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澳门赌王何鸿燊全传 >

第5章

澳门赌王何鸿燊全传-第5章

小说: 澳门赌王何鸿燊全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挥霍排场,何家的家底会吃穷用光吗?没有人去操这份心,都认为何家是金山银山。何东不仅是身兼十几家公司董事长或董事的大商家,还是著名的慈善家,生前捐赠至少有500万港元——相当今日的10亿港元。受恩泽的草根小民除了感激何东的一片善心外,还有说法:何家的银两实在是多得用不了。

论荣华富贵,何福一族并不比谪系逊色。海景别墅、花园洋房亦是遍布港九。何福出门坐轿,轿夫侍从前呼后拥,煞是威风。在何鸿燊出世前,父亲早与叔伯分开来住。何世光在麦当奴的三层花园洋房,厨师、园丁、车夫、轿夫、护士、侍卫、奶妈、奴婢等就有20多人。

何鸿燊出生时,父亲何世光的事业正处高峰。何鸿燊聪明伶俐,父亲对他疼爱有加,便在香港赤柱海旁兴建了一幢度假别墅,别墅就以何鸿燊的英文名Stanly   Lodge命名,希望有帝王之相的何鸿燊长大后富贵荣华。

如何才能富贵荣华呢?何世光乃一介商人,只敢相信儿子有富贵相,不敢指望儿子真能做帝王。后代要富贵荣华,惟一的途径是做买办。

那个时代,买办是华商中最显赫的阶层,买办精通双语(英语、汉语),是沟通英商华商的桥梁。何氏家族的后代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何家还拥有巨大资产为出任买办的后代作担保。何东何福的第二代几乎全是买办,何氏家族的第三代也必然要走这条路。

何鸿燊没有做买办,他走的是另一条路。尽管这条路充满艰辛,他毕竟杀出一条血路,成为何氏后代中最富有、最有名望的一个。

我们假设何鸿燊的家庭没有遭遇灾祸,何鸿燊如愿以偿做上买办,他很可能是一个平庸的商人。在20世纪40年代,由于懂得英语的华人华商日益增多,买办惟我独尊渐成街坊笑话。40年代末汇丰银行率先打破行规,直接向华商贷款,这一重大改革引起各洋行纷纷效仿,从而迫使买办退出历史舞台。

香港的几大买办世家风光不再。1956年何东以94岁高寿逝世,标志着香港最大的买办世家的终结。

旧时富贵人家,多一妻数妾,家族枝叶繁茂。到20世纪中叶,何氏家族的谪系旁系有数百人之多,分散在香港和世界各地。除了何东之子何世礼做上国民党上将之外,未闻有谁在政界商界有大成就。何氏后代采取吃租与拍卖祖业极为保守的理财方式,而没有积极进取创造财富。后代繁衍越多,财富越被稀释。

物换星移、时过境迁,何氏后代越来越为人们所遗忘。

这个时候,一颗新星从港澳上空冉冉升起,并且越来越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他就是何氏家族的旁系何鸿燊。20世纪中叶之前,何东是香港华商第一人;那么,20世纪后期,何鸿燊是澳门华商第一人。

何鸿燊出人头地,并没有受益祖辈父辈的什么恩泽,他靠的是个人奋斗。而激发他个人奋斗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家道中落、世态炎凉。

炒股失败,家遭劫难

1934年的一天,13岁的何鸿燊躺在金银窝里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昨天还拥有的一切荡然无存了!

父亲投资股票破产,负债累累。住宅抵押了,别墅易主了,家私拍卖了,奴仆遣散了,家里的所有资产变卖掉还不够抵债。

股市本身就是一个投机市场,有人一夜暴富,有人一朝破产。那个时代,股市基本上是洋人的市场,上市公司全是英资,公司大股东全都是英商,只是投资者的成分较为复杂,除了英国人,华人中最活跃的是买办。

位于中区雪厂街的股票交易所交易用语是英语,所提供股票行情、公司财务报告等也一律是英语。因此,买办是香港华人中第一批投资者,他们同时又是华人的投资顾问或股票经纪。何家兄弟除了服务于任职的洋行外,自己也炒卖股票、兼做投资顾问。

那个时代,大股东和大证券商要炒作股票,不像现在这样雇用御用股评家在媒体炒作,往往是通过经纪和买办,这些人交际甚广,而香港地方小、人口不足百万,股市行情一传十,十传百地很快就会传遍香港。

怡和洋行是当时的首席洋行。洋行创始人就是19世纪大鸦片商查顿和马地臣,鸦片商们因为他们的疯狂行径从而触发了中英间的鸦片战争。到20世纪初,怡和洋行逐渐淡出鸦片贸易,转向民生事业,但是,靠投机生意和投机手段发财的传统却一直延续了下来。

何鸿燊的叔叔何世亮是怡和洋行买办,负责处理怡和与华商间的业务。何世亮与怡和洋行的大班交往“密切”,能够随意进出大班的办公室。一天,何世亮走进大班办公室,大班不在,发现地上有一封散落的信。何世亮信手拾起来,随眼瞄了一下,原来是关于怡和股票的内幕资料。

何世亮心中大喜:“此时购进怡和股票,可是要发大财呀!”他看完资料把它放好,不动声色走出大班办公室,心想绝不能泄露“天机”,要发财,只能让我们何家兄弟一起发!

据称,怡和大班手中持有大量怡和股票,他知道股市行情对他不利,正愁难以脱手。低价抛出,绝不是他的初衷;要卖出好价钱,只有诱惑傻瓜上当。精于炒作的怡和大班,是利用何世亮散布“内幕消息”诱人上钩,还是直接诱惑何世亮做傻瓜蛋,只有天知地知。

当天,世亮连忙召来世荣、世耀、世光三个兄长,共商发财大计。他们孤注一掷,倾其全部家底,还四处借债,疯狂地购进怡和股票。由于他们的大笔收购,怡和股票果然上涨了,这种炒作下的暴涨只能维持一时,聪明且冷静的炒家在这时都会趁早脱手遁市。何家兄弟给虚假的表象冲昏了头脑,以为怡和股票将会一如既往地暴涨不已。

不日,大股东趁高大手出货,怡和股票一落千丈、狂泻不已。何家四兄弟手中都持有大量怡和股票,来不及套现,几乎是一夜间就贬成价值极微的废纸。何家兄弟破产了,债主蜂拥而至,何家兄弟自杀的自杀,逃跑的逃跑。消息震惊省港澳。

怡和大班和大股东们赚得盘满钵满。但怡和大班矢口否认他有任何不轨行为,他声称股市暴涨暴跌就像海上风暴那样不可预测,投资者惟有谨慎理财方为上策。怡和大班还对何家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并且对破产自杀、“忠诚服务于怡和”的何世亮给予高度评价。

何家兄弟一口咬定这是怡和大班一手炮制的阴谋。这一说法,何家的后代至今仍坚持着。笔者曾撰写出版《香港股市风云录》,对香港股市的历史现状作过研究,笔者认为,即使怡和大班设有圈套,主要责任还得何家兄弟自负,因为任何理智的投资者都不会轻信任何渠道的消息,也不会采取这种“博尽”的赌徒式手法。

股市中的事情,往往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或者是“当其时糊涂、过其时清醒”。

事后,何家兄弟后悔不迭,骂自己好蠢。尤其是联手炒股的“始作俑者”何世亮,承受不了这种打击,更觉得有愧于三位兄长,无颜见家族老小,是家族的罪人,只好吞枪自杀结束性命。

破产之后,身为债权人的亲戚和商界朋友撕下脸皮上门逼债。从小养尊处优、在商界一帆风顺的何世耀哪里见过这种场面,承受得住这种压力?何世耀精神错乱,被送到精神病院。情绪得到控制后回家理疗,何世耀无法面对倾家荡产严酷现实,悄悄吞服安眠药自杀身亡。

何世荣的情况要稍许好些。伯父何东的前二房太太未生子,何世荣被过继给何东当儿子。如今儿子有难,富可敌国的老爹不会见死不救。何世荣欠下的债务给一笔勾销,何世荣得以逃过这场劫难。不过,三个弟弟死的死、逃的逃,做兄长苟且偷生,又有何光彩?何世荣平庸且黯淡地度过一生。

何鸿燊的父亲何世光,被逼得妻离子散、逃离香港。

何家公子成了平民弟子

在何家四兄弟中,何世光心理素质最强。他没有想过自绝,他后来说过这样的话:“天无绝人之路,除非你想自绝。”他说这话时,已经是越南著名的富商,所欠的债务全部了清。你要想活下去,就得设法还债,在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的社会里,债务人的地位连猪狗也不如。

麦当奴的祖屋给卖掉了,何家一家大小被“赶”到了门外。何鸿燊以为要搬到Stanly   Lodge(以何鸿燊英文名命名的别墅),母亲哭泣道:哪里还会有叫Stanly  Lodge的屋。度假别墅也卖掉了,家里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拍卖了——还不够抵债。

何世光很清楚,没还清债,即使自己不自杀,也可能被债主逼死。洋行不会雇用债务缠身的人做买办;商界的人都忌讳与资产不良者做生意。你手头有一点现钱,都可能立即被债主拿走,你的生意永远做不大,而债务却会越滚越多。香港是万万不能呆了,惟有走为上计。

何世光带着何鸿燊的两个未成年的哥哥,偷偷离开香港,逃往越南西贡,开始了流亡生涯。因怕债主寻到踪迹,好些年都没有跟家里通音讯。出逃前,只是说去南洋,具体什么地方没有告诉任何人。

何鸿燊母亲带着何鸿燊与他姐姐留在香港。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被遗弃了,何世光除了留下人,什么都没留下,仅有的一点钱也被带上做盘缠。说来真是冷酷,可不下这个狠心,遭遇可能会更悲惨。

一个富家太太带着几个小孩,如今上无片瓦,身无分文,未来日子怎么过?何家是香港的望族,不是有很多有钱的亲戚朋友吗?的确如此,在何世光当道之时,麦当奴的花园洋房和赤柱的度假别墅总是高朋满座。现在何家遭难,以往来往密切的亲戚朋友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当然,凭何家媳妇的名分到有钱的亲戚家哀求,靠他们接济,勉强度日还是不成问题的。

亲戚的表现伤透了何鸿燊母亲的心。她是一个有骨气的妇人,不想在有钱的亲戚面前低三下四,她横下一条心,决定先带孩子流落街头,晚上在骑楼下栖身,靠自己打工赚钱,租一间简陋的棚屋聊以容身。

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在何鸿燊一家走投无路之际,贵人出现了。这个贵人不是何家的亲戚,而是何世光的朋友周竣年爵士。

周竣年出身富商家族,留学英国牛津大学法律系,1914年获得大律师资格回港,但只在律师楼呆了半年,被父亲周少歧强令到他手下打理家族生意。周竣年精通中英文,很快成为商界翘楚,1931年被港督委任为定例局议员,何世光也是定例局议员,两人关系甚密。如今朋友有难,哪有不帮之理?

周竣年热心救助何世光留在香港的家人,还有一种说法。周竣年父亲周少歧有一妻三妾,子女18。1925年夏台风袭港,周少歧在半山的祖庭洋楼被吹塌,周少歧及两妾两媳、几个子女当场毙命,酿成11尸12命的惨剧(其中一人身怀六甲)。在香港,无论贫富,也不论有无文化,都很迷信,笃信什么报应说:要想有善报,只有平时多做善事。富有的周竣年常以慈善家的面貌出现。

第二种说法有多少根据,我们难以确定。我们能够肯定的是,周竣年救助何世光家人一片真心诚意,这使得何鸿燊母亲无法拒绝。他们一家住进周竣年安排的一间小屋子,总算没有流落街头。

如果不是家道中落,何鸿燊可能被送到英国留学,然后继承父业做洋行买办,还可能得到港督赏识,委任为太平绅士和定例局议员,如果这样,何鸿燊就不会闯荡澳门,写下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人生的幸与不幸,只有让时间来检验,让自己的行动来证实。

第四章 天上人间 世态炎凉当自强

家道中落,世态炎凉,落难公子遭到有钱亲戚的嘲弄,何鸿燊发誓要出人头地,昔日的浪荡公子成了勤奋好学的优等生。大学时代,一个漂亮的女生迷恋他,他囊中羞涩不敢示爱。日机袭港,防空洞里的何鸿燊竟有过34位美少女陪伴的“艳遇”。可惜好景不长,他为活命不得不逃往澳门。

家道中落,世态炎凉

家道中落,世态炎凉,年少的何鸿燊无法接受这冷酷的现实,又不得不面对这冷酷的现实。

想当初,衣食无忧,进出都有仆人侍候。现在父亲哥哥流亡南洋,家居陋室,空空荡荡,没有当家人,仿佛天都塌了。这一切都压在母亲柔弱的肩上,母亲和姐姐常为柴米油盐的事小声嘀咕,一家人忧柴忧米、忧穿忧用,这种情绪也传染至最年幼的何鸿燊,他常常担忧:老鼠偷米,明早没有米下锅,上学不成。

晚上躺在硬板床上,望着母亲忧郁的神色、简陋的家具用具,脑海里就浮现出富丽堂皇的洋房、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成群的奴仆、进进出出的阔佬贵妇。他那时还傻想,如果父亲和哥哥回来,就会把富贵荣华带回来。

何鸿燊最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