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玩唐 >

第629章

玩唐-第629章

小说: 玩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用三年时间,仅三月时间下来,钦州百姓终于感受到何为有脚阳春。

这几年钦州大治,去年一年上缴的税务达到了两百多万缗钱,几乎超过了广州的一倍。不是钦州钱比广州多,是贪污掉了。

但大宋心里面也十分戚戚,朝堂发生了太多的事。先是五王之死,连老魏如果不是王画指教,也逼死了。后来王画回到京城,几乎一言不发。然而就是这样,逼杀出宫。

王画有那本事杀出皇宫,自己行么?估计一个士兵上来就将自己这小胳膊小腿的抓住了(宋璟身材很清瘦)。

但他也没有怀疑王画,不过知道王画对朝廷的态度没有一个臣子表现出来的尊重。就是王画出兵长安时,他还是没有怀疑。后来写信,主要是气王画勒索朝廷勒得太过份。

不管怎么样,他在钦州现在乐不思蜀,百姓爱戴,离朝廷也远,才会意王画当初给自己安排了一条多么美妙的道路。

可这一切,被朝廷一道圣旨打破。

他也不敢违抗圣旨,只好磨磨蹭蹭地开始动身。

钦州百姓一听不乐意了。

原来钦州很落后,现在有了港口,四面八方的商人云居此地,消息十分灵通。他们才知道象王画与大宋这样的好官,整个唐朝也不多,几乎廖廖无几。不但一连两个,碰到一个,都是几百年难得的事。

好不容易来了第一个好官,没有多长时间就召回京去。召回京去不用,反而派一千大军杀害。现在又将第二个好官召走了。这一回京还不知发生怎么的事。

因为他管辖的地区面积比王画大了十几倍,百姓更多,再次遮天蔽日伏于道路两旁,比当时送王画的场面还在壮观,一起跪在地上不让大宋走。

这一回大宋终于感到了王画当日的心情。原来很艳羡,实际上摊到自己时,心中同样不大好受。

一一劝解,从城中到港口整整走了大半天,才上了船。

船帆拉了起来,两岸哭声如丧考妣。

不但是钦州,所有划归钦州的数州,每一个州县老百姓,都自发地为大宋立了生祠。一县一个,几十个生祠,让新上任的钦州总督,看到这场景十分发怵,本来想伸一下手的,硬是强行忍住了。

这一次送行,也是轰动朝野的一件大事。王画赢得民心,还带着强烈的金钱性质,虽然不否认他执政能力。可对于传统的士大夫而言,多少还有些瞧不起这种治理方式。

但是大宋却是实打实地治理出来的民心。

再联想到王画的那份名单,还有一个人呢,老姚呆在亳州,同样将百姓治理风调雨顺。

这才是真正名相的风范。

大宋还没有到达京城,就引起天下百姓翘首以待。

船到了扬州,转乘了小河船。却没有想到被人们发现了,许多百姓都围过来观看。

王画那份名单几十个人,老百姓记不住,只知道王画说过,论宰相之才,宋璟与姚崇之当为天下翘首。都想来看看大唐第一相才是什么样子。实际上有什么好看的,五十多岁的瘦老头子一个。有才华放在肚子里面,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可百姓不这样认为,看到大宋马上进京为相,可是一身粗布衣服,比自己穿得还要朴素。个个看得都十分顺眼,连大宋眼角的皱纹,似乎都闪着慈爱的神光。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宋只好拱手,连忙吩咐船主将船儿驾驶船只离开。

但大宋到来,终于使温度达到了临界点,使火药终于爆炸起来。

第一百十四章 弑(中)

越往北天气越冷,运河里也结了冰,船只行驶得很慢。

宋璟也不急,如果不是他为官清廉,没有经济在路上耽搁太长的时间,他能希望这船小船儿就这样一直驶下去。

终于到了洛阳城外,宋璟让家中老奴到四方馆找寄宿的地方。

做清官的就是这样,日子过得苦哈哈的,京城居大不易,什么东西都贵,房屋更贵,他买不起。

自己与妻子收拾行李,然后喊来了一辆牛车,将李行搬到牛车上。当然他的行李想多都多不起来,这又与王画不同。王画所到之处,大把大把的花钱,他自己过得不算奢侈,可过得也不会很苦,每次来去,都带着无数的行李。

下了船,跟在牛车后面,此时正好飘着大雪,天地间白茫茫一片。

但走了不远,看到一些官员迎了过来。

当然,如果论资历,宋璟的资历还是有些浅,但他名声很重,在武则天时就敢于与张易之争斗,到了李显时,又敢与武三思争斗。为官刚正不阿。这一次在钦州万民相送,再加上王画的榜单,后面这个作用影响巨大,因为血营诸将的声名远扬,使王画识人能力无限地放大,所以这一次回来,让天下百姓翘首盼望。

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年龄,王画立下再大的功劳,因为年龄的掣肘,相位对他遥遥无期。但宋璟的年龄担任宰相之职,却不会引起争议。

许多清流大臣听到他回来的消息,一个个喜出望外。消息传到李显耳朵中,其实原来他对宋璟也十分看重的。王画这份名单再次给他提醒了一下,当然如果他看不重,凭这份名单,还不会提拨宋璟。就象另一个人,姚崇,论资历姚崇更能担任宰相,毕竟曾经在武则天手上就担任过宰相,还做得很好。但这一次李显没有提拨,固然是恶其为相王长史,也是缺少了好感缘故。

他立即派了亲信的太监前来迎接,连带着一些大臣也明目张胆地跟了过来。

宋璟看着大家,只是拱了一下手,然后沉默不答,继续跟在牛车后面向四方馆走去。

不结交权贵,独行其立如此。

迅速安顿下来,进殿拜见李显,李显做了一些询问,大宋用了一句:“臣刚回京城,对京城事务不太了解,因此恕臣暂时不能回答陛下。”

将李显打发了。

但过了几天后,他心里面憋了一肚子邪火。

固然理智告诉他,要低调行事,特别是在这个关健时期,可最终还是发作了。

实际他返回京城,一开始是搭乘了客商的海船,但到了扬州后转乘了小河船,他也悄悄地下过船,看过百姓的实际生活情况。

如果看到唐朝的税务增涨,尽管这是几大港口市舶司与各路关税商税带来的贡献,可是大宋与王画多次交谈过,也听过王画的拉动理论。商业发达了,流通增加,作坊也随之增加。就业的工人多了,能吃上一口饭的人多了,那么他们手中有了余钱就可以购买货物。这又带动了第二批作坊的建立。

王画在钦州还是在西北,都是这样做的。钦州因为港口之便,很快见效。西北受交通影响,见效缓慢一点。但是大宋不是真什么事不管,通过一些消息也知道西北在变得越来越好。

他在钦州就是小心地维护着王画这一套商业系统。

这是王画的长处,达者为师,这一点他必须萧规曹就。

因此,现在百姓生活应当比他前来钦州时要稍微好一点。

然而,看了一下,让他十分失望,也不能说变坏了,大多数百姓依然保持着原来的生活,倒是富者更富。只是许多地方因为上层**,上行下效,下层更加**,有些州县百姓因为官员的贪污剥削,反而更加民不聊生。

在小船里长吁短叹,他妻子开始劝他:“宋郎啊,你一个人,能有挽天之力?”

这是实际,真正有挽天之力的人,只有皇上,但皇上是真振作了,还是假振作了?

然后到了吏部,吏部公文堆积如山,有一些小事却迟迟不能判决。他立即拿起笔来,手起笔落,将吏部的事务一一处理。

吏部尚书张嘉福十分不快,但宋璟新进宰相,挟天下重望归京,只好掩忍不发。

可这是在吏部范畴里,宋璟处理了,牵涉到其他各部,又开始扯皮起来。

这一天,在早朝上,他看到两拨人在吵,脑海里浮现出钦州那黑压压无数百姓的跪拜,洛阳百姓看到他眼里露出殷切的期盼,他终于忍不住,站了起来喝道:“你们都成何体统”

一声骂了,将大殿骂安静下来。

宋璟这才向李显说道:“臣有奏要禀。”

“快快奏来,”李显现在也让大臣吵得心寒。

“今天国家,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如医者,须用烈药拨之,再用温药抚之。其弊一也,朋党朝争。玉城县令候东宝在母亲去逝丧期,居然招J宴舞,对这样的县令朝廷不立即惩罚,反而因有人说政令有方,争执不下。何谓政令有方?齐威王不因即墨县令不善结纳近臣,有毁言谤语而罚之,即封万户。不以阿大夫有近臣日有美言而用之,执以烹刑。所以人人不敢掩过饰非。臣不知玉城县令政令如何,但臣知道,官员,地方百姓父母也。母亲丧期如此,不孝是也,对母不孝,能对君忠?能对百姓爱护有加?这件案例,如此清楚明白,然而因为争斗,因为党羽,因为纳贿,久决不下。人如此,况且浮于事?故臣恳请陛下下诏,停止争斗朋党,而安心于政事。此国家之根本。”

宋璟这一次打击面很广,不但呵责了韦党,也呵斥了太平公主与李旦的亲近大臣。

当然,他说得过于理想化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是争斗,大到朝堂,小到村里。不过现在朝廷争斗确实过火了,已经使政务无法正常进行。

但未必有几个人能听进去,大位未定,谈何政务?

宋璟又奏道:“其弊二也,外戚权位太重。陛下,以史为鉴,东汉末也不过数百年也。光武有惩西汉大权旁落,对外戚防范甚严。然而章帝早死,和帝年幼,母窦太后听政,于是窦宪为大将军,窦笃进位特进,窦景为执金吾,窦瑰为光禄卿,又以邓叠、郭璜为心腹,以班固、傅毅皆置幕府,以典文章,把揽朝政,气焰薰天,把揽朝政。汉和帝心中不平,于是重用宦官郑众蔡伦,为其心腹。其时未构成危害。和帝早逝,邓太后与兄弟邓骘迎安帝。安帝又引妻家阎氏外戚掌权,同样骄横无度。安帝死,少帝即位,不久少帝病死,宦官孙程等人共谋,杀掉阎显,立顺帝为帝。顺帝时又让外戚梁冀为大将军。顺帝去,再立质帝,质帝年幼聪明,梁冀居然将质帝毒死,再立桓帝。陛下,桓灵二帝命运如何,陛下,亦当知晓。陛下即位后多用韦家诸人,于国家不利,于韦家亦有祸事临门。所以臣不解也。”

“再观本朝,太后禀政,功过难一,其中莫过于宠于诸武。而陛下春秋正即,年富益强之时,不求振作,反放任诸韦,臣不解陛下是何心意。宠爱也?触龙说赵太后,陛下可读否?是非宠爱,是害其骄益,行郑庄公养共叔段之举也。功也?长孙皇后誉为千古名后,长孙无忌有大功于社稷,长孙家族有几人为官为相,为羽林拱卫将军?臣斗胆试问一句,诸位韦相公,各韦使君,诸君有何功绩于社稷乎?”

这一句问后,风云色变

朝堂静得连掉在地上一根针的声音几乎都可以听见。

宋璟继续奏道:“其弊三也,官员冗沉。昔年,王画曾弹劾太后如车载如斗量。太后随后稍作减裁。可臣在吏部清查后,发现陛下即位后,官员数量比太原鼎盛时增加了五成,官爵增加了一倍。盘居巷道,非公即候。酒席之里,非郎即卿。国家担负巨大财政负担,官员轻视其所赐赏。官也,社稷之根本,陛下之手臂。两手两臂足矣,莫非陛下想做千手观音乎?”

宋璟这一句问完后,有人失笑,然而随着脸色绷紧,再也笑不出来。

这一条也是唐朝现在最大的时弊。

“再说爵位,赏其大功之臣也。使其臣重其功,惩其过,激流勇进。现在陛下此举,就是赏其爵,臣会不会感陛下恩德?再有,臣听闻公主宫人,捉其陛下手臂,促其玉玺,盖印封官,又有斜封官之事。官爵居然让陛下儿戏如此?”

这一次打击面同样很广,不但打击了时弊,还打击了韦后与宫中几位贵夫人,还有几位骄横的公主,连李裹儿都在里面。

也许现在李显真有那么一丝醒悟的样子,他说道:“朕错了,宋相公,请坐下来慢慢说,来人哪,赐茶给宋相公。”

这个待遇只是针对那些七八十高龄,有过大功的真正老臣才能享有,而且还是在内殿之中。象这样在早朝上,允许坐下来禀奏赐茶,几乎是唐朝破天荒的第一次。

所以宋璟说了句:“臣不敢。且听臣将奏折说完。”

“宋相公,请说。”

“因此,臣恳请陛下立即裁减官吏,请从宰相做起,当今宰相,竟达近十人,外戚相位居于四员。臣恳请为了外戚长享荣华富贵,不至于骄亏满盈,敬请裁减五位相公,外戚之中留一人为相足矣。”

再一次让朝堂上风起云涌。

这一句话也说到李显心中,裁不裁相位无关紧要,最好将四位韦相公裁去二到三人,马上朝堂上的政局就会扭转。可是这很难办,他盯着四韦相公,因为是宰相,居于前列,离他不远。

四位韦相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