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玩唐 >

第669章

玩唐-第669章

小说: 玩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达紫山时是安全的,因为积石山还有大量血营驻军。

到达墨脱城后又再次变得安全起来,为了接应这些百姓,这一次随萧亚轩一道前来,还有两万军队到达了天竺迦摩缕波国,离墨脱城不远,而且带了许多火器前来。面对这一支军队,吐蕃人也不会变卦。

危险的就是从紫山到墨脱城这一段,正好一个月左右时间的路程。

这也是询问过吐蕃人得到的答案。

因此商议过后,每一月发一批百姓过来。

现在快到了八月下旬,第二批百姓是九月下旬,问题还不大,特别是第三批百姓,到了十月下旬,冬天到来,道路更加难走。甚至根本就没有道路,全让冰雪封死了。到时候只能利用人多强行将冰雪开掘出来。时间还会延长一个月,甚至出现严重的伤亡事件。

所以能抢一段时间就是一段时间。

同时最后一批百姓也是刻意挑选过的,都是原来生活在贫困耐寒的地区部族。吃了这个苦,到大洋洲分配一个好地区安屯,作为补偿。

实际上,有的百姓从灵州走到积石山,当然这段路程是最不担风险的。然后出了吐蕃,还有三千多里路要走,不过这时候天竺各国很小,与王画属下打过多次交道,再加上三万大军进驻,没有什么危险。实际上到了这里也不要他们走路,这时候不远处就是臧江下游,水势平坦,可以上船。但这路是很艰辛的。如果全部真正走完,两万五千里不可能,但会接近八千里路。

听到这个消息,王画长松了一口气。

前两批百姓基本上没有关系,吐蕃人变卦的可能性也极微。主要就是最后一批百姓,但是不可能留在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那时候说不定王画自己也离开灵州。所以这段时间王画很着急。

这一批百姓转移得也是时候,八月份发生了许多大事,使得唐朝朝廷根本就没有人顾西北。

李旦下诏将皇位传给李隆基。

然而他心中又后悔起来,于是太平公主在一边见机挑唆,劝说李旦在禅让后,还要亲自执掌朝政大事,太子太年青了,还要哥哥你来做主,才会不误国。

于是李旦将李隆基喊来,对他说道:“你是不是觉得国事繁重呢?想当初唐尧将帝位禅让给虞舜后,继续亲自到各地巡视。朕将帝位传给了你,那能对国事就不关心呢?以后凡有军国大事,朕还会亲自处理的。”

李隆基心里说道,我什么时候说过国事繁重了?但嘴上只能唯唯诺诺。

但离开后,李隆基眼看就要登上皇位,可眼中却出现浓浓的阴影。

于是到了八月,李隆基即位,可是李旦却下了一道奇怪的命令,他作为太上皇依然称朕,所发布的命令为诰,每五天一次在太极殿接见群臣朝贺。李隆基虽然身为皇帝,自称只能是予,所发布的命令是制,是敕,每天在武德殿接受群臣朝见。凡涉及到三品以上的官员任命,以及重大刑狱政务,依然是李旦决策。其他的小事,则是皇帝李隆基决断。

李隆基这个皇帝成了名副其实的傀儡皇帝。

可没有办法,李隆基只好打起精神,开始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先天。然后在啵葜貌澈>阒萦攵ㄖ葜煤阊艟V萦胛抵葜没橙峋さ卦逋虺D瓯呔U馐钦饪吹狡醯と擞朕勺迦嗽俅吻渴⑾碌氖ブ肌5蔷畹┩猓蝗徽獾磊槊挥凶饔谩S至⒘送跏衔趸屎螅跏系母盖姿懒耍盟绺缤跬ㄎ颓洹2凰闾叩墓僦埃畹┮材狭恕

李隆基又下了一道任命,让刘幽求为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魏知古为侍中,崔湜为检校中书令。刘幽求是李隆基的人,魏知古现在站在哪一方,不知道,崔湜则是太平公主的人。

实际上魏知古已经有了暗中投靠李隆基的心意,而崔湜李隆基试图下这道任命,将他拉拢过来。

但表面上看起来这份任职很公平,平衡了三方,有李隆基一方的,也有中间派的,还有太平公主的人。可是自己这个父亲心机太深沉了,李隆基还害怕他看出自己的心意,于是忐忑不安地看着父亲的脸色。

李旦想了一下,也同意了。

可提拨了一个刘幽求于事无补,上到朝堂,下到地方各州刺史,密布着附从于太平公主的人,加上父亲加了皇帝的封号连一个宰相的权利都不给,让李隆基心中忧心仲仲。

但他又提拨了一个人,王琚。

这个人能活下来是一个奇迹,当年王同皎密谋诛杀武三思,事发后所有参与的人全部被处死,唯独他一介书生,亡命出逃,居然还逃了出去,跑到江都匿名埋姓,以替他人抄书为生。

玄武门政变后,他重新回到长安,提拨为诸暨县主薄。当然一个小官而已,但是李隆基提拨的,所以他去拜谢李隆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走在东宫,进了殿,走得很慢,还有意抬着头,在找人,那有抬头找人的,难道李隆基坐在屋梁上面?

宦官还没有想起来,说道:“殿下在帘子里面。”

王琚说道:“什么殿下不殿下的,当今只有一个太平公主。”

宦官恼了,心想,你这个人说的什么鬼话。

然而李隆基听了却十分大喜,立即将他喊进去,客气地与他交谈。

王琚说道:“先前韦庶人弑帝为逆,人心不服,杀掉她很容易。太平公主是真正的李家公主,再加上她聪明过人,凶狠狡猾,大臣大多听她的旨意办事,我对此很担忧。”

意思你杀韦氏有理由杀,可是就有雄心壮志,都找不到杀害太平公主的理由,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你父亲的帮助下,你的权利一天天被驾空。

一句话说到李隆基的内心深处,态度再次恭敬起来,将他拉到榻子上,与自己同坐,悲伤地说道:“现在父皇的兄弟姐妹中,也只有太平公主一个人了。这可怎么办呢?”

意思我就是有理由也杀不了,况且没有理由。

“天子所讲究的孝道与百姓不同,应当考虑社稷的安全。盖主是汉昭帝的姐姐,将昭帝养大成*人,有了罪还被杀掉。治理天下的人,怎么能顾及小节呢?”

将自己抚养长大成*人的亲生姐姐都杀掉了,况且太平公主。如果王画听到了,准会抽王琚的大耳光子,可是李隆基却更加喜欢了。他问道:“你有什么特长呢?”

这是要推荐他为官了。

王琚答道:“我善长炼丹,又能诙谐嘲谑。”

于是李隆基请李旦任命他为詹事府司直。詹事府也就是掌管皇后与东宫的机构。李隆基让王琚担任这个职位,主要是想能每天与他相处交往。与这样的人呆在一起,击杀太平公主反击的心理也越来越浓重。

这时候李隆基虽然做了皇帝,然而大权父亲掌管,朝堂上各个宰相大多数又附从太平公主,内心更是十分愤怒。

刘幽求就与右羽林将军张暐密谋,调集羽林军将太平公主的党羽一网打尽。

张暐秘密将此事告诉李隆基。李隆基一听自然十分开心。

但这个张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与刘幽求两人只定下了一个计策,连一个具体的方案都没有出台,居然立即将此事泄露给了侍御史邓光宾。

说太平公主党羽密布,李隆基也有一些本钱。就象朝堂上,七位宰相,四位宰相,左仆射窦怀贞、侍中岑羲、中书令萧至忠、检校中书令崔湜站在太平公主这一方。可是李隆基呢?

只有刘幽求,郭元振现在对李隆基忠心耿耿,可是因为他在西北耍滑头,李隆基一直不大相信,王画在西北就谈过此事,说无论郭元振现在怎么帮助李隆基,以后都不会有好下场。果然李隆基大局一定,借了一个骊山下讲武,差一点将老郭杀了,没有杀,可将他流放新丰。还好,魏知古暗中投靠了李隆基,不然李隆基更加空虚。

再说有头有脸的人,太子少保薛稷、雍州长史新兴王李晋、知右羽林将军事李慈、左金吾将军李钦、中书舍人李猷、右散骑常侍贾膺福、鸿胪卿唐晙

等人皆是太平公主的死党。

可是李隆基只有左丞假相张说、中书侍郎王琚、岐王李范、薛王李业、龙武将军王毛仲、殿中少监姜皎、太仆少卿李令部、尚乘奉御王守一与高力士。

除了张说能拿得出手外,其余几个人能做什么?王琚是一个卖年糕的,他自己都说了只会炼丹与讲俏皮话。两个弟弟更是一个空虚的王子阁下,其他人几乎也没有什么作用。

本来还有两个人的,大宋与姚崇,让李隆基第一次壮士断腕,下放了。后来幽州兵急,大宋对兵事根本就不懂,居然调到幽州做都督去了。这纯是在胡弄,不如让李白与张飞掰手腕。

但不代表着他没有心腹,同样也密麻了许多心腹。

因此,前面张暐一泄露,后面李隆基就得知了,也慌了神。后人对李隆基这个举动,许多人不理解,于是解释是邓光宾向太平公主出卖了,所以李隆基才这们做的。实际不然,邓光宾在这件事,纯是一场悲剧主角,真正的无辜受害者。

当时李隆基呆坐了半晌。

这不是儿戏,多一人知道,就意味着多一分失败的可能。太平公主党羽密布朝廷内外,就象自己都得知了张暐泄露了消息,况且太平公主。再说天知道这个邓光宾站在那一边的?他那个屁股上有没有刻着太平两个字?至少没有刻上他李隆基三个大字。

一旦太平公主得知了这个消息,一定会到父亲哪里大吵大闹,自己父亲连军国大事都不让自己处理,况且自己诛杀诸多大臣以及太平公主?听到后一定会勃然大怒,不但废去自己帝位,甚至在太平公主的蛊惑下,有可能都会将自己赐死,反正自己还有好几个哥哥弟弟,不愁没有接替人。

于是做了一个决定,也不打算封住邓光宾的口。因此他知道得太晚了,这中间有没有又向其他人泄露,他赌不起。

因此他做了一件事,举报。

只有这样,才能将自己与这场未遂政变撇得一干二净。

于是为了自保,先前抛去大宋与姚崇,斩断最得力的右臂,现在准备抛弃刘幽与这个张将军,断去自己的左臂。

第一百四十五章 举报

但没有让王画失望。

王画派过去的使者态度异常强硬,作为得胜方,好象还是一直得胜的一方,谈判起来也有底气。

吐蕃人态度也非常强硬。

但双方心中都有数,王画是时间不等人。吐蕃人则是害怕王画真的发浑,留在西北不走了,不是没有可能。如果他留在西北不走,血拼吐蕃,夺下白兰部,将哨所放在了紫山上,那就不好玩了。实际上如果不是李重俊贪得无厌,王画真有了这个打算。但也到了紫山为止,再往南,地势更高,空气更稀薄,天气更寒冷,就是打下来也不能守下来。

所以王画在定第二代将领排行榜时,将薛仁贵定在第二位,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当时薛仁贵所向披靡,雄心壮志,准备带着几万大军,一直打到逻些城的。这根本不可能实现。

但只要到达了紫山,吐蕃就会十分困窘,而且扼守住紫山,剑南各地都不会受到侵略,以后慢慢地分化,将吐蕃还原成隋朝时的样子。

而且到了紫山,白兰部丢失了不要紧,连带着东边的迷桑等部以及附属东女八国,随着丢失。吐蕃损失将会十分惨重。

但这是不可能的,如果血营真想夺下紫山,吐蕃就是倾全国之兵,也不会让这些地方失守的。而且血营规模变小了很多,送走了许多名将。不过火拼到最后,固然将紫山守下来,甚至给血营重创,吐蕃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

血营力量小了,可形势不同了,唐朝虽坐山观虎斗,但肯定不会象李显韦氏主政时那样,在背后放冷箭。毕竟王画有拥立大功,也向朝廷表态早迟将西北交出来,也交了近一半的地方。因此唐朝最坏的结果是坐山观虎斗,甚至还会支持人力物力。

还不算,大非川那个二百五大都护,要象孙佺那样,是一个纯粹的二百五还好一点。说他不行吧,他还能装上半坛醋,撞得哗啦啦地响。说他行吧,确实也不行。估计军事才能还不如王画手下十八员大将中的后面几位。

但这个二百五还是一个激进分子,再加上哥舒翰与郭虔瓘二人支持。这两个从血营中走出来,留在朝廷,本来对王画就有歉意,怎么会不帮助王画?

因此,将王画逼急了,真会犯邪。

不要说他为了二三十万百姓做不到,这个主还是一个有名护短的主。

确实,夏天王画这一次犯邪,让吐蕃人寒心了。

于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最后声音越来越小。

既然好商量了,王画派来的使者也说一个实情,这个火炮技术是王画现在唯一的仗持,都不交给朝廷,你们吐蕃人也不要想要了。这个要求太过份。不过火炮制作的原理,你们吐蕃人也许有机会看到。

吐蕃几位谈判的大臣听了眼睛就亮了起来,连忙问在哪里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