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鲁迅 >

第147章

鲁迅-第147章

小说: 鲁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5)卢骚(1712—1778)通译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天赋人权”学说的倡
导者。在哲学上,他承认感觉是认识的根源,但又强调人有“天赋的感情”和天赋
的“道德观念”,并承认自然神论者的所谓上帝的存在。主要著作有《社会契约论》、
《爱弥儿》等。按卢梭的生存年代在沙弗斯伯利之后。
  (46)希籁(1759—1805)通译席勒,德国诗人、戏剧家。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
代表作家之一。他的哲学观点倾向于康德的唯心主义,认为支配物质的是“自由精
神”,只要摆脱物质的限制,追求感觉和理性的完美的结合,人就能达到自由和理
想的王国。著有剧本《强盗》、《阴谋与爱情》、《华伦斯坦》等。
  (47)sK然忧虑、不满足的意思。
  (48)波陀牙即葡萄牙。
  (49)机括指武器。
  (50)禺大猴子;,橡实。《庄子·齐物论》有“狙(猴)公赋”的寓言。


                            我们怎样做父亲⑴

  我作这一篇文的本意,其实是想研究怎样改革家庭;又因为中国亲权重,父权
更重,所以尤想对于从来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父子问题,发表一点意见。总而言之:
只是革命要革到老子身上罢了。但何以大模大样,用了这九个字的题目呢?这有两
个理由:
  第一,中国的“圣人之徒”⑵,最恨人动摇他的两样东西。一样不必说,也与
我辈决不相干;一样便是他的伦常,我辈却不免偶然发几句议论,所以株连牵扯,
很得了许多“铲伦常⑶”“禽兽行”之类的恶名。他们以为父对于子,有绝对的权
力和威严;若是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但
祖父子孙,本来各各都只是生命的桥梁的一级,决不是固定不易的。现在的子,便
是将来的父,也便是将来的祖。我知道我辈和读者,若不是现任之父,也一定是候
补之父,而且也都有做祖宗的希望,所差只在一个时间。为想省却许多麻烦起见,
我们便该无须客气,尽可先行占住了上风,摆出父亲的尊严,谈谈我们和我们子女
的事;不但将来着手实行,可以减少困难,在中国也顺理成章,免得“圣人之徒”
听了害怕,总算是一举两得之至的事了。所以说,“我们怎样做父亲。”
  第二,对于家庭问题,我在《新青年》的《随感录》⑷(二五,四十,四九)
中,曾经略略说及,总括大意,便只是从我们起,解放了后来的人。论到解放子女,
本是极平常的事,当然不必有什么讨论。但中国的老年,中了旧习惯旧思想的毒太
深了,决定悟不过来。譬如早晨听到乌鸦叫,少年毫不介意,迷信的老人,却总须
颓唐半天。虽然很可怜,然而也无法可救。没有法,便只能先从觉醒的人开手,各
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
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还有,我曾经说,自己并非创作者,便在上海报纸的《新教训》里,挨了一顿
骂⑸。但我辈评论事情,总须先评论了自己,不要冒充,才能像一篇说话,对得起
自己和别人。我自己知道,不特并非创作者,并且也不是真理的发见者。凡有所说
所写,只是就平日见闻的事理里面,取了一点心以为然的道理;至于终极究竟的事,
却不能知。便是对于数年以后的学说的进步和变迁,也说不出会到如何地步,单相
信比现在总该还有进步还有变迁罢了。所以说,“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我现在心以为然的道理,极其简单。便是依据生物界的现象,一,要保存生命;
二,要延续这生命;三,要发展这生命(就是进化)。生物都这样做,父亲也就是
这样做。
  生命的价值和生命价值的高下,现在可以不论。单照常识判断,便知道既是生
物,第一要紧的自然是生命。因为生物之所以为生物,全在有这生命,否则失了生
物的意义。生物为保存生命起见,具有种种本能,最显著的是食欲。因有食欲才摄
取食物,因有食物才发生温热,保存了生命。但生物的个体,总免不了老衰和死亡,
为继续生命起见,又有一种本能,便是性欲。因性欲才有性交,因有性交才发生苗
裔,继续了生命。所以食欲是保存自己,保存现在生命的事;性欲是保存后裔,保
存永久生命的事。饮食并非罪恶,并非不净;性交也就并非罪恶,并非不净。饮食
的结果,养活了自己,对于自己没有恩;性交的结果,生出子女,对于子女当然也
算不了恩。--前前后后,都向生命的长途走去,仅有先后的不同,分不出谁受谁
的恩典。
  可惜的是中国的旧见解,竟与这道理完全相反。夫妇是“人伦之中”,却说是
“人伦之始⑹”;性交是常事,却以为不净;生育也是常事,却以为天大的大功。
人人对于婚姻,大抵先夹带着不净的思想。亲戚朋友有许多戏谑,自己也有许多羞
涩,直到生了孩子,还是躲躲闪闪,怕敢声明;独有对于孩子,却威严十足,这种
行径,简直可以说是和偷了钱发迹的财主,不相上下了。我并不是说,--如他们
攻击者所意想的,--人类的性交也应如别种动物,随便举行;或如无耻流氓,专
做些下流举动,自鸣得意。是说,此后觉醒的人,应该先洗净了东方固有的不净思
想,再纯洁明白一些,了解夫妇是伴侣,是共同劳动者,又是新生命创造者的意义。
所生的子女,固然是受领新生命的人,但他也不永久占领,将来还要交付子女,像
他们的父母一般。只是前前后后,都做一个过付的经手人罢了。




  生命何以必需继续呢?就是因为要发展,要进化。个体既然免不了死亡,进化
又毫无止境,所以只能延续着,在这进化的路上走。走这路须有一种内的努力,有
如单细胞动物有内的努力,积久才会繁复,无脊椎动物有内的努力,积久才会发生
脊椎。所以后起的生命,总比以前的更有意义,更近完全,因此也更有价值,更可
宝贵;前者的生命,应该牺牲于他。
  但可惜的是中国的旧见解,又恰恰与这道理完全相反。本位应在幼者,却反在
长者;置重应在将来,却反在过去。前者做了更前者的牺牲,自己无力生存,却苛
责后者又来专做他的牺牲,毁灭了一切发展本身的能力。我也不是说,--如他们
攻击者所意想的,--孙子理应终日痛打他的祖父,女儿必须时时咒骂他的亲娘。
是说,此后觉醒的人,应该先洗净了东方古传的谬误思想,对于子女,义务思想须
加多,而权力思想却大可切实核减,以准备改作幼者本位的道德。况且幼者受了权
力,也并非永久占有,将来还要对于他们的幼者,仍尽义务,只是前前后后,都做
一切过付的经手人罢了。
  “父子间没有什么恩”这一个断语,实是招致“圣人之徒”面红耳赤的一大原
因。他们的误点,便在长者本位与利己思想,权力思想很重,义务思想和责任心却
很轻。以为父子关系,只须“父兮生我⑺”一件事,幼者的全部,便应为长者所有。
尤其堕落的,是因此责望报偿,以为幼者的全部,理该做长者的牺牲。殊不知自然
界的安排,却件件与这要求反对,我们从古以来,逆天行事,于是人的能力,十分
萎缩,社会的进步,也就跟着停顿。我们虽不能说停顿便要灭亡,但较之进步,总
是停顿与灭亡的路相近。
  自然界的安排,虽不免也有缺点,但结合长幼的方法,却并无错误。他并不用
“恩”,却给予生物以一种天性,我们称他为“爱”。动物界中除了生子数目太多
一一爱不周到的如鱼类之外,总是挚爱他的幼子,不但绝无利益心情,甚或至于牺
牲了自己,让他的将来的生命,去上那发展的长途。
  人类也不外此,欧美家庭,大抵以幼者弱者为本位,便是最合于这生物学的真
理的办法。便在中国,只要心思纯白,未曾经过“圣人之徒”作践的人,也都自然
而然的能发现这一种天性。例如一个村妇哺乳婴儿的时候,决不想到自己正在施恩;
一个农夫取妻的时候,也决不以为将要放债。只是有了子女,即天然相爱,愿他生
存;更进一步的,便还要愿他比自己更好,就是进化。这离绝了交换关系利害关系
的爱,便是人伦的索子,便是所谓“纲”。倘如旧说,抹杀了“爱”,一味说“恩”,
又因此责望报偿,那便不但败坏了父子间的道德,而且也大反于做父母的实际的真
情,播下乖剌的种子。有人做了乐府,说是“劝孝”,大意是什么“儿子上学堂,
母亲在家磨杏仁,预备回来给他喝,你还不孝么⑻”之类,自以为“拼命卫道”。
殊不知富翁的杏酪和穷人的豆浆,在爱情上价值同等,而其价值却正在父母当时并
无求报的心思;否则变成买卖行为,虽然喝了杏酪,也不异“人乳喂猪⑼”,无非
要猪肉肥美,在人伦道德上,丝毫没有价值了。
  所以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
  无论何国何人,大都承认“爱己”是一件应当的事。这便是保存生命的要义,
也就是继续生命的根基。因为将来的运命,早在现在决定,故父母的缺点,便是子
孙灭亡的伏线,生命的危机。易卜生做的《群鬼》(有潘家洵君译本,载在《新朝》
一卷五号)虽然重在男女问题,但我们也可以看出遗传的可怕。欧士华本是要生活,
能创作的人,因为父亲的不检,先天得了病毒,中途不能做人了。他又很爱母亲,
不忍劳他服侍,便藏着吗啡,想待发作时候,由使女瑞琴帮他吃下,毒杀了自己;
可是瑞琴走了。他于是只好托他母亲了。

  欧 “母亲,现在应该你帮我的忙了。”
  阿夫人 “我吗?”
  欧 “谁能及得上你。”
  阿夫人 “我!你的母亲!”
  欧 “正为那个。”
  阿夫人 “我,生你的人!”
  欧 “我不曾教你生我。并且给我的是一种什么日子?我不要他!你拿回去罢!”
这一段描写,实在是我们做父亲的人应该震惊戒惧佩服的;决不能昧了良心,说儿
子理应受罪。这种事情,中国也很多,只要在医院做事,便能时时看见先天梅毒性
病儿的惨状;而且傲然的送来的,又大抵是他的父母。但可怕的遗传,并不只是梅
毒,另外许多精神上体质上的缺点,也可以传之子孙,而且久而久之,连社会都蒙
着影响。我们且不高谈人群,单为子女说,便可以说凡是不爱己的人,实在欠缺做
父亲的资格。就令硬做了父亲,也不过如古代的草寇称王一般,万万算不了正统。
将来学问发达,社会改造时,他们侥幸留下的苗裔,恐怕总不免要受善种学(Euge
nics⑽)者的处置。
  倘若现在父母并没有将什么精神上体质上的缺点交给子女,又不遇意外的事,
子女便当然健康,总算已经达到了继续生命的目的。但父母的责任还没有完,因为
生命虽然继续了,却是停顿不得,所以还须教这新生命去发展。凡动物较高等的,
对于幼雏,除了养育保护以外,往往还教他们生存上必需的本领。例如飞禽便教飞
翔,鸷兽便教搏击。人类更高几等,便也有愿意子孙更进一层的天性。这也是爱。
上文所说的是对于现在,这是对于将来。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
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超
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⑾”,
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假使古代的单细胞动物,也遵着这教训,那便永远不
敢分裂繁复,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人类了。
  幸而这一类教训,虽然害过许多人,却还未能完全扫尽了一切人的天性。没有
读过“圣贤书”的人,还能将这天性在名教的斧钺底下,时时流露,时时萌蘖;这
便是中国人虽然凋落萎缩,却未灭绝的原因。
  所以觉醒的人,此后应将这天性的爱,更加扩张,更加醇化;用无我的爱,自
己牺牲于后起新人。开宗第一,便是理解。往昔的欧人对于孩子的误解,是以为成
人的预备;中国人的误解是以为缩小的成人。直到近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才
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
达。所以一切设施,都应该以孩子为本位,日本近来,觉悟的也很不少;对于儿童
的设施,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