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农女难养 >

第6章

农女难养-第6章

小说: 农女难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不用他吩咐,夏秋已经打了水开始洗手了,把衣服也抖搂干净之后,俩人就跟在大姐和小妹的身后进了屋子。

“姐,你买了啥?”

赵夏还是毛毛躁躁的,着急忙慌的就问道。

春儿笑了,将东西先放到了桌子上。

“江米粉跟糖,一小袋红豆,这个姐打算和地瓜一块儿做点儿吃食带到镇上去卖。这些小块儿的碎布料还有针线给冬儿用,冬儿去找梅姐姐学刺绣好不好?”

春儿有些抱歉,本来是想买点儿布料做衣裳的,可惜银钱不够,所以换成了一堆碎布料。

冬儿才六岁,心性刚刚初见端倪,跟她的双胞哥哥夏秋还是比较相似的,有点儿沉静稳重的意思,只不过不知是不是因为女孩儿的缘故,让人觉得有些胆小或者说懦弱。

但是不管怎么说,冬儿肯定是个坐得住的,春儿自己是不行了,她可没那个耐性绣东西,所以这活儿便分摊到她身上了。

春儿并没有什么苦啥不能苦孩子的想法,她不知道有妈的那会儿,还不是跟着姥姥一块儿过日子的,就是因为小时经受的多了,大了才能波澜不惊!

春儿心中赞了自己一声,这任务分配的就更加理直气壮了,当然了,所有的一切还是要建立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上的。

冬儿十分乖巧的点头,“姐,我会好好学的!”

说完还伸手摸摸那些杂料,很是小心的样子。

春儿伸手掐了掐她的脸蛋,“等咱赚了钱,姐给你买好料子,咱家的衣裳啥的以后就都交给你了!”

冬儿满脸兴奋的点了点头。

“等吃了饭,我准备做带去镇上卖的东西,阿夏和冬儿过来帮忙,阿秋你知不知道谁家还有炭的?明儿个得拿着炉子过去。”

说起来赵家这四个孩子的名字也是巧合,春儿自然是春天出生的,农村人起名不怎么太讲究,又是女孩子,于是“春儿”这名字就出来了。可没想到赵夏也同样在夏天出生,想到“春儿”这“夏”便也正常了。

当然秋、冬是双胞不可能分别出生在秋天和冬天,但问题是正好凑成了四个孩子,得,剩下的秋、冬自然就给了他们。

春儿刚得知这名字的时候,心里还暗暗吐槽省事儿的赵家爹妈,要是他们身体好好的,再生一个要叫什么呢……

不过,之后的几天,春儿却又开始赞叹赵家爹妈的英明,这名儿起的太好了,叫起来忒方便!怪不得他们四个都没有像村里人似的再起个小名呢。

赵秋点了点头,“好,我一会儿就出去跟人借。”

这孩子几天来的变化特别大,小小年纪却让人有种沉稳睿智的感觉。春儿看着都觉得十分惊讶,或许这就是聪明人跟普通人的差距?!当然了,内心却是暗爽不已,说明自己教育有功啊!

“我力气可大了,也能好好帮大姐。”赵夏连忙也应道。

春儿好笑的拍了拍他的头,事情就算是交代完了,接着扭身进了厨房。

还是小米粥,吃完了之后,赵秋就出了门,夏冬跟着春儿一起到了厨房。

家里的东西不多,唯一能动动脑筋的也就是地瓜了。春儿上了一天的集,发现这古代与现代的消费观念在某些地方还是十分相似的,例如孩子跟女人的钱都比较好赚,吃饱肚子肯定要比好衣好饰更重要。

当然了,这主要针对的还是平民百姓,那富贵人家又是另外一番场景了。

因此,春儿打算做地瓜丸子,以及地瓜小丸子甜汤。

将地瓜洗净放到锅里蒸熟,接着剥皮砸成泥,用来炸的就放面粉和调味料团成丸子,用来做汤的就跟江米粉活在一起同样做成丸子。

春儿想试试效果,于是两样丸子都取了一些,各做了一小份出来招呼夏秋冬来吃。

“怎么样?”春儿看着三人问道。

“好香,好甜!”赵夏不顾烫,几口就吃完了,砸吧着嘴说道。

夏秋在地瓜蒸好的时候就已经回来了,成功的借到了炭,如今也十分开心的吃着东西,舔着嘴唇,赞同的点头。

冬儿小丫头吃的斯斯文文,笑眯眯的样子说明这东西也是很得她意的。

见三人爱吃,春儿放了心,这种东西做起来其实很简单,只不过是图个新鲜,想要往外卖的话,这味道、口感上的要求就比较高了。

…………

第二天,春儿起的很早,收拾好准备要带走的东西,又拍拍赵夏的脸将他也叫了起来。

赵秋这时也醒了过来,起身准备穿衣,“姐,我和你们一块儿去吧。”

“不了,你今天先在家,我和你哥先去看看,要是卖的好,你再去,再睡会儿吧。”春儿摇摇头,压低声音说道。

赵秋听她这么说,便也点了点头,但是仍然下了炕,帮着收拾东西,送了二人出门。

“姐,咱俩换换吧?”

走了没多远,赵夏就皱着眉头说道。

春儿一愣,“怎么了?沉?不会啊,这炭跟炉子更沉些呢。”

“我拿着沉的,咱们换换。”赵夏赶紧说。

“哦,小爷们是吧?!不用,你姐我劲儿大着呢,等你再大点儿让我拿我都不拿。”春儿笑了笑。

赵夏却是不愿意的,仍然坚持着要换。

“我没骗你,不信是吧,你看着啊!”

春儿让他闹得有些无奈了,干脆将东西全部移到了左手上,接着右手夹住了赵夏,一使劲儿就将赵夏连同他提着的东西抱了起来,甚至还走了两步才把他放下。

“知道了吧?!你姐我可是天赋异禀!”春儿看他那副目瞪口呆的样子感觉很是好笑,斜眼调侃了一句。

这也是她最近刚刚发现的,这赵春儿真不知是怎么长得,简直是蚂蚁转世啊!瘦弱的小身板愣是能负担起比自己身体重上好几倍的东西!就这力气,多亏打狗剩儿娘的时候身体还不好,否则真保不齐出什么事儿!

赵夏仍然是一副深受打击的样子,显然是无法接受身为“男人”力气却比不过“女人”的事实……

“你可别说出去,要不我以后可不好找婆家,谁家男人愿意要一个力大无穷的!”

春儿撞了一下大弟的肩膀,毫不羞涩的开着玩笑。

赵夏被撞的回了神儿,听到她的话却是当了真!

“姐,你放心,我以后去找李家村的原修,让他教我,等我力气比你大了,谁敢欺负你我就打他,你别怕!”

听着他十分正经的话,春儿真是欣慰,不过仍然是十分好奇的问道:

“为什么要找原修?苏大叔不行吗?”

“苏大叔不是说他最厉害吗?我得找最厉害的学,还要学的比他都厉害才行!”赵夏回答!

这话说完,春儿可是太高兴了,脱口而出,“好,等时间富裕了,我带着你去李家村。”

“真的?!”赵夏一个蹦高,仰着头很急切的样子。

“真的。昨天我还碰到他了呢,也算是认识了,咱到时候再去求求他,我看他人还不错。”

春儿的眼神闪烁了一下,心里也是觉得挺巧。

第9章 甜汤赚钱

春儿与赵夏说说聊聊的,时间过得也还快,等到提着东西进了安平镇时天色已经蒙蒙发亮了,北街也有那赶早的人开始摆起了摊子。

春儿选了一处地方,姐弟俩放好物件,炉子点上,支起锅把昨天煮的差不多的红豆汤也热上,加了江米粉的丸子开锅之后也放了下去。

杂七杂八的事项忙活了半天,街上便渐渐热闹了,小商贩们的吆喝声也响了起来。

“咱这也好了,开始了哈!”春儿跟赵夏说了一声,操着脆生生的嗓音也开喊了。

“唉……地瓜小丸子甜汤卖啊!又滑又软,孩子吃了都聪明,女子吃了都苗条喽!”

春儿一边吆喝着一边细致地搅动着锅,丝丝的甜味飘散开来,还有那薄薄的热气让人看着就觉得舒服。

“闺女,你喊的什么?啥汤?”一个中年妇人走了上来。

“婶子,是地瓜小丸子甜汤,用红豆熬的,可糯了,今儿您是咱第一位客人,咱不收您钱,就盼着您尝一口,说说好吃不?”

话音落下,春儿已经麻利儿的盛了一小碗出来,递了过去。

那妇人原本也就是问问,可没想到就白得了东西,自然是高兴的,乐呵呵的接了过来开始吃。

其他人见了都十分好奇,还有白送吃食的?!忍不住就围了过来……

“好吃!这闺女可一点没说瞎话,太好吃了!这汤多少钱一碗,你说说。”

这东西确实是不错,那妇人自然也乐得帮忙。

“婶子,我这甜汤,十文钱一碗。”

“十文?一文钱就一个大肉包呢,你这啥都没有咋那贵!”

围观的人群里有人奚落了一句,殊不知春儿等的就是这个。

“这位大哥问我为啥卖十文,那我就说两句。第一,咱这用的材料、花的功夫还有这口感味道,我说了不算,可婶子刚刚吃了,啥样她知道。第二,我这甜汤看着虽然简单却是祖传的秘方,我保准各位就算回家做出了形也做不出来味。第三,家有祖训,这个吃食若是拿来糊口,每日贩卖不得超过五十碗,所以,这锅里便是所有的甜汤了,诸位要是犹豫一下,说不准就吃不成了。”

说到这里,个别人的脸色就有些松动了!

春儿心中暗笑,“今天我们姐弟两个是第一次过来,以后还要仰赖大家捧场,所以今日买甜汤的都送两个油炸地瓜丸子,算是我们的小小心意,当然也是先到先得,送完就没了。”

这话音再一落,那尝了一碗的妇人直接就掏出了铜板,“给我再来一碗!”

春儿接了钱,却是拦住了蜂拥而上的众人,“等等,我这话还有一句没说完。要是有想留给家里人吃的,不妨告诉我一声,然后回家拿个碗过来,今天准备不够,估摸着也就三十碗上下,所以咱一人只限买一碗,吃了说好想要再叫人过来恐怕是不行的呢!”

一听原本的五十碗直接就变成了三十碗,那有些犹豫的也喊了起来,至于那本就想买的,更是磨着春儿要多买上几碗。

春儿却只是笑笑并不回答,只是按照自己刚才所说的,一人一碗,回去拿碗的也都给留下,数了正好三十个人,便不再收钱了。而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那人人嫌贵的东西如今都觉得合算的不行,买不到的人甚至还不想走,就等着万一谁不回来,留下那么一两碗自己也就能买了!

“闺女,你明天还来不?”那中年妇人一人吃了两碗,被周围一道道嫉妒的眼光看着,感觉实在是太好,见着春儿已经开始收拾东西了,便笑着问了一句。

“嗯,大家都爱吃,自然是要来的,我刚才都答应了呢。”春儿将鬓边的头发拢了拢说道。

听着普通的一句话,却是有人反应了过来,“啥?你答应了?那是不是明天就先卖给他?”

春儿点了点头,“嗯,我这明天的东西还没担来呢,大叔婶子就说一定要过来买了,还给了我两文钱,那说啥我都得先给他们啊!”

这话一说,有那激动点儿的,就也掏出了两文钱交了过去,“我也订了,明天过来了一定要给我一碗。”

这事儿有了带头的,便会有第二第三个,春儿一一接过来,接了十五个人的时候便停了下来,“预定的话,我只收二十人就好。我家是霞山村的,姓赵,如果我明天不来,交了订金的叔婶们可以去找我。”

周围人听她这么说,那交了订金的自然是踏实了很多,而那犹豫着没交的又懊悔了很多……

人们的种种情绪虽不尽相同,却都打定了主意明天必然要早早的过来等着了!

春儿这买卖也就说话花了些时间,真的卖起东西来却很是速度,所以她跟赵夏这边都卖光收拾了,其他摊子的买卖也不过是刚刚开始罢了。

赵夏兴奋的脸色通红,刚才他一直忍着没有说话,如今却是实在忍不住了,凑到了春儿的身边,小小声的问:

“姐,你刚才都说的啥啊?这咋成了咱家祖传秘方了?啥时候有人给咱钱让咱明天来了?还有,那为啥就卖个五十碗啊,咱多做点儿不就行了。”

春儿将用过的碗都浸在借来的水里,准备洗干净再收起来。

“听说过‘物以稀为贵’吗?我要不那么说怎么会有人十文钱买碗甜汤喝呢?这条街卖的大米粥小米粥什么的,一文钱能喝上两碗……”

春儿也低声回答。

赵夏还是没有太明白,可他知道因为他姐的那些说法,使得别人花大价钱买了自己家的吃食!赚钱了,这就是重点!于是他傻呵呵的笑了,帮着一块儿洗起了碗!

“哎!那个丫头,这是你们的摊儿?”

一个带点儿嚣张的声音问道。

春儿一抬头,笑了,“来了?可等着你们呢!我今天刚来,特意留了两碗甜汤给两位大哥,先来尝尝?”说完她便拿起了两个洗干净的碗,又打开了锅盖,果然还有两份的剩量。

那个问话的被她的反应弄愣了,回头看了看身后有个大鼻头的同伴,“咋,咋回事儿?”

大鼻头白了他一眼,“你问我,我问谁去?告诉你啊,必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