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买来的媳妇 >

第27章

重生之买来的媳妇-第27章

小说: 重生之买来的媳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有话要说:“书中自有胡萝卜”这件事是真的,是我老爸当年读高中时的故事。

正文  第43章 易主

柱子娘一直有冬天咳嗽的老毛病;可不知怎么的今年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她还依旧在咳嗽。去公社卫生院开了一些药,搞不明白到底是药起了作用,还是天气更暖和了;反正到了七月;她渐渐地好了。

醋厂的生意越来越好;除了原西;周边的一些县市也有人来买醋,田兰一个人醋厂、饭店的两头忙实在有些吃不消,终于田兰病倒了;在家里躺了五六天。如今砖厂的生意也不错;饭店反而成了家里最累又最不挣钱的营生;等田兰病好了;两家人坐在一起一合计,决定干脆把饭店顶出去算了。

饭店要顶出去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有意接手的人好真不少,就在他们准备注意挑选的时候,万有婶和她当家的找到了他们,表示钱家愿意顶下这间饭店。万有婶在店里帮了一段时间的忙,日常经营什么的她都懂,钱万有又是十里八村做席面菜有名的把式,钱家六口人个个都能来饭店帮忙。这样一来,钱家自然是顶下饭店最好的选择。

小饭店毕竟是他们积累原始财富的地方,无论是田兰、柱子娘还是张有堂一家都对它有了感情。大家对把店子顶给谁这件事异常慎重,两家人再次聚集在张有堂家的中窑,专门开会商讨这件事。当然讨论到最后,店还是顶给了钱万有家。

会开到快结束的时候,田兰提出,无论钱家出多少钱顶下这个店,她都分文不取,这是之前就已经和婆婆商量好的。

包括一家之主张有堂在内,一家人都很诧异,张有堂说:“娃他舅娘,老话说亲兄弟还明算账,这合伙做生意最讲究的就是要算清账,店是我们两家合开的,把店顶出去钱自然也是两家分,我张有堂不能干那背后让人戳脊梁骨的事。”

姐夫也等不及地说:“兰子,这店说到底,一开始是你跟丈母娘两个人开的,是你家的。我们家时候来加进来的,我们可不敢鸠占鹊巢。再说店子一直是靠你的手艺,才能经营的这么好,这钱是你应得的。”

“这店是两家合开的不错,开店赚的钱我们两家一直都是平分的,这不存在你们占我们便宜之说。我之所以说往出顶店子的这笔钱不要,那是从人钱家的角度来想的。钱家出钱顶下咱们的铺子,他花钱买的是店面,还有店子里的桌椅板凳、锅碗瓢盆,这些东西当初可都是你们家置办的,我怎么好意思分这个钱。”田兰看了一眼婆婆“这是我和娘早就在家商量好的,大家就别争了。况且这么长时间,我们家都只有我一个人在店里,你们家确实姐姐、姐夫还有润叶娘三个人,我们已经占了不少便宜了。”

田兰说的在情在理,张有堂一家人想想也无可反驳,就同意了下来。

上次醋厂动工的时候,柱子娘怀疑张有堂想趁机阴她们家一把,可没想到醋厂建好了一算账,竟然发现砖厂的砖是以低于市场的成本价卖给她们的,其他的各项支出润生也帮着省下了不少。

人心换人心,这次不要钱的主意就是柱子娘提出来的,她觉得既然自己的日子也好过了,犯不着还总是占别人便宜。

两家开了闭门磋商会之后,张有堂单独找了钱万有夫妇,没想到一见面,钱万有夫妇就说:“书记,真是不好意思,店子的事我们想跟您打个商量。您是多年的老支书,我们家的情况您也了解,我们虽然有心顶下店子,可一时半会也拿不出那么多钱,所以想和您说,咱能不能像承包责任田那样,让我们家承包这个饭店。”

这个主意是大儿子钱富出的,钱万有夫妇也不知道行不行的通,只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

张有堂想了会儿,觉得这个主意有点意思,叫了润生一块商量。父子俩决定店面和桌椅板凳可以用承包的方式租给钱家,但是锅碗瓢盆之类易碎的家伙事钱家得用钱买下来。

抱着试试看态度而来的钱万有夫妇,没想到书记竟然会同意他们的想法,欢天喜地的满口答应。

没两天饭店就改换了门庭,叫“万有饭店”。

饭店易主不久后的一个傍晚,一个身材高大的绿军装带着一个小男孩,走过铺满霞光的村中小道,向张家栋家走去。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报到,未来更新情况还不知道,日更估计是没希望了,这是熬夜码出来的,补的欠更。

不出意外下午1点前还有一章。

我真是个好作者啊!

让花花淹没我吧!

正文  第44章 遗孤

当张家栋带着顾晓海出现在家门口;坐在院子里吃饭的田兰和婆婆都惊呆了;直到张家栋开口说了声:“娘;兰子,我回来了。”

她们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柱子娘因儿子的归来而狂喜;上上下下的打量着,眼睛都不够使了,田兰则很细心的注意到张家栋身后那双怯生生的大眼睛。

“柱子,这个点回来还没吃饭吧;想吃啥?让兰子给你做去。”柱子娘确认完她的儿子还是那么健康壮实;立刻又惦记起他的肚子。

“这一路回来还确实有些饿,也别麻烦了;家里有啥就吃啥吧!”回到家的张家栋很自然的说道。

“小海,这是奶奶,这是阿姨,来叫人。”张家栋拉过一直躲在他身后的顾晓海,介绍母亲和妻子给他认识。

田兰和婆婆看着依旧抓着张家栋衣角的小男孩,对视一眼,从对方的脸上都只看到茫然二字。

张家栋看到她们的表情,解释道:“这是顾晓海,我原来的连长顾成海的儿子,他以后就在咱家生活了。”

田兰和婆婆对张家栋的老连长顾成海都有所耳闻,田兰还曾经听张家栋讲过去连长家送勋章时候的事,看到顾晓海出现在家里,她大概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婆婆也隐约猜到一些,两个人很有默契的没有说话,田兰去厨房又弄了两个菜,大家围坐着吃了晚饭。

小海毕竟还是个孩子,长途的颠簸已经让他疲累,刚吃完饭就开始打哈欠,田兰见状想要领他去洗洗睡觉,可孩子死活拽着张家栋,就是不肯和田兰走。

“你们收拾收拾,我给他洗澡去,回头到娘住的那孔窑里,我有话对你们说。”说完张家栋转身抱起顾晓海进了他和田兰住的东窑。

等他把孩子哄睡着,田兰和柱子娘早就已经在西窑里等着他了。

都是一家人,张家栋也不用多解释,直接告诉她们实情:“前阵子小海的奶奶身体不好,他的几个叔叔也不愿意养他,上回我去送连长的军功章,给他们家留了地址,小海的奶奶就请人给我写了信。正好赶上我休今年的探亲假,回来的路上顺便去看了看,哪知道小海的奶奶已经去世了。没人照看他,小海天天东家给一顿、西家给一顿的这么过着。”

“那孩子的妈呢?她不管孩子的死活?”柱子娘不解的问。

“我没见过小海的妈妈,上次去他们家的时候也没见着。”张家栋很客观的陈述事实。

柱子娘年岁大,这样的事见多了,“你们连长一牺牲那女的怕是就跑回娘家去了,如今恐怕已经重新嫁人生娃了。”

“那小海可真可怜,哥,咱是不是要领养小海啊!”田兰觉得自己被继母所不容还算正常,顾晓海的亲生母亲居然丢下他跑了,孩子得多伤心啊。

“什么领养不领养的,连长一直对我不薄,而且要不是他说我刚结婚,主动揽过了那次任务,说不定牺牲的人就是我。”张家栋想到已经牺牲的连长,鼻头有些发酸。

田兰是第一次听到这件事,她知道张家栋本应战死沙场,难道是因为连长替张家栋执行了那次任务,所以她现在才不用做寡妇?她的心里陡然间她对小海的怜惜之情变得更加复杂。

“是哩,人要懂知恩图报,这孩子咱帮着养了。”柱子娘豪气的拍板了这事。

“这孩子咱不仅要养,还要当亲身的养。娘,兰子,你们知道嘛,前天我到连长家的时候,村里的孩子围着小海打,说他没爹没娘没人要。小海从人缝里看见我,流着鼻血,连滚带爬的跑到我身边,管我叫‘爸爸’。我跟他说我不是他爸爸,他不相信,非说奶奶说了,穿军装的就是爸爸。”张家栋说这眼泪都在眼眶里打转,田兰和柱子娘听了,早已泣不成声。

三个人又说了一会话,看天不早了,柱子娘让张家栋他们夫妻回窑睡觉去。

两个人回了窑,坐在炕沿上久久的看着小海熟睡的脸。

作者有话要说:刚到新学校,没有网,在网吧更新的!

正文  第45章 衣服

小海很瘦;面有菜色、头发枯黄;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柱子娘早起做饭的时候特意给小海也做了份糖水蛋。

早饭刚在炕桌上摆好;柱子娘突然听到隔壁窑里传来小孩的哭声;手上拿着的筷子都没来得及放下就快步走到东窑;一掀帘子就看见小海光着身子坐在炕上哭;田兰手里拿着小海昨天穿的衣服站在地上;嘴里还说着:“小海乖,小海不哭;阿姨给你穿衣服,穿好衣服咱们就吃饭去,有好多好多好吃的。”

“兰子,这是咋啦?”柱子娘问。

“我也不知道小海这是怎么回事?柱子哥一大早出去锻炼;我起来之后拾掇好自己,就叫小海起床,拿他昨天的衣服给他穿,谁知道他一睁开眼睛就哭,我哄了半天也没用,反而越哭声越大。”田兰一脸无奈,她一点带孩子的经验都没有,像小海这么大的男孩子,她接触过的只有姐姐家的狗蛋,狗蛋是个给点吃的就眉开眼笑的主,所以她也用吃的来诱惑小海,可人家压根就不买账。

“不穿衣服会着凉的,小海乖,咱把衣服穿上,啊。”柱子娘把手上的筷子放到炕边,拿过田兰手里的衣服,爬到炕上想把衣服强行往小海身上套。

张家栋跑完步,一回来就看到:他媳妇站在地上一脸无措,他娘半跪在炕上想要给孩子穿衣服,小海则是一边哭一边往后退,窑里一派混乱景象。

“这是怎么了,大清早的杀孩子呐!”张家栋边拿脖子里的毛巾擦汗边开玩笑说。

田兰婆媳俩看见张家栋回来,都舒了一口气,小海哭叫着“爸爸、爸爸”往张家栋那块爬。

张家栋接住就快掉下炕的小海,伸手拿过他娘手上的衣服,说:“娘,兰子,你们先去吃饭吧,我给小海穿好衣服就来。”

张家栋给小海穿好衣服又洗漱了一番,抱着他去西窑里吃早饭,田兰已经匆匆吃完,见张家栋抱着小海进来,说了声:“最近厂子里有点忙,今天有个大客户要来拿货,我先走啦。”

田兰骑上院子里那辆姐夫前阵子帮着买的飞鸽牌自行车,一晃眼就没影了。

“兰子说想再把生意做大点,最近正忙着四处联系,人都瘦了一圈。”儿子和儿媳妇常年不在一起,感情不深,柱子娘怕两人因为彼此不熟悉而产生一些小误会。

“兰子写信给我说过,家里开了一个醋厂。”张家栋给埋头扒饭的小海拣咸菜,顺便回了他娘一句。

“知道就行,毕竟你是一家之主,家里的事大大小小你都该知道点。回头抽时间也去厂里看看,给兰子帮帮忙,你毕竟是在外头待了这么多年见识比她高。”柱子娘絮絮叨叨的嘱咐着儿子。

“行,我这次是正儿八经放的探亲假,扣掉来回路上还有去接小海的那几天,差不多还能在家再待十来天。”

柱子娘听说儿子这回能在家里待十来天,心情变得更好,脸上也不自觉地浮现出笑容,看见小海光在那扒稀饭,把那碗糖水蛋往他面前推,“小海,来吃蛋,奶奶一早给你做的,还热乎着呢!”

小海双手捧着自己的饭碗,仰起脸看了看张家栋,张家栋冲小海点了点头,说:“小海说谢谢奶奶,这是奶奶专门给小海做的。”

“谢谢奶奶。”小海低着头说了一声,而后快速伸手拖过碗,狼吞虎咽。小海其实早就被糖水蛋的香味吸引了,只是一直不敢下手,现在“爸爸”说能吃,他就无所顾忌了。

“嗨,瞧这孩子,吃的这么香。小海,好吃不?”小海嘴里咬着蛋,头还一点一点的表示好吃,柱子娘瞧着笑了“瞧这讨喜样,以后你只要想吃,奶奶天天给你做。”

村里和柱子娘差不多年纪的人都已经含饴弄孙,因为张家栋结婚迟又常年不在家,家里到现在还没个孩子,柱子娘对孙子可盼得紧呢!

“柱子,趁着你这次回来,好好和兰子亲近亲近。人都说孩子招孩子,小海现在到咱家了,说不定还能给你也招来一个大胖小子。”柱子娘趁机教导儿子,看眼前这个有可能给自己招来孙子的小男孩,也更加顺眼。

“我知道了。娘你也别光顾着说话,也吃啊!”听到他娘的话,张家栋有些不自在,只能借口吃饭堵上娘的嘴。

张家栋吃过饭,拿着工具坐在院子里修修补补起来。田兰和柱子娘虽说勤快,可日常过日子总有一些需要男人修修补补的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