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巴尔扎克传 >

第30章

巴尔扎克传-第30章

小说: 巴尔扎克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利爱特的瑞士女教师。女教师已经跟随她好几年了,并且出身于一个富有的
中产阶级家庭。她生活在远离自己家乡朋友的地方,没有机会见到有修养的
男人,因此就非常忠实于他的雇主和他们的女儿。可能她们这个小团体所玩
的游戏给巴尔扎克写信中的最初几封不出自她的手。德·韩斯迦夫人打算要
让通信带有更多的个人私交成分而不让她的两个甥女知道的时候,只有这个
瑞士女教师是最合适的中间人。没有人觉察到一封从巴黎来的寄给保埃尔·亨

利爱特信会是巴尔扎克的信,而这位忠诚的女人也不会不同意她的计划,因
为她没有任何理由说明她给女主人做的事是一个不道德的事。她因于对德·韩
斯迦夫人的忠诚而导致她去实行一个至少对男爵不忠诚的计划,这种矛盾当
初她并未察觉,后来德·韩斯迦夫人跟巴尔扎克的关系已经超出正常关系的
时候,她的良心被震动了。她的下半生部因为曾经充当过一个不光彩的计划
的中间人而感到深深地自责和内疚。感情上的矛盾大概在很早就发展了,而
她从来都不能不对巴尔扎克私心的怨恨,尽管巴尔扎克在《聪梅贝持》里使
她流传千古。当德·韩斯迦先生去世的时候,她的难以自抑的罪恶感就像山
洪般地爆发了。在葬礼完毕之后,她就宣布她坚决要离开这个家。于是她就
躲在一个修道院里去为她曾经帮助别人犯了一个重大的罪过而忏悔。

享利爱特的帮忙使通信继续下来。巴尔扎克也知道了应该把信寄到什么
地方,而德·韩斯迦夫人也被这精彩的游戏刺激了,她越来越急切地等着他
给她的回信。

两封信的接着到来,给德·韩斯迦夫人带来极大惊奇与喜悦。其中的一
封是既尽力去刺激又设法去迷惑维埃曹尼亚别宫的主妇。巴尔扎克严肃地写
出了他的一封封信,即使他说自己“常被朋友们提醒从您那里收到的书信的
可疑”。他愿意自己“被自己的感觉迷惑”,并且描述了她的信所带给他的
激动的心情“您是我最甜蜜的梦中情人”

在紧接着一段里,他就用了甚至超过她的夸张的口气说:“假如您可以
知道您的信对我产生的效果的话,您就可以看到一个钟情的男子的感恩,一
个儿子对母亲的纯洁的爱恋之情。一个年青人对一个女郎的诚挚感激和尊敬
以及他对于一个持久的热烈的友情的希望。”

这一类的句子是由巴尔扎克带着他年青时的浪漫气味,用最恶劣的作风
表达出来的。这种句子就注定了他会被一个把命运寄托在遥远的乌克兰乡村
的孤单女人所迷惑。

他真是太多情了,虽然他还不曾见过她,但他要把他的一部小说题上献
词献给她。她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要拿同样的真诚去回报他。不过不幸的很,
她的快乐又很快被厌烦的情景所笼罩。几乎在同时,她又收到了巴尔扎克的
第二封信,也是给她最后的一封信,但是这两封信的笔迹却完全不同。那么,
到底哪一封信是巴尔扎克写的呢?他是不是也像她们最初几个人合作给他写
信似的也由第二人或第三人来给她写信、拿她开心呢?他到底是跟她一样在
玩一个游戏,还是真诚的呢?她坐立不安,把这两封信反复地对比,希望能
得出什么结果。最后,她还是决定写信给他,请求她解释前后两封书信不同
的笔迹和自相矛盾的语气。

这一次就轮到巴尔扎克难堪了,在紧张的工作之中,他不可能给崇拜他
的女人一一回信答复,于是他就想出一条妙计,既让这些女人高兴而又不至
于浪费他宝贵的时间。他就把这些信交给卡罗·珠儿玛,由她以他的名义加
以答复。而巴尔扎克给德·韩斯迦夫人写回信的时候却忘了这一点。珠儿玛
呢、住在外省的幽静的城市里,有很多空闲时间,她也喜欢探知这些情感的
流露,于是拿巴尔扎克的特殊笔调去回复。她大概把“俄罗斯或波兰公主写
来的神圣的信”和她着手处理的一般信件混淆了,就只用一般的方式,把这
封信也按平常的方式处理掉了。

巴尔扎克知道自己犯了一个错误。如果换了别的人,不是老老实实地讲
出实情,就是不知所措。但是巴尔扎克从来就没有过不知所措,也从来有告

诉“无名女郎”关于自己的实情。从开始通信到最后的那一刻为止,他们都
保持着不诚恳的状态。在巴尔扎克这样一个伟大的小说作家看来,跨越“不
可能”绝不是一个很大的障碍,于是他就厚着脸皮转了一个弯、巧妙地跳过
了真实的情况,请求她不要怀疑这种情况的真实性:“您对我的两种不同的
笔迹感到疑惑不解并希望我能给出自己的解释。其实,一年的日子里我会有
许多不同的笔迹。。这种笔迹的多样性是来自我的一种幻想的能力。”

他请求她一定要相信,他绝不是在欺骗或戏弄她。那时候巴尔扎克已在
写他的放纵的《笑林》,却请求她相信他是“一个成为女人优雅感觉的牺牲
品的可怜的该子”为了配合他的书信解释,他开始羞答答地信任她,而说他
在全世界”只了解一个女人的心”。他在十几张信笺上作空洞无物的忏悔,
谈到他的文学风格和巨大的上作压力,说是这工作逼迫着他“去放弃女人们
的爱情”,虽然女人是他的一切。

他也提到了他的孤独生活,我们也不得不钦佩他的高明;“我在您身边
就似乎在我幻想旁边似的犹豫不决,您是我一切梦境的希望,您不知道像您
这样一个甜密的人、一切美好形状集中在您身上的人对一个孤独的作家的生
活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即使是他不知道她的姓名,没有见过她的画像,他就在他的第三封信里
对她说;“我爱您,我的‘无名女郎’!这怪异的事情只是因为一个荒凄的
孤独生活的很自然的结果。。我愿意这样就开始我的冒险生涯,恐怕世上只
有我一个人愿意这样。”

这些过早的真情吐露给人的第一个印象就是矫揉造作的姿态,留下很坏
的气味,人家不能不怀疑巴尔扎克在细心地给自己编造一个痴情浪漫的生
活,这就大大地远离了他的真情。从我们能够看到的德·韩斯迦夫人的书信
风格来判断(在巴尔扎克去世后,她小心地烧毁了她给他的大部分信件),
除了疯狂的哀怨和令人作呕的奉承以外,这些信就根本没有别的什么内容。
我们也不能够从她写给她兄弟的信里找到足以表示她特殊性格的证据。巴尔
扎克无意之中给这种无从解释的事情作了一些暗示性的标志:“我不得不自
己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感情。”

他要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一篇新的爱情故事。因为他的第一个爱情念头就
被德·葛丝特丽夫人的拒绝所毁灭,于是他就试图一箭射中他的新的崇拜的
人。他的行为本身就符合那个时代的风尚,因为在这浪漫主义的时代里,巴
黎和欧洲的读者们大都希望他们的作家不仅能写出富有刺激性的小说,而且
自己也得成为一篇小说的主角,这篇小说的题材也得以上流社会的言情故事
为准,这样,作家才能赢得大多数读者持久的欢迎。拜伦的冒险生涯和他跟
桂西奥里伯爵夫人的结合,李斯特和德·阿古伯爵夫人的私奔,德·穆塞·萧
邦跟桑德·乔治的联系,阿尔飞埃里踉阿尔班尼伯爵夫人的不同寻常的联系,
这些故事跟他们们的作品或音乐一一样、都刺激了读者的极大兴趣。巴尔扎
克希望创作出文学名著以及取得尊敬的社会地位上,也不愿落后于他的同行
们。因此,他就把他的心坦露在无名公主面前并且发出伪装的誓言去俘获他
的时候,这并非是出于天生幼稚的精神所致,而是故意想建立起浪漫的关系,
创造出他的感情。

我们只有把他最先写给德·韩斯迦夫人的信看作是部小说的序幕,我们
才能够知道,他继续写信给德·韩斯迦夫人并不是他的灵感的缘故,而是因
为事情顺利发展的结果。他的无名女主角只是因为距离的遥远和地位的高贵

而使这游戏更富有魔术般的效果。男主角就是巴尔扎克自己,他只是一个青
年人,一个伪装了的,一直追求在撒播了种子的小经上获得丰收而却被爱情
拒绝的年青人。

如果我们继续来研究巴尔扎克给德·韩斯迦夫人的“自我肖像”的话语,

就会看到另一张图画。他一个人孤独地生活在一个广阔的大都市里,在这里

面,他找不到任何人去倾吐他的衷肠。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他的心向往着什

么东西,他的每个梦幻都要破灭,结果都是一场空。他觉得每个人都不了解

他,甚至误解他,谁也不欣赏称赞他的多情的天性:“我是流言蜚语的牺牲

品,您简直都想象不到别人是如何对我进行攻击和污蔑的。”在巴黎以外的

地方,人们只斜着眼去看他:“只有我的孤独,我的愈来愈重的工作,我的

悲哀始终是确定的。”他在烦恼的时候,他就投身于他的工作,埋头苦干,

好似“投身到火山口去寻找安息之所的安柏多克罗斯似的。”


他是一个“可怜的作家”瞧不起金钱,鄙视名誉,只追求爱情,正如巴
尔西发寻找圣杯似的:“我唯一的能给我带来悲哀的爱好就是女人。。。我
观察过女人,研究过她们,知道如何去结识她们并温柔地爱她们。但是我却
被远方的伟大的高贵的公主误解。我不得不把我的欲望和幻想寄托于我的写
作中。”

没有人希望把爱情闷在心里,也不希望总被爱情误解。他之所以被人误
解,原因在于“我的爱情太强烈了。”

他还写道:“我准备好去遭受重大打击。我甚至愿意一年之中跟我所喜
爱的仙女享受一天的欢乐。这就可以使我满意,我也要对女人忠诚。我已经
三十五岁了,我在渐渐地衰老,这工作需要越来越多的努力,它正在消磨我
的精力,我已经浪费了我宝贵的年华,然而我实际上却是一天所获。”

为了使他的小说迅速发展,巴尔扎克就让他那伸缩自如的感情到适应他
认为是属于德·韩斯迦夫人的品德和智慧,他觉得德·韩斯迦夫人不会回报
他的。她希望艺术家要有纯洁的心灵和怜悯的感觉。因此,他追求女人往往
都是带有悲剧色彩。他的绝望的同时马上像拜仑一样弥补了他的过错。在布
置好了后方的阵地之后,他把自己装扮成一个诚恳,纯洁,孤单和天真可靠
的年青人展开了猛烈的攻击。在他的第一封信里,这个女主角只是“最甜密
的梦中情人”;在第二封信里,他把她当作“一张梦幻的画面”来抚模:在
第三封信里,他就说道:“我爱您,我的‘无名女郎’!”在他的第四封信
里,他就“更加深情地”爱她,虽然他并未有见过她,而且他坚信,总有一
天他会遇到他梦里的理想的女人:“假若您知道我是用一种久久追求的、热
情的、我的忠诚去报答您。”

又有了两封信之后,她又变成了“使我第一次觉得安慰”人。这种描写

其实是对德·柏尔尼夫人和卡罗·珠尔玛的可耻地忘恩负义。他称呼她“亲

爱的纯洁的爱人”,“我的宝贝”,“我的天使”。她是他的命运的主人,

而且是唯一的主人,虽然他不知道她长得什么样,甚至连她的年纪也不知道:

“如果您愿意的话,明天我就把我的笔折断,其他的女人也就不再会听到我

的声音了。我祈求您宽恕我的爱人。她已经五十八岁了,就像我的母亲。您

这么年青,您不会妨忌她的!请您接受我献给您的一份感情,请您把我的热

情当做宝物一样珍惜!请您让我从梦境中走出来,使我的欲望能实现!”


古代哲学家,投进火山口自杀。

只有她使他才实现了爱情的奇迹,只有她才能够填补他那颗已经对爱情
绝望的心灵的空虚。等到他知道她的教名时,他就把他的身体和灵魂永远地
奉献给了她:“只有您才能使我快乐。夏娃,我的生命和灵魂都属于您,我
愿作您的仆人。请把我杀死,不要让我再痛苦地活在世上。我用我的整个生
命和灵魂来爱您,请求您别拒绝我。”

为什么巴尔扎克会在纸上写出这样疯狂的、使我们觉得他太不诚恳的话
语,唯一可能的解释就是他正在创造一篇爱情故事,这也像他每次试图装做
多情的年青人似的陷入了感觉错误的、心灵失衡的状态。他使自己的女主角
达到理想化的境地之后,为了使图像色泽和谐,他也给他自己画出了一个同
样完美的理想化的肖像。仔细的研究他的书信之后,我们惊异地发现当他期
待的个人接触渐渐来临的时候,他对温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