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玩唐 >

第659章

玩唐-第659章

小说: 玩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太平公主用皇恩来树私恩的。

然后开始找李隆弹琵琶了。问李隆基为什么勾结宋姚二人,挑拨自己与皇上的感情?

李隆基感到很害怕,不是害怕太平公主,是怕她的手段,如果她在此事上载赃一把,说自己勾结宰相,他父亲一定会起疑心,甚至极度反感,因此只好使出一招丢车保帅。他自己主动进谏,说姚宋二人挑拨自己与姑母太平公主和兄长宋王李成器、豳王李守礼之间的关系,并请求对他们两人严加惩处。

李旦正担心着呢,于是正好将姚崇贬为申州刺史,宋璟贬为楚州刺史。李成器与李守礼被任命为刺史的事也不了了之。

太平公主又趁热打铁,将刘幽求罢为户部尚书,让吓得不敢说话的韦安石与崔日知代替了姚宋二人,主持朝务。

从此,朝廷纳纪再次混乱,复如李显时的老样子。

参军柳泽看不下去,上书道:“斜封官是通过先皇身边小人引进得以任用的,哪里出自先皇的本意?陛下将他们全部罢黜,天下都认为很明智。现在反过来又将他们全部录用,善恶不定,朝令夕改,陛下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街谈巷议都说太平公主拉拢一些小人,诳骗陛下,臣担心这样做会积小恶成大祸。”

疏上不责也不听。

李隆基让太平公主逼得走投无路,只好也写了一封信给王画。他也直觉到王画与太平公主之间有着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因此在信中,言语哀切地求王画劝太平公主以和为贵,以国以民为主,不要再争斗下去了。

王画看了信后,心里想道,我让太平公主不争了,你就停下来了?也不会停下来,你们老大不说老2。

于是派了两百血营士兵,骑马到了长安。有的关卡不敢放行,拿出了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信函封面,亮出来给他们看,那个敢阻拦。况且两百士兵问题也不大。于是来到长安,一路直奔太平公主的府邸,一路直奔李隆基的府邸。

到了门口,拿出了唢呐,吹起来了,将相和呀将相和,将相和呀将相和。

这些士兵也不会吹唢呐,好不容易学会的,只会吹这一句。

开始老百姓还纳闷,这在做什么?再看看他们盔甲,再联想到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一个个忍不住大笑。

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嫁

经王画这一恶搞,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李隆基与太平公主为了争夺权利,先后找过王画。

这成了民间的一个笑谈。李隆基让王画气得差一点吐血,太平公主正在往蒲州赶,但那个速度比蜗牛还要慢。听到这个消息后,连摔了几个精美的瓷茶盏。

但不知是不是这一次王画的恶搞,让李旦意识到自己做得过火了,于是再次发出制命:“所有朝廷政务,一律由皇太子负责处理。涉及军旅重事、死刑审核以及对五品以上官员的任命,都要先与皇太子商议,然后再上奏。”

算是安抚了李隆基受伤的心灵。

可是没过多长时间,李隆基请求将太子这位让于李成器,李旦没有同意。于是李隆基又请求太平公主回京,这一回李旦同意了。

李持盈不解地问王画:“我三哥傻了不成?”

多好的机会,可是李隆基却主动要求李旦将太平公主调回来。

朱仝在边上看着王画在捣鼓铜丝,替王画答道:“太子成熟了。”

“朱先生,何来此言?”

“如果你三哥不这样做,你父皇还会提拉太平公主一把,维持平衡,到时候你三哥会被打压得更狠。所以做人呐,有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

王画放下手头的活计,扭过头说道:“现在的太子还有二十年成长的时间。但如果不是他占着皇太子的大义,还不是太平公主的对手。”

李持盈听了心中一喜,王画话外之音,就是自己三哥虽然有时候看起来让太平公主数次逼得走投无路,但还是最后的胜利者。

可是朱仝却听出来另一层意思,王画说他还能成长二十年,在这二十年之内,李隆基英明神武,可过了二十年后,会急剧地走下坡路。但朱仝没有说。

王画说完了,继续在做活。

他在弄一样东西,一件在中国工艺品中占着极重要地位的东西,但这个世界里还用不上,鼻烟壶。

他是看到烧珐琅时,又看到灌香火的玻璃瓶才想起来的。

鼻烟壶出土很多,一般来说,鼻烟壶价格很好定位,明清时鼻烟壶,分为三种,中间的一种,有玻璃的,有玉器的,象牙的,瓷器的,水晶的,只要做工精美,一般拍卖价都在十万到一百万之间。还有普通的鼻烟壶与珊瑚做的鼻烟壶,在数万之间。当然如果工艺独特,或者有特殊意义的,比如是乾隆用的鼻烟壶,价格会有可能更高一点。如果工艺粗糙,价格会更低一点。还有一种鼻烟壶,那就是在玻璃上珐琅彩。因为成功率极低,所以出土的很少,每一件出,只有工艺精美,年代来自明清,基本上都超过一百万。

王画看到香水瓶很象鼻烟壶,于是准备亲自烧一个。

烧珐琅瓷行,但在玻璃上珐琅他没有这个能力,连烧了十几个都失败了。

看到工人在笑,王画生气地烧了一个瓷鼻烟壶,然后模仿着清朝出土的御制料胎珐琅彩梅花图葫芦形鼻烟壶(见图),烧了起来。结果还给他一次性烧成功了。壶不大,高五六公分,然而秀美中带着富丽。王画又让工匠在上面做了一个碧玉盖,结果他还没有把玩,让李持盈抢了过去。

原来不大好意思,现在结了婚了,脸皮厚起来。各个大家的书稿,早就让她预订了,当然,现在还不能给她,需要拓印出来。

但一件件好东西出来的越来越多,也让她更加眼花缭乱。

不但是景泰蓝,王画这时候让工匠经过一段时间切磋,开始指导其他工艺。

首先就是玉器,这一次鼎基中用料最多的是陶瓷与石刻,然后有丝缂、金银漆、漆器还有玉器。

王画指导过玉雕,传授了夏开以及其他人一些后来的玉器技法。这些年渐渐成熟起来,但与玉器手工技术大成的清朝玉器相比,还有不小的距离。因此,王画也许硬刻技术稍稍欠缺,但理论知识能跟上来。所以教导他们如何在玉器中借用绘画、雕刻以及工艺美术的的知识,将阴线、阳线、镂空以及俏色等技巧融合一体。

又找了几个小型的玉料,在图纸上画出迷你版的会昌九老图玉山子、大禹治水图玉山子等玉雕。当然,因为材料颜色不同,做了一些改变。

不但是玉,中国五大名玉,和阗玉、河南南阳玉、东北岫岩玉、甘肃酒泉玉、陕西蓝田玉,但广义也包括玛瑙、红宝石、绿松石、祖母绿、水晶、翡翠等玉石。

但每一种又可以细分,比如水晶有紫水晶、白色水晶、墨色水晶、茶色水晶(烟水晶)、黄水晶,还有被称为芙蓉石的红水晶。

王画又用这些广义的玉石料,指导工匠雕刻了仿冒版的茶晶鹤松同春纹笔筒、红玛瑙雕庭院赏琴图佩等工艺品。但都是小件,大件一般只有南阳玉才能出产大型玉料。象这些水晶等材料体积小,无法形成大件作品。

接下来就到了金银器。

金银由于可塑性强,因此在唐朝就有很高的工艺技术。可是王画依然让工匠继续打制了一些工艺品,比如仿清代嵌宝石金佛塔、大威德金坛城、御制镂金嵌宝石莲花生大师金螺,等等。

这是进一步开阔他们的视野。

这不但需要大量金银,还需要大量的宝石。鼎身没有宝石,如果点缀宝石,未必多了一份富丽轻巧,失了一份稳重,但在鼎基上会出现大量宝石。这一次材料中准备了红、蓝、绿宝石,祖母绿,海蓝宝,猫眼石,变石,月光石、日光石(拉长石,和氏璧就是这种石料),天河石,各色水晶,玉髓,碧石、玛瑙,欧泊,橄榄石,孔雀石,蛋白石,锆石,绿柱石,刚玉,甚至还找到了几料钻石。

但不能将这些宝石一起堆在上面,如果镶嵌,很重要,所以在雕刻玉器与金银器时,本身就在融合这种镶嵌的本领。就包括王画正让人烧制的珐琅莲花纹酥脆油茶盖罐,它也有大量金银宝石镶嵌。

再就是指导漆器与丝缂,还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顺便让工匠技术更加熟练。

但这不是浪费材料,每一件出来,只要是成品,立即引起轰抢。收回成本足足有余的。

然后就到了他的老本行,瓷器。

这一次王画几乎每种瓷器都亲自动手,让工匠站在旁边看。

现在材料基本上找全,除了一些来到欧洲的釉料,王画没有搜集外,从南洋到大食的釉料,都先后引进过来。加上技术日进圆臻,这为他烧制各种瓷器打下了基础。

因此在工匠的配合下,这一次他自己动手做了许多瓷器,这些都是清朝各种瓷器中的代表作之一。

炉钧釉如意耳扁壶,茶叶釉羊首尊,茄皮紫釉菊瓣盆,乌金釉描金龙纹赏瓶,李裕成制绿釉雕瓷鹿鹤遐龄图帽筒,苹果绿釉凸雕海水云龙纹灯笼瓶,松石绿釉饕餮纹碗,粉青釉四方八卦瓶,仿官窑荷叶式笔洗,豆青釉暗茶水盂,祭蓝釉仿青铜豆,天蓝釉凸花尊,黄釉雕刻山水纹茶壶,鸡油黄浮雕海水龙纹长方形托盘,祭红釉撇口瓶,胭脂水菊瓣盆,白釉秋操杯,广彩开花人物纹大瓶,墨彩山水纹盖碗,金彩**,黄地绿龙碗,蓝彩过墙三友图碗,矾红彩夔龙纹天鸡纽高足盖碗,素三彩镂空寿字茶壶,素三彩鸭形砚滴,斗彩庭院婴戏图茶壶,酒蓝釉斗彩人物纹棒槌瓶,黄地粉彩花果纹大缸,粉彩人物纹狮耳大瓶,珐琅彩百花锦纹碗,五彩开光花卉鸟兽纹棒槌瓶,青花釉里红海水赶云龙纹梅瓶,青青花竹石芭蕉图玉壶春瓶,青花人物六方花瓶。

(这一章工艺品很多,我会在作品相关里逐一详解,包括一些广义的玉石)

有的瓷器技术现在还没有成熟,好在试验了这么多年,加上人手充足,材料充足,王画一边亲自制作,一边做着试验。

这是他一生最大的所爱,几乎都忘记了现在的政局。

好在有朱仝帮忙,替他处理八州事务,才不至于耽搁了正事。

但不久后,果如王画所说,朝廷又让窦怀贞为御史大夫、同平章事。

这分明是李旦又在玩平衡。

窦怀贞是太平公主头号心腹,一边给了李隆基虚权,一边给了太平公主实权,形成掣肘。

御史大夫薛谦光与殿中侍御史慕容珣看不下去,弹劾太平公主,让太平公主呈于李旦,李旦无奈只好将薛谦光下放。

但有一条消息引起了王画的注意,李旦派使都赴全国十道巡查,有人认为山南道辖区太广,于是分山南道为东西两道,从陇右道分出河西道。实际上这时候王画还没有到将西北交还的时候。

王画听了不吭声,反正要还,争这个名义没有用。

让他注意的是后面一条消息,李旦又分天下为二十四都督,都督负责纠举检察所辖区域内州县官吏的善恶得失,只有洛州以及京畿各州不隶属于都督府。太子右庶子李景伯、太子舍人卢俌等人进言说:“都督独掌生杀大权,权势太重,如果任用了不称职的人,所造成的危害就太严重了。现在御史的品位俸禄都很卑微,但是声望都很高,陛下派他们按时巡察地方,为非作歹之徒自然不敢横行。”

于是再次罢去所有新任都督,再设十道按察使。

这条消息,使王画想起后来唐朝各镇割据时的情况。

但他还是没有吭声。不过心里很佩服这个李景伯与卢俌的眼光。

还有两条消息引起了天下人的关注。

第一条消息就是因为李重福的事,李重茂被贬到集州担任刺史,在越过秦岭时,跌落悬崖,下落不明。最后官兵派了人下去搜索,才发现李重茂跌到了山崖下边的小河中。过了好久,才在下游发现了李重茂的尸体。

李旦听到这个消息放声大哭,进行了一系列的追赠活动。

但他这个哭声是发自心灵的内疚还是鳄鱼的眼泪,不得而知了。

对此事官方的说法,是李重茂失脚落下悬崖的,民间的说法大多数是说李重茂想不开自杀了,还有一种说法也很流行,说是李重茂被李旦有意害死的。不过这种说法不敢公开传扬。

李旦也觉得心里憋得慌,将看押的几百官军全部处理,实际上他还真没有产生过害死李重茂的想法,大洋洲还有两个主在哪里,害死李重茂有什么用。至少现在他没有想害死李重茂。

挺冤枉的。

知道这个内情的不过只有十几人,若干年后真相大白,李隆基同样无可奈何。

第二件事就是吐蕃被迫无奈,又派出使者请求议和,并且向唐朝称臣。

另一边,默啜也派出使者向唐朝称臣。

虽然这是血营的功劳,现在王画是李旦的女婿,又马上将西北以及血营交给朝廷,再说以前立下平定诸韦的大功,还有现在制作九州之鼎,也算是朝廷的光荣。

李旦听了十分高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