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陈云文选 >

第42章

陈云文选-第42章

小说: 陈云文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前东北的群众组织,最重要的是建立武装组织,要以武装为中心,建立政权和党支部。要重视农会组织,县可成立县农会,县委可设立农委。

  群众工作的主要要求:一是提高农民的觉悟,开展斗争,与地主扯破脸;二是培养起本地干部。

  党员发展的条件:三敢,即敢于要土地,敢于斗争,敢于武装;三不怕,即不怕离家,不怕地主,不怕国民党。新党员发展到足够数量时,要做巩固工作,争取每个乡村都有我们的堡垒(注「这里所说的堡垒,指共产党支部。……第317页。」),避免大量发展又大量清洗。坚持积极发展、个别吸收的办法。

  (三)提出正确的斗争口号,发动群众为此而斗争。现阶段为和平民主而斗争,关键是实现经济、政治、军事民主。经济民主,解决农民经济生活问题:政治民主,解决农民的政治地位问题;军事民主,解决组织农民武装问题。

  目前东北是一个严重的尖锐的阶级斗争场所,和抗日战争时期不同,各个阶级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国民党和地主阶级是第一号敌人。

  (四)实行运动战和游击战相结合的作战方针。一般地不打阵地战。战争应作持久的准备。目前部队问题较多,正气不扬,邪气发展,有些干部腐化,应该很快调整。破坏一次群众纪律等于军事上打一次败仗。要防止到地方上抓一把。当然,地方应该适当照顾部队,目前搞好部队建设,主要是抓政治工作,解决部分指战员的思想作风和群众观念的问题。

  农村分地前,县、区武装不可靠者,由主力改编;分地后,成立新的武装。

  (五)解决干部思想问题。许多干部来时没有充分的精神准备,缺乏长期战争和下乡苦干的决心,向往大城市。部分干部暴露了享乐、腐化、闹地位、争待遇和厌战情绪,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够。

  要大家懂得,东北是新解放区,斗争艰苦,困难很多,群众未发动起来。需要大喝一声,大家要丢掉那些错误的东西。要准备出现最困难的情况。

  干部是可以说通的,使其了解形势和任务。要组织工作队,许多同志要下乡,应该到斗争中去上大课。做群众工作的干部,不论是中央委员还是区委委员,都是群众一级的干部,大官要做小事。

  (六)纠正工作中的盲目自流现象。党、政、军、民各项,都要有政策,有工作计划,随时检查,总结和交流经验。

  以上六项任务有一个中心,就是发动群众。

  四、东北的斗争是艰苦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东北八个月的工作是有成绩的,开辟了这样一个新地区,牵制了二十一个美械师,使得关里解放区得以休整六个月,土地问题开始解决,关里解放区民兵发展至七百万人。坚持东北的斗争,对关里各根据地的斗争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国民党不会给群众好处的。只要我们把群众工作做好了,东北人民一定会跟着我们一道干。

  蒋介石露骨地给美国许多利益,如内河航行(注「内河航行……指美国船舶,包括军舰在内,可以在中国的内河自由航行。这是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政府向美帝国主义出卖中国主权的一个重要内容。一九四六年六月五日,国民党政府国防最高委员会通过所谓在复员期间准许外国轮船驶泊南京、芜湖、九江、汉口四埠装卸货物的决议。同年十一月四日,国民党政府与美国政府进一步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条约规定,缔约此方的船舶可以在彼方开放的任何口岸、地方及领水内自由航行,其人员和物品有经“最便捷之途径”通过彼方领土的自由。缔约此方的船舶,包括军舰在内,可以在遇到“任何危难”时,开入彼方“对外国商务或航业不开放之任何口岸、地方及领水”。条约表面上双方享有对等权利,但在当时中国根本没有远洋运输设备的情况下,这只能是美国单方面享受的权利。这个不平等条约缔结后,受到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第319页。」),天津、青岛驻兵(注「一九四五年九月三十日,美国海军陆战队两个师在天津登陆。之后,美国海军陆战队又先后在上海、青岛、秦皇岛等重要城市驻兵。为控制中国,帮助国民党打内战,到一九四六年六月,美国海军陆战队在中国登陆的人数达到九万人。……第319页。」),等等。国民党区民心厌战,反对美国。蒋介石的威信大大降低。他经济上有困难,军事力量不足,与十年内战时期、八年抗战时期相比,已差之甚远。像过去那种对我“围剿”、“扫荡”的形势,已不存在。

  全国军队:国民党三分之一,杂牌三分之一,我们三分之一。打来打去,杂牌会和我们靠拢的。我们将越打越大。

  全国、全世界的大势,我向上,敌向下。只要发动群众,在东北建立起巩固的根据地来,我必胜。

  *注「这是陈云同志在中共中央西满分局会议上的报告要点。」

坚持南满根据地的斗争(一九四六年十二月……一九四七年四月)
坚持南满根据地的斗争*
(一九四六年十二月……一九四七年四月)

  一

  (一)杜(注「杜聿明(一九○四一一九八一),陕西米脂人。当时任国民党军东北保安司令长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第314、320页。」)已下令攻辑、濛、临、松(注「辑指辑安县,即今吉林省集安县。濛指濛江县,即今吉林省靖宇县。临指临江县,今为吉林省浑江市(驻八道江镇)。松指抚松县,今吉林省的一个县。……第320页。」),企图歼我主力于狭窄的长白山地区。其进攻兵力为驻桓仁之九十一师、二师、一九五师、三十师之一部集结三源浦(注「三源浦……是今吉林省柳河县的一个镇。……第320页。」),二十二师已接防梅海,尚有两装甲兵团已到龙梅(注「梅海、龙梅……都是指海龙、梅河口一线。当时海龙县驻海龙镇,后迁梅河口镇。海龙县今为吉林省梅河口市。……第320页。」),二○七师一部已接防永陵(注「永陵……是今辽宁省新宾县的一个镇。……第320页。」)、兴京(注「兴京……即今辽宁省新宾县。……第320页。」),十四师主力布于安奉路(注「安奉路……指安东(今辽宁省丹东市)至沈阳段铁路。沈阳旧称奉天。……第320页。」)两侧“清剿”。据密息,八十八师已南下集中八面城(注「八面城……是今辽宁省昌图县的一个镇。……第320页。」),意图不明。

  (二)在此情况下,已决定四纵(注「四纵……指当时的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是东北民主联军的主力部队之一。一九四八年,东北民主联军先后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一九四九年三月,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320页。」)全部伸向通化、桓仁、浑江以西,在安奉路两侧“大闹天宫”,消灭弱敌,调动敌人,支持地方。如敌围歼计划不变,则决以三纵(注「三纵……指当时的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是东北民主联军的主力部队之一。……第321页。」)一部坚持长白山区外,主力亦到敌后。那时除长白(注「长白……即今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第321页。」)外,其余县城均将被占。估计两个大兵团到敌后作战,在伤兵、减员、补充等问题上极端困难。但不经反复、长期艰苦斗争,不能坚持南满(注「南满……指当时中长路沈阳至大连线以东的庄河、安东(今丹东)、通化、临江、清原和沈阳西南的辽中等地区。……第301、306、321、371页。」)。

  (三)我们希望:(甲)东(注「东满……指当时中长路沈阳至长春线以东的吉林、西安(今东辽)、延吉、安图、敦化等地区。……第300、321页。」)、西(注「西满……指当时中长路沈阳至哈尔滨线以西的齐齐哈尔、洮南(今洮安)、扶余、双辽、开鲁、阜新等地区。……第300、306、321页。」、北满注「北满……指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北安等地区。……第300、303、321、349、371、382页。」)能牵制住当前敌人;(乙)北满给我们一万吨粮。

  以上各点妥否?请示。

  (一九四六年十二月十六日萧劲光、陈云、萧华、程世才致林彪、东北局并中共中央电)

  二

  (一)我们是十一月二十七日晚到临江的(注「指陈云和萧劲光。一九四六年十月三十一日,中共中央东北局报经中央批准,决定成立中共中央辽东分局(也称南满分局),陈云任辽东分局书记兼辽东军区政治委员,萧劲光任辽东分局副书记兼辽东军区司令员。他们是按照这个任职决定,从哈尔滨到当时辽东军区司令部所在地临江的。……第321页。」)。三纵队已于十一月十六日改组领导,派了新的领导人。程、罗、唐(注「程指程世才(一九一二一一九九○),湖北礼山(今大悟)人,当时任辽东军区副司令员。罗指罗舜初(一九一二……一九八一),福建上杭人,当时任辽东军区参谋长。唐指唐凯,一九一六年生,湖北黄陂人,当时任辽东军区副政治委员。……第321页。」)等都到了辽东军区(注「辽东军区……也称南满军区,是当时东北民主联军的一个军区,下辖第三、第四两个纵队,安东、辽宁、辽南三个军区及其直属的部队,总兵力不足四万人。……第321页。」)。据萧华(注「萧华(一九一六……一九八五),江西兴国人。当时任中共中央辽东分局副书记、辽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第321页。」)同志对我说,此事曾得林总(注「林总……指林彪,当时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321页。」)同意。

  (二)农民群众已经在分地后确知八路(注「八路……即八路军,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简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主力之一。解放战争时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这里是沿用旧称。……第321页。」)是代表他们利益的。因此,当我军未退时,担架是可以组织的,一切是可以完成任务的。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形式,而是表明群众真正有了觉悟。此次我军撤退,亦无群众扣捕落伍人员事件,相反,个别群众还有掩护的。这是四个月来(从七月起)土地改革(注「这里所说的土地改革,指一九四六年五月四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以后,在解放区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在农村以反奸清算、减租减息为内容的群众运动广泛深入地开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中共中央的这个指示决定,把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第321页。」)的效果。

  但群众鉴于日俄战争(注「日俄战争……指一九○四年至一九○五年日本和沙皇俄国为重新分割它们在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权益而进行的一次帝国主义战争。战场主要在奉天(今沈阳)、辽阳地区和旅顺口一带,使中国人民遭受巨大的损失。一九○四年二月八日,日军突然袭击俄国在旅顺口的舰队。次年一月,攻占旅顺口。接着,又在奉天附近击溃俄国陆军主力。俄国从波罗的海调来增援的舰队,也在对马海峡被日军击溃。后经美国斡旋,一九○五年九月五日日俄两国签订了《朴茨茅斯和约》。日俄战争后,日本帝国主义取代了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的支配地位。……第321页。」)、“九一八”(注「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驻在中国东北境内的关东军进攻沈阳。随后,向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面进犯。驻守沈阳和东北其他地方的中国军队(东北军),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的命令,使日军得以迅速占领了这三个省。这次事件被称为九一八事变。一九三三年二月,日军又进攻热河省(今分别划归河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前后不过十天,热河全境沦陷。接着,日军向长城一线进犯。五月,日军侵入察北(察哈尔省今分别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和山西省)和冀东,向华北扩展。……第27、321页。」)、“八一五”(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子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个日子,简称“八一五”。……第303、321、353页。」)的经验,认为后退者必一去不返。因此,他们认为我军大势已去,眼看已得利益不可保,并且最重要的是已得利益不多,不值得为此而拼死斗争。所以敌来时,大家不逃,村干部出来维持顽军(注「顽军……指当时坚持反共反人民的国民党军队。……第322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