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玩唐 >

第59章

玩唐-第59章

小说: 玩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咦,你家开新窑?”孔黑子问道。

“是有这想法,还没有找到想要转手的窑洞。”王画答道。但大家对他说的精美的瓷器产生了误会。在李红他们眼里,王画是无所不能,既然制作出第一流的漆器,为什么不能制作第一流的瓷器?王迤则以为精美的瓷器是指他当年研发的配方。

“因此今天揍不揍他结果是一样的。而且不要将一般人看作好心的,在利益面前,很难找到好心人。为什么乡里百姓怕孔叔叔,这叫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

孔黑子面露尴尬,是这么回事,可听起来怎么有点不中听呢?

“因为今天这一揍,他反而会产生害怕。最让他烦恼的是我揍他也是用了族规,就是打官司,也会吃力不讨好。要么报复,这可不是村子之间,或者宗族之间的打架,几百号人一涌而上,我们没有还手之力。他如果请族人,父亲不得族人愿谅,他同样在族人心目中的应象不好,况且父亲还是名义的族长。请窑上的工人,人家是来打工挣钱的,也不是为他打架的,没有几个人会同意。那么只好请乡里的地痞,可听到孔叔叔的名字,有几个地痞敢招惹孔叔叔。”

孔黑子一捏鼻子,搞了半天,小家伙连自己也算进去了。

“最主要的是,大家看我的手,”王画说道。

一听王画这样说,大家一起看王画的手,王画才问道:“刚才大家看我手的时候,有多少心思想到刚才发生的事上?这叫做分散注意力,用在军事上就明烧栈道,暗渡陈仓。同样,他们也怕当年的事被揭晓。现在听到我再次提起,一定会想办法,将当年发生的事,所有痕迹抹去。这就赢来了时间。”

但说到这里,他也在心中叫了起,侥幸,这个二伯太怕死了。如果刚才一逼,他真说出人命。那么事情发展的轨道就变成了两样的。

这时候天也晚了下来,村子前的大山开始带上了一层苍色,有些小虫子,耐不住,在墙角发出一波波的寒鸣。

王画母亲将晚饭烧好了。

本来王家女人就多,王画母亲不说了,三只凤凰因为家庭穷苦,就连三凤四凤也学着做一点家务事。现在又添了李红也香茑的帮忙,不过小红红似乎越帮越忙。王画母亲很耐心,一边做着饭菜一边指导着她。

菜端上来,王迤留孔黑子吃饭,让三凤到村头上的小卖部打酒。孔黑子竟然破天荒地没有拒绝。

王画会意,这是孔黑子在表态,今儿发了这件事,他留下来吃饭,是相帮他这个徒弟,以后那个敢对王画动手,先得过他这一关。

几个人依次落坐,陆二狗他们四个人还好一点,他们早将自己当作王画的人,也不拘束。李红更是如此,而香茑知道自己与王画是没有指望了,心态倒也坦然,现在这种生活虽然略有些不满,可比在张府遭遇同行欺压,要好些。只有几个船夫坐下来有些拘谨。

看到船夫的样子,王画突然灵机一动。他低声说道:“有了。”

孔黑子气得想打他一巴掌,你不能就要吃饭了,还想着怎样计算人家吧。

但这是王画的本能。

不是这社会不好,他前世工艺品界同样也有说不得的故事。只是一开始他吃亏的多,吃得亏多了,也学会动心眼了,渐渐地别人吃他的亏比他吃别人的亏次数多起来。

内斗嘛,也是中国人的特色。不学会内斗,如何生存?

但一会儿他又皱起眉头,自言自语道:“可是还不行,如果张质王申两家破了产,后面的人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破产?孔黑子望着王画,心想,你醒醒吧,就是你当了土匪,将他们两家金银细软全部抢光了,也不可能破产,他们的瓷窑与庞大的田产以及相关的产业,还会继续给他们带来收入。

王画想法确实就叫他们破产,一无所有,这才是他真正的报复!

PS:刚刚经过张府夜宴,白马寺,这几章估计许多朋友看得有点闷。但小说也要象海上的波涛,有时起有时落,嗨哟,笑。不过从明天起,再次开始起小浪花了,并且浪头越来越大。今天继续补偿大家受伤的心扉,加一更。同时考虑到上架后有可能书中的“资料”反感,从二十五号开始,每天三更。这样有可能上架时公众版达到一百四十章!以此回报大家。晚上开加精大会。所有书评(除广告外)都有份。

第十二章 新纸

两家破了产,三间瓷窑必然会关门了,就会为他们后面的人带来一定的经济影响。这些钱如果那个势力不看在眼里,还好一点,如果看在眼里,倒时候又有可能成为他面对一个庞然怪物的局面。

而这个局面才是王画最不想要的。如果这个势力大,象太原王、荥阳郑那样,王画等着束手就擒吧。

怎样才能知道他们背后到底是那个势力?或者怎么才能将张质与王申两家与这个势力切割出去。

王画只是觉得脑海里隐隐有一些应象,可模模糊糊的一片,就是想不起来。

想不起来,就不想了吧。

王画站起来向孔黑子敬酒,真心感谢他传授了自己许多武艺。这也许不止在过去,在将来也会给他带来许多帮助。吃过了晚饭,王画母亲将李红与香茑拉进了里房,询问她们,到底儿子通过什么方法挣来的钱,还有她们怎么跟了儿子后面的。

李红按照王画的教导说的,说王画制作了漆器,赚了钱。自己主动看上他的,而香茑是她的主人仰慕王画的才能,赠送给王画,让她在王画身边照料王画的。

半真半假,王画母亲还是似信非信。

但这时候李红突然喊了声:“母亲大人,放心,二郎在外面从来不做坏事的。”

一声母亲大人,将王画母亲骨头都喊酥了。

看,多好的儿媳妇啊,论相貌比杜家的那个小娘子美丽,论嘴巴比杜家小娘子的嘴巴甜,论态度也比杜家的小娘子态度好。这样的儿媳妇,到哪里找哦。

至于王画钱的来路问题,让这一声喊,早忘记到了爪哇国。

在这之后几天,天气渐渐凉快下来,虽然中午时分还有一点闷热,可每到早晚,出门必须加穿衣服了。特别是早上起来,地上还没有出现白霜,但草丛上洒满了一层寒露,在闪着晶莹剔透的光泽。

反正也是等待,田里的庄稼也没有完全成熟,王画闲着无聊,除了带着陆二狗他们四个人上山打打猎猎外。他开始想找事情做了。

因为以前的家境,他使用的文房四宝,太简陋。因此想尝试着玩一下,这种心理就象玩票性质一样,不是以营利为主的。

首先就是纸,笔墨纸砚,现在的纸确实成问题。普通人使用的纸张象他前世的牛皮纸一样,厚得都能使人当作衣服穿。这样的纸张造价就不用说了。这也影响了更多穷人家的孩子读书。自己在去年这个时间,教三凤她识字,还是想了一个很无奈的办法,找来一个瓷盆子,反正现在巩县生产瓷器的瓷窑多,有许多报废品。然后取来河沙,用树棍子在上面书写。

这样造成一种什么情况,以后识字,三个凤都会识很多字,可是写的字就成了问题了。

但在唐朝时,与瓷器一样,纸张也在不断地改进过程中。

其中除了四川的黄麻纸外,最有名的就是再后几十年的薛涛笺。这是名妓薛涛所制,当时的文人白居易、杜牧等人都使用这种纸笺与薛涛唱和。这种纸笺共分深红、浅绿、粉红、明黄、浅青等十色,但又有人说薛涛只制出深红一种,其余是他人所制。王画对后一种传言十分相信,造纸可也是一个技术活,一个妓子,怎么可能制出高明的纸张,于其说这种纸有名,还不如说这个薛涛有名罢了。

他穿越的时代不同,就是等到他到了临老时,也未必能见到这个薛涛。就是见到了,也不会将她当作一个知己。别的不说,薛涛有才气也许是对的,品行嘛,不提了。她在九岁时,就写出了一句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当时她老子差点被这句诗气死。

后来因为穷困,本身又渴望奢侈的生活,主动入娼籍。果然是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这样的女子抛去才气不说,生活作风上与李红香茑差远了。

但唐朝有一种纸张终于开始拉开帷幕,登上舞台,那就是——宣纸!

宣纸有可能出现在东汉,是蔡伦弟子孔丹用青檀树皮制成的白纸。不过这一说法没有准确的历史记载。在现在依然还没有四川黄麻纸有名,真正扬名还要再到几十年后,世人称江西、四川、皖南、浙东都产纸进贡,而宣城郡纸尤为精美。不过洛阳街头开始出现宣纸出售。现在没有名气,价格也适中,王画这一次回来,特地带了一千多纸宣纸,以备书写。

但王画做过比较,这时候宣纸与他前世的宣纸技术还是有很大悬殊的。

王画在脑海子里也曾想试着制造这种宣纸,特别是李煜亲自监制的宣纸极品——澄心堂纸。

但想一想宣纸的工艺与所需的时间,只好望洋兴叹。

首先是材料,必须要皖南特产青檀树的树皮,还有皖南砂田里所产的稻草。再加入杨桃藤汁、石灰、草碱等材料。青檀皮等材料在皖南好找,可在巩县,到哪里有,难道也要去用船运来。当然,宣纸的生产基地,可不是皖南一处,到了后来,随着技术的发达,也有一些厂家利用其他材料代替,如台湾就用雁皮与桑树皮代替的。因此除了宣城外,后来的中国还有四川与浙江也生产宣纸。

最主要的就是它的工艺,材料要经过经过长期的浸泡、灰腌、蒸煮、洗净、漂白、制浆、水捞、加胶、贴烘等十八道工序,一百多道操作过程,历时一年多,方能制造出优质宣纸。当然不同的配方与工艺,所作的宣纸也有不同,在宣纸中有几十个品种。可想一想材料与工艺时间,王画最后叹了一口气。

暂时还是不要想吧。等到以后有机会再说。

除了宣纸外(澄心堂纸,王画只好想一想了,更不想制作了),还有张大千捧红的一种纸,最适合写字作画,甚至某些时候比宣纸有过之而无不及,那就是四川所产的夹江纸。

这种纸工艺比宣纸相对而言,要简单一点。可还是材料问题。第一需要夹江所特产的竹麻(白甲、水竹等的一年生嫩竹),第二还需要夹江所产的水质。想想李白写的蜀道难吧。

王画想都没有想。

不过从夹江纸,王画又想到了另一种著名的纸,富阳纸,这同样也是以竹子为主要材料的。现在唐朝就开始了竹纸的制作,这时候的竹叶,王画也做过考察,因为没有使用漂白工艺,除了色黄外,竹纸性脆。因此进入不了上流社会。

这段历史,因为他收藏中就是古纸,其中象清朝仿金粟藏经纸每帙市价在十万元以上。至于真版,不好意思,看不到了,看到了也是无价之宝。

因此王画也十分了解,并且考研过它们的工艺。这也是收藏的一个基础,没有知识面,是不能辨别真假的。特别是赝品泛滥成灾的情况下。

竹纸纸薄,便于印刷携带,成本低廉,可工艺一直到了元明,才从福建开始,因为使用了熟料生产与天然漂白。竹纸工艺才特飞猛进的。

对于一个精益求精的大师来说,就是造纸也至少是富阳纸吧。不过现在这交通,这工艺技术,王画想到好多好东西,都拘于这种大环境,无可奈何。

但生产不出来夹江纸,生产普通的竹纸还是容易的。省得现在一张纸有原来的十张厚。

他既然想好了,王画说做就做。竹子还是江南的最好,或巩县也有许多野生的小竹子,材料成本很低,上山砍砍就行了。

但在造新纸之前,王画还有一件事没有做。

他那个二伯几天没有动静,当然他肯定会在商议着怎样对付自己。可王画却要主动找上门去,这回不是王申本人,而是他的二儿子。他这个堂哥今年十八岁了。在大前年,曾经在山上遇到王画,也不知道犯了那门子邪,堵着王画就揍。当时王画才九岁,明显打不过他。于是隐忍下来。

什么叫君子,有仇不报非君子!

PS:这一章再过渡一下,下面一章盛宴即将拉开。

顺便推荐一下正在上强推的一本历史小说《三国骁将》。

第十三章 猫与鼠(上)

王申这次吃了大亏,果如王画所想,报复肯定是会报复的,但直接报复有点不好办了。

说到打官司,王申在县衙里关系网现在比王迤一家硬得多,况且于杜两家刻意对王家打压。但王画是用族规执行的,不要说揍他一顿,有时候残忍的灌猪笼,官员都不好插手。

因为王画的强势,王姓宗族里,开始有一些人对王家开始再次认同了。毕竟王迤一家是嫡系弟子,只是王迤自己太不争气罢了。现在一个问题,就是王画的财路,如果来路正当,有可能王画一号召,巩县王宗族大聚会再次在王家召开。

如果上门闹事,那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