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复贵盈门 >

第165章

复贵盈门-第165章

小说: 复贵盈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氏向门口看了一眼。宫人都在前殿照应,侧殿里只有两个小内侍站在门外。

太后娘娘的丧事才办,这会儿就有人忍不住有了动作。

毕竟在宫中大家不方便说太多,不过看淑妃母家的模样就知晓,整件事和立储离不开干系。

几个人正坐着。帘子一掀两个女官走进来,接着是着六品官服的内侍,琳怡看到这样的情形,忙拉着蒋氏的手起身,献郡王妃也明白过来扶着琳怡一起拜了下去。几个人刚刚行礼,皇后娘娘就进了屋子。

女官服侍皇后娘娘坐下,皇后面目稍有些憔悴,声音微沙哑,柔声道:“起来吧。”

话音刚落,两个女官疾走过来扶起琳怡,将琳怡安置在软座上。

蒋氏和献郡王妃也坐下来。

皇后望向琳怡,“身子怎么样?可好些了?”

琳怡要起身回话,皇后伸出手来阻止,“你身子重就坐着说话吧!”

琳怡这才应了。“已经好多了。”

皇后叹了口气,“按理说这时候你不必进宫了,只是太后娘娘薨逝你们该尽孝道……”说着声音微哽,却压制住了。

琳怡忙恭谨地道:“妾身子不适让皇后娘娘挂念了。”

皇后道:“听说府上婶娘病重,可好些了?”

提起周老夫人,这是要说康郡王府的家事了,蒋氏和献郡王妃对视一眼。

琳怡仔细地回话,“吃了太医院的药,有些起色。”所谓的起色,这里所有人都能明白其中的意思,周老夫人为了周元景贿赂宗人府,信亲王差点因此丢了官职,甄家已经将整件事传的沸沸扬扬,甄家挽回了名声,甄家最近又顺利结成了几桩亲事,宗室营的婚事谈的却不顺利,若是和武将结亲还好些,有几个宗室想要和书香门第联姻,婚事却迟迟定不下来。

皇后喝茶的功夫,蒋氏和献郡王妃起身告退,侧殿里没有了旁人,皇后放下手里的茶碗,看琳怡,“广平侯的事我都听说了,如今广平侯府可还好?”

琳怡抬起头来看到皇后眼中流露出关切的神情,心中不自觉地多了些亲切,恭谨地回道:“都还好。”皇后不能干政,在宫中能问出这样的话来,已经是十分关切陈家。

皇后朝着琳怡微微笑了笑,目光落在琳怡隆起的腹部上,“本宫怀上皇儿的时候也是你这般年纪,好好将养母子平安才是最重要的。”

这番话真心切意,让人听起来心中一暖。

宗室营的事皇后娘娘很清楚吧,皇后娘娘的意思让她顾全大局。

大约是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皇后神情有些游离,转眼却恢复如常,目光柔和地看琳怡,笑容中带着欣慰,“康郡王妃聪颖,性情娴和,年纪不大就能掌管整个康郡王府实属不易,皇上在本宫面前提起过广平侯,说广平侯是难得的直臣……”说着话锋一转,笑容更深了些,“康郡王妃像是出自书香门第,倒不像是勋贵之家的女子。恭谦静雅很好,要知道言多必有数短之处,谨小慎微方是好。”

琳怡心里一亮,皇后娘娘提起父亲又不自然地转到她身上,其实是想要提醒她,让父亲注意言行,少说话,否则言多必失。恭谦静雅也不是在夸她,而是教父亲要怎么渡过难关。

琳怡又是恭敬又是感激地看向皇后娘娘。

皇后赞赏地颌首,“你身子不适,后两日就不必进宫了。”

琳怡起身向皇后谢恩。

皇后温和地看着琳怡,半晌才道:“你倒是像本宫一个族妹,只是她命不好,嫁了中山狼,成亲没几日就去了,本宫听说你家中和顺,这是最难得的,多少人求也求不来。”

不知怎么的琳怡就想起前世父亲身陷囹圄,母亲在她眼前亡故的事。大约皇后娘娘痛失亲人,有着和她相似的心境,所以皇后娘娘的话她格外能明白。

皇后娘娘顿了顿,“过年时你送上来的仕女扑蝶流苏绣很漂亮。”

仕女扑蝶图,最前朝才子依照爱妻的模样所画的仕女图,两只蝴蝶在前飞,女子笑容满面地捏着扇子扑过去,整个人衣袂飘飘也似要一只要飞起的蝴蝶,温情中透着一股无拘无束的气息,琳怡只是觉得画别致,没想皇后娘娘会真的喜欢。

皇后娘娘深居禁宫,少了皇上的宠爱,多了后宫女人的勾心斗角,旁人唾手可得的感情,在皇后身上却难以实现。

皇后娘娘端庄地挥了挥手。

琳怡行礼让女官带着退了下去。

从侧殿里出来,女官低声道:“慈宁宫外已经准备好暖轿。”

琳怡应了一声,谢过女官。蒋氏迎上来,搀扶起琳怡将她送出慈宁宫,周琅嬛的母亲范氏也来相送,“若不然我向皇后娘娘禀告一声,将康郡王妃送出宫再回来。”

琳怡感谢地看范氏,“能一直坐暖轿到宫门,家人都在宫外等着,不用劳累几位夫人,现下祭拜太后娘娘才是要事。”

蒋氏和范氏将琳怡送上暖轿,又有两位女官一位内侍一直服侍琳怡出宫上了马车。琳怡坐在马车软垫上,巩妈妈忙拿出温着的汤,“郡王爷才送来的,说是时间差不多了,郡王妃该是快出宫了,奴婢还怕一会儿就凉了,现在喝正好。”

周十九也在宫中拜祭太后娘娘,好不容易才脱身买了汤水和鹿角胶,这些日子周十九总是将她照顾的妥帖。

暖暖的一碗汤喝下去,又吃了口鹿角胶,琳怡闭上眼睛歇了一会儿,巩妈妈才吩咐车夫驱车前行。橘红捧来暖炉,琳怡摇了摇头,天气越来越暖和,她身上也热起来,从前不离手的暖炉,如今一碰就要流汗似的,“路过广平侯府,扶我回去坐坐吧!”

好不容易出来一次,走西边的大路就能路过广平侯府,她想顺路回去一趟。

巩妈妈有些迟疑,“郡王妃的身子能不能行。”

随着孩子月份大,她的身子已经好起来,琳怡颌首,“没事,妈妈吩咐车夫到府前停下就是。”

巩妈妈这才应下来,又叫跟车的婆子,“你先去广平侯府禀告。”

婆子跑着去了,琳怡长舒一口气,闭上眼睛靠在软垫上,耳边响起皇后娘娘说的话。

马车停下来,巩妈妈掀开车帘,琳怡下车就看到门前停着的肩舆,小萧氏一脸焦急,“在宫中累了半天,怎么不回去歇着。”

琳怡一边坐上肩舆一边安慰小萧氏,“母亲放心吧,我没事。”

肩舆直接抬去长房老太太房里。

长房老太太也板起脸,“真是胡闹。”

琳怡笑着道:“原是路过,我歇一会儿就走。”(未完待续)

正文 第二百九十六章 示好

琳怡坐在炕上,白妈妈忙让丫鬟拿了靠背垫着,长房老太太让琳怡在板壁旁边躺下,“这里暖和。”

琳怡只好顺着长房老太太的意思躺过去。

琳怡身上还穿着孝服,看着颇有些刺眼,长房老太太道:“宫中怎么样?好在没有难为你,让你这么早就出来了。”

按照大周朝的礼仪,外命妇要等到申时之后才能出宫,内命妇则要一直哭道天亮。

琳怡道:“是皇后娘娘特准的,一起出来的还有几个有身孕的宗室妇。”

长房老太太颌首,“皇后娘娘一直为人宽厚。”

琳怡抱着青色紫金花手炉,将皇后娘娘和她说的话跟长房老太太说了。

长房老太太皱起眉头让人去唤陈允远。

陈允远正在书房里看书,听了消息换了衣服才到了长房老太太房里。

长房老太太看向琳怡,琳怡又将皇后娘娘的话说了一遍,陈允远诧异地抬起眉眼,吃惊地道:“这……皇后娘娘是如何得知。”

长房老太太皱起眉头,“这么说,你确实还在插手科道中之事?”

陈允远顿了顿,“也不算是……是新任给事中和儿子从前做事有些不同,就有几个老大人找上门和儿子说话,请儿子出些主意,儿子不敢多嘴,也没有说太多,只是闲聊些话罢了。”

闲聊些话就能传到宫里去。

这样深想下去,陈允远顿时起了一身冷汗,“这么说皇上真的对儿子的作法颇不认同。”

琳怡看向陈允远。恐怕不止是不认同,否则不会有如今的情形,若是皇后娘娘不提醒,父亲接着这样作为。朝廷就会说父亲假作抱病致仕,还在插手朝廷中的事,父亲从前那些功劳不但没有了。还会落下玩弄权柄,欺瞒君上的罪名。

长房老太太仔细思量,“现在看来,我们家只有大门紧闭才能避过灾祸。”

大门紧闭未必能逃过去。琳怡看向长房老太太,“祖母不如和父亲一起回族里一趟,父亲的病也好将养,过几个月京中安稳了。您和父亲再回来。”

广平侯不在京中,旁人也就无话可说。

长房老太太仔细思量,琳怡说的有道理,只是琳怡怀着身孕,她这样走开又不放心。

琳怡道:“凡事有轻重缓急。说到底还是要为将来着想,皇后娘娘的意思也是让父亲先委屈保全。”

长房老太太长叹口气,脸色微霁,“也好,我年纪大了不好回去,”说着看向小萧氏,“你就陪着回去三河县好好将养。”

琳怡知道祖母是担心她,还要劝说。

长房老太太沉下眼睛,“我这把老骨头还是住在自家舒坦。这京中也要有人照应,你们自去,小八姐就交给我。”

小萧氏看向陈允远,她虽然舍不得孩子,这时候却要以老爷为重。

陈允远答应,“儿子听母亲的。收拾收拾这两日就走。”

“不用再等了,”长房老太太打断陈允远的话,“让人准备好车马,明日一早就出京,你如今没有官职在身,无论去哪里都方便的很。”

陈允远有些迟疑,“会不会太急了些。”

长房老太太抬起眼睛,“我们家中能安然无恙,你就该庆幸。前些日子康郡王让你致仕你还觉得委屈,如今可看明白了?不是你行事不当,是有人早就等着害你。”

陈允远的肩膀一下子跨下来,“我听母亲的就是。”

长房老太太道:“既然如此,让人先送书信回族里,明日就启程去通州。”

陈允远不甘心却又无可奈何,只得沉下头思量。

琳怡看看周围,“依女儿看,父亲这次离京是好事,哪朝哪代能少了言官,如今科道越没人说话反而越好,反而能衬出父亲直谏的可贵。”若不是这样皇后娘娘也不会这样提醒她。

陈允远看向琳怡。

琳怡颌首脸上露出些轻松的笑容,“如今政局不稳,正是需要言官的时候。父亲避开锋芒也是为了将来,人说不止不行就是这个道理。”

屋子里本来沉闷的气氛,一下子化开来,长房老太太看向琳怡。

琳怡道:“您就信女儿的吧!”

虽然听了琳怡的话,陈允远心里开阔了不少,却仍旧觉得这样离京有些仓皇,陈允远去书房收拾东西,小萧氏吩咐厨房安排饭食。

长房老太太和琳怡坐着说话,“前几日你还忧心忡忡,这两天倒是想明白了。”

琳怡抿嘴一笑,“如今我们家比起才从福宁进京时已经好太多,那时二房步步算计我们,我们都没输,现在更不怕她们。董家一直小心翼翼地等机会加官进爵,现下皇上召见董长茂进京又将董长茂身边的将领安置在护军营,就是试探董长茂是否值得信任,董家昌盛就如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一不小心就是瞬间的繁华罢了,董家却不懂得站得越高越要小心谨慎、如履薄冰,这样一来,眼下就是我们反击的好时候。”

皇上若是信任董长茂,为何不直接将他调任九门提督,而是先用董长茂身边的人。

长房老太太赞许地看着琳怡,“光是看皇后娘娘的母家,就知道为官要小心,不能引出皇上的猜忌之心。”

正是这个道理。

琳怡和长房老太太一起用了饭就乘车回去康郡王府。

到了下午皇后娘娘遣内侍送来了上好的鹿角胶,琳怡让巩妈妈拿了银子送内侍出府,琳怡拿起贴着黄缎的鹿角胶凑在鼻端闻了闻,比她平日里吃的味道浓厚许多。

巩妈妈笑着道:“这下可好了,我们家中的可以尽收起来,一直能吃到郡王妃生下世子之后。郡王妃身子恢复的好,也能早早怀上第二胎。”

这一胎她还没生下来,巩妈妈已经惦记着下一胎。

待到周十九回来,琳怡将宫中和广平侯府的事简单说了。

周十九道:“我也是今天才听到一些传言,却不如皇后娘娘说的那般清楚。”

那是自然,琳怡沏了水给周十九,“要说了解皇上,谁能比得上同床共枕的皇后娘娘。”

周十九喝了口茶,细长的眼睛闪烁不定,让人看不透,“皇后娘娘如今的处境也不是很好,关键时刻能与你说这些,也是信任你。”

想到这个,琳怡有些内疚,皇后娘娘这样信任她,她却不是一心追随的皇后党。琳怡看向周十九,“淑妃娘娘母家在宫中四处活动,”看淑妃母家魂不守舍的模样,“是不是皇上对储君之位已经有了决断。”

周十九道:“皇上要立二王爷为储君。”

琳怡眼睛一跳,这正与前世相符。

“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