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儿女成双福满堂 >

第31章

儿女成双福满堂-第31章

小说: 儿女成双福满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嗳,不累,不累,我和你大嫂早起了会儿,一路顺遂,没啥事儿,你别担心!”杨树勇摆着手说。

杨家铺子距离刘家岙一百二十多里,杨树勇所说的早起了一会儿,恐怕是从半夜就开始赶路吧。她刚才注意到,两个人都一脸倦容,特别是杨树勇,眼睛里都是红红的血丝。

邱晨瞧见停在院子里的大车上,铺着一铺被褥,显见,是路上用来保暖的。唉,这一路抹黑赶路,真是遭了罪了!

鼻子有些发酸,眨眨发涩的眼睛,邱晨走了去,将大车上的被褥抱下来,搭到晾衣绳上,回身,杨树勇已经洗好了。

邱晨道:“哥,你快进屋歇歇。”

杨树勇答应着,却没有动,目光看着院子东南角的炒药棚子,笑着和庆和家的、青山媳妇招呼:“我这妹子在这里多靠大伙儿照顾帮衬了!”

庆和家的和青山家已经分好了药,正在装麻袋,听到杨树勇的话,连忙笑着道不敢当。

邱晨就拉了杨树勇的胳膊往屋里走:“哥,你快进屋歇歇吧!”

踏进屋门,邱晨把炒药雇人的事儿和杨树勇说了。当然她怎么学会认药炒药就换了个说法,还是跟流浪老者学的,只不过时间地点变成了成婚后的刘家岙。

杨树勇听了,脸上一阵欣慰一阵感叹:“你能有这么个本事儿,我也算放心了。回家和咱爹咱娘说了,俩老人也差一惦记了!”

“嗳,大哥回去好好和咱爹娘说,我现在过得挺好的,孩子们也好着呢,小叔也懂事,甭让二老惦记。等过些日子,我就领着孩子们回去看他们二老。”说着,让杨树勇在炕沿上坐了,也倒了一杯水递到大哥手里。照习俗,男客上门一般是不坐炕的,可惜林家太过寒酸,连套待客的桌椅都没有,也讲究不起来了。

让大哥大嫂安坐,邱晨则又来到外屋。家里就做了一个菜,来了客人就不够了,火烧也要再做几个。幸好,早上和面和得多,这会儿也便利了。

兰英闻声也走了出来帮忙,邱晨就把烙火烧的活儿交给她,自己则拿了一块咸肉清洗切成片,再泡上条海带,炒个海带肉片,再炒个葱炒鸡蛋,也就差不多了。

大嫂周氏也出来想要帮忙,邱晨哪能让她再动手,周氏也没进屋,就坐在灶坑前烧火。一边儿絮絮地和邱晨、兰英说着话,杨树勇在里屋也不时地搭一句。因为说的大都是杨家铺子的人物事情,邱晨答不上话,大多时候跟着听不做声,偶尔问到她,也只能哼哼哈哈地应付过去。杨树勇和周氏只当自家妹子心情不好,不爱多言,倒没多想,反而暗暗地多了些怜惜。

不过一会儿,林旭也放学回来了,互相见过之后,自有林旭在里屋里陪着杨家大哥说话。三个妇人在外屋忙乎着做饭。

很快,兰英就烙好了十多只火烧。邱晨做的一个海带炒肉,一个大葱炒鸡蛋也出了锅。

看着邱晨轻松地收拾出三个菜来,不是肉菜就是炒蛋,而且看得出来,不是充门面,肉和鸡蛋都放得量足足的。作为主食的火烧都是白面不说,还加了油盐、糖芝麻等,比馒头可要稀罕的多。杨树勇看着妹妹饭食好,也能放心一些,也为妹子日子好过高兴。而周氏掌家惯了,结合林家的房舍、家什,就难免有些不赞同。有点儿钱不攒着,这么大吃二喝的,也有些太不会过日子了,心里就打算着,瞅个机会说说自家小姑子,日子好过了,也不能这么漫撒钱儿!

阿福还有山子石头栓子几个皮孩子,吃完了火烧,也都跑了回来。灵芝领着阿满,两个小姑娘毕竟慢些,跟在后边也走了进来。

一进门,阿福阿满就扑进了邱晨的怀里,邱晨给两个孩子擦擦脸上的汗水,将他们带到大哥大嫂面前,“阿福阿满,快叫大舅大妗子!”

两个孩子显然与姥娘家人不熟悉,偎在邱晨身边有点儿认生,不过还是乖乖地叫了人。杨树勇笑着伸手将阿满抱在了怀里,周氏则揽了阿福,给他拨拨汗湿的额发,一边儿端详着,摸了摸孩子的肩背,道:“嗯,福儿这孩子看着就机灵,就是这身子骨儿有点儿瘦,瞧瞧这脊梁上都没有多少肉,海棠啊,你得多给这孩子吃点儿。这以后,你可就……”

周氏说到这里,想到自家妹子以后漫长的守寡岁月,不由得红了眼,旁边杨树勇呵斥道:“你就不能少说几句。当着孩子们的面儿呢!”

“嗳,嗳!”周氏连忙收了戚色,擦了擦眼角,展开一个笑来,然后柔声逗着阿福和阿满说话。

邱晨和兰英就去将炕桌安置了,把菜和火烧端进来。原本邱晨想着带兰英三个妇人和几个孩子都一起吃的,却被兰英拒绝,端了一盆卤肚儿和一篮子火烧,叫上栓子石头一大帮孩子,一起去了外边分药的案板上,与庆和家的青山媳妇一起吃,将屋里的空间留给这一家人。

杨树勇周氏半夜就起来赶路,只吃了点儿自己带的冷干粮,这会儿也早就饿了,邱晨准备的菜色丰富,火烧也焦香可口,自然吃的香甜。吃的差不多了,邱晨又冲了几碗油茶端上来。

杨树勇喝了一口油茶,咂咂嘴,满脸就都是舒心的笑了:“海棠,你这炒药的活儿做了多久了?以前捎信咋都没提?”

邱晨抱着阿满喂着油茶,心下暗道:来了!

“之前,想着有孩子他爹依靠,家里也有几亩田,粮食也差不多够吃,我再做点儿绣活儿贴补贴补,也就差不多了。可那信儿传来后,我病了一场,绣活儿就做不了了,看病抓药又把家里的粮食和不多的银钱都给折腾了,没办法,这才想起炒药的事儿。其实,也是赶巧了,镇子上的药铺正好要收这种药。如今倒是能卖些钱,日子也宽妥些了。”

邱晨尽量注意着避免引发人怀疑的话题,三言两语却也把自己炒药制药的前因后果交待清楚了,就又笑道:“大哥大嫂,你们别看我这房舍院子不像样儿,就担心我,其实,我是怕带着几个孩子,太暴发了招人眼,前几天春会赶巧了买了架马车,不巧的,昨天村里有个妇人摔了去镇子上看诊赶了去,还没还回来。”

“哦?还买了马车?呵呵,看来你的日子真是好了。等回家和咱爹娘说说,也让他们二老跟着高兴高兴!”杨家时赶车的出身,对马车自有一份特别的感情,听说妹子连最少二十两的马车都置办了,这日子是真心好过了,也算是放了心。

旁边周氏听了,也暗暗歇了劝着邱晨精打细算过日子的心。

午饭后,邱晨让林旭带着杨家大哥去东厢里歇歇,她则带着两个孩子,陪着周氏在大炕上午休。

姑嫂俩哄着孩子,周氏就开始絮絮地说起杨家铺子的诸事来,邱晨小心地答应着;继而周氏又询问村人可有欺负的,邱晨自然只说好;然后,周氏又小心地试探邱晨以后可有什么打算,邱晨知道,这是问她是否打算改嫁了,虽说她并没打算一辈子替林升守寡,可这话也不好说,只说小叔和孩子们都小,家里日子如今不难过等话,含糊了过去。周氏听这话也是常理,再说林升死在边关的消息刚刚传回来没多久,此时谈再嫁日子也太短,也就转了话题,絮叨起过往来。

“今儿看到阿满,我就想起我刚过门儿时你的模样,小妮儿真真和你小时候一个模样……长大了也必定是个好模样的……你那会儿,模样就出落的十里八村儿没有比得过的,咱爹咱娘都想着给你找个日子宽妥的人家,富富裕裕地过日子。也有的是那县里的镇上的富户上门说亲,你都不肯应承。可挑来挑去,你却看上了只去了一回的林升……虽说林升救了咱爹一命,可毕竟家里日子太艰难,还拖着一个弟弟,又连个帮衬的近支亲族都没有,咱爹娘都不愿意,你却看好了林升的为人……那时节,你二哥刚娶了亲没多久,咱娘常年吃药,再加上咱爹断腿后延医抓药的,家里拖了一腚饥荒,连件像样的物事都没能给你陪送,唉,说起来,你这几年是真真遭罪了,咱爹咱娘每回提起来都忍不住抹眼泪。等咱家好过些了,再过来,你啥都说好,给你带点儿啥来你都不要……如今,看你日子好过了,人也通透了,再说给咱爹咱娘,他们二老也能宽宽心了……”

毕竟周氏赶了一路也累了,说着说着,声音越来越低缓含混,渐渐睡了过去,邱晨这才算是舒了口气。

替他们盖了盖被子,邱晨轻手轻脚地下了炕。

原来,曾经的海棠还是那么个执拗性子。听周氏的话音,海棠因为当年婚事与父母产生了芥蒂,竟一直耿耿不忘,之后连父母亲人的帮助也不要,只为赌一口气么?

邱晨默默地摇摇头。

就她如今看来,杨家父母不同意海棠与林升的婚事,也都是为了自己女儿着想。可作为当事人的海棠,阻碍了她和爱人结合,或许就会难以接受,甚至之后经年仍旧耿耿于怀……两人立场不同,邱晨也不想批判什么,只不过,经过了解之后,确定了杨家都是朴实憨厚之人,对待自己,或者说对待‘海棠’都没有作假算计之心,她不由就真的生出了几份亲近之意来。

人活在世上不容易,她既然来到了这里,占了人家闺女的身体,顶替了这个身份,自然也该尽到作为女儿、妹妹,甚至姑姑的责任。人是感情动物,需要各种感情的交流和抒发,处好关系,有亲近之人往来,互相扶助,互相关怀,也是很让人欢欣愉悦的事情。

姑嫂俩说话不觉时间,她出来林旭已经去上学了。也有送药的开始上门。

邱晨理了理头发,就去前边忙乎。送药的不少,大魁媳妇倒是没有再来搅闹。

药收的差不多的时候,院子外传来马蹄踏踏的声音,隔着篱笆墙,大老远就看到自己的栗红的马儿,二魁坐在车辕上赶着车。是二魁两口子回来了。

邱晨正好收完了药,自然就快步迎了出去。兰英和庆和家的、青山媳妇则都有活儿忙乎着,稍稍慢了半步,才跟在后边出来。

一众人将二魁两口子送到兰英家的西厢房里,兰英抱了些柴禾过来,烧着炕,就和庆和家的、青山媳妇一起回了林家。

邱晨则停了一步,待兰英几个离开,二魁也去林家送马车,这才坐在炕沿儿,和二魁家的说话。

关于分家的事,该安慰也安慰了,更何况邱晨知道,能够分家出来,哪怕是没得什么财物,二魁媳妇也不怎么在乎,于是就直接将自己打算好的,和二魁家的说起来。

旁人都离开了,只在邱晨面前,二魁媳妇也就不躺着了,起身要去给邱晨倒水。

“你别和我客套,快来坐下。”邱晨拉着一脸感激掺杂了些许窘迫的二魁媳妇坐下,笑着从口袋里摸出一个袋子来,递过去。

二魁媳妇疑惑地打开袋子一看,登时慌张地推了回来,“这可使不得,这可使不得!”

袋子里是前天大伙儿凑得钱,因为二魁媳妇并无大碍,所以抓药也没用多少钱。一共凑了一两银子两吊八百二十五文钱,抓药花了五百文,还剩一两银另两吊三百二十钱。邱晨又给添了一两银,一回给二魁家拿过来了。

交待了钱的来历,邱晨将钱袋子放进二魁媳妇手里,又道,“你们如今这境况,什么都需要重新添置,且拿着先用,人只要好好的,债可以慢慢还。”

二魁媳妇攥紧了钱袋,红着眼点点头:“我明儿就去做被子!”

邱晨连忙笑着摆手,又低声道:“你可别急,咱们怎么的做戏也的做全套了呀,你明儿就去做活儿,那不就露陷儿了。你啊,明儿好好歇一天,这家里的物事儿也要拾掇拾掇。后儿,你再过去做活儿也不晚。那被褥我又不急等着用,你甭着急上火的。”

接着又道:“另外,我想在后院建个马棚,需要用人帮几天忙,我就想过来问问你,二魁得不得空。”

看到二魁媳妇想要开口,邱晨抬手止住她,道:“你别急着答应。等会儿二魁回来,你和他商议一下,每天我给八十文钱,管两顿饭!”

二魁一家子被净身出户,别说田地,连房屋都没得一间,自然也就没有地里的活计要忙,即使林家不提盖马棚的事儿,安顿下来二魁也要去找伙计赚钱养家的。林家这么及时又近便的活计,二魁媳妇怎么肯不答应。

这么优厚的报酬,二魁媳妇哪里不知道是邱晨变着样儿地帮衬他们,心中感激,自然连连应承:“二魁懂得不多,就是有把子力气,有什么脏活累活儿尽管让他干!”

邱晨知道太客气了,反而让二魁家的不自在,也就笑着应了。

然后又嘱咐二魁家的还是要注意身体,别太累了,就起身告辞,将要下炕送她的二魁媳妇按在炕上,转身出了门。

回到家里,大哥杨树勇已经起来了,正在后院围着栗红马儿打转儿。

看到邱晨过来,杨树勇一脸惊喜地问:“妹妹,你这匹马真是从春会上买的?不少银子吧?”

邱晨笑着点点头,又摇摇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