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贵女种田记 >

第7章

贵女种田记-第7章

小说: 贵女种田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查看了一下病人情况,都是发热,是饥饿与环境恶劣造成的,没有传染病症。

让村长去买几大包退热的药,爷爷与大哥去再买两头牛与大量的米粮、棉花、粗布、针线,以及十口大锅,半只猪。牛车就在牛市边上铺子里现买了,虽然贵些,但急着用。

招呼几个人把病人放到牛车上,一些妇人则不舍地挑出一些能用的锅碗瓢盆、铺盖随身绑好。林小宁心中恻隐,但实在厌嫌那些颜色可疑散发着异味的东西,让扔掉,林老爷子阻止了,只说:“这是他们的家当,要扔也得是他们自己扔。”

师爷来了,身后跟着两个壮汉,是货真价实的壮汉,高大魁梧,五官端正,只是衣服上有鞭痕,鞭伤还触目惊心。

师爷喘着气:“这两个壮汉是胡大人让送来的,一个二十岁,一个十八岁,这两人有些功夫,会种地,会骑马,能保家护院。”

“这身上的鞭伤是怎么回事”?

“被贼人所伤,是胡大人救下他们两个。”

林小宁回头看看身后的“97个壮劳力”,那97个都收了,这两个货真价实的壮劳力能不收吗,这真是买2送97了。

递去二个烧饼:“先垫肚子,呆会要走两个多时辰的路呢。”

一百多人浩浩荡荡的回桃村了。===========

回去花了四个多时辰,这些人太虚弱,多有病痛在身,脚力不行,妇人与孩子就轮着坐牛车上。回到家已是繁星满天。

里长与村长这一天折腾下来累得快断气,但都敢怒不敢言,一回村就各回各家。

林家院门口支起了大锅,没病的妇人烧火做饭,男人们则打扫柴房先让病人们先住下。

那俩个货真价实的壮汉问林小宁:“二小姐有没有稻草、木柴?”

“有,要这些做什么?还有,别叫我二小姐”

“先搭两个茅屋,让大家挤一挤,明儿个我们俩兄弟还能再搭几间像样点的出来,我们住的地方二小姐不用担心。”

“你们叫什么名字?”

“王勇,王钢”

“好名字!稻草木柴有的是,我再让人去张婶家借一些,如是要工具找我大哥,给李木匠家去借,先顶过今晚,我一会儿送金创药来给你们搽下鞭伤。”

林小宁揉着太阳穴进了厨房,望仔送到空间去了,人太多他有些不适应。关上厨房门,偷偷把水缸灌满,林小宁发现这时她不用进空间就能把水打出来,只要意念一动,水就顺着手出来,哗哗一会就满了。

小香做了晚饭,她和小宝吃过了,都呆在房间里,还留着饭菜热在锅里。都是听话的乖孩子。

吩附人把锅里温着的白米饭和青菜送去给病人先吃,荤腥病人不能沾。送金创药去给王家两兄弟。又安排二个妇人在厨房熬药,烧水,这样可以用空间水,有益身体,省了大笔药材银子吧。

一个时辰后,百来号人终于吃到了热呼呼的糙米饭、糙米粥、还有猪肉炖萝卜白菜,这是他们久违的美味,众人百感交集,多好的东家啊!只有那俩个货真价实的壮劳力看不出表情。

==============================================

村里像炸锅似的沸腾了:林家买了河对岸1000亩地,还带了99个人回来开荒!

林家这时可没功夫理会村民的问东问西问长问短,正忙得不可开交呢。

一早起床后就马不停蹄,林小宁与爷爷、大哥稍加商量就开始分工。

首先由大哥带王钢赶着二辆牛车去城里购买大量的棉花与粗布还有需要的一应物资及工具;

爷爷带着王勇召集一帮能做事的汉子上山砍些树回来,得先搭出几间像样的茅屋,才能把这近百号人安排进去;

林小宁则找到张婶子,让她带着能干活的妇人们,去村民家中再借些稻草,给搭茅屋的汉子们打个下手。

当务之急,住的地方最重要,天气凉了,这帮人本就长期饥饿而体虚,有个结实点的能遮风避雨的地方就是开心的。

张婶子苦着脸回来了,说村人多半不肯借,说了半天好话,才只借到几捆。

林小宁火了,真火了,这些目光短浅的庄稼人,怎么就不能看得长远呢,这两天又累又上火,一肚子委屈,大吼一声:“张婶你去把村长叫来!”

半个时辰后,村长跟着张婶来了。

如今村长可是看出来了,这林家真正主事的,还是这个小丫头,这小丫头可不得了,与胡大人那是忘年之交,与胡大人说话都敢那样不客气的人可不能小瞧,还更不要说这帮流民在林家手上,先不说那帮人老的老小的小,仅有的那些个成年汉子都瘦得变形了,可胡县令对这些流民的态度那是看得分明,是要放在桃村落户的,桃村可就成大村了,大村啊,他这村长得多神气。

“唉,宁丫头啊,这稻草的事张婶与我说了,村里人不肯借,我也没法子啊,当初也只是因为我会瞧个小病小灾的,让我当了一村之长,可村里哪件事情不是里正在管,我不过是个挂名的,也就给村人瞧个病,有个大事小事的上报给里正而已。”

“村长,这事我不想再说,你去给村民说一声,家里有稻草的,每家出二大捆稻草,给一文钱,不够再买!还有,村里每家可安排一个成年汉子来给我搭茅屋,一天工钱二十文,不管饭。”林小宁果断的吩附着。

这下不到一个时辰,林家院门口的草堆成了山。

村里三十几年壮汉子与流民们一起哼哧哼哧搭手干起活来,这就叫众人拾柴火焰高,连能走路的娃娃也动了起来,拾这个递那个。一天下来,十间结实的大茅屋就平地冒起,加上昨天晚上王钢与王勇搭的二间,共十二间,里面是大统铺,铺上了干燥的草。

张婶子则带着几个妇人架起大锅做饭,烧水,林小宁从空间取出大把金银花来煮水喝,林家屋子边上一片人山人海,热火朝天。

村长看着一排茅屋,偷偷拉着林小宁到一边,说:“丫头,这茅屋搭你家边上,可占了不少地,这地……。”

林小宁一句话也不说,二只乌黑的大眼睛里蹭的窜出二团恶狠狠的火苗,村长一溜烟就跑了。

第十三章一人一亩地

更新时间2012…10…2213:35:49字数:2703

大哥与王钢赶着二头牛车,满载而归,五百斤棉花及几十匹粗布,二百斤粮食及一些其它油盐杂物等。

张婶子吆喝着大家一起卸货,那劲头好比是自家买了些这货物,真是个热心的人,只可惜命苦,嫁个赖汉说种地太苦,把当初开荒得的三亩地卖了二亩给村里老赵头家,去城里学手艺,这一去三年不返,丢下张婶与两个娃娃,家里只留的一亩地靠着张婶一个妇人家来种,累死累活,一年收成不过二百来斤谷子,打成粮后,根本不够糊口。

林小宁觉得张婶很有些号召力,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张婶总能找到活做,不让自己停下来,是多年的贫困生活让她紧张得不敢停下来,养成了习惯。

茅屋搭好,村里的三十几个汉子东家长西家短的扯了几句也就回了,一众妇人们收拾齐整,看着宽敞结实的茅屋,喝着金银花水,流民们个个满面春风,春风满面,连柴房里那几个病人也要出来看。

“东家真是大善人,真是大善人啊……一百年也找不到这样的东家……东家就是我们的大恩人……”这样的言语就没断过,搞得林老爷子与大哥极不自然,脸都红了。

休整片刻,林小宁又安排几个妇人做晚饭,汉子们烧火,而让张婶子召集所有会针线活的妇人与女娃聚集一起,絮棉花,缝被子,统一裁好,絮棉的絮棉,缝被的缝被,穿针走线,速度快得像飞,等到星光升起,饭香四溢,竟然缝好了几十床新被。

===================

晚饭后,林小宁拿出上回进城买的纸笔,让林老爷子点名对数。

99人,除了王钢与王勇二个,97人。

这97人中,包括病人在内,男人共43个,其中十六到四十五岁的成年汉子有22个,14个老人,7个男娃。

女人共54个,其中十五到四十岁的妇人23个,老人有17个,14个女娃。

这97人中,有的是单口,有的是一家人,共有29户。都来自清水县周边三百里内的地方,大部分的是因为佃的田害了虫,没收成,交不起租,有的是乞丐,有的是生了病,人治死了家也治空了,反正林林总总的原因,这帮人就流落到了清水县。

林小宁心下一算计,对爷爷耳语一阵,林老爷子清清喉咙大声说:

“一共29户人家,现在只有十二间茅屋,先挤挤,这几天有病的先养病,女人会针线活的还是与今天一样,缝衣做被,男人手脚灵活的编草席,不会的打打下手,过几日休息好了就跟着我上去砍柴修桥建屋子,是厚厚的土坯屋,不是茅屋,盖30户,户户有屋住!”

众人一听就大呼起来,一些老人家就干脆坐在地上抹起泪来,众人感激涕零道:东家放心,老太爷放心,您收留了我们,给了我们这些人活路,对我们这么好,我们定会好好的给东家干活,不让东家有半点吃亏,虽说我们现在这样看起来差一些,可以前种田时也是一把好手……

林老爷看到这阵势有些招架不住了,赶紧把林小宁推出来。

林小宁也是头大,最怕的就是被人感激,真是不舒服,浑身都不舒服,也只好硬着头皮说:“你们不必这样,反正我家买了地,开了荒后,佃给谁种都是种,你们也不是我林家的家奴,只是开荒养地的时日,我只管吃住,不发工钱,屋子被子衣裳就是你们的工钱,等到地能种了再佃给你们。”

一众人等更是感恩戴德按下不表。

第二日,林老爷子与林家栋,带着王刚王勇上山打猎去了,说是进城太不方便,去山上转转,看看设的陷阱,再打点肉食,这爷孙两,一日不打猎就难受,做了地主了,还要进山,不过好歹是为了找肉食,不是为了换钱。

里正匆匆忙忙来找林小宁,说胡大人吩附了:99个流民登记名册,他们的宅地由县衙出,不占用林家的1000亩。划了99亩。先按一人一亩计,造了名册后,则按各家或各人实际占用宅地面积给办理地契。

“99亩地盖屋子,一人一亩,99亩,有零有整,胡大人是疯了吧,一人一亩地让我盖房子,要是一家五口人,我岂不是要给他们盖五亩地的房子?我家都没这么大呢,怎么不把我林家人抓去卖了!让胡大人来把我林家人都抓去卖了。”

“是先按一人一亩计,先按一人一亩计,不是还有前院后院呢,是不,还有前院和后院……”里正陪着笑脸。

“走!你马上给我走,马上在我面前消失,去告诉胡大人,我林家知道了,不会让那些99个壮劳力饿着冻着!有我林家吃的就有他们吃的!”林小宁这两日的憋气全部迁怒到里正身上。

“嘿……嘿……”里正陪着笑走了,心里那个委屈啊,那个悲伤啊,那个愤恨啊,半辈子爬上里正这个位子,而今被个小丫头吼叫,这是什么世道哦……

里正走后,林小宁悲愤地自言自语:“还说一年内付清欠款,用屋子抵,地没开,可屋子要先盖啊,有这样的道理不,有这样的道理不?”

================

第三日:林家放出话来,“村里家有存粮的可送到林家,林家收价与城里一样。”

这下林家门前排起了长队,都是散碎的米袋,有的人家十来斤,有的人家几十斤,也有上百来斤的,林老爷子与林家栋忙得不可开交,看粮,称重,算钱,付钱,记帐……。

第四日:草席一百多张编好,棉被全部做好,一人二床,一床垫一床盖,林家五口也换成新被,新草席。

第五日:29户流民与王刚王勇兄弟,共30户,全部登记名册,办好落户手续。

第六日:简易的桥搭好了,十根粗壮的树木并排横跨河面,上面平放着宽大厚实的木板,是按林小宁的要求,要搭就搭得宽宽的,结实的,能过牛车。

第七日:年轻壮实的人,不计男人与女人,挖泥打土坯,三头牛车装泥,速度快得很。小孩与老人的新衣也做好了。

自买地起,林小宁就开始记帐,她用阿拉伯数字记帐,直到第七天晚上,帐本被林家栋发现。

那天晚上,林老爷子,林家栋,林小宁关门谈了许久

那天晚上,林小宁得知了自己的贵命之说的由来。

那天晚上,林老爷子与林家栋得知了他们的宁丫头,自上个月落水醒来以后,不仅会瞧病,还会识字,更会一种奇怪的算术,那种记法太神奇,可又着实方便好记,且一学就会,统共才十个数字,学会这十个数字,多大的数字一算就清清楚楚……

林老爷子与林家栋终于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和顺长老’说话的意思:“丫头若是活过12岁,就贵不可言。”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