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玩唐 >

第67章

玩唐-第67章

小说: 玩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才开始欢宴。

当然这一次花费可是不扉,但大都是族民掏了份子钱,有钱的多掏一点,没有钱的少掏一点,真没有钱,出人力来帮忙吧。象王画这位太祖公,因为知道王画真正身份,心里高兴,明明家中条件不好,还掏了两千钱。

因此,王画家中贴出的数额微不足道。

这边大家在看大把戏,那边有人开始准备宴席,这一次王迤买了两头猪,五头羊,还有一头牛(这时不能随便杀牛的,要经过地方里正的批准,杀的也是病老,没有耕作能力的牛,但这一条规定对某些人来说,还是一纸空文,潜规则到哪儿都有,不能太当真了),以及一些水产,还有一些蔬菜瓜果。

还有的人张罗着端桌椅,酒杯碗碟,王家这些东西不够的。不过好在青山沟本村就有许多王姓的人家,东一家西一家一凑合,也不欠缺了。

族中的长者围着王画谈着家常,恐怕大多数人前来,也是看在王画有出息的份上。至于王迤,只好皱着脸,躲在一边不吭声。

这时候,第一批不速之客到了。

PS:看到了书评,原来各位朋友嫌这段时间情节太沉闷。汗。过渡一下,引出更大的场面。不过眼下这一卷第一个小潮即将到来。小花与小裹儿玩玩暧昧,袭袭胸的什么。另外一个牛叉的妹妹也将出场。赞成的举手。得,还是投票吧。(我现在也很无耻了。)

第二十六章 县长来了(上)

几批高头大马,以及几顶小轿在几个衙役供卫下,鱼贯而来。

来到王家门口,停了下来。

第一顶小轿轿帘掀开,一个穿着深绿官服,官服上还绣着一朵小花的官员走下轿子。不用说,巩县能穿起这身官服的只有县令一人了。深绿是六品官员才能穿的官员颜色,但洛阳、长安、太原三个地方辖区里的县令都是正六品官员。

随着县令走下来,又走下来近十个穿着浅绿(七品)、深青(八品)、浅青(九品)官服的官员。好家伙,看这架势巩县差不多所有重要的官员都来到了青山沟了。

王姓的族人面面相觑,这些大官儿来是做什么?

但他们是民,这些人是官,一个个施大礼。这个施礼可不是叩头,在唐朝百姓见了皇帝也不需要叩头的,除了家奴与佃户部曲,见了主人要叩头。不但在唐朝,在宋朝这些人的地位还是很低,象岳飞就曾经是韩琦家的佃户。以后发迹了,老韩早不在人世,可见了韩家的人还得要行拜礼,不过那时候也是虚拜,做个样子。否则真叩头下去,韩家的人还不吓死。

这时候行礼是腰弯得越低,态度越虔诚。有点象日本人的礼节,不对,应当是日本人的礼节很象唐朝的礼节。

县令挥了一下手,衙役们拿出礼盒,一盒盒递到前来迎接的王家两位太祖手上,并且喊道:“吴县令献纹银十两恭贺王氏宗族大会志禧。”

“索县丞献纹银十两恭贺王氏宗族大会志禧。”

“程主薄献纹银十两恭贺王氏宗族大会志禧。”

“白县尉献纹银十两恭贺王氏宗族大会志禧。”

“伍佐史献纹银五两恭贺王氏宗族大会志禧。”

唐朝县里的长官为县令,县丞是县令的副手,主薄负责勾检稽失,监察官吏,县尉负责管辖诸曹吏员、追捕盗贼,佐史就是各曹曹史。

不过一般老百姓很难真正搞清楚他们的职责所在,都是大官,每喊一次,族民弯腰施礼一次。

但听出来了,今天这些大官们前来是好事,不是坏事,想一想,巩县象王姓这样的族姓没有一百也有五十,有的比王姓大得多了,可有几回宗族大会上,这么多县里的官员前来捧场的?

这多有脸面啊。

不过很多人狐疑,这一次在王迤家这个小子操办下,这场宗族大会也算是很高调的,但王家虽然有了一点兴起的样子,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过又买了一个瓷窑,还不知道前景是好是坏,不然连这么多族人都没有前来。怎能惊动了这么多大官?

在场的只有那个太祖公有点明白,至于太太祖公也是云里雾里。

父母官到来了,赶忙请进,上茶。

索县令态度很客气地向太太祖公还礼,弄得老祖公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与王氏族里的长者打过招呼,索县令直奔王画来了。当真把你这些老头子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啊?这个小家伙才是他们态度恭敬的最主要原因。

王画心中有数,但礼节也不能太倨傲,毕竟自己只是一介白衣之身,同样恭敬地行礼,并且向李红努了一下嘴,示意她去沏茶。虽然未必巴结,但也不能真用款待族人的粗茶招待这些大爷们。

几个官员眼睛齐刷刷地看着王画,从去年起,洛阳的消息就源源不断地传来。身为官员,也不能免俗,他们对这个少年也十分地好奇。现在看来,这个少年果然如传产中所言,虽然挣了一笔钱,但行事低调,身上只穿着一件普通的麻布长袍。

但少年的长相气度很好,一对星目,炯炯有神,上面飞着一对剑眉,鼻直口方,长得十分地清秀,而且自始至终,他的嘴角都带着那种淡淡洒逸的笑容,让他身上充满了一种儒雅的味道。

好人才!

众人心里喝了一声彩。

索县令脸上的笑容更加温和起来,用一种象看待自己痛爱的子女,那种和蔼可亲的眼神看着王画,笑咪咪地说道:“二郎,勿要行此大礼。”

说着,还挽着王画的手,一道走向王家的内院。

这一次,更加让众人疑神疑鬼了。

难道这个县令大人脑子坏掉了,怎么对王迤家这个儿子这么客气?不过大家都高兴,怎么说,这是一件长脸的事,长王画的脸,也长姓王的所有人脸面。

索县令一边走一边低声说道:“二郎,以前某不知道事情真相,有些地方做得也不好啊。”

“咦,索明公,小子不知道明公这话是什么意思了。县里面对小子一家一直照顾有加,今天宗族大会,几位使君还刻意前来贺禧,小子感到万分荣幸,至于不好的地方,小子就不明白了。”

索县令听了后,先是一愣,过了一会儿才回悟过来,有意思,这小子不是传言中那么倔强嘛,很通情达理。他哈哈笑道:“好,好,某很欢喜。”

“今天明公前来贺禧,小子同样也更加欢喜。”

敢情这两个人大门口还没有迈进,感情升温了三十度,眼看再交谈下去,俩个人就产生相见恨晚的感觉了。

现在除了他俩人在交谈外,其他的人全部不说话,连帮忙的族人,也停下手中的活计,看稀奇。很奇怪,县令为什么态度这么好呢,但王家这位小二虽然脸上带着笑意,可一点慌忙的样子也没有,更古怪。

更古怪的事还在后面。

走到里院,今天王氏家族虽然来了一半人,也要开几十桌酒席,越往里院身份越尊贵。当然了,因为几位大人的身份,王画毫不犹豫地将他们引到首席。

这时候索县令又客气起来,将王家两位太祖公扶到上席。太祖公心情还好一点,可怜太太祖公,虽然活了一大把年龄,还没有直接与县令打过交道,举止都有点失措了。

不过想想这个也行得通,毕竟两位老人家一大把岁数,尊老爱幼嘛。但索县令接下来举动,让大家张口结舌,索县令让两位老人家坐在上席后,然后伸出手来,向王画说道:“请。”

PS:果然看到回话,大家对我写了二十几章山村的事不爽了。汗一个。我在这里解释一下,相信各位朋友有许多看过才子吧(顺便感谢一声),虽然开头很爽,可后面是不是难收?而且才子现在回想起来,虽然我很用心去写了。大也大到极点了,可有些空洞。因此这本书将会吸收教训。有了这些小场面的铺垫,这样主角成长起来将会真实一点,丰满一点。顺便提醒一句,书名是玩唐,是整个唐朝,不单是玩艺术。同样会很大。但是逐步大起来,成长起来的。我个人认为对于有可能又是一本三百万字以上的小说,这五万字的铺垫不算多。当然也委屈了各位这几天的跟风。

总而言之,下面将会好看一点。请往下看。

最后说一声,上架前都是三更了。起点用户应当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加上以前的最少二十章成了免费章节,当然只要大家高兴,少挣钱又有何妨!我在这里郑重承诺,不但现在变成一百四十多章公众版上架。而且我以后有可能还会变向地送字给大家。以此回报大家对我的支持厚爱!

第二十七章 县长来了(下)

当然,王画不可能大咧咧地真的坐下,他说道:“各位使君大人,先请。”

现在看出来一点事了,县里面的几位官员们,这是对王画刻意地结交,所以今天才来到青山沟。

王画的背景真的很简单,如果不是从去年,杜家开始退亲,他从小时候的神奇,已经快要变成乡里一个默默无闻的少年了。现在他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如果发生,也是他自从去年秋天出去后,才发生了一些事情的。

但有一点可以证明了,王画的钱来得十分地干净,不然这几个官员不可能放出这样的善意的。

有些族民还是为此事担心的,毕竟王画有出息,也使王姓长脸,如果王画做了为非作歹的事,王姓也会丢人。

不但族民,连王画父母亲也怀疑起来,这个儿子倒底干了什么?他们现在想问,都没有办法,身边围绕着其他的族民,也正在问他们。可一问三不知。

几个人谦让着坐下来。

小红红上茶。

还特意地看了一眼小红红。也不是索县令好色,虽然小红红长得国色天香,但考虑到她的来历,就是绝世美人,为了自己的仕途,索县令也不会打她主意。

主要这个小姑娘也有意思,为了跟随在王画身后,主动跑到王画所在的农庄,先弹《琵琶行》,后弹《凤求凰》,又写了一首小诗,终于连皇上都感动了。将她赐给王画。这本来就是一件传奇的事。

看了看,果然长得娇小俏丽,难怪郝里正的儿子会动心。

呷了口茶,索县令才问道:“二郎,某听闻你那个张什么的,会法术?”

王画笑了起来,瞒瞒郝里正差不多,瞒索县令可不行。既然知道他来历,必然也知道张三龙、陆二狗他们的来历。一个小混混,会什么法术。不过也理解索县令的心情,这事不解开,是让人感到奇怪。

他低声说道:“明公,那是假的。”

我知道是假的,可怎么弄出来的。这人在水面上走路,可是郝里正的儿子亲眼目睹的。

王画再次一笑,还要感谢金老大的假裘千仞。他说道:“其实不难,那条沟渠叫大鲤沟,水面不宽,只有三四丈宽,而且最深的地方,也不过一人深。最主要那一带环境偏僻,很少有人从哪里经过。”

可索县令还是没有弄明白,这个与人在水面上走路有什么关系。不要说三四丈宽,就是三四尺,人从上面走,也会掉下水去。

王画继续解释道:“在那晚前一天夜里,我带着张三龙他们,砍了许多棵树,削成树桩,然后打在大鲤沟,正好打成一排,只要走慢一点,人看似在水上走,实际上是从木桩上走。而且我刻意让它离水面有半尺距离。因为天色黑了,郝里正家的大郎也看不清楚。”

原来如此!可说出来简单,但想想确实很奇妙。几个官员相视一眼,都是会意一笑。当然,没有这份玲珑的心思,也不会写出那样的诗作,弹出那样的乐曲,还有制作出那样精美的漆器。

索县令又问道:“那么掌断大树,油锅捞钱是怎么回事?”

“掌断大树,更简单了,事先将大树锯得快要断的时候,只留下一点树皮相连,保持它不倒。表演时用力一推,它看上去就象一掌击断一样。然后等到郝大郎离开了,用斧子劈出一些痕迹,让人看不到锯痕,看上去就象劈断一样就行了。就是事后怀疑,前去查看,也看不出痕迹。毕竟没有一个人看到过一掌将树打断会留下什么样的印痕。”

还别说,郝里正真去看过。

“那个油锅捞钱更简单,先倒进铁锅里大多数是油,可也有少量的醋,烧到一定地步,醋提前蒸发,看上去热气腾腾,实行油锅里温度并不高。只要动作快,下油锅捞钱,只会感到烫手,但不会将手伤着。不过烧了一会儿后,醋蒸干了,只剩下滚油。那时候不要说人手,就是老虎的爪子伸进去,也炸熟了。因此,我将兔子肉放进去,一会儿炸成焦黄色,更加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听完了,几个官员想了一下,再次笑起来。

可怜郝里正到现在还百思不得其解,心中纳闷。

索县令赞道:“二郎,好智慧。”

“明公夸奖了,小子不敢当。”

这时候白县尉插言了,他说道:“二郎,其实当时,只要你到县衙来一趟,某等自会帮你办理妥当的。这样也辛苦了。”

王画心想,我这不是不想与你们打太多交道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