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复贵盈门 >

第131章

复贵盈门-第131章

小说: 复贵盈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跟前。

昨晚只记得周十九在她头上簪了簪子,却没拿下来仔细瞧。玉簪如冰般纯净、透彻,簪头上雕梅花如同绽放时被冰雪冻住,留下了最美的研态,纤细的簪身上刻着精细的花纹,对着光看才能看清,那些花纹原是刻上的文字,就是昨晚周十九念的那首《长安古意》。那字体和周十九平日书写的一般无二。

这份礼物是精心准备的,那些字没有个把月不可能刻的上去。周十九一直没拿出来,是觉得葛家的事惹她心烦……琳怡将发簪握在手里。

巩二媳妇梳了挑心髻,琳怡选了桃花镶宝挑心,和一套的顶簪、端簪,又将手里的玉簪递给巩二媳妇,巩二媳妇小心翼翼地给琳怡将发簪插好。

琳怡从镜子里看巩二媳妇,“庄子上要种草药,府里也没有合适的人,你回去问问巩二愿不愿意过去。”

巩二媳妇受宠若惊,立即躬身道:“愿意,愿意,巩二说了只要郡王妃还肯用他,让他做喂马的小厮,他都愿意,”巩二给府里寻了那么大的麻烦,没有将他一家逐出府去已经是看在婆婆的面子上,他们却从来没奢望还能进府当差。

琳怡看着巩二媳妇,“庄子上不比府里,不能经常回家,巩二从来没去过庄子,难免要适应一阵,而且庄子上的活儿都粗,你回去和巩二商量商量再说。”

“真的不用商量,”巩二媳妇差点跪下,“郡王妃对奴婢一家这般,奴婢一家再不知恩情连牲畜也不如,巩二连一死赎罪的心都有,怎么会不肯吃苦,再说我们都是粗人,那些活也累不着。”

巩妈妈一家一直在府内当差,虽然是下人做的可不是粗使的活儿,是寻常百姓比不得的。巩二媳妇能这样说也是下定决心要将功补过,毕竟是巩二私自买卖草药才让人有机可乘。

琳怡道:“那就等开春正式让他过去。”

巩二媳妇千恩万谢。

琳怡正色道:“可有一样,既然去了就要好好办事,等将来立了功还能再回来。”

巩二媳妇连连道:“奴婢知晓,回去一定好好督促巩二。”

巩二媳妇退下去,琳怡喝了口淡茶,这些日子的事终于都告一段落。虽然葛家的案子一时半刻不可能会有结果,好在葛庆生已经平安了,以后也不敢有谁敢对葛家下手。整件事都关系着大局,不能急于一时。

琳怡喝过茶,正好门房来报有人送中秋礼过来,琳怡去接礼单和宴请的帖子。中秋节的宴席要在信亲王府,再往后就是亲友之间大大小小的聚会。到了中午,礼单已经厚厚一摞,和琳怡今天送出去的礼单相比多出了一倍,琳怡让管事的将礼单整理出来,往来中有漏下的就补一份,不过很多都是小辈孝敬长辈的,周十九还有年过八旬的侄儿。

整理完礼单,琳怡去了周老夫人房里。

周老夫人旧疾未愈,仍旧觉得疲倦,“信亲王府我就不去了,你代我向长辈问好。”

琳怡答应下来。

周老夫人又问,“府里可都安排妥当?”

琳怡道:“准备好了,只是怕婶娘这边冷清。”这段日子周元景和甄氏闹的凶,周老夫人耳朵也不会清净,更何况还有一个甄家在后面搅合。

周老夫人就笑,“人老了虽然喜欢聚在一起,终究身子骨不堪劳动,”说着顿了顿,“不过是一晚上,听听炮竹看看烟火,一会儿你们就回来了。”

申妈妈也在旁边道:“郡王妃放心吧,还有奴婢们陪着呢。”

琳怡让丫鬟将果盘多摆上来些,周老夫人房里也有了些过节的气氛,这才退了出去。

琳怡一走,申妈妈就上前扶了周老夫人到暖阁里。

周老夫人坐下来喝了口茶,“元景那边怎么说?”

申妈妈道:“大老爷没说什么,只是说借券的事误了他的前程。”

借券误了前程。说的好听,是觉得甄氏丢了他的脸面。

“奴婢也劝了,现在甄家跟的紧,让大老爷不要再提和离的事,大太太也吃了教训,整日里就将自己关在屋子里,这样已经够了,毕竟夫妻一场,不看别人还有大爷呢,若是真的和离了,以后大爷脸面上也难看。”申妈妈说着话小心地看着周老夫人的脸色。

谁也没成想就闹成这样,绝不是小小的借券就引出来的。

周老夫人眼睛不抬,“元景怎么说?”

申妈妈低声道:“大老爷说,甄家现在和宗室闹翻了,日后在宗室营他哪里还有立足之地,别说能有好前程,能保住差事都不一定,岳家帮衬不上还拖后腿……他能有今日也不容易。”(未完待续)

正文 第二百四十三章 温暖

周老夫人一掌拍在矮桌上,“是怨我给他寻了这样一门亲事,他不想想以他的名声能和甄家结亲我花了多少工夫,现在倒拿前程来做由头。我看他不是为了前程,他是看上了别的亲事。”

申妈妈眼睛一转,“您是说……大老爷……难道外面的传言是真的,是敬郡王妃远亲家的小姐?”

有些事未必就是表面上看的那样。

周老夫人道:“盯着琳怡那边,看看是不是她在捣鬼。”最近这一桩桩的事都是琳怡两口子算计出来的。

申妈妈颌首,“自从出了巩二的事,第二进院子那边就放出话来,不会简简单单地揭过去算了。如今大太太出了纰漏,定然会揪住不放。”郡王妃那边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否则也不能嫁进康郡王府。

申妈妈说了会儿话就下去安排诸事。

祖宅那边,大太太甄氏房里一片冷清,段妈妈进门将送进府里的礼单给甄氏,“这是二太太让我带进来给您看的,礼物都已经登记入册。”

甄氏看也不看一眼。这些东西就算拿给她又有什么用,现在是郭氏掌家,她是动不了分毫。再说,她哪里有心情想这些,说不得哪日这个家就容不下她。

段妈妈端了杯热茶给大太太,“老夫人病了不去宗室营里热闹,二太太让我问您要不要去康郡王府那边。”

甄氏脸上浮起讥诮的笑容,“我是一个要被休的人,哪有脸面再出门。”

段妈妈看看屋子里的丫鬟,小丫鬟急忙退下去。

“太太,”段妈妈上前劝说,“您别怪奴婢多嘴,人生在世都有个沟沟坎坎,您性子好强可这一次是咱们有把柄在别人手里,您就低头认个错。我看郡王妃那边也不一定非要将您置于死地。”

甄氏听到认错两个字,顿时觉得心中一片冰凉,“凭什么让我认错,她让我已经没有了脸面。让整个甄家跟着受牵连,就算我去认错,她也不会放过我,她就是心肠狠毒的毒妇,我去也是自取其辱。”

“太太,”段妈妈小心地给大太太换了手炉,“您要想想大爷啊。万一您真的走出这个家门,大爷日后要怎么办?您要忍一时之气……风水轮流转,早晚还有翻身那一日。”

真的还有吗?她让人去求老太太帮忙,又低声下气地向周元景认错,却都没有用,“周元景是看上了旁人,定要我让出正室的位置,我已经看透了。这些年我掏心掏肺为这个家,却没有换来他半点真心,”甄氏说着眼泪落下来。“如今我就担心全哥,我走了,全哥就要,就要……”

段妈妈看甄氏凄楚的模样,也跟着掉眼泪,太太这些年是真的对老爷好,“太太千万不要这样想,总会有法子的。”

甄氏觉得眼睛发酸,身上也没力气,让段妈妈扶着躺在床上。“是我要嫁进来的,父亲、母亲觉得宗室好,我觉得周元景长得威武,会哄着我说话。从前祖母说,人生在世只要撒下种子就能长出东西来,这种子是我自己选的。长出的果子不管是酸甜苦辣我都该认命。”这些日子她是真的想通透了。

甄氏刚闭上眼睛,门口的桂圆来道:“二太太来了。”

甄氏皱起眉头让段妈妈将她扶起来靠在迎枕上。

郭氏挺着大肚子慢慢走近内室,然后坐在甄氏床边。

段妈妈忙去端了热茶过来,郭氏喝了一口就放在矮桌上。

甄氏表情恹恹,不想开口说话,郭氏脸上都是关切的神情,伸出手去拉甄氏,“大嫂,你身子不舒服该让郎中来把脉才是。”

甄氏摇摇头,“没事,歇歇也就好了。”

郭氏拉紧甄氏的手,“大嫂,我有几句话想和你说,不知你愿不愿意听。”

郭氏一脸的诚恳,段妈妈看向面色憔悴的甄氏。

甄氏点点头,让段妈妈几个退下去。

郭氏这才道:“大嫂,你这个样子也不行,”说着话伸出手去整理甄氏的发髻,“你总要想想法子渡过难关。”

甄氏面如死灰,“我何尝不想,只是现在已经无路可走。”

“也不一定,”郭氏道,“只要想法子缓一缓,我有个法子不知道大嫂愿不愿意试试。”

甄氏抬起眼睛看郭氏,“什么法子?”

郭氏道:“您不如就在屋里立个佛堂专心抄写佛经,不管之前是不是有错,只要摆出要改变的姿态,修身养性,不管是对家里人,还是对外面的人都算有个交代……大嫂对大伯也是这样说,让大伯看在夫妻的情分上,就算为了大爷,也要给大嫂一个机会。还有就是康郡王府那边,大嫂不愿意出面,我就过去说,向琳怡认个错。”

甄氏听到这些脸上有些挂不住,自从嫁过来,她从来没这样服过软,只要认错就等于在这个家丢了地位,往后再也别想管家。

“等到事情缓和下来,家里还是要交给大嫂来管,”郭氏轻声道,“我也要生产了,将来还要养孩子,哪里有管家的精力。”

这话说到甄氏心里,甄氏略带惊讶地看向郭氏,郭氏竟然心甘情愿地将管家大权交出来。

话到这里,段妈妈将全哥领进了屋。全哥看到母亲,一阵风似的冲进母亲怀里,甄氏看到全哥大大的眼睛,小小的脸颊,心顿时软了。

郭氏看着搂抱在一起的母子,“话说的好,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全哥就一个母亲,大嫂你可要想清楚。”

甄氏掉着眼泪,全哥伸出小手来擦,“母亲,母亲你别哭。”可发现眼泪怎么也擦不完,全哥就跟着哭起来。

甄氏手忙脚乱地哄全哥,“乖,不哭啊,母亲没事,母亲一会儿还要做好吃的点心给全哥。”

段妈妈看出了希望感激地看向郭氏。

郭氏轻轻颌首,如今甄氏唯一的希望就是全哥,为了全哥甄氏怎么也能挺过来。(未完待续)

正文 第二百四十四章 意外

中秋节大家互相送节敬,就是各种各样的小月饼,送到信亲王府的节敬尤其多,很快就摆满了院子里的圆桌,宗室长辈们看着欢喜,这说明宗室人丁兴旺。

蒋氏笑道:“节气一过,家里的节敬吃到年底时还有呢,还不如等到放赈的时候也拿出去。”

话说的是,不过长辈都觉得中秋节的节敬不能拿出家门,否则不吉利,充其量是分给家里的下人,开始几天大家还挺高兴,但是后来……琳怡能想到结果,“在福宁也是一样,大家互相走动,家里做多少节敬就会收回多少,我父亲就常和母亲说,就不能少做些节敬吗?免得过了年家里还有储存的月饼。”

琳怡和蒋氏说说笑笑地往府里走,蒋氏心情似是很好,趁着大家彼此说话,蒋氏也和琳怡坐下来。

中秋节大家都休息,连早朝也免了,只是周十九却忙着巡视宫门和京中,很晚才能过来。

蒋氏和琳怡喝了些茶,“听说周老夫人也病了?”

琳怡颌首。

蒋氏笑道:“那还真不巧。”

周老夫人这样做无非是不想担责任罢了,大太太闹成今天的模样,里面何尝没有周老夫人教唆。

周元景倒显得十分无辜,将一切过失都推到甄氏头上,中秋节大大方方地来宗室营饮酒。

女眷们吃了些酒,又聚在一起看了戏,准备各自回去,小孩子们却聚在一起闹个不停,哪个也不想走,还是信亲王妃开口求情,让小孩子们多玩一会儿。

门口马车准备好了。巩妈妈来道:“郡王爷来了。”

蒋氏先将琳怡送到垂花门。

琳怡坐在马车来,外面传来一阵马蹄声响,然后是周十九的声音,“走吧!”

马车开始前行,车轱辘的声响和马蹄声交杂在一起。琳怡握住手炉。忽然觉得十分的安宁。

外面不时地传来爆竹声响。

内务府送来的爆竹还没放呢,要等到他们到家中吃了月饼。外面的宴席是应酬。家中的小宴才是团聚。

马车停下来,橘红掀开帘子,琳怡走下来看到周十九。

周十九穿着天青色的锦袍。外面罩了紫貂氅衣。头上戴着紫玉冠在月光下如同镀了一层尊贵的银色,腰间系着黄玉蛟首带,看起来高大英武,细长的眼睛上扬嘴角含着笑意。目光清澈却让人看不透。

她从来没想过会嫁给周十九这样的人。父亲虽然是勋贵子弟却从小循规蹈矩,在福宁家中也办过不少的宴席。宴席上大家偶尔谈论京中权贵子弟的传闻,她当时觉得那些人都离她很远。周十九就是那样的人,被人谈论、让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