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忘情书-情越大宋 >

第3章

忘情书-情越大宋-第3章

小说: 忘情书-情越大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知道你是在提醒我,眼前正有一段缘分;你的话里还有另一层意思,是要我即时忘了你……纵然如此,这十几年深埋的情意,怎有法子说忘就忘?

还是,先把眼下的要紧事解决罢。

见到淑人的第二天,何近深就派遣行事一向可靠的忠仆秦方去了淑人所嫁之地、曹家所在的阳武县打点。昨日秦方已回到佳县,将所办之事细细向他回禀。脱籍之事本无难处,阳武县丞原已几乎答应,只是在知道淑人身份后大惊失色,忽然改口推辞。后来经不住重金相诱终于道出原委:只是碍于曹家势大——曹家对淑人不愿为夫守节大为光火,曾勒令他绝不可为淑人脱籍。县丞还透露了一件事:当初淑人自为官妓,实为曹家所逼,内情他也不是十分清楚。

“不过,他告诉小的,此事有个中间人,是个有名的茶商,爷也知道他的,就是李道非。 李道非与曹府交情不浅,若能说动他前去,爷所托付之事,县丞即可马上办理。”

李道非!

想不到此事中间,居然有他一份!

传闻他性情难测,喜怒无常,行事手段狠厉,偏又交游甚广,不管是官府还是绿林都颇有人脉;他还是个极为重诺之人,可想求他一诺却比登天还难。

若你行事入得他眼,得以与他合伙做上几椿生意,往往能够获利丰厚;纵然如此,到底还是个不宜深交的人物,私下里敢与他交往者并不多。

他在生意上与他有过些来往,曾经打过几次照面,彼此还算客气。以他对他的了解,他应该是个不喜插手管人闲事之人。

以二人平淡如水的关系,他能有办法说动他吗?何况他也难以惴测,李道非当初干预淑人之事到底有何用意?若不是他的手段,又有谁能将淑人藏身在这偏远之地的宣翠坊内?且身负官妓之名,却不用接客,平日里只需深居简出即可掩人耳目。

若因此事前去拜会,他会作何反应?

连希玖偷眼望向屋外,何近深的身影正背对着她,看不见他的神情。也不知他坐在那儿,是在想些什么。这令她奇异的有了一种萧索感,让她想到了离别。

她知道,他每回来都是因为姐姐,只因不想让姐姐劳神才会主动来探她。他不得已认下她这个妹妹,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呢?

而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他总有离开她的一天。

每思及此,心内未免涌起些离愁别绪,不过,她目前还不至于会被这种情绪影响到食不下咽。所以她觉得,自己应该只是对他有一点动心,加上一点点的喜欢。

幸而感情还没有到达沉迷的程度。这样就算离别,也不会感到太痛苦吧。

她叹了口气,眼见水开了,便沏了茶,端出屋来,摆在石桌上。她绕到他对面的石凳坐下。

他端起茶碗呡了一口,发现如今喝的,是杭州白云峰的山茶。回味片刻,便想起这正是淑人最爱喝的好茶之一。

他正可借此机会,问一问那些花茶的来历。这件事搁在心头已久,虽已猜到七八分,也须求证于人。

“妹妹今日怎么不喝花茶?”

“那个啊,原是姐姐爱护我的一片心意……哥哥难道也喜欢喝么……可惜,茶没有了。” “哦?这倒是不巧了。”何近深随口应道,目光仍看向她,等着她继续说下去。

见他对这个话题很有兴趣,连希玖只好多加解释:“去年夏天,因为喝不惯这里的茶,我自己摘了些茉莉花,加入茶内饮用。姐姐瞧见了问起缘故,我只好道出原委。不想姐姐在这件事上就留了心。她想到茉莉是夏令的花,过了季节便无花可用,怕我到时无茶可饮,便与相熟的茶商提起,可否趁花时未过,焙制些花茶?我本想自己原也不常喝茶,想要作罢,可是姐姐十分坚持,我也拗不过她。……也是那位茶商说这事不难,所以姐姐便托付了他。上回姐姐进茶时果真送来了一些。我想着这茶不容易得,又是姐姐心意,本想偶尔喝喝就算,姐姐就生了气,所以……茶还是被我喝完了。”

她脸上的神情跟着那些想起的旧事起了变化,因为淑人疼她而感动的神情,还有拗不过淑人时为难的神情,都一一落进他的眼里。她还真是不会掩饰一下情绪啊,他有些好笑,可是心头禁不住动容,还有一点拂不去的异样感。

“姐姐虽想再拜托他进些花茶来,那位茶商现今却不在此地。哥哥若想喝,可能要再等上几天……”

李道非不在佳县?难怪他在此地多日也未曾碰面。

“妹妹怎知道那茶商会来??”

她不好意思地笑了下。“是莫姨说的。这阵子她心情老大不快活,我正担心着,不过前日,她心情极好来找我说话,我觉得奇怪,便问了她。她便说,只因那位金主儿好些日子不在,故此有些烦闷,好在他过个两三日便要再来佳县,到时她赚了银子,可要请我吃三天王老爹的馒头呢……”

一说起馒头,连希玖的脸上禁不住笑嘻嘻的,心思都跑远了。

“莫妈为人虽然仗义,毕竟还是生意人啊。”何近深淡淡笑道,平静道出自己对这位宣翠坊老板的看法。有些不明为何请客请馒头,但一看妹妹的神情,他就明白了。

她……好像很喜欢吃馒头啊。

见他不曾误会,对他的好感不由又增了几分。原想他每回来此,虽只是逗留片刻,莫妈也明知他并非来此作乐,可收起他的银子来也是只多不少,分毫不让……她只怕莫妈如此会惹得他不快,看来是自己想多了。他的眼力见识自是不差。

要知莫妈并非单纯拜金之人,否则,她怎会如此爽快地收留来历不明的她呢?毕竟多个人就要多份开支。

自己也算是幸运的吧,当初落到这个陌生之地,曾让她不知所措,可是在这里遇见了姐姐,还有莫妈关心她。现在……还遇见了他。

“妹妹怎么叫她莫姨?”

“我第一次看见她,是养病的时候,姐姐领她来的。我不知她是谁,也不知该怎么称呼,便叫了她一声阿姨,谁想她听了十分高兴,从此便非要我这样叫她不可。”

“阿姨……偏你想了个这样古怪的称谓……”

看她待人处世,心思作派与别的女子有很大不同。这种不同究竟是从何而来?可眼下,他也顾不得这许多,因为,他更想知道的是另一件事,而答案已近在眼前,只等他开口。

“对了,那茶商的名字,妹妹可知道?”

“那个人的名字……”连希玖右手托腮,想了一阵。“好像是李道非。姐姐曾说过,那人是个很有名的人物。深哥哥应该也知道他吧?”

果然是他啊。

的确,他不可能不知道他。且不论之前有无生意来往,只凭他主营贩茶买卖这一点就足以令世人惊羡!毕竟只有身家巨万的豪商巨贾才有这个资格。也因此,商人之中无人不知李道非。

李道非,他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插手干预淑人守节,将她秘密安置在佳县,如今又为她特制花茶……

虽说淑人气质清冷易惹人注目,可他能与淑人相熟,总不免让人匪夷所思……他与李道非交情虽浅,也足以了解到他的那些为人行事。但凡认识李道非的,都知道他对女人向来没有什么兴趣,甚至还有些嫌恶,早年父母在世时,曾替他娶过一门亲,原配多病,十几年前便已故去,不曾留下儿女。之后他更是只顾经营买卖,一直没有再娶。商户若要与他相谈生意,多会避他忌讳,只请他去那些雅致清净不作风月营生的酒楼。

他认识淑人,大抵是在淑人嫁入曹家之后。而李道非往来佳县多年,还亏得他隐藏周密,竟无一人听过风声,淑人名声因此得以保全,未有损毁。

可他接触园户,只为制作区区几斤花茶一事,不管如何想去,都是让人难以置信啊。

要知盐茶之税,向来是国库收入的支柱,因而朝廷对售卖盐茶自是严加管制。茶叶只由官府从园户手中统一收购,园户不得私藏,更不得与商人接触,否则严惩不贷;另外,官府还发行交引作为贩茶凭证。商人若想贩茶,必得经过官府,先行购买交引,之后再凭交引兑领出茶叶来。只因交引价高,故而官茶售于市面之时,价钱自然也水涨船高。

官府为多课税,往往滥发交引,茶叶的产量却是有限;为能足额兑现交引,便要求园户掺假凑足数量,故此官茶变得粗劣难食,难以下咽,偏又卖价极高,试想百姓又怎肯买账?

茶商想要获利,单靠卖官茶自然行不通,便会想尽办法走私好茶,如此一来,便要触犯刑律,不经官府,私下与园户进行交易。

单是买茶便有如此巨大风险,更何况是要特制极少量的花茶?那又怎会是件容易办到之事!

除非,他是察觉商机,要将此新品高价售出以获利?然而目前市面,确实从未有见到花茶贩售,仍为此处独有。

难道李道非如此行事,真只是为了讨好淑人……

亦或,另有难以觉察的用心?

第四章 全新身份

作者有话要说:很感谢你:简月心。你是第一个给我留言的朋友。

20080106小改动,生日原为六月初六,现改为五月初九,提前一个月。为了变局篇的故事留个发展的余地。

小秘密:无意中在某本书上看到,出生的农历,可以看出自己是什么人。比如初一是贵人,初六是爱吃好喝,初八是聪明,初九是伶俐,所以我选了个好日子赋予偶的小希。

一时难以理出头绪,他垂眸收敛心神,专心品茗。希玖见他不语,无事可做,不觉便盯着他的脸出神,直到他察觉而好笑回视时,她才不好意思地收回目光。

好想将他的模样仔细记在心上。如果有一天,她有机会回家乡去,她希望自己还能记得他。

来到这里,已是多久之前的事了?而对家乡的回忆,也因时间的推移而日渐淡去。她不由摸向腰间的小袋,轻叹一声。

如今能够证明她来处的,只剩下它了。

她甩甩头,想把自怜的情绪抛开。

“哥哥打听那茶商的名字,又思量许久,可有什么缘故?哥哥果然认识他么?”

“只是想起了一些事情罢了。前阵子我曾在边地遇见他,听他说起正要往福建去贩些腊茶,邀我得空到汴京访他,却未曾提及会来这里。我原打算这几日就动身,好在妹妹今日提起了他。如今看来,我只需在此地静候他便可,倒也省了许多麻烦。”

“那人往边地去,是作什么?照理说,做生意该往繁华之地才对。”

“那自然是有利可图,”他微微一笑,“官府设有专司专管茶事,商人若要贩茶,最需要从官府先买到一样东西,凭此物换到茶叶,才有茶叶卖给百姓。”

“是什么东西?”

“是交引。军需一向不足,朝廷为了解决此事定下规矩,凡运粮至边境供给军需的茶商,可在军中以原价的几成获取交引。这样的好事,谁愿意错过?”

茶竟然是专营的,是她孤陋寡闻了。

而佳县本也是边地之一吧?只因并无军队驻此,商旅无利而不至,故而愈见荒僻。难得近年边境稍安,百姓才过上了几天安生日子。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她不由想起曾经听过的诗句。这种和平日子在家乡是再寻常不过,可在这里,却是边地百姓们日思夜盼的奢望。

她到底还是不会掩饰情绪啊。不忍见她为了这些事情心伤,他扯开话题。

“却不知妹妹是何时与淑人相识?” “哥哥是想从我这里知道些姐姐的事吧,可惜,我恐怕帮不上多少忙。”她终于回神,轻声回应。

“我遇到姐姐,是去年初春。初时我在养病,姐姐身边一直都是安莲在打点。”

“安莲啊……”他低头沉吟。

“哥哥认得她?”见他点头,“可惜了,她已不在此地。安莲姐年前已被姐姐放出园子嫁与了程哥,我这才暂且替了她。听姐姐说,程哥儿原就与安莲姐订了亲事。”

“是程元,多半已回乡见过父亲,难怪老程会知道淑人在此……”

她别过脸去,不想让他瞧见她此刻的神情:“深哥哥,你和姐姐认识很久了吗?”

“嗯。我从很小很小的时候就认识她了,她……是我的表哥林景殊自小许定的未婚妻。”

他说这话的时候,他心里是不是又感觉到一阵疼痛?就好像此刻,她虽不在看他,她的心里也忽然泛起的一阵心酸。生怕此刻的眼神会流露出什么来,她闭上眼睛,抑住那里面逐渐泛起的热气。

“眼看天也晚了,妹妹待会还要去淑人那里吧,我就不多耽搁了。”他看了看天色,起身告辞。她连忙收拾情绪,目光跟随他。

他笑容如常,可她的心里就是觉得异样,是自己多想了吗?

“深哥哥……”她在自己意识到之前已经开口叫住了他。他停下脚步,回眸看她,眼中温煦如故,只是多了一抹疑惑之色。

“妹妹有事?”

“也没什么事。我只是想,多叫上几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