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卑鄙的圣人:曹操 >

第22章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22章

小说: 卑鄙的圣人:曹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拿起第三件公事一看——更棘手!乃是大鸿胪曹嵩为儿子曹操当官托来的人情。要是别人倒也罢了,唯独曹家父子的这件事万万不能随便许诺!

数月前曹操刚刚被举为孝廉,还未上京就惹出一场大官司。从沛国蹦出个士绅桓邵,告他为争一歌伎打死桓府管家。正赶上那个酷吏王吉新官上任,不问青红皂白就立案了。他本是杀人不眨眼的脾气,可三推六问两个多月,结果却是告发无凭无据,此案不了了之。

其实细想就会明白,曹嵩和王甫本是穿一条裤子的,王吉必定是在没有搞清曹操身份的情况下仓皇立案,引出一场大水冲龙王庙的闹剧。后来摸清了底细,所以这官司也不用再打了,只找了一个姓夏侯的小子顶罪。可是这么一闹,争伎杀人的事弄得朝野尽知,还怎么给曹操安排体面的职位?那曹嵩不但不知收敛,还狮子大开口要让儿子当洛阳令!这脸皮厚得快赶上城墙了,儿子捅了娄子还要让他当天下第一县的县令。给还是不给呢?官司是他们自己闹出来的,如今又是他们腆着脸来要官,天底下的道理都叫他们占尽了。漂亮话说了一大车,还不知道这个曹操是什么货色呢!

司马防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他感到天旋地转,望着桌案上成堆的公文,感觉所有的文书上都密密麻麻写满了“恩怨”二字,那么的刺眼刺心!忙了半天连一件公务都没办下来,却急得浑身大汗头昏眼花了,他揉了揉眼睛长出了一口气,抬头看了看坐在不远处的梁鹄——这位大尚书正坐在那儿练他的书法,跟没事儿人一样!

“梁大人……梁大人……”

梁鹄恐怕是一门心思都在写的字上面,根本没听到司马防的呼唤。

“尚书大人!”司马防终于忍不住了,他提高了嗓门,“这儿有几件公文,请您过目。”

“哦?”梁鹄连头也不抬一下,“什么公文呀?我不是说了叫你看着办嘛!我这儿忙着哩!手头这是黄门张让求我写的字,后面还有一堆呢!袁公要我写一卷《尚书·洪范》收藏,永乐太后也叫我写一副字给她侄子董重,还有杨公、马公二老的,他们可等了半个多月了。另外老张奂虽然罢了官,但雅兴不减,来信叫我抄一首《猛虎行》……”

“大人!”司马防听不下去了,“请您将书法之事暂且搁置,这几件差事一定要您亲自拿个主意!”

“什么事呀?你看着办吧!”梁鹄颇不耐烦。

“看着办!看着办!我可得办得了!”司马防真是气疯了,他歇斯底里地大喊着,竟把满案子的公文信笺都狠狠推倒了地上。汉官讲究威仪,大声喧哗便为失礼,何况此等举动。他这么一折腾,满屋的掾属、书吏都吓得一愣,诧异地看着这位平日里温文尔雅的上司。

“都看什么?”梁鹄这才放下笔,厉声道,“你们都出去,我有些话要和司马大人单独谈。”

等满屋的掾属令史都退了出去,司马防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抱着脑袋低声解释道:“属下实在是孟浪了!其实……大人……我实在……实在是无能为力,我办不下这些差事了。”

“那怎么办呢?”梁鹄打了个哈欠,依旧是面无表情。

“请尚书大人您给个示下,应该怎么办?”

“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得写好这些字。”

司马防见他依然是这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打心眼儿里腻味透了,冷冷道:“大人!您既然不知如何办理,为何还不想想办法,干点正经事儿呢?”

“这就是正经事儿!”梁鹄的声音虽然不大却是斩钉截铁,这反倒把司马防吓住了,“司马老弟,你以为我就办得了这些公务吗?”

“此话怎讲……”司马防低下了头。

“实话告诉你,这些差事就算是周公在世、管仲复生也办不下来!”梁鹄无奈地摇了摇头,“天底下的事本来就没有人人都满意的道理,况且现今朝廷风气不正党羽繁杂,根本就理不清头绪!”

“那咱们……”

“所以我才叫你随便办呀!”梁鹄一抖楞手。

“可是这么处置能交差吗?”

“甭担心!你一个四百石的小小尚书右丞,谁还能和你过不去呀?他们才不拿金碗碰你这瓦罐子呢!他们就是有怨气也得冲我发、有箭也得往我身上射呀!”说到这儿梁鹄摸了摸额头,长叹了一口气,玩世不恭的神情霎时间无影无踪,“所以我只有把公事交给你,我好有时间给这些大人物写字,尽量叫他们高兴。这样东边有人放冷箭,咱到西边找人保咱,等西边翻了船咱再到东边躲避。人事安排有人失望,总得有人高兴吧!咱们就和他们来回周旋,无论如何双脚不踏空也就成了!”

司马防听了这些发自肺腑的话真是如梦方醒,他突然意识到梁鹄大智如愚,其实比自己想象的高明得多。

“司马老弟!你也干了这么长时间了,怎么还没参透这点子道理呢?你人品不错,勇于任事,又不轻易多言,这些日子真是辛苦你了……其实你不用多想,只管随你的心情去做,有了麻烦有我去顶,咱们就这么一里一外,两年下来我保你当个京兆尹,早早离开这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鬼地方!”

“这……”司马防一脸惭愧地俯下身去捡满地的公文,“没想到大人有这么多苦衷,属下误解您了。”

“老弟见外啦!不瞒你说,有时候我都想把这些字都撕了、烧了……可是不行呀!要不是还能写点子好字,像我这样没根基没门户的,早被贬出京师了!如今这世道,有什么办法呢?”梁鹄抹了把脸,显得格外疲劳。

“您说的是呀……”司马防也沉默了。

“老弟啊!别耽误工夫啦!咱们都是挂上车的牲口,只要身在宦海,一刻也不能歇呀!”

“诺……”司马防听着他这个比喻笑了,“那么……就给段颎个面子,为他保举的人升一级。行吗?”

“行!”

“那勃海郡官员待选,王甫的人不用行吗?”

“成!”

“至于曹操这一件,”司马防不敢再放胆,顿了一下才道,“如果让他担任洛阳令也太显眼了,但是要外放县令使他们父子分开……又似乎不近人情,毕竟曹嵩的人情托到大人这儿了。”

“那依老弟之见呢?”

“就先让曹操当个洛阳北部尉吧!”

“没问题……你就看着办吧!”梁鹄又提起笔来继续写他的字。

【曹炽训教】

“在京师做官一定要小心谨慎!”曹炽翻来翻去向侄子重申这句话,“至于家乡的那件事你不必挂在心上,王吉那里我已经疏通好了。其实桓府那个管家抢人在先已触犯律法,只是那个桓邵还不依不饶的。这小子铁嘴钢牙咬定不放,好在王吉强横,硬是把他压下去了。要是能找到那对歌伎姐弟问明实情最好,但奇怪的是这姐俩怎么会跑得无影无踪呢?”曹炽说到这儿眼睛直勾勾盯着侄子。

曹操最惧怕他这个心细如针的二叔。对父亲是尊重,对四叔曹鼎是佩服,对七叔曹胤是敬畏,唯独对曹炽才是地地道道的惧怕。这件事本就有鬼,听他这么问心里直打鼓,强作镇定地说:“或许是怯官吧!王吉为人残暴是出了名的,桓家又有钱有势,哪个平头百姓遇上这事能不怕呢?”

曹炽不作答,仍旧直盯着曹操,良久才试探道:“我一辈子都忘不了你小时候的骗人伎俩,估计你又在我面前装中风吧?或许那个人……真是你打死的吧!若是你打死的,夏侯妙才投案顶罪,藏住卞氏姐弟,这事儿就能说通了。”

曹操心都快蹦出来了,搜肠刮肚刚要辩解,却听曹炽从容说道:“算啦算啦!事情过去也就过去了,顶多让妙才住几天牢房罢了。仁儿如今在郡里还算吃得开,再有我的关照,王吉是不会再刁难他的。”

曹操长出一口气,悬着的心这才放下。

“关键是以后!在京师做官一定要小心谨慎。”曹炽绕了个大弯又回到了原先的话题,“洛阳北部尉不过是芝麻大的官,谁都招惹不起。别说你了,我现在掌管长水营,明面上统领七百多兵马风风光光,其实也不过是个打杂的!天子脚下大人物太多,不知哪步走错就丢了帽子,弄不好还有性命之忧呢!”

“侄儿明白,只恨那梁鹄老儿没叫我当上洛阳令。”

“傻小子,你还蒙在鼓里呢。”曹炽斜眼瞅了一下他,“你这么想……哼!别看我们哥俩托了这么多人情,其实根本没打算真叫你当洛阳令!”

“哦?”

“这天下第一县的县令哪儿是说当就当的?没个十年八年的历练和关系,谁能当得起?小子!实话告诉你,皆因你节外生枝惹出这场官司,我们才故意要个显眼的官,要不然这会子你早被打发到边郡小县任职去了!我们这么一要,梁鹄、司马防他们碍着面子不好随便处置,才侥幸把你留在京师。”曹炽冷笑一声,“听说你前天还带着蔡瑁去拜谒梁孟皇了,吃了人家的闭门羹。也不动脑筋想想,多少眼睛瞅着他了,梁鹄他能见你吗?”

“原来是这样……”曹操原只是对梁鹄不满,听叔父这么一讲才明白其中还有这层道理。

“其实在外面历练历练不一定是坏事,留在京师未必就是好事,可你老子非要你往京师钻,我也说不动他……在京里当官一定要小心再小心!”曹炽又念叨这句话了,“你刚才紧着说你明白!我看你还糊涂着呢!这两年朝廷已是另一番光景啦。”

“叔父这话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王甫已经不像过去那么吃得开了,自从扳倒勃海王之后,他就成了过街的老鼠!皇上一天天也大了,永乐太后也算大体上正了位,怎能事事还由着王甫的性子来?如今张让、赵忠、蹇硕、吕强这帮子小宦官又都起来了,就连老曹节也开始跟他拧着劲,你想想,他的日子能好过吗?”

“那么父亲他……”

“别担心!这一年多你爹早就和王甫、段颎没有瓜葛了,但凡要和他们接洽的事情,比如你这一次的案子,都是我出头办。到时候攀扯不上你爹,顶多也就是我把帽子摘了,反正不被一锅烩了,就还有翻身的时候。”

曹操低头咂摸着这官场中的滋味,好半天才想起得拍拍他马屁,于是赔笑道:“这真是……让叔父您老人家辛苦了,侄儿有愧。”

“你这孩子怎么也学得如此生分?不是你小时候骑着我脖子撒尿那会儿了?学着吧!以后仁儿、洪儿、德儿、纯儿他们长大了,你们也要懂得像我们老哥几个似的一条心!”曹炽语重心长地说,“说实在的,仁儿不是个当大官的材料,要是混个武差事我看倒合适;德儿是个成不了事的书呆子;纯儿年纪还小;洪儿那样的臭小子,三岁看到老,将来不给家里惹祸就是万幸……只有你还像那么回事。哎!将来曹家还指望你光耀门楣呢!”

“叔父夸奖了!孩儿将来若能发迹,自然不让兄弟们吃亏!遇事亲兄弟嘛。”曹操赶紧顺藤爬,咧开嘴笑了。

“别他妈得意忘形呀!”曹炽把脸一沉又严肃起来,“我又给你好脸了是不是?小时候我逼你念书是为你好,你还跟我玩花活,又装疯又卖傻的。后来你老子的管教不是比我还严嘛?四年的教训全忘了吗?记住了,到什么时候都把尾巴给我夹住了!为人处世只要有一点放肆,报应跟着就来!”

曹操连连点头应允,心里怎么想就不得而知了。

“有些事情实在没办法预料,一年前你四叔还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呢,张嘴为你说两句话谁敢不从?如今勃海王一门祸灭,宋后愈加不受宠,他也如履薄冰,说话跟放屁一样,帮不上你的忙了。”念叨到这儿曹炽叹了口气,“唉……光武爷当年何等英雄,怎么他老人家辛辛苦苦挽回的大汉江山现在却要几个阉人当道呢!”

曹操看着曹炽一脸感慨、欲言又止的样子,突然想起七叔说过,他早年间是个胆大心细、善于钻营取巧的人,现在却张口闭口叫子孙夹着尾巴做人。看来人这一辈子或许就像块石头,年年磨日日磨,磨得棱角尽失、磨得圆滑如珠、磨得只剩下一层灰蒙蒙的惨淡的光……

“走吧!回去好好想想今后怎么办,别浑浑噩噩的过日子。时刻记着,你已经是个官了。”曹炽不厌其烦地摆摆手。

曹操施礼告辞,转身还没走出去,又听见了叔父那低沉的声音:“还有……小子!有一层纱我没给你捅破,但又怕你年轻不省事,我还得给你提个醒。你要是想藏那对姐弟可一定得藏严实了,要是戏法变漏了叫人抓住把柄,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去吧!”

曹操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听得清楚,不知不觉间已惊出一身冷汗。

【冷清衙门】

曹操本因没能当上洛阳令对梁鹄耿耿于怀,可一上任才意识到这不起眼的洛阳北部尉实际上是个难得的美差。

汉都洛阳城依邙山靠毅水而建,外城东西宽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