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贵女种田记 >

第20章

贵女种田记-第20章

小说: 贵女种田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砖要硬一些吗?”林小宁不解的问。

“皇家才能用红砖,可我的青砖与红砖一样好。”

“红砖不好看,我就喜欢青砖,青砖多漂亮,方师傅您烧的更加漂亮,您看这青色,比一般的青砖要漂亮许多,青得正,青得带劲,青得有力道。”

方师傅听着全身舒爽无比,看着林小宁的眼神慈祥极了。

---

非常感谢雨不停给我的催更票,无奈存稿不多,只能更一章,再次感谢!

第三十六章新茅坑

更新时间2012…11…1412:59:11字数:2706

方师傅听着全身舒爽无比,看着林小宁的眼神慈祥极了。

砖窑的一切事物都井井有条,方师傅也就轻松许多,去年第二批带回的汉子中有四个,还有一个原桃村的汉子,开春时打砖坯打得非常用心,很得方师傅父子看重,收为徒弟,五个汉子感激不尽,学得一丝不苟,至于林家栋与王刚王勇两兄弟,已掌握好烧砖的火候,现在已能独立掌管一个窑了。

林小宁目前没有打算把砖块销售出去,她有她的想法,先是按照之前的规划,加紧再建了两排新砖房。

林家、方家与郑家的宅子,光是绘图就修改了几道,窗子要加大,茅坑所有的正房都要有,预留出空间,其实除了茅坑与窗子,林小宁还是很尊重绘图老师傅的,一切都按他的想法与经验来办。只要求宅子要大,园林要多,要有山有水,外观更要低调但大气。无奈那绘图师傅觉得林小宁就是个怪物,哪有人家把茅坑建在正房里面的。茅坑的问题沟通了几回,就是拐不过弯来,无奈,林小宁硬性规定:“每个小院的正房给我留出二十平米做茅坑,茅坑的图我来画,回头你们照着建就是了。”

郑老的不肖子――郑豪自郑老离家后再没烧过瓷,瓷窑离家太远,孙氏得有人照顾,加上没人会请他一个才成年的小师傅去烧瓷,就伺弄起家里的二亩地。如今再次摸窑,心中没底,胆胆怯怯不敢施展身手,博来郑老一顿臭骂。

烧废了一窑,第二窑成功烧出了蹲坑,找回了信心。

林小宁又画了空心粗管、粗陶缸,还有白瓷片。

郑师傅找到郑老,二人交头接耳许久。

父子俩隔了17年的光阴,终于又在一个瓷窑与作坊里忙碌着,此情此景,百感交集……仿佛回到17年前,郑老壮年、郑师傅才成年那会儿,一时间沧然泪下……

父子关系终于修复。

谁也不提17年前没了的两个人,而孙氏第一胎小产就亏了身子,第二胎生狗儿时更没坐好月子,公公手艺天下闻名,可只把狗儿一人接去,再就是过年给狗儿一两银子压岁钱,其它什么也得不到。这些年中,孙氏彻底的品尝到生活艰辛,早就磨了性子,成天顶着一张黄婆脸,家里家外的忙活着。与棉巾作坊的管事张婶比起来,那张婶是天上的一朵花,孙氏就是地上的一泡黄泥巴。

孙氏向郑老示好最明显的一个行为就是圈养了几只小鸡,说养大了后杀了给公公炖汤喝。虽是作派小气了些,但心意传达到了。

而郑老与林老爷子和方师傅,也是一见如故,再见知心。

林老爷子与方师傅那都不说了,方师傅与郑老同是手艺人,早已久闻郑老大名,这是民间手艺人的巅峰,三人又都是与泥巴打交道的。不同的是方师傅与郑老的泥巴比较接近,都是用来烧的,而林老爷子的泥巴是用来种地的。但这不妨碍三个老头子隔几日晚上饮酒吊嗓子唱戏,郑老唱得可比林老爷子好得多,有腔有调,有点听头。

常常是三个人一起喝些小酒,因为郑老身体原因,林老爷子与方师傅现在不敢多喝,都知道克制了。人参泡酒现在林老爷子也释怀,泡都泡了,难道不喝就摆那好看,便倒出一小坛子,就是三人一个月的份量,喝完就得等下个月。

茅坑与大量白瓷片烧制出来后,林小宁叫人在30户土坯房那儿打了一口水井,300米外又挖了一个大坑,把大缸放进去,在大缸前面用砖房建起了一个大大的独立茅坑,周边种了一圈花,茅坑里外地面、墙面、天花全用白瓷片贴着(类似水泥般牢固的粘合物,是方师傅的秘法)腰上一排白瓷片上还有少许描花。茅坑里摆着二个水缸,还挂了一小袋子樟脑。把蹲坑与粗管粘合在一起,秽物排在蹲坑中,水一冲,顺着管子流到墙壁外面的大缸里,大缸有盖,带着耳朵,可以挂上麻绳抬着去肥地。

几日后,茅坑晒干可以试用了,大伙们都被这么讲究干净的茅坑给惊得不敢脱裤子。大阔气太干净了,所有人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太阔气太干净了!

林老爷子、方师傅、郑老三人笑着进了茅坑,轮流解下裤子一人拉了一泡尿,水一冲,一点味也没了。

绘图师傅大张着嘴,惊叹无比,进去茅坑里转了几个圈,道:“东家小姐,你是怎么想的,这茅坑边上还种着花,里面贴着白瓷片,又干净又亮堂,还有樟脑来去味,秽物冲到茅坑外,怪不得你非得在正房里建个茅坑呢,皇家也没有这样讲究的茅坑啊。”

绘图师傅一边说一边激动难耐的画着茅坑,林小宁大大方方道:“这个茅坑的想法就送你了,你以后给人建房时,多多推一下我的蹲坑与白瓷片,我家可是有瓷窑的,大量出产。要货就来桃村,结实耐用,不碎不破,名朝第一家。”

绘图师傅激动的回答:“一定的一定的,东家小姐是好人,如此大方,这样的茅坑许多人家肯定都要改建的,少不得要来买这些物件,郑老烧出来的物件,都是精品,精品。”

郑老听到此话,不悦地反驳道:“可不是我烧的,不要坏了我的名声。”

绘图师傅恭敬地说:“是,郑老,是小郑师傅烧的,小郑师傅也是手艺出众的。”

村长有些不高兴,私下对林小宁说:“这出手也太阔了,这么好想法的茅坑,不收绘图师傅一些银子,就白送于他,实在是有些不划算。”

林小宁笑说:“他看都看到了,这个做起来不难,要不要银子都会把这个茅坑传出去,为了一点银子,少了人家开开心心为我们建宅子,还有将来帮我们推荐白瓷坑什么的,那才不合算。”

村长听听也笑了:“但换成是我,给了银子也会得力推荐的,这茅坑可是郑老的儿子烧制……,小宁你这回可是带来一个宝,真没想到郑老这么大名气,我才知道,那些县城来的建房的师傅和工人,还有方师傅都知道郑老的大名,如今看到本人了,那些工人可开心呢。”

林小宁大笑:“我也不知道郑老这么响的名气,我原本就是想找个能烧瓷的师傅来给我烧茅坑的,哪知王刚给请回这么一尊大神啊,为了我说烧茅坑,都气晕了,幸好小郑师傅能烧,不然我还得再找个师傅。”

村长说:“这小郑师傅人蛮好,说话和和气气的,不像郑老,看着很大架子,比方师傅架子可大多了,听方师傅说,郑老的烧制的瓷器那都是天价,平常人家根本买不起,富人家买来也不用,都是摆着好看的,我可得小心伺候着,小宁啊,我想让我那小儿子跟郑老学烧瓷,可我那儿子说不如跟小郑师傅学烧茅坑。”

“村长啊,你那小儿聪明,学郑老的本事可不是一年二年的事,怕是一生都要费在上面才能出名。不如跟着小郑师傅学烧茅坑物件来银子,是个聪明人。”

村长喜道:“嗳,我就这个小儿子机灵,上面二个都不行,傻里傻气的,只能种种地,在砖窑里干些活。”

林小宁笑道:“种地有什么不好,村长你手上现在也有钱了,赶紧置些地吧,地可是能一代代传下去的。”

村长仍是喜道:“正打算过几日作坊送货时让大儿随车去衙门买呢。”

===

大大,文中涉及到烧砖与烧瓷的描写,是附片查了百度上仅有的那么一点可怜的资料加上想像写成的,请考据者不要拍砖。

***

山亲水亲,不如大大们的推亲,砖亲瓷亲,不如大大们的收亲……

第三十七章痴人郑老

更新时间2012…11…1515:11:42字数:2457

等郑老的瓷器出窑时,引来了大批村民,但都被王刚王勇兄弟拦住,只准远观。

二套淡淡的玉青色描花餐具,静静的摆放在桌上,默默地散发着微幽幽的光彩,如玉一样,清莹剔透。碗壁与盘底的花是淡扫上去的,深浅不一,竟是从玉石中长出来的一般,浑然天成,众人虽看不懂其中工艺复杂,但见着泥能烧着玉一般的碗碟,惊叹不已。

林小宁被迷惑住了似的悠悠叹了一口气,嗓子热热的,干干的,想说什么一句话也说不出。

绘画师傅与二个工头只庆幸自己来了村桃,能亲眼目睹郑老的风采和亲手烧制的瓷器,眼睛都湿润润的。

郑老说:“林老头,这是给家栋结婚贺礼,还有一些摆设之物,等烧出来摆在新宅子里。”

林老爷子说:“郑老头,我还有个俩丫头,一个小宝儿呢,方老头还有孙子孙女呢,你可别把他们给忘了。”

郑老笑道:“忘不了,林老头子你急个什么,这活计慢,烧还好,只是这种画法,不是描,是绘,要烧成边上是晕开的,才能保证画是从坯里长出来一样,稍稍控制不好,画就花掉了,就废了,一窑下来估计也就出二套,其它的我都摔了。”

不好就摔了,天价瓷品就这样摔了,那是摔掉了多少银子啊!众人心痛万分,林老爷子与方师傅心痛又生气:“郑老头子呀,你摔掉做什么唷,留着我们自家用啊。”

郑老正色道:“瓷器一窑出来,不可能件件精品,瑕疵的不能留世,坏了名声。”

“痴人”,林小宁暗道,“痴人啊,郑老。”

村长的小儿子更加坚定要来学烧茅坑物件,想是看到郑老的餐具受刺激了,知道自己一生也不可能学到如此境界。

倒是好事,郑老出精品,小郑师傅出快销的茅坑,自那个独立茅坑建好后,县城来了好几拨人过来参观,都是绘图师傅给宣扬出去的,那些都是绘图师傅的同行或朋友。

林家的茅坑物件就这样火爆卖起来,供不应求,村长小儿子机灵得很,忙前忙后的帮着小郑师傅打下手,把小郑师傅哄得开心的不行。

胡县令那儿也送来好几拨流民,算下来又有几十号人了,都安置在砖房里,这会按每家每户安置,单身的就安排成一套汉子住,一套妇人住,这样隔壁就能帮着烧饭做菜什么的。开春后大锅饭就取消了,实在是人越来越多,做起来太麻烦,不如分户做,按旬分发米粮下去。

现在粮食油盐等物,都不用去县城采购了,铺子每旬来送货到桃村,省得林家来回奔波,路上太辛苦,这个路啊,唉,到了春天,雨水多,路越发泥泞湿滑,本来就窄,走个牛车勉勉强强。现在更难走了。

林小宁让方师傅不再烧房屋砖,改烧修路的砖,三个老头有些惊讶的问,丫头你要修路?

林小宁豪放的点点头。

“你可知道修路得花多少银子?”

“不知道,但多少银子都得花,桃村想要更大的发展,不修路是不行的,钱不够就卖一套郑老的餐具。”林小宁娇娇的看着郑老说道。

郑老大笑,“丫头好样的,有胆识,老头子我烧一对花瓶你拿去卖吧。”

其实不用卖郑老的花瓶也应该是够的,林老爷子手上还有九万两呢,自己手上还有近二万两。不过正在建那几套宅子,尤其是自家的那套,可是造价不菲啊,虽然地与砖不要钱,梁柱什么的也不要钱,可算下来,也是不少银子。

郑老的支持让林小宁非常感动,修路的事迫在眉睫,叫上王刚送自己进城去见胡大人。

进城之前,林小宁又采了一株三七,叫望仔咬成粉包了一大包,草莓也采了一篮子,拎上就出发了。

胡大人的粉早就吃完了,也一直没派人来取,看到林小宁又主动送来一大包,心里开了花,亲热地说:“唉,我的丫头心里有我,本来是想去你家要的,后来想到这里的药铺子也有卖,就现买了一些,可效果根本不能比,都一样的三七粉,怎么丫头的就那么香,吃起来人那么精神呢。”

“我的大人,都说了我给您的三七粉里下了心法的,能一样吗。”

胡县令听了大笑,“丫头的心法就是对治我这老头子的,丫头就是我这老头的克星,看到丫头,我就没撤了。”

“呵呵,大人哪,丫头我今日来有事相求。”

“丫头一有事,老头我就没好事。”

“大人,是好事,来,书房里谈。”

---

“什么丫头你要出钱修路?”

“是。”

“果然是好事,丫头啊丫头,我的好丫头,奇女子也,胆识过人,目光长远。”

“我的大人呀,可别这样说了,我脸都红了,这修路吧,大人能不能从上面请派一个有经验的师傅来监管,因为要挖山,”林小宁拿起笔画一通,“大人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