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卑鄙的圣人:曹操 >

第366章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366章

小说: 卑鄙的圣人:曹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蛑保煌菰蛴衷蛐拢簧僭虻茫嘣蚧蟆锛胤础D阍绞遣恢悖饺フ詈蟮玫降姆炊缴佟F涫笛艄卮蟮涝缇推毯昧耍涂茨阕卟蛔撸羰欠趴ㄗ幼呦氯ィυ萍崭还笪薇摺H羰欠且阅苯菥叮呛呛恰慌铝厩寂夤忄叮 

刘雄心下暗想——这厮倒是句句在理,关中诸将若肯归降,竭力辅保曹操,日后也未必没有富贵?非要撑着自己坟头大的地方当草头王,又能自在多少?逐鹿中原这么简单?玩不好连老家都丢了,尸首都没地方葬了!

那官员抓着儿子手,语重心长道:“你也读了不少书,应该知道《尚书·洪范》有‘五福’之说吧?”

“孩儿不知。”公子也是聪明人,其实倒背如流却说不知,懂得这是说给旁人听的。

那官员娓娓道来:“五福者,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作何讲法?”

“为父一一讲来,这五福之首就是寿。人活一口气,即便你身负纵横之志,胸有锦绣韬略,没了这口气又有何用?世间千万富贵也都是有命才能消受。故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唯有此三戒方能得寿长久。人过二十而崩不称夭折,为父年近六旬,寿是有了。”

刘雄心道——我更有了。

“二曰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常说钱财乃身外之物,但没有这身外俗物还就寸步难行!不过大有大富,小有小富。大富者,富有四海坐拥江河,尽山川池泽之利;小富者,安家守本衣食暖饱,声色犬马倒也无忧。为父官高爵厚,绝不愁囊中之物,富也是铁定的了。”

刘雄又想——我虽称不起官高爵厚,但在蓝田也是堂上一呼阶下百诺,大口喝酒大块吃肉,不过是当年采药时落魄些,近三十年倒是没为钱愁过。

“三曰康宁。”那官员叹口气,“这个求不来,树欲静而风不止,生在这年月,上至天子下至黎民,谁能享上太平?”

刘雄也暗暗嗟叹——赶上这世道,我这代人是康宁不了的。

“四曰攸好德,这个有趣。”那官员笑了,“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依我说这话太泛泛了,须知人之德者非固于五常。德者,得也。有德者方能得,得天下之心者是为大德,得幸近之心者是为小德,故能得者必有其德。名重一方号令甚重,为众人所拥戴,便是有德之人。”

其实这种解释甚为牵强,不过投其所好,刘雄听着高兴——老子若不是有德,何至于叫他们拉下水?他越听越入迷,静等着听这官员说最后一条,哪知话到此处竟不再说了。

公子忙问:“父亲,那五福的最后一福呢?”

那官员沉默半晌,忽然朗声道:“难!难!难!”

三个难字出口,刘雄实在憋不住了,转身问道:“何言其难?”

那官员瞥了他一眼,捋髯道:“考终命者,便是善终,又不仅于善终。无灾无难寿终正寝,可言善终,但未必就是考终命。”

“那何为考终命?”刘雄追问。

那官员站了起来,踱着步子道:“人活一生,树功名于世,晚年保其功业不失,声名不堕。言之易行之难,若错走一步,晚节不保,一世英名付诸东流,贻笑千古之下。”

“不好!”刘雄听罢连拍大腿,“误矣!我被群小所误晚节不保!”只这一声喊罢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上套了。

那官员转过身来笑微微看着他:“老将军,您后悔了?”

刘雄老脸一阵羞红,想矢口否认,但话已出口还装什么硬骨头?慨叹道:“唉!晚矣……悔不该同谋反叛,快入土的人了出来摸两手铁锈,真他妈晦气!”

“老将军既有悔意,向曹丞相请命归顺又有何不可?”

“事已至此,但恐丞相再难宽宥。”

“嘿嘿嘿!”那官员一阵冷笑,既而手托胡须倏然变色,“念你涉叛未深,也看在你我皆一把年纪的份上,老夫便饶了你。”

刘雄瞠目结舌:“你、你就是……”

“老夫便是曹操。”

一旁曹植、许褚都笑了:“亏你这老儿久经江海,竟也认不出我家丞相。”

刘雄根本没往曹操身上想,他怎么可能料到这个貌不惊人、衣着朴素的官僚就是当朝丞相?想来甚觉好笑:“我活了六十多,非但没见识,而且没眼力,真是个老糊涂!不过罪将还有一事不服,您为何囚禁马腾致使马超作乱?”

“老夫何时囚禁马卫尉?他就在许都,安安稳稳并无异样。”

“此言当真?”刘雄不信。

“我乃当朝宰辅,焉能信口雌黄?”

刘雄呆愣愣坐在那里:“这又是怎么回事……难道……”

曹操早觉出这老头打仗虽勇脑子却不灵便,冷笑道:“老将军还不明白?非是老夫囚禁马腾致使其子谋叛,是马超不念其父身处险境,执意举兵作乱。”

刘雄初时不信,但是细细想来曹操乃当朝丞相,岂能信口雌黄?况且自己眼下乃一介囚徒,又有何可欺?想至此跺脚大骂:“这逆子真真可恨!”

曹操捋髯冷笑:“古人曾云:‘至乱之化,君臣相贼;长少相杀,父子相忍;弟兄相诬,知交相倒;夫妻相冒,日以相危;失人之纪,心若禽兽;长邪苟利,不知义理!’这乱世之中利令智昏之徒甚多,无父无君又有何奇?”

“我若知此内情,焉能与之同谋?”刘雄追悔不已。

曹植过来给刘雄施一礼:“老将军,这便是方才我父所言,不循其父既定之道,自谋捷径引祸上身。我王师数万皆百战之精良,量那韩、马两家不过乌合之众,萤火之明怎堪与日月争辉?”说罢朝许褚一挥手。许褚会意,一掀帐帘自卫兵手中抢过杆长矛,两臂猛然使劲,耳轮中只听“砰”的一声——已将长矛折为两截!

刘雄更吃一惊,莫说自己已然年迈,就是年轻时也没这等气力。曹植趁热打铁:“我营中此等骁勇之士数不胜数,关中诸将焉能不败?”

“唉!天意如此岂能违之?”刘雄已是满头冷汗,“但我与诸将皆盟为兄弟。若丞相肯开洪恩,末将愿回归关中劝说众将散兵归顺,化干戈于无形。”

曹操要的就是这句话,忙拉住他的手:“老夫前日做了个梦,梦见兵进关中得一神人相助。现在想来灵验得很,这神人就是老将军你呀!”

“不敢当,不敢当。”刘雄满脸羞愧。

曹操又吩咐曹植:“吾儿回去叫韩浩他们准备一下,少时就让老将军搬到中军休养,改日我亲自备宴为将军送行。”

刘雄手捻银髯苦笑道:“无功不受禄,这两月夏侯将军也不曾亏待我,有什么休养的?明日一早我便回西边大营,若能劝他们散兵归降自然最好,若是不能就率部回蓝田以为策应。”

“好,将军真是个爽快人!”曹操站了起来,“老夫这厢先谢过将军。”说罢就要作揖。

刘雄哪里敢受?就着杌凳一溜,先给曹操跪下了:“丞相不可自折身份,末将受朝廷之恩,得免反叛之罪,自当尽犬马之劳!”他已被感化得服服帖帖。

曹操终于满意了,连忙搀起:“也罢,事成之后老夫再谢你,也为你儿孙谋个富贵。”说着话指了指曹植,“咱们这把年纪出来打仗还不是为了小的?他们不懂事,还处处叫咱操心!”

“谁说不是啊!”刘雄深有感触。

“唉,您早休息吧,咱们这些老的还得继续挣命呢!”曹操装出一脸无奈,扔下这么句话就出了帐。

这会儿外面可闹热呢,楼圭、贾诩、陈矫、窦辅、王粲都在外面等着,还有不少亲兵仆役,听这老头三两句就被曹操绕进去了,一个个捂着嘴直乐,见曹操出来都禁不住连挑大指:“丞相高明!”

曹操示意大伙收声,朝亲兵仆役摆了摆手——早准备好了,什么锦袍、玉带、美玉、宝剑、肥鸡、美酒,各种好东西排着队往里端,还有两个标致的丫鬟捧着香炉也往前凑,还不得把老头美上天?

众人各自掩口,直出了夏侯渊大寨才迸出一阵笑声。王粲笑道:“丞相略施小计就将这老儿收服,他已感恩戴德,此去必定说动关中各部,收服叛将指日可待!”

“岂能这么容易?”楼圭却不无忧虑,“人心不足蛇吞象,刘雄是年纪大了好说话,其他那些天生反骨的可未必肯听。关中军阀都是狗脾气,翻脸不认人,事情不会这么顺利。”

贾诩却漫不经心随口道了句:“说动是好,说不动也好,只要他肯在众叛将面前递个话,咱们就没白忙。”曹操闻听此言不禁瞥了他一眼——好个贾文和,就你是明白人,知道我想什么!

一阵凉风袭来,吹得众人瑟瑟。谁也没注意到,窦辅竟随身夹了件狐裘,立刻披到曹操身上:“丞相,快穿上它。”

“还是你细心啊。”这次出兵他原本带着卞氏,还指望老妻照料自己。哪知夫人也是多灾多难的命,兵马刚出河北就先病了,既来不了潼关又回不去邺城,只好留在孟津休养。

窦辅关切道:“如今夫人不在,您可得保重身体。若是勾起头风的老毛病,休说我们犯难,就是留守邺城的大公子也不免牵挂,父子连心啊!”他总是能适当地提到曹丕。

“他挂念老夫,老夫何尝不挂念他?”曹操叹道,“他若能踏踏实实守好邺城,也不负老夫对他的一番期望……”

“阿嚏!”没等曹操话往下深说,曹植倏然打了个喷嚏,“这该死的鬼天气,八月天怎么这般冷?”

“公子错了,现在不是八月,是闰八月。”王粲揣着手笑道,“民间有句没由来的话,叫‘闰七不闰八,闰八动杀伐’。动不动杀伐在下不知,冻死人倒是半点儿不假!”

“嘿嘿嘿,咱大兵至此可不是要动杀伐?”曹操也笑了,“回去都换厚衣服,吃饱穿暖好跟马儿拼命!咦?子文哪儿去了?”他猛然想起曹彰。

王粲回道:“二公子闲不住,今日徐晃将军麾下巡营,八成他也跟着斥候去了。”

曹操一听就急了:“快把他叫回来!战场是闹着玩的?这不是猎鹰射兔子,就他那性子,真遇上贼兵准杀起来啦!若有三长两短,还不疼死他老娘?快去快去!”许褚、韩浩诺诺连声,赶紧催亲兵上马去寻。

说归说骂归骂,当爹没有不疼儿子的,即便曹操也一样。

【坐纛公子】

自曹操领兵出征那天起,曹丕就搬进了幕府。负责留守已经不是第一次,但以往就是挂个名,一应事务自有别人料理,他只管做他的逍遥公子。如今可不一样,他以五官中郎将、副丞相的名义总督留守事务,邺城的大事小情件件都由他经手。曹丕也知道这是父亲对自己的考验,时时留心处处谨慎,不敢马虎片刻。

他每天不到卯时就得起来,梳洗完毕顾不上吃早饭,先到听政堂看看有没有紧急公文,接着再奔鹤鸣堂,隔着纱帘向诸位夫人问安;胡乱吃几口东西就开始处理公务,闷头忙一上午,到中午与长史国渊、护军徐宣一同用饭,谈谈为政的心得,有话没话也得搜肠刮肚编几句;残席还没撤干净,刘廙、苏林这帮人就在一旁抱着书等着了,或是古人大义,或是道德文章,叽里咕噜念叨半天,听得进听不进也得忍着;好不容易打发走他们,凉茂、常林又来了,自己府里还一摊子事呢;都忙完也快天黑了,又要陪曹林、曹彪等兄弟一起用晚饭,沟通沟通感情;若时候早还得耐着性子陪他们下盘棋,到后面给夫人们问晚安,或是招曹真、曹休他们过来论论军务,或是与阮瑀、刘桢聊聊文章——周而复始天天如是,真把这位新官上任的公子忙得昏天黑地。

曹丕之所以这么忙,问题出在曹操身上,他已经允许曹丕开府,又让其总督留守事务,这么干不啻把丞相府、冀州府、五官中郎将府三方面的差事都压到了曹丕一人身上,再加上后面还一大堆家务,就是三头六臂也照应不过来。但是这位大公子新官上任,既要向父亲表现自己,又要在群僚面前逞强,故而八面玲珑滴水不漏,硬挺着也要把事办周全,岂能不累?

眨眼间过了两个月,曹丕实在吃不消了,整日睡不足觉吃不饱饭,渐渐疲乏懈怠。干了这么长时间也摸出点儿门道了,只要往听政大堂一坐,即便一句话不说,国渊、毛玠他们也会把公文捧来叫他用印,曹操出兵之前早有安排,似乎他再操心也是白忙。

这日清早起来还没瞧公文,徐宣告进,请他出城巡营。虽然徐宣是左护军,都督留守兵马,但曹丕等同于曹操替身,每隔半月还得去一次中军大营。曹丕换上全副披挂,由段昭、任福保着登戎车,出城阅兵。对曹丕而言,这次留守最舒心的就是巡营,中军将士阵容严整列立两旁,齐呼万岁口号,真有统带千军万人之上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