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买来的媳妇 >

第12章

重生之买来的媳妇-第12章

小说: 重生之买来的媳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油脂的香味把小馋猫狗蛋给诱惑了,张有堂吃过饭去了大队部,润叶娘降不住他,只能把他抱到店里。他们到店里时,张桂香夫妻俩在压面条,田兰在准备馄饨皮,狗蛋闻着味奔着盛猪油的碗就去了,可是一大碗白色的膏状物体让他无从下嘴。屋子里有四个大人,大眼睛把屋子里的人扫了一遍,最后落在田兰身上,走过去,抱着田兰的腿,仰头说:“舅妈,我饿。”还用手拍了拍肚子,试图说明他真的是饿了。

“娘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能随便跟人要吃的。”姐姐对自己这馋猫儿子有些无奈。

“可是娘原来说的是不能和外人要,舅妈是咱家的人,为什么也不能要?”狗蛋不服气,他是个听话的孩子,妈妈说的话他都记得。

“对,舅妈是自家人,狗蛋想吃啥就跟舅妈说。”小孩的话才最真实狗蛋说她是咱家的人,这让田兰很高兴,田兰举着沾满面粉的手“狗蛋,舅妈现在在做馄饨皮,手上都是面粉,你到奶奶那去等一会,等馄饨皮好了,舅妈给你和姐姐包馄饨吃。”

狗蛋听话的站在奶奶旁边等着,润叶娘看见剁好的肉馅,问:“明天早上卖馄饨,馅这么早就做好啦。”

“剁肉馅费工夫,明早起来怕来不及,反正现在天冷放得住,就先剁好了,待会把葱姜一放,就能包馄饨了。”姐姐回答了自己的婆婆。

润叶娘看见旁边有些葱姜之类还没处理,主动帮忙去了,狗蛋像个小尾巴般跟着奶奶。等到猫蛋,不对,是张汀芷同学放学回来的时候,田兰已经做好了一锅的馄饨。田兰说:“这做生意要卖的东西咱自己都得先尝尝,看好不好吃,能不能卖出去。”这叫试菜,是田兰做酒店餐饮部经理时留下的习惯。

“兰子的手艺没话说,这馄饨又是肉馅,又是骨头汤的,还加了葱花、猪油、切碎的咸菜疙瘩,这么多东西能不好吃嘛。”润叶娘夸起了田兰。

可回头看看其他人都不说话,只埋头吃,自己也反应过来,埋头吃起来。田兰看着猫蛋狗蛋吃得那么香,突然升起一种我要是有孩子,我要天天给他们做好吃的的想法。想到孩子,她不免又想到了张家栋,他应该早就到部队了吧。

作者有话要说:  老妈某次买骨头,卖肉的给骨头上留了好多肉,老妈回来在小区门口碰上一阿姨,沾沾自喜的跟人家说自己买的骨头上有好多肉,一副占到便宜的样子,阿姨告诉老妈:人家把肉卖了骨头的价给你。

把老妈那个气的······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正文  第18章 战备

12月的黄土高原已经飘起了雪花,而身在南国的张家栋还穿着春秋季的军装。他早已回到部队,却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给家里写信,现在已经是12月的中旬,营区上空紧急集合的号音还没有完全消散,他们刚刚接到命令:“48小时后,全师摩托化向战区开进,行军路线保密。”陈兵边境,战争就要打响。

“明天各排按一级战备的弹药基数,领取弹药。”

“任何非必要的个人用品,全部打进战备小包,交连部留守处处理。”

“明天连里的猪全部杀掉,一只不留。”

没有豪言壮语的战前动员,连长顾成海只下达了这几句精而简的命令,就全员解散了。侦察连的三巨头,连长顾成海、指导员周光辉、副连长张家栋开了个碰头会。顾成海负责检查武器弹药、地图情报,作为侦查连,他们将是第一批踏上战场的部队,这样的战前检查尤为重要。指导员周光辉负责后勤安排,他忙着抽调人手成立留守处,带着炊事班杀猪宰鸡,领着战士分配野战干粮。副连长张家栋负责查漏补缺,鼓舞士气。

这是张家栋待了8年的连队,他在这里从普通士兵成长为副连长,连队里的每一个人他都熟悉,不少战士当初都是他接新兵接来的,他从一个班走到另一个班,指点大家打战备小包。所有人都在互相交换照片、交换家里的通讯地址,熄灯号响了也没有停歇,这是唯一的一次例外,张家栋没有制止大家。

他默默地走到连部办公室,打开电灯,从抽屉里取出纸笔,对着一张盖了红章的纸发起了呆。

顾成海路过,看见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就走了进来,“大晚上的,一个人在这发什么呆呐?”说着就抽过张家栋手里的纸,只扫了一眼“怎么,这东西你还没寄回去。”

大家都知道张家栋是收到一封母亲病危的家书后赶回家的,因此一回来大家纷纷关心的问他:家里的老娘怎么样了。一开始他含糊其词,后来经不住大家反复的关心,只能把他娘以生病为借口骗他回家结婚的事给说了。这可不得了,来“关心”他的人更多了,最后连他们团的政委都知道了。大龄军官的婚姻问题一直就是部队领导的心病,这好容易碰上一个自己解决了的,政委很是高兴,当即就让他打结婚报告,又请地方武装部的人核实了一下情况,没几天就把结婚报告给他批了,让他赶快寄回家办结婚证去,要不是因为大战在即,政委都想放他几天婚假,让他自己回家办结婚证去。

“我就知道你们俩一准在这,来搭把手。”指导员周光辉一手拎着半瓶酒,一手抱着几个铝饭盒,推开了门。

张家栋收拾了桌子、拿下了饭盒,顾成海找来了三个杯子,倒好酒、摆好阵势,“咱哥三搭班子也有日子了,这又要一起上战场,冲着这缘分,咱先走一个。”周光辉说着自己先喝了口,顾成海和张家栋也跟着喝了。

“明天的会餐都安排好了?”顾成海问了一句。

“都安排好了,咱哥三好不容易一块喝口酒,今天就别谈工作了。”周光辉拈了颗花生米,继续说“我一进门那会儿,你们俩不像在谈工作,说什么呐?”

“还不是家栋,他那结婚报告早就批了,可他就是没往家寄,这不我正想问他为什么,你就进来了。”顾成海埋怨指导员。

“怎么了,你那媳妇是嘴歪眼斜还是缺胳膊少腿,你怎么就不愿意跟人领证呢。”指导员损着张家栋。

“不是她的问题,她·,她很好,可她才17,我,我比她大上一轮呢。”张家栋有些结巴的说着。

“嘿,你这媳妇怎么这么小啊?你怎么会娶她的?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仔细说说。”周光辉虽然有时候吊儿郎当,可遇到事情还是认真严肃的。

“对啊,我瞧你这态度,事情好像有些不对,你跟指导员说说,让他帮着你想想。”顾成海作为一个军人那是一等一的,可碰上这种个人私事他就抓瞎,好在指导员是个心思缜密的。

张家栋正在纠结中,就把田兰嫁给他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周光辉沉吟了一会儿,“这么说你那媳妇等于是花800块钱买来的,那她自己对这事是个什么想法?她自己愿不愿意嫁给你?”

张家栋想到离家前的那夜,田兰躺在他的怀里,催他一回来就打结婚报告,还说她会在家好好照顾娘,会和姐姐一起挣钱。“她应该是愿意的,我走的时候她还催我回来打结婚报告来着。”

“嗨,人家都催你打结婚报告了,那就是愿意呗!这媳妇怎么娶回来的不重要,愿意跟你过日子就行”连长以过来人的姿态说道“想当初我和你嫂子也就见了两面,就把事情给定下来了,给的彩礼也不老少,现在儿子都有了。你啊,就是书读的有点多,尽想着情啊爱啊的。”

“连长的话有道理,这感情都是培养出来的,你只要对她好,日子长了,感情自然就有了。”周光辉总结了一下“再说咱就要上战场了,说句不好听的,你万一光荣了,她跟你领了证,她也能享受军属待遇,不枉跟了你一场。”

张家栋觉得两人说的都有道理,自己是钻到死胡同里了,这磨磨唧唧的真不像个男人,当即就想给家里写信,被顾成海和周光辉拦住了。

顾成海从口袋里掏出照片和一张纸条:“这马上就要上战场了,枪炮无眼,咱也随大流交换一下吧,万一我要是牺牲了,你们以后也帮我照顾照顾家里。”

张家栋和周光辉也拿出了各自的照片和家庭住址,“你们的家信都写了吗?打不打算告诉家里上战场的事。”该不该把上战场的事告诉娇妻老母,张家栋有些拿不准主意。

“没写,打仗是男人的事,告诉他们,等于是让一家老小跟着提心吊胆,写了干嘛。遗书倒是写了,准备交给留守处,万一我牺牲了,也好给家里人留两句话。”顾成海喝了口酒。

张家栋觉得连长说的有道理,也打算写封遗书,至于给家里的信,打仗的事还是不要提了。

周光辉觉得气氛有些凝重,“嗨,还没上战场呢,别弄得那么悲悲切切的,咱谈点高兴的。家栋来给我们老哥两讲讲你的小媳妇,你没结过婚,不懂女人,哥哥们来教教你。”

顾成海也点头,笑眯眯的看着张家栋,于是话题由田兰展开,周光辉和顾成海也讲起了各自的老婆孩子······

第二天天刚亮,部队就整个动起来了。领弹药的领弹药,收拾战备小包的收拾战备小包,杀猪宰鸡的声音此起彼伏。

中午全连好好吃了一顿,还破例动了酒,颇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意思。

作者有话要说:  女人嘛,每个月都会有那么几天不太舒服,昨天实在太痛了,没有更新,不好意思了。

这是今天的,有点瘦,大家先塞塞牙缝。

顶着门板跑啊······

正文  第19章 领证

张家栋的部队杀猪宰鸡的时候,田兰也没闲着,天渐渐冷了,皑皑白雪覆盖了一座座村庄,大家对田兰的小吃店已经没有了最初的好奇、尝鲜的心理,油条生意也不像井喷般火爆,再加上天气冷,来买早点的人不那么多了。于是田兰让婆婆在家休息,她和姐姐、姐夫照看小店。

姐姐是个急脾气,她看生意不好心里着急,就问田兰:“兰子,前阵子生意还好好地呢,最近怎么越做赚的越少了呢?”

“咱刚开始做的时候,大家好奇,多少都会来买点东西回家尝尝鲜,现在新鲜劲过了,来买的人自然少了。而且姐你发现没,这阵子来买油条的人少了,可是吃馄饨的人倒是多了,我琢磨着可能是因为天气冷了,大家都愿意吃些热乎的。”

“那咱就多做点热乎食卖吧!”姐姐打断田兰说道。

“我也是这么想的,我想咱不是还有煤炉子嘛,就用炉子,每天炖上它一锅羊肉汤,冬天羊肉是最滋补的。”就这样田兰的小吃店有卖起了羊肉汤。

有了羊肉汤,生意果然有所起色,可细心的田兰还是发现了其中的不寻常。根据她的观察,最初卖油条的时候,来买的多是公社和张家湾的人,逢集的日子也有不少赶集的人会买些带回家。可从他们开始卖馄饨和面条之后,客户群就发生了变化,起初是有些在公社上班家却不在公社的公家人会早上来吃馄饨、面条,后来到上午十点左右会有些过路的货车司机来吃个迟早饭,等田兰她们升起炉子卖羊肉汤的时候,过路的货车司机已经演变成了他们的主要客户。以田兰的经验餐饮行业都是对半赚,油条两分钱一根,就算她们一早上卖出1000根(当然这是没有过的),也不过才挣10块钱,可面条、羊肉汤之类的就算她们每天只卖100碗,挣得也比卖油条多。田兰和姐夫商量了一下,把油条生意停了,专门卖馄饨、面条、羊肉汤。

因为不卖油条了,田兰每天也可以多睡会,六点左右去店里开门就行。寒冷的冬季,天亮的有些晚,屋里的炕烧得特别暖和,她今天睡得有些晚了,吃完那每天一碗的糖水蛋,田兰急匆匆的往店里赶。等她赶到店里,姐姐姐夫早已开了店门,姐夫在下面条,姐姐在招呼客人,看见她来了只是点了个头,就又各忙各的了。田兰拿出肉馅和馄饨皮,包起了馄饨,她的手很快,不一会儿馄饨就把小案板铺满了。

已经有人来买馄饨了,“吴会计,还是老规矩啊!”田兰和粮站的吴会计打着招呼,从他们卖油条起,吴会计就是“好吃来”的常客了。

“是啊,还是老规矩!”吴会计把手里的小锅递给田兰“今天再给我多加点汤啊,我家小子最爱喝你家的馄饨汤了。”

“我们这汤可都是大骨头熬的,一天24小时不断火,我弟妹还在里头加了不少好东西,又好喝又补人。”张桂香插着话“吴会计,你家小子是不是又被老师夸啦。”

孩子过生日、考试考得好或者在学校被老师夸了,家长就会早上到“好吃来”买一锅馄饨作为奖赏,这已经成为跃进公社近期的时尚了。猫蛋、狗蛋也在读书,张桂香知道最近学校没有考试,吴会计家小子也不是冬天生的,所以她猜测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