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陈云文选 >

第61章

陈云文选-第61章

小说: 陈云文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人民政权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公粮仍然是人民政府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由于这个原因,本书一些地方谈到财政收入时,往往把公粮、税收并列提出。这时所说的税收,指关税、盐税、工商税等,不包括农业税。——第7、18、30、40、48、53、63、70、76、85、90、96、99、113、127、144、179、205页。」)、税收统上来,必先保障下级供应,满足下级需要,才能严令其将粮、税上缴到各大行政区,而不准省以下动用。因此一二月中收少支多。十多年来根据地财政统一的过程就是这样。其二,军政人员所需夏衣款及农林、水利、交通投资,很大部分须于这三个月支付。其三,公粮不宜于此时卖出,因目前是农民卖粮季节,如政府与农民竞卖,则谷贱伤农,政府公粮亦必贱卖,公私两害。公粮不宜变卖,财政收入即少,赤字即大。

  (乙)明年二月底发行总额将达四万四千亿元。三月收公债款一万二千亿元,扣去认购者交纳黄金美钞百分之三十,实收公债款八千四百亿元人民币,占四万四千亿元的百分之十九。这个回笼比例是不低的(东北今年五六月收公债回笼比例,只占当时发行额百分之十二),可能银根太紧。但如减少发行,又不易推销公债。因此,现在只能按照上列计划发行钞票。

  (丙)从概算(注「这里所说的概算,指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日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提出的并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一九五○年度全国财政收支概算》。——第40页。」)所列明年度赤字近七十亿斤小米(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分别发行币值不同的货币,加上物价不稳,所以预决算和供给标准,均以小米计算。一九四九年开始改用折实计算(参见本书注23),但一般仍保留了用小米计算的习惯。一九五○年物价稳定以后,逐渐取消小米制,改用人民币计算。——第40、46、53、89、113页。」)来看,这些赤字须按月用发行新钞弥补。假定上半年赤字为三十五亿斤小米,依现价每斤七百元计算,则须发行二万四千五百亿元,以今年十二月底发行二万六千七百亿元为基数,发行额将达五万一千余亿元,增加近一倍。这样,物价也可能上涨一倍,小米每斤将为一千四百元。下半年赤字也是三十五亿斤小米,如以那时每斤小米一千四百元计算,则须发行四万九千亿元。到一九五○年十二月底发行总数将达十万亿元。如以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底发行总数二万六千七百亿元计算,则明年增发钞票将达三倍,因此,物价也有可能上涨三倍。由于明年地盘扩大、货币流速降低等等因素,可以减轻物价涨度,但支出难保不超过,收入难保不减少,因粮食供应不足而来的价涨等因素充分存在,所以应该估计物价可能上涨三倍,而在工作上则应力争做得更好些,使之涨得少些。

  考虑到明年物价有可能上涨三倍,那末,我们的任务就是避免一下子猛涨,而使之逐渐上涨。还要估计到,从现在起,有阳历年、阴历年、发公债收回货币这三个银根紧的关头,我们如不预加调度,则很有可能物价在上半年涨得很少甚至不涨,而挤到下半年一下子猛涨二三倍。因此,我们的办法,应在上半年涨一部分,以避免下半年短期内猛涨。应设法使明年一月起逐月上涨百分之十左右,至明年年底共涨二点一倍。为此,除财政发行之外,再以五千亿元作为准备,在银根紧、物价平稳时,收购花纱布和粮食。中财委(注「一九四九年七月中旬,中共中央财政经济部(简称中财部)与华北财政经济委员会合并为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简称中财委。在此基础上,于同年十月二十一日正式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仍简称中财委,统一领导全国财政经济工作。一九五四年撤销。——第4、13、25、30、32、35、41、42、46、54、64、79、99、156、159、166、169、195、202、215、218、223、235页。」)已拨给华东五百亿元,以满足资本家订货贷款的要求。

  综上所述,明年上半年多发行一些钞票的好处有三:其一,使银根不紧,易销公债;其二,保持物价逐月分涨,避免挤在下半年短期猛涨;其三,在平价时购进主要物资,不但可贱买贵卖,且可援助工商界。

  *注「这是陈云同志起草的,以他和薄一波同志的名义向中共中央的报告。」

给马寅初的电报(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十七日)
给马寅初(1)的电报*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十七日)

  一、关于原大华民航公司事(注「原大华民航公司事——指当时上海几个资本家准备投资创办该企业一事。因我国的航空事业均归国营,所以没有实现。——第42页。」),与周总理再次交换意见,我们认为航空事业归国营这个原则是肯定的。但是,我国私人和华侨方面也确有愿意投资于民航事业者,中国航空公司(注「中国航空公司——原为国民党官僚资本企业,一九二九年成立,总公司设在上海,解放前夕迁香港。当时拥有大小飞机五十多架。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九日,该公司和原中央航空公司的四千员工光荣起义,脱离国民党统治,接受中央人民政府领导。同年十一月十二日,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宣布,该两公司资产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并对其行使管辖。——第42页。」)应吸收一部分本国私人的投资。私人投资的方式,不必先由私人筹设新公司后再投入中国航空公司,而可以将资本直接投入。如将来希望投资于民航者很多,则中国航空公司可于一定时间内专作一次征集私股的号召。考虑到航空所需的器材都购之国外,私人投入中国航空公司的股金,也应该是外币。

  二、根据华北、华东的报告,因为今年先旱后涝,明年缺粮不少,政务院(注「政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一九四九年十月成立。一九五四年九月,根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改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6、38、42、64、69、99、144、166页。」)昨日通过救灾指示(注「指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十九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签署发布的《政务院关于生产救灾的指示》。——第42页。」),中财委(注「一九四九年七月中旬,中共中央财政经济部(简称中财部)与华北财政经济委员会合并为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简称中财委。在此基础上,于同年十月二十一日正式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仍简称中财委,统一领导全国财政经济工作。一九五四年撤销。——第4、13、25、30、32、35、41、42、46、54、64、79、99、156、159、166、169、195、202、215、218、223、235页。」)正在开农业会议、粮食会议和城市供应会议。各地所报情况不一,但根据华北、华东最低限度的估算,华东缺粮十一亿斤,华北缺粮十八亿斤,共二十九亿斤。中财委决定,由东北调入十五亿斤,华中调来十一亿斤,共二十六亿斤,尚少三亿斤,正在电询四川的收成和明年可能下江的粮数。如果四川能下江三、四亿斤,则明年克服粮荒的可能是存在的。我们的方针,力争不饿死人。广东粮食也很缺乏,准备以湘米济粤。此外,国内私商或留港人士愿以自己外汇购粮运回者,一律欢迎。救灾重点放在组织灾民生产自救和民间互助。中财委调度之粮食,将大力组织运输,使其及时到达需粮地点。总之,明年缺粮情况甚严重,必须全力以赴解决之。

  三、公债条例(注「这里所说的公债条例,指《一九五○年第一期人民胜利折实公债条例》。——第43页。」)昨日政务院已通过,即可于报上发表。各方反映,目前经济虽有困难,但发行公债是较好之一着。沪杭反映如何,便中乞告。

  四、中财委所管各部之专业会议,已开过者有:茶叶、鬃毛、油脂、海关、税务、盐务、水利、煤炭、航务、公路、铁路等。正在开者有:粮食、城市供应、钢铁、邮务等。即将召开者有:财政、机械、有色金属、电业、石油、纸张、电讯等。其中,最重要者为财政会议(注「一九五○年二月十三日至二十五日,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在北京召开全国财政会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财政经济工作的一次重要的会议。会前,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所管各部举行过一系列专业会议,摸清了基本情况,作了充分准备。会议经过详细讨论,决定节约支出,整顿收入,统一管理全国财政经济工作,以实现国家财政收支平衡、物资供求平衡和金融物价稳定。三月三日,政务院根据这次会议讨论的意见,作出了《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随后,出现了全国财政收支接近平衡、金融物价趋于稳定的新局面。——第43、54、70、115页。」)。由于各大行政区(注「大区——指当时在全国划分的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六大行政区。各大区设有中共中央的代表机关中央局。一九四九年十月,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除华北外,其他五个大区都设有大区一级行政机构,东北称人民政府,西北、华东、中南、西南称军政委员会。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各大区行政机构一律改为行政委员会,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不再是一级地方政府。华北也成立行政委员会。一九五四年四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撤销大区一级党政机构。——第6、16、25、30、32、39、43、48、58、63、133、152、158、191、201、206、221页。」)在中央人民政府通过概算之后,需集会讨论,故中财委所召集的各大行政区财经领导人会议,须于一月下旬召开(注「这是当时对召开全国财政会议日期的估计。——第43页。」)。届时您如能来京出席则最好。专业会议所定要点,当陆续奉告。

  五、铁路修复进展较快。京汉线已于本月十五日修通。粤汉线二十五日接轨。同蒲路北起忻县南至运城已修通,年内可到风陵渡。衡阳至桂林亦可于年内修竣。上述各线均可于年底通车。赣江桥争取明年一月修好,上海至广州即可直达。铁路方面今年修路成绩超过年初预计,此系员工共同努力及苏联专家协助之结果。明年铁路任务仍很大。目前抢修之路,明年均须补工,有二千余座临时桥,明年必须争取大部改建为永久工程。

  上述均系您离京后财经工作的要事,希望您把对中财委工作的意见以及南方所反映的意见,随时告诉我们。

  *注「这份电报是陈云同志起草的,以他和薄一波同志的名义发出的。」

  (1)注「马寅初——(一八八二——一九八二),浙江嵊县人。当时任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浙江大学校长。——第42页。」

技术人员是实现国家工业化不可缺少的力量(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技术人员是实现国家工业化不可缺少的力量*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这次钢铁会议(注「钢铁会议——指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十六日至二十五日,在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领导下,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在北京召开的会国钢铁会议。这次会议,制订了一九五○年全国钢铁生产计划,确定了以东北为全国钢铁工业建设的重点,华北、华中等地以恢复为主的方针。会议还讨论了技术人员的培养问题,并对全国钢铁工业技术人员的配备作了通盘筹划。鉴于东北是全国钢铁工业建设的重点,但技术人员最为缺乏,因此会议决定从华北、华东、中南地区抽调大批技术人员赴东北工作。——第45页。」)开得很成功,大家议决把钢铁建设的重心放在东北,而且规定全国在一九五○年生产生铁八十八万吨。这是一件大事。虽然苏联专家还提出更高的指标,但是我认为现在的任务已经很重了。今后的工作,是要完成并超额完成这次会议规定的任务,希望大家努力。

  当然,我们不是没有困难的。比如,如何集中使用全国有限的技术人才,动员专家到东北去从事新的经济建设工作,这里便有困难。困难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华北、华中、华东等地区不大愿意把人送出来。这个问题,这次会议一定要解决。现在国家财政这样困难,下决心在东北建设钢铁工业,这是国家大事,只作本位打算,就是破坏全局,是要不得的。

  其次,东北方面对于各地送去的人,能否妥善安排,也是一个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