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鲁迅 >

第290章

鲁迅-第290章

小说: 鲁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5〕基础统系也称基础建造,指原始地壳。

  〔16〕阿屯(Eozone)

  美国科学家达逊曾在隐生宙(即文中的原始代)形成的加拿大石灰岩中,发现类似原生动物有孔虫的遗迹,取名为Eozone。

  〔17〕眉彪(1825—1908)又译梅标士,德国科学家。

  他经过研究,否定了隐生宙存在过有孔类原生动物的说法。

  〔18〕按寒武利亚纪后,当有奥陶纪(OrdovicianPeriod)。

  〔19〕按石炭当系石灰之误。

  〔20〕苇又作大苇(calamits),通译芦木,一种木贼纲的古植物。

  〔21〕达尔文(C。R。Darwin,1809—1882)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者。

  著有《物种起源》等。

  他提出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阐明了在自然条件的作用下,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客观规律,摧毁了各种唯心主义的神造论、目的论和生物不变论。

  〔22〕确荦土地瘠薄多石。

  〔23〕榜陀罗通译潘陀拉,希腊神话中的一个美女。

  主神宙斯把她送给厄匹米修斯为妻,并交给她一只箱子,内装疾病、灾害、罪恶等祸患,“希望”则藏在底层。

  她和厄匹米修斯见面时,打开箱盖,向人间放出各种祸患,却把“希望”关在箱里。

  〔24〕诡形之龙类指恐龙。

  〔25〕有齿之大鸟指始祖鸟。

  〔26〕垩笔即粉笔,我国多用石膏制作;其他国家则多用白垩土制作。

  白垩土是一种主要由微体动物遗壳堆积而成的白色土质岩石。

  〔27〕-丨丨-矿的古字。

  〔28〕貘指巨貘(Megatapirus),真貘科的古代哺乳动物。

  张角兽,当指恐角类(Dinocrata)动物,头上常有角状的骨质突起。

  恐鸟,又称莫滑(MOA)鸟,一种类似驼鸟的走禽。

  〔29〕按这里的临榆县、通县,据本文所附地图,当为临淄县、潍县。

  〔30〕迈尔英语mile的音译,即英里。

  〔31〕步日本的面积单位,同坪,一坪合三。三○五七平方米。

  〔32〕山西某炭田夺于英指一八九四年(光绪二十年)英国福公司攫取山西盂县平定矿权。

  山东各炭田夺于德,指一八九八年(光绪二十四年)德国政府攫取山东胶济铁路沿线三十里内矿权,次年德商瑞记洋行攫取山东境内五处矿权。

  〔33〕月无月无肥沃。

  〔34〕慢藏意思是财物保管不严。

  《易。系辞上》:“慢藏诲盗。”〔35〕黄神啸吟《淮南子。览冥训》:“西老折胜,黄神啸吟。”东汉高诱注:“为时〔按指夏桀之时)无法度,黄帝之神伤道之衰,故啸吟而长叹也。”白眚,指西方帝国主义者。

  眚,灾害。

  〔36〕关于俄索金州诸矿,见一九○三年十月一日日本大阪《朝日新闻》:“九月三十日天津特电:奉天将军以金州厅、复州、盖平、海龙厅等矿山许请清商出资开采,该清商联络俄国人,自俄国人出资,其权利尽落俄国人之手;故奉天将军近令禁止,俄国领事盛气诘问,奉天将军乃电请外务部,乞与俄国公使开议,以保护矿山权云。”奉天将军,指当时的盛京将军增祺。

  清商,指买办商人梁显诚。

  〔37〕浙绅某者指高尔伊,字子衡,浙江杭州人。

  一九○三年,他借开设宝昌公司承办浙东衢、严、温、处四府矿产之名,暗中以二百五十万两银价将四府矿产全部出卖给意大利惠工公司。

  同年十月三日,浙江留日学生曾在东京上野三宜亭集会抗议,并发布公开信声讨高尔伊的卖国行径。

  〔38〕教士说法,犹酿巨前一八九八年到一九○三年间,浙江的台州、处州、衢州、严州等地区,爆发过多次以反对教会为口号的群众反帝斗争,都遭到清政府的残酷镇压。

  计有一八九八年二月的海门起义,一九○○年七月的诸暨起义、八月的衢州起义、九月的宁海起义,一九○三年六月的宁海、桐庐起义等。

  前,同灾。

  〔39〕服箱驾车。

  《诗经。小雅。大东》:“皖彼牵牛,不可以服箱。”
  中山大学开学致语

  中山先生〔2〕一生致力于国民革命的结果,留下来的极大的纪念,是:中华民国。

  但是,“革命尚未成功”〔3〕。

  为革命策源地的广州,现今却已在革命的后方了。

  设立在这里,如校史所说,将“以贯彻孙总理革命的精神”的中山大学,从此要开始他的第一步。

  那使命是很重大的,然而在后方。

  中山先生却常在革命的前线。

  但中山先生还有许多书。

  我想:中山大学与革命的关系,大概就等于许多书。

  但不是死书:他须有奋发革命的精神,增加革命的才绪,坚固革命的魄力的力量。

  现在,四近没有炮火,没有鞭笞,没有压制,于是也就没有反抗,没有革命。

  所有的多是曾经革命,将要革命,或向往革命的青年,将在平静的空气中,度着探求学术的生活。

  但这平静的空气,必须为革命的精神所弥漫;这精神则如日光,永永放射,无远弗到。

  否则,革命的后方便成为懒人享福的地方。

  中山大学也还是无意义。

  不过使国内多添了许多好看的头衔。

  结末的祝词是:我先只希望中山大学中人虽然坐着工作而永远记得前线。

  EE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七年三月广州出版的《国立中山大学开学纪念册》“论述”栏,署名周树人。

  〔2〕中山先生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逸仙,广东香山(今中山)人,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家。

  〔3〕“革命尚未成功”见孙中山遗嘱。
  周豫才告白

  仆已辞去山会师范学校〔2〕校长。

  校内诸事业于本月十三日由学务科派科员朱君幼溪至校交代清楚。

  凡关于该校事务,以后均希向民事署学务科接洽,仆不更负责任。

  此白。

  EE

  〔1〕本篇最初刊于一九一二年二月十九日《越铎日报》广告栏,原无标点。

  〔2〕山会师范学校原名山会初级师范学堂,一九一二年一月改称绍兴师范学校。

  山会,山阴、会稽二县的简称。
  自传

  鲁迅,以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之绍兴城内姓周的一个大家族里。

  父亲是秀才;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到能看文学作品的程度。

  家里原有祖遗的四五十亩田,但在父亲死掉之前,已经卖完了。

  这时我大约十三四岁,但还勉强读了三四年多的中国书。

  因为没有钱,就得寻不用学费的学校,于是去到南京,住了大半年,考进了水师学堂。

  不久,分在管轮班,我想,那就上不了舱面了,便走出,又考进了矿路学堂,在那里毕业;被送往日本留学。

  但我又变计,改而学医,学了两年,又变计,要弄文学了。

  于是看些文学书,一面翻译,也作些论文,设法在刊物上发表。

  直到一九一○年,我的母亲无法生活,这才回国,在杭州师范学校作助教,〔2〕次年在绍兴中学作监学〔3〕。

  一九一二年革命后,被任为绍兴师范学校校长〔4〕。

  但绍兴革命军的首领〔5〕是强盗出身,我不满意他的行为,他说要杀死我了,我就到南京,在教育部办事,由此进北京,做到社会教育司的第二科科长。

  一九一八年“文学革命”运动起,我始用“鲁迅”的笔名作小说,登在《新青年》〔6〕上,以后就时时作些短篇小说和短评;一面也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讲师。

  因为做评论,敌人就多起来,北京大学教授陈源开始发表这“鲁迅”就是我,〔7〕由此弄到段祺瑞将我撤职,并且还要逮捕我。

  我只好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做教授;约有半年,和校长以及别的几个教授冲突了,便到广州,在中山大学做了教务长兼文科教授。

  又约半年,国民党北伐分明很顺利,厦门的有些教授就也到广州来了,不久就清党〔8〕,我一生从未见过有这么杀人的,我就辞了职,回到上海,想以译作谋生。

  但因为加入自由大同盟〔9〕,听说国民党在通缉我了,我便躲起来。

  此后又加入了左翼作家联盟〔10〕,民权同盟〔11〕。

  到今年,我的一九二六年以后出版的译作,几乎全被国民党所禁止。

  我的工作,除翻译及编辑的不算外,创作的有短篇小说集二本,散文诗一本,回忆记一本,论文集一本,短评八本,《中国小说史略》一本。

  EE

  〔1〕本篇据手稿编入,原无标题,当写于一九三四年三、四月间。

  当时鲁迅正和茅盾一起应美国人伊罗生之托选编一部题名《草鞋脚》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集。

  该书计划收入各入选作者的小传。

  本篇即为此而写。

  〔2〕鲁迅于一九○九年七、八月间回国,同年九月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任日籍教员的翻译,同时讲授生理学和化学。

  〔3〕绍兴中学即绍兴府中学堂。

  一九一○年九月,鲁迅到该校任监学兼生物教员。

  监学,负责管理学生的职员,一般也兼任教学工作。

  〔4〕鲁迅于一九一一年十一月绍兴光复后任山会师范学堂监督(校长)。

  一九一二年初该校改名为绍兴师范学校。

  〔5〕指王金发(1882—1915),名逸,字季高,浙江嵊县人。

  浙东洪门会平阳党首领,后由陶成章介绍加入光复会。

  一九一一年十一月任绍兴军政分府都督。

  “二次革命”失败后,在一九一五年七月被袁世凯的走狗浙江督军朱瑞杀害于杭州。

  一九一二年,因鲁迅支持的《越铎日报》对军政分府的弊端有所批评,曾出现过王金发要派人暗杀鲁迅的传言。

  参看《朝花夕拾。范爱农》。

  〔6〕《新青年》综合性月刊,“五四”时期倡导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刊物,陈独秀主编。

  一九一五年九月创刊于上海。

  第一卷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

  一九一六年底迁至北京。

  从一九一八年一月起,李大钊等参加编辑工作。

  一九二二年七月休刊,共出九卷,每卷六期。

  鲁迅在“五四”时期同该刊联系密切,是它的重要撰稿人,并曾参与该刊编辑工作。

  〔7〕陈源(1896—1970)字通伯,笔名西滢,江苏无锡人,现代评论派重要成员。

  著有《西滢闲话》等。

  在“女师大风潮”中,他一再散布流言,攻击鲁迅等“挑剔风潮”,又在一九二六年一月二十日《晨报副刊》发表《致志摩》的信,其中有“鲁迅,即教育部佥事周树人”等语。

  〔8〕清党一九二四年,国民党在孙中山主持下改组以后,承认共产党员以个人资格参加该党。

  一九二七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政变,公布“清党”决议案,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分子,这就是所谓“清党运动”。

  〔9〕自由大同盟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的简称,中国共产党支持和领导下的进步团体,一九三○年二月成立于上海。

  其宗旨是争取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等自由,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鲁迅是发起人之一,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即以此为罪名,呈请国民党中央通缉“堕落文人鲁迅”,鲁迅被迫于三月十九日离寓避难,四月一日回寓。

  〔10〕左翼作家联盟即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学团体。

  领导成员有鲁迅、夏衍、冯雪峰、冯乃超、周扬等。

  一九三○年三月成立于上海。

  一九三五年底自行解散。

  〔11〕民权同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简称,宋庆龄、蔡元培、杨铨、鲁迅等发起组织的进步团体。

  一九三二年十二月成立于上海。

  其宗旨是反对国民党的法西斯专制,援救政治犯,争取集会、结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