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鲁迅 >

第134章

鲁迅-第134章

小说: 鲁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年入爱尔兰,檄
其人士,于政治宗教,皆欲有所更革,顾终不成。
逮千八百十五年,其诗《阿剌斯
多》(Alastor)(98)始出世,记怀抱神思之人,索求美者,遍历不见,终死旷原,
如自叙也。
次年乃识裴伦于瑞士;裴伦深称其人,谓奋迅如狮子,又善其诗,而世
犹无顾之者。
又次年成《伊式阑转轮篇》(The Revoltof Islam)。
凡修黎怀抱,
多抒于此。
篇中英雄曰罗昂,以热诚雄辩,警其国民,鼓吹自由,挤击压制,顾正
义终败,而压制于以凯还,罗昂遂为正义死。
是诗所函,有无量希望信仰,暨无穷
之爱,穷追不舍,终以殒亡。
盖罗昂者,实诗人之先觉,亦即修黎之化身也。

  至其杰作,尤在剧诗;尤伟者二,一曰《解放之普洛美迢斯》(PrometheusUn
bound)(99),一曰《煔希》(TheCenci)。
前者事本希腊神话,意近裴伦之《凯因》。

假普洛美迢为人类之精神,以爱与正义自由故,不恤艰苦,力抗压制主者僦毕多(1
00),窃火贻人,受絷于山顶,猛鹫日啄其肉,而终不降。
僦毕多为之辟易;普洛美
迢乃眷女子珂希亚,获其爱而毕。
珂希亚者,理想也。
《煔希》之篇,事出意太利,
记女子煔希之父,酷虐无道,毒虐无所弗至,煔希终杀之,与其后母兄弟,同戮于
市。
论者或谓之不伦。
顾失常之事,不能绝于人间,即中国《春秋》(101),修自圣
人之手者,类此之事,且数数见,又多直书无所讳,吾人独于修黎所作,乃和众口
而难之耶?上述二篇,诗人悉出以全力,尝自言曰,吾诗为众而作,读者将多。

曰,此可登诸剧场者。
顾诗成而后,实乃反是,社会以谓不足读,伶人以谓不可为;
修黎抗伪俗弊习以成诗,而诗亦即受伪俗弊习之天阏,此十九栋(102)上叶精神界之
战士,所为多抱正义而骈殒者也。
虽然,往时去矣,任其自去,若夫修黎之真值,
则至今日而大昭。
革新之潮,此其巨派,戈德文书出,初启其端,得诗人之声,乃
益深入世人之灵府。
凡正义自由真理以至博爱希望诸说,无不化而成醇,或为罗昂,
或为普洛美迢,或为伊式阑之壮士,现于人前,与旧习对立,更张破坏,无稍假借
也。
旧习既破,何物斯存,则惟改革之新精神而已。
十九世纪机运之新,实赖有此。

朋思唱于前,裴伦修黎起其后,掊击排斥,人渐为之仓皇;而仓皇之中,即亟人生
之改进。
故世之嫉视破坏,加之恶名者,特见一偏而未得其全体者尔。
若为案其真
状,则光明希望,实伏于中。
恶物悉颠,于群何毒?破坏之云,特可发自冥顽牧师
之口,而不可出诸全群者也。
若其闻之,则破坏为业,斯愈益贵矣!况修黎者,神
思之人,求索而无止期,猛进而不退转,浅人之所观察,殊莫可得其渊深。
若能真
识其人,将见品性之卓,出于云间,热诚勃然,无可沮遏,自趁其神思而奔神思之
乡;此其为乡,则爰有美之本体。
奥古斯丁(103)曰,吾未有爱而吾欲爱,因抱希冀
以求足爱者也。
惟修黎亦然,故终出人间而神行,冀自达其所崇信之境;复以妙音,
喻一切未觉,使知人类曼衍之大故,暨人生价值之所存,扬同情之精神,而张其上
征渴仰之思想,使怀大希以奋进,与时劫同其无穷。
世则谓之恶魔,而修黎遂以孤
立;群复加以排挤,使不可久留于人间,于是压制凯还,修黎以死,盖宛然阿剌斯
多之殒于大漠也。

  虽然,其独慰诗人之心者,则尚有天然在焉。
人生不可知,社会不可恃,则对
天物之不伪,遂寄之无限之温情。
一切人心,孰不如是。
特缘受染有异,所感斯殊,
故目睛夺于实利,则欲驱天然为之得金资;智力集于科学,则思制天然而见其法则;
若至下者,乃自春徂冬,于两间崇高伟大美妙之见象,绝无所感应于心,自堕神智
于深渊,寿虽百年,而迄不知光明为何物,又爰解所谓卧天然之怀,作婴儿之笑矣。

修黎幼时,素亲天物,尝曰,吾幼即爱山河林壑之幽寂,游戏于断崖绝壁之为危险,
吾伴侣也。
考其生平,诚如自述。
方在稚齿,已盘桓于密林幽谷之中,晨瞻晓日,
夕观繁星,俯则瞰大都中人事之盛衰,或思前此压制抗拒之陈迹;而芜城古邑,或
破屋中贫人啼饥号寒之状,亦时复历历入其目中。
其神思之澡雪(104),既至异于常
人,则旷观天然,自感神,凡万汇之当其前,皆若有情而至可念也。
故心弦之动,
自与天籁合调,发为抒情之什,品悉至神,莫可方物,非狭斯丕尔暨斯宾塞(105)所
作,不有足与相伦比者。
比千八百十九年春,修黎定居罗马,次年迁毕撒(106);裴
伦亦至,此他之友多集,为其一生中至乐之时。
迨二十二年七月八日,偕其友乘舟
泛海,而暴风猝起,益以奔电疾雷,少顷波平,孤舟遂杳。
裴伦闻信大震,遣使四
出侦之,终得诗人之骸于水裔,乃葬罗马焉。
修黎生时,久欲与生死问题以诠解,
自曰,未来之事,吾意已满于柏拉图暨培庚之所言,吾心至定,无畏而多望,人居
今日之躯壳,能力悉蔽于阴云,惟死亡来解脱其身,则秘密始能阐发。
又曰,吾无
所知,亦不能证,灵府至奥之思想,不能出以言辞,而此种事,纵吾身亦莫能解尔。

嗟乎,死生之事大矣,而理至,置而不解,诗人未能,而解之之术,又独有死而
已。
故修黎曾泛舟坠海,乃大悦呼曰,今使吾释其秘密矣!然不死。
一日浴于海,
则伏而不起,友引之出,施救始苏,曰,吾恒欲探井中,人谓诚理伏焉,当我见诚,
而君见我死也。
然及今日,则修黎真死矣,而人生之,亦以真释,特知之者,亦
独修黎已耳。


                                   七

  若夫斯拉夫民族,思想殊异于西欧,而裴伦之诗,亦疾进无所沮核。
俄罗斯当
十九世纪初叶,文事始新,渐乃独立,日益昭明,今则已有齐驱先觉诸邦之概,令
西欧人士,无不惊其美伟矣。
顾夷考权舆,实本三士:曰普式庚(107),曰来尔孟多
夫(108),曰鄂戈理。
前二者以诗名世,均受影响于裴伦;惟鄂戈理以描绘社会人生
之黑暗著名,与二人异趣,不属于此焉。

  普式庚(A.Pushkin)以千七百九十九年生于墨斯科,幼即为诗,初建罗曼宗
于其文界,名以大扬。
顾其时俄多内讧,时势方亟,而普式庚诗多讽喻,人即借而
挤之,将流鲜卑(109),有数耆宿力为之辩,始获免,谪居南方。
其时始读裴伦诗,
深感其大,思理文形,悉受转化,小诗亦尝摹裴伦;尤著者有《高加索累囚行》(1
10),至与《哈洛尔特游草》相类。
中记俄之绝望青年,囚于异域,有少女为释缚纵
之行,青年之情意复苏,而厥后终于孤去。
其《及泼希》(Gypsy)一诗亦然,及泼
希者,流浪欧洲之民,以游牧为生者也。
有失望于世之人曰阿勒戈,慕是中绝色,
因入其族,与为婚因,顾多嫉,渐察女有他爱,终杀之。
女之父不施报,特令去不
与居焉。
二者为诗,虽有裴伦之色,然又至殊,凡厥中勇士,等是见放于人群,顾
复不离亚历山大时俄国社会之一质分,易于失望,速于奋兴,有厌世之风,而其志
至不固。
普式庚于此,已不与以同情,诸凡切于报复而观念无所胜人之失,悉指摘
不为讳饰。
故社会之伪善,既灼然现于人前,而及泼希之朴野纯全,亦相形为之益
显。
论者谓普式庚所爱,渐去裴伦式勇士而向祖国纯朴之民,盖实自斯时始也。

后巨制,曰《阿内庚》(Eugiene Onieguine)(111),诗材至简,而文特富丽,尔
时俄之社会,情状略具于斯。
惟以推敲八年,所蒙之影响至不一,故性格迁流,首
尾多异。
厥初二章,尚受裴伦之感化,则其英雄阿内庚为性,力抗社会,断望人间,
有裴伦式英雄之概,特已不凭神思,渐近真然,与尔时其国青年之性质肖矣。
厥后
外缘转变,诗人之性格亦移,于是渐离裴伦,所作日趣于独立;而文章益妙,著述
亦多。
至与裴伦分道之因,则为说亦不一:或谓裴伦绝望奋战,意向峻绝,实与普
式庚性格不相容,曩之信崇,盖出一时之激越,迨风涛大定,自即弃置而返其初;
或谓国民性之不同,当为是事之枢纽,西欧思想,绝异于俄,其去裴伦,实由天性,
天性不合,则裴伦之长存自难矣。
凡此二说,无不近理:特就普式庚个人论之,则
其对于裴伦,仅摹外状,迨放浪之生涯毕,乃骤返其本然,不能如来尔孟多夫,终
执消极观念而不舍也。
故旋墨斯科后,立言益务平和,凡足与社会生冲突者,咸力
避而不道,且多赞诵,美其国之武功。
千八百三十一年波阑抗俄(112),西欧诸国右
波阑,于俄多所憎恶。
普式庚乃作《俄国之谗谤者》暨《波罗及诺之一周年》二篇
(113),以自明爱国。
丹麦评骘家勃阑兑思(G.Brandes)(114)于是有微辞,谓惟
武力之恃而狼藉人之自由,虽云爱国,顾为兽爱。
特此亦不仅普式庚为然,即今之
君子,日日言爱国者,于国有诚为人爱而不坠于兽爱者,亦仅见也。
及晚年,与和
阑(115)公使子覃提斯,终于决斗被击中腹,越二日而逝,时为千八百三十七年。

俄自有普式庚,文界始独立,故文史家芘宾(118)谓真之俄国文章,实与斯人偕起也。

而裴伦之摩罗思想,则又经普式庚而传来尔孟多夫。
来尔孟多夫(M.Lermontov)
生于千八百十四年,与普式庚略并世。
其先来尔孟斯(T.Learmont)(117)氏,英
之苏格兰人;故每有不平,辄云将去此冰雪警吏之地,归其故乡。
顾性格全如俄人,
妙思善感,惆怅无间,少即能缀德语成诗;后入大学被黜,乃居陆军学校二年,出
为士官,如常武士,惟自谓仅于香宾酒中,加少许诗趣而已。
及为禁军骑兵小校,
始仿裴伦诗纪东方事,且至慕裴伦为人。
其自记有曰,今吾读《世胄裴伦传》,知
其生涯有同我者;而此偶然之同,乃大惊我。
又曰,裴伦更有同我者一事,即尝在
苏格兰,有媪谓裴伦母曰,此儿必成伟人,且当再娶。
而在高加索,亦有媪告吾大
母,言与此同。
纵不幸如裴伦,吾亦愿如其说。
(118)顾来尔孟多夫为人,又近修黎。

修黎所作《解放之普洛美迢》,感之甚力,于人生善恶竞争诸问,至为不宁,而诗
则不之仿。
初虽摹裴伦及普式庚,后亦自立。
且思想复类德之哲人勖宾赫尔,知习
俗之道德大原,悉当改革,因寄其意于二诗,一曰《神摩》(Demon),一曰《谟哜
黎》(Mtsyri)(119)。
前者托旨于巨灵,以天堂之逐客,又为人间道德之憎者,超
越凡情,因生疾恶,与天地斗争,苟见众生动于凡情,则辄旋以贱视。
后者一少年
求自由之呼号也。
有孺子焉,生长山寺,长老意已断其情感希望,而孺子魂梦,不
离故园,一夜暴风雨,乃乘长老方祷,潜遁出寺,彷徨林中者三日,自由无限,毕
生莫伦。
后言曰,尔时吾自觉如野兽,力与风雨电光猛虎战也。
顾少年迷林中不能
返,数日始得之,惟已以斗豹得伤,竟以是殒。
尝语侍疾老僧曰,丘墓吾所弗惧,
人言毕生忧患,将入睡眠,与之永寂,第优与吾生别耳。
……吾犹少年。
……宁汝
尚忆少年之梦,抑已忘前此世间憎爱耶?倘然,则此世于汝,失其美矣。
汝弱且老,
灭诸希望矣。
少年又为述林中所见,与所觉自由之感,并及斗豹之事曰,汝欲知吾
获自由时,何所为乎?吾生矣。
老人,吾生矣。
使尽吾生无此三日者,且将惨淡冥
暗,逾汝暮年耳。
及普式庚斗死,来尔孟多夫又赋诗以寄其悲(120),末解有曰,汝
侪朝人,天才自由之屠伯,今有法律以自庇,士师盖无如汝何,第犹有尊严之帝在
天,汝不能以金资为赂。
……以汝黑血,不能涤吾诗人之血痕也。
诗出,举国传诵,
而来尔孟多夫亦由是得罪,定流鲜卑;后遇援,乃戍高加索,见其地之物色,诗益
雄美。
惟当少时,不满于世者义至博大,故作《神摩》,其物犹撒但,恶人生诸凡
陋劣之行,力与之敌。
如勇猛者,所遇无不庸懦,则生激怒;以天生崇美之感,而
众生扰扰,不能相知,爱起厌倦,憎恨人世也。
顾后乃渐即于实,凡所不满,已不
在天地人间,退而止于一代;后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