特供之物,臣庶不得擅用,故称“秘色瓷”。小周后令人将这种名贵瓷器装点的盆花摆满花房,包括梁栋、柱、阶砌等处。放眼望去:青翠欲滴,缤纷艳丽,芳香袭人,一片锦绣。李煜观赏之余,赞不绝口,挥毫题榜,赐名“锦洞天”。紒紜矠又在后苑花丛中,修建几处仅能容纳二人对坐的小巧花亭,顶盖、四柱和底座,均用雕刻精致的紫檀木制做,四面以销金红罗罩壁,白银钉玳瑁嵌压,又以绿钿刷隔眼,糊以红罗。每遇李煜心烦意乱之时,小周后便陪伴他走进这弥漫着花香与酒香的小天地里。只有这时,两人才能心旷神怡,放浪形骸,醒则举杯畅饮,醉则交臂酣睡,天下一切恼人的事都被他们置之度外了。

  小周后对李煜可谓患难与共,相濡以沫。她处处以少妇特有的柔情和妩媚来宽慰久受国事折磨的李煜,使他感到爱情的甘冽与甜美,忽而如沐春风,忽而如饮醍醐。小周后对李煜的温馨和深情,像润物无声的春雨,使这位多情善感的君王,萌动了投桃报李的情愫。他暗自发誓要“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以全部身心来疼爱义无反顾地委身于他的小周后,就像当年唐玄宗对杨贵妃那样,虽然“后宫佳丽三千人”,却将“三千宠爱在一身”。此后,他对小周后更加体贴与呵护,二人愈益形影不离了。

  小周后的所为所得如石投水,在宫娥的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无意地提醒了她们:李煜平时极少那种令人畏惧拘束的君威,是个易于接近又善解人意、知疼知爱的风流情种。于是,她们争相仿效,遂使后宫取宠邀幸蔚成风气。

  宫娥黄氏,乃将门之女,世居汉水与长江交汇处的江夏。其父守忠曾在楚国军中任职,是一员勇于拼杀的战将,不幸在与南唐军交战中丧生。年幼的她为南唐大将边镐所得,因其容貌秀丽,被带回金陵献于后宫。黄氏在宫中逐渐长大,姿色日益出众,顾盼颦笑,无不妍姣。李煜即位后爱其貌美,选为“保仪”。但由于娥皇与小周后先后专房擅宠,使她无暇亲近李煜。然而她深知李煜擅长书画,热衷收藏,便退而潜心临摹历代碑帖,苦练书法,希望通过书道取得共同语言并得到李煜青睐。她在宫娥中鹤立鸡群的书艺,后来受到李煜的赏识和器重。她被李煜委以重任,典守宫中价值连城的图籍墨帖,特别是那些罕见的孤本、善本,以及钟繇、王羲之等历代书家真迹,赢得了接近李煜的机遇,通过书法这一渠道沟通、交流了双方仰慕、饥渴的感情。紒紞矠

  宫娥流珠,外秀中慧,心灵手巧,弹得一手好琵琶,是娥皇生前惟一不受嫉妒的妙龄妃嫔。她最理解娥皇得意之作《邀醉舞破》和《恨来迟破》二曲的精蕴,弹奏起来匠心独运,出神入化,被娥皇视为高山流水式的知音和珠联璧合的助演。可是,自从娥皇病殁,教坊久不排练,此曲逐渐为人淡忘。只有流珠尚得真谛,并锲而不舍,朝夕弹奏,神韵技巧,犹如娥皇转世。她弹奏琵琶精益求精,是想以曲传情,唤起李煜对娥皇的思念,进而宠爱自己。此举果真奏效,李煜每逢闻曲思人,便传旨召见流珠,以化解他对娥皇的牵挂。

  宫娥薛九,为了博得李煜的欢心,则专心致志,专门演练李煜依曲填词的《嵇康曲》。她唱得字正腔圆,悦耳动听,更唱得声情并茂,摄人魂魄。后来她又锦上添花,创编成《嵇康曲舞》,轰动了整个宫城,博得了李煜的喜爱。直到南唐亡国后,她对李煜仍一往情深。流落到洛阳,加盟福善坊歌舞班,还念念不忘此曲此舞,特别是改词后再度表演,感动得观者举座皆泣。其词云:

  薛九三十侍中郎,兰香花态生春堂。

  龙蟠王气变秋雾,淮声哭月浮秋霜。

  宜城酒烟羁□腹,与君强舞当时曲。

  玉树遗词莫重听,黄尘刷鬓无前绿。

  我闻襄阳白铜,荒城古艳传幽悲。

  凄凉不抵亡国恨,座中苦泪飞柔丝。

  洛阳公子擎银觞,跪奴和曲生幺光。

  茂陵旅梦无春草,彤管含羞裁短章。

  宫娥秋水,天真烂漫、清纯可人。自幼爱标新立异,她总觉得乡贤原来给她起的名字粗俗,于是在读过王勃的《滕王阁序》后,撷取“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句意,改称文雅的现名。她从后苑招蜂引蝶的花丛,悟出了取悦李煜的门径。每日,她除了注重着装打扮、翻新发型之外,又悄悄在鬓边簪上一串沁人心脾的鲜花,走在宫中,一路香气飘洒,成群的蜂蝶围绕着她翩翩起舞。秋水这个别出心裁的举动,令人赏心悦目,唤起了童心未泯的李煜对她的好奇与殊爱。

  宫娥乔氏,性格内向、举止沉稳,雅静中透着机敏,斯文中寓于灵气。她为了得到李煜的垂青,表面不露声色,暗中以其所长迎合礼佛成癖的李煜。她终年闭门伏案,缮写佛经,每抄完一卷,就精心装裱成册,呈李煜御览。李煜深为其虔诚所感动,亲手书写金字《心经》一卷回赠,乔氏视为至宝,悉心珍藏。由于声应气求,李煜常召乔氏谈论禅理,论及真谛,竟能物我皆忘,同入空幻之境,彼此得到精神和情感的寄托。南唐亡国,李煜被俘入宋,乔氏也被带往汴梁。她像爱惜身家性命一样,把李煜恩赐的那卷手抄佛经时刻带在身边。直到李煜死后,她才恋恋不舍地捐赠给相国寺。为了寄托她对李煜怀念之情,还用工整、娟秀的楷书在卷末题跋,曰:“故李氏国主宫人乔氏,伏遇国主百日,谨舍昔时赐妾所书《般若心经》一卷在相国寺西塔院。伏愿弥勒尊前,持一花而见佛。”

  宫娥娘,自幼天生丽质,纤倩善舞。她身材适中,腰肢纤细,手臂柔软,一双深凹的眼睛明亮有神,举手投足,回眸含笑,处处都洋溢着丰富的舞蹈语汇。她的名字,可能是源于她的容貌特征。顾名思义,者,深也,从目,简言之,深目为;娘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