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二月河.帝王系列(全本txt) >

第794章

二月河.帝王系列(全本txt)-第794章

小说: 二月河.帝王系列(全本txt)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哥话说的村俗,我觉得很有道理。要我是四哥,或许也得这么办。”十四阿哥胤禵说道,“他的这一手颇高明。郑春华莫名其妙死了,我看就是他的手脚,后头有什么文章还难说——要真是一场戏,四哥的心机也就太厉害了,一头不哼不哈地做事,寻我们的把柄,一头又预备砖头砸太子!不叫的狗咬人最狠,我们不能没一点防备!”
  想到胤祥不肯交档案,几个人都倒抽了一口冷气,靠这些档案,已经连扯出一百多名官员要参劾查办,焉知没有查到与八阿哥有关的东西待机抛出?几个人苦苦想着,无奈从前在户部刑部办事太多,手条虽然都收回了,但与此关联的其他人事帐目一时之间哪能清白了?胤禟想想那日见胤祥的情形,越发觉得不对,但“不对”究竟在什么地方,却也没个头绪,不禁摇了摇头。
  “老九!”胤禩显得沉着些,思索着说道:“档案不能再要了,老十三是个鬼魅精灵,他不肯交出来,本身就是信不过,说不定已经嗅出什么味儿了。”胤禟点点头,说道:“晓得。我留着心哩,我已经吩咐贾平,叫他关照乔姐,十三爷写一片纸,也得看看写的什么?任伯安那边也说一下,阿兰是他手下的,监视得密一些。”胤禩点了点头,抬眼看了看胤禟,“我总觉得任伯安这里要出事,他出事我们不得了,但如今没这个人还不行。你立即叫他出京,避居江夏,他手头抄的百官档,全都转送到对门运河码头万永当铺,严加看管。如今局势风雨不定,要小心小心小心!”他两个这番对话,胤誐如堕五里雾中,胤禵却一清二楚。
  任伯安自康熙二十二年在吏部当笔帖式,就开始弄了一个“百官档”,专一记载文武官员犯的过错,大至朝廷政务处置失当,小至嫖妓行贿关说人情,狱案刑断诸类一一详备。任伯安以一个已革吏员,支使六部各司如役奴隶,就是因为他随口就能毁掉任何人的功名前程!他对胤禩胤禟这一套是不以为然的,觉得是弄险,张了张口想说什么,却又咽了回去。
  锁拿一百四十七员犯官的批文发到雍亲王府,胤禛只扫了一眼,立时气得面白如纸,当下便来与邬思道商议。却见邬思道和胤祥正在枫晚亭下大棋,文觉和尚坐在一边观战,便道:“老十三几时来的?”
  “我来一会了!”胤祥推枰笑道:“——这盘棋和了——来时我正和朱天保说话,我没惊动。怎么就说了这么长时辰?”
  胤禛说道:“朱天保是我推荐到太子跟前的,近墨者黑,如今竟是为虎作伥!照我过去的脾气,立时就撵他出去!你们看看,他们拟的这个名单,是为私呢,还是为公!”
  胤祥接过来略看一眼就递给了邬思道,文觉便凑在一旁看。许久,胤祥方叹道:“朝廷自此多事——邬先生这话半点不假!姜宸英一个老名士,万岁极赏识的,亲点探花,为一两三钱银子他就敢剥他的职!还有陆陇其,除了死了的于成龙、郭琇,哪里找这样的清官,做到知府,守着两间破草房侍奉母亲,为境中逆伦案,他也一笔抹了!要照这样儿,我将来还不得拉到西市上剐了?你们坐着,我找他去,恐怕他现在还不敢不买我的帐!”说着,起身便走。
  “十三爷留步。”邬思道突然仰起脸喊道:“您要去为人贴金,为己种祸么?”
  胤祥一下子站住了脚,半晌才回身道:“怎么讲?”文觉笑道:“这有什么不明白的?太子爷‘不敢’不买帐和情愿买帐是两回事。听了你的话,他又落了‘虚己纳谏’的名声儿。八爷他们唯恐天下不乱,也更觉得你多事……你算算清楚,有什么好处?”
  “太子也未必就‘不敢’和你翻脸。”邬思道沉着脸说道,“你手里那点子‘把柄’口说无凭,说不定正好治你的罪!必?祥怔怔地点点头,又坐了回来,却见胤禛蹙额叹道:“我如今真羡慕三哥七弟十二弟他们,进不是,退不是,夹在这里好难受……天晓得我们怎么摊了这么个主子?”说着,嗓音已是哽咽。
  邬思道知道,胤禛虽然生性刚毅,一旦真的脱离胤礽卵翼,心情上不能没有空落之感,原因就在于太子在位,八爷党”密布如林,雍亲王是个四边无靠的办事人,信心难立。因笑道:“四爷不要怨天尤人。孟子云‘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心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增益其的不能……’自那日水亭谏讽,多少有识之士贴近了雍和宫?连佟家的隆科多,从不登门的,也来求您的墨宝——您的字是现在才练好的么?八爷请旨销假办事,十四爷整饬兵部这些,就是这一炮轰出来的!”
  “唉……我是……”
  “放心!太子如此行事,第二次废黜指日可待!”文觉和尚说道:“他和皇上的圣明太不般配,皇上复他的位,为的是八爷势力逼人,你若还像以往,让太子呼之即来,挥之即去,那你也配不上皇上的厚望!”
  胤禛猛地抬起头来,仿佛不认识似地盯着文觉和邬思道,半晌才道:“你们说这些话我不愿听,也不敢听!就是太子失德,也自有德高望重的阿哥取而代之,与我什么相干?你们要导我于不义么?”
  “四哥,谁导你不义了?”胤祥说道:“无论邬先生还是文觉,既没劝你谋逆,也没劝你夺嫡!方今天下乱政如麻,万岁是精力不济,太子是能力不济,八哥一群虎视眈眈,野心狼子之心路人皆知,如此局势,你我不该求个自全之道么?非要到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那光景才去挣扎?”邬思道深悉胤禛心中隐秘,又想伸手又怕烫着,且没了太子撑腰,还不习惯于自立门派,想了想,必须对症下药,因笑道:“天命攸关,四爷有疑虑,这是人之常情。什么叫天命?观星象、打八卦、拆字谜、游戏子平之术我都略懂一点,但唯其懂了,就知道这些把戏观近而不视远、见小而不见大,自古以此成事的谁见过?坏事的倒史不绝书!所以我从来不抖落这些。四爷心里想的什么,不妨说出来,我为你解破一下。”
  胤祥看了看脸色阴沉低头不语的胤禛,说道:“其实四哥还是对张德明相面那事不释于怀。张德明这牛鼻子很给廉亲王灌了些米汤。三哥不再伸手,其实也是因为这档子事。”说着便将当日八贝勒府张德明看相的事备细说了。邬思道静静听了,突然放声大笑,说道:“四爷,你早该告诉我的!这种拆字游戏,我十七岁上头就精通了!张德明那么能耐,怎么就没预料自己的大徒弟游说大阿哥三阿哥,被万岁割了头?”
  “这老道确有点邪门。”胤祥说道:“许多人亲见的,不但在八爷府,就是给别的人相面,也是百无一失!他就能从众人里头认出八哥,还看到白气贯顶!”邬思道笑道:“哦?白气贯顶?荆轲昔日西行辞秦,燕太了丹在易水之滨为其送行,荆轲仰天而歌‘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谑?有白虹贯日,这是史籍记‘白气’的第一笔。既悲且丧,哪有半点好处?按五行之理,白气为西方金气,主刀兵凶危,王上加白绝无吉利可言。我索性说破了,当年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夜里梦到雪打湿帽子,觉得不吉利,周颠为坚他南下之志,安慰说‘王上加白乃是‘皇’字。张德明欺众人不知典,捏造得拙劣不堪,偏偏连你们这些精明人都蒙了鼓里去!必?祥瞠目看着变得神采奕奕的邬思道,问道:“那——‘美’字呢?拆开难道不是‘八王大’?”
  邬思道应口答道:“阿哥都是金枝玉叶,说个‘大’字有何妨?按美字亦可拆‘八大王’、‘大八王’‘王大八’、‘王八大’、‘大王八’……你听听,这都是些什么好玩艺……”一语未终,众人已是哄堂大笑。胤禛原是一本正经听得入神,也禁不住一口茶喷了出来,又问:“还有个‘佳’字呢!先生又作何解释?”
  “佳字嘛!”邬思道兴致勃勃说道:“一人执圭乃是宰相奏事,古时相臣入朝,担心紧要政务遗忘,将要目记载于圭片上,当胸秉奏以示诚敬。谁说过执圭的就一定是皇帝?观此字形‘圭’字似‘主’易非主,乃是‘不成人主’之意,张德明妖言媚上,姑妄言之,本可一笑置之的事,八爷就着了迷!”
  一席话滔滔不绝,说得众人心里一片清爽。胤祥听得手舞足蹈,笑道:“可谓要言妙道!坎儿弄瓶酒来,我得浮一大白!嘿,你有这一手,怎么不早露出来——趁着兴头,你给我看看相’坎儿就侍候在窗户旁边,忽闪着迷迷糊糊的眼??得入神,忙答应一声,进里头取出一瓶茅台。给各人倒了一大杯。胤祥“啯”地一口咽了,瞪着邬思道不言声。邬思道笑道:“君王宰相是造命之人,皇子介于君相之间,本不应以相取人,但既是游戏,说说无妨。十三爷宇间英气勃勃,眉剔目朗、心胸开阔,这是十三爷胎中带来,十月初一生日正是鬼曹阴节。正为阴到极处,反而生阳,嘴角隐起断纹,原有杀气,十三爷喜读兵书,正是因此。但十三爷土星柔腻,心中慈和良善,因而好兵知兵不能带兵。命中无有,不可强为。”
  “寿数呢?”
  “九十二善终。”邬思道看着胤祥,面上下停甚短,不是寿考之相,但此刻无论如何不能扫兴,因含糊其词说道:“昼往夜复循环周流,生死事大,其理难明。船行中流,十三爷有一劫,尺水之阔,一跃可过。敬天畏命小心惴惴,可保无虞。”
  胤祥笑道:“富贵我自有之,生钟鸣鼎食帝王之家,长于圣朝熙代之世,有九十二高寿,我很知足的了!——你给四哥也看看嘛!”
  “四爷我看不准。”邬思道呷了一小口酒,脸色泛上红晕,
  笑道:“其实一来府我就一直在端详,也几次和文觉、性音聊,神化难名,非我所知。但四爷鹰隼雄视、虎步龙骧,上应着天象,气凝内敛胸藏山川。皇上今以仁育天下,四爷以义正之,或者是此中壶奥?”
  他不肯说,其实已经说了,众人都心里明白,即使在这种场合,胤禛也断难认承这种可怕的断评。胤禛听得极专注,见他不肯直说,便笑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你说了也无,所谓‘仁育’,是化天下,‘义正’,则是治天下,堂堂正正的事。但你说‘上应天象’,请道其详。”
  “宋末元初有一星相家,名曰‘黄孽师’!”邬思道缓缓说道,“他作过一首谜歌,说的就是四爷。”说罢拖着浓重的喉音曼声咏哦:
  有一真人出雍州,鹡鸰原上使人愁。须知深刻非常法,白虎嗟逢发一周。
  他吟得很慢,一字一句都发出铮铮金石之音,千斤重锤般敲击着在座的人。四百年前的预言家,推演先天神数,论断后世兴替,甚至精微洞见了“雍”真人深沉刻忌的性格,甚至连阿哥们兄弟阋墙的党争都一览无余,发出一声“使人愁”的深长感慨!胤禛先是低头静思,先是心中一片混沌迷惘,继而竟升起一种神圣的责任感。他抬起头,黑得深不见底的瞳仁晶莹闪光,说道:“既说至此,我还有什么说的?我无言可对。哲人之言,闻之令人可畏。”
  “天予弗取,反受其咎,天命并不钟爱于一人。”邬思道架起拐杖,在地下慢慢踱着,声音像是从一个空洞中传出,多少带着点阴森:“知天命是一回事,顺天命又是一回事,知天命而不能顺天命,天命就要改,阴阳顺逆反复之理不穷古今,道理就在这里。所以我极少谈这些,因为我们都是人,肉身凡胎,只能从人事上尽力,若因为这些诗便以为天命归我,放弃人事,那自古以来就无史可言,靠卜卦决疑行事也就是了。您说是么,四爷?”
  胤禛没言声,只沉重地点点头,转脸问胤祥:“我走这条道很险。十三弟,你若另寻出路,四哥体谅你、不怪你。”胤祥双手捏着椅把手,从齿缝里迸出一个字:“不!”
  “那好。存亡与共,生死相依”胤禛语气愈加阴寒,“胤禛文士笔锋、辩士舌锋、勇士剑锋三锋俱全,要小试牛刀!邬先生代我修书给年羹尧,皇上南巡金陵,今年述职他不必先来北京,径往南京见驾,等我的书信再启程来北京!”   
 
  
第三十五回  谒廷臣年羹尧入觐 破贼穴江夏镇遭焚
 
  在成都提督衙门接到雍亲王的札子,年羹尧颇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朝廷已有旨意凡百细务由太子处置,如今皇帝又正在南京巡视,为什么特别交待先见皇帝后进北京T倏者,信中又吩咐“可带五百名心腹亲兵”,更让人捉摸不定:觐见皇帝,带这么多的兵做什么?叫兵部知道,十四爷又会怎样想?思量许久,毕竟莫名其妙,胤禛的旨令又毫无商量余地,只好将自己的中军护营全部换了便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