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北地枪王张绣 >

第91章

北地枪王张绣-第91章

小说: 北地枪王张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绣没有在意,摆了摆手,之后黄忠请几人进屋,赵云听得方才黄忠问他缘何在此,便将他如何离开袁绍的事情仔细说了一遍。

黄忠听后,亦觉得袁绍太过卑鄙,之后两人就开始称兄道弟了起来。连带着黄叙对赵云的称呼亦要改成叔,使得这名半大的少年小小地叹了一口气。

这时张绣就对黄忠道:“汉升兄,需闻大丈夫生于世上,当带三尺剑立不世功名。汝武艺非凡,不亚于吕布,何不出山一展才华,让世人知道世上武艺到得如斯境界者不止吕布一人。”

黄忠听得,叹道:“忠亦曾经想出仕,不过为了叙儿……”说到这里黄忠长叹了一口气。

张绣见得,笑道:“如今令郎得了华神医之药,要将病根治已经不是难事,汉升何不出仕?而且令郎抓药亦要钱财,汉升若出仕,谋得一份差事就有月俸,到时可得更好之药材来为令郎治病。张绣虽然不才,但若汉升肯投效于我,当以将军之位待之,可领万军。”

黄忠听得张绣的话,沉吟了好一会儿,又望了望黄叙,见到黄叙向他父亲重重地点了点头,表示支持之后。黄忠才点头行礼道:“忠见过主公。”

这时华佗却是问张绣道:“后将军在此,方才那位先生……”

张绣听到华佗的话,便知道说的是贾诩,笑道:“方才那位先生乃是绣的主薄贾诩贾文和。由于方才绣听闻爱妻有喜,走了神,怠慢了华神医。而贾先生又怕街上人多口杂,点破了绣身份不好,故此才有方才之言,欺瞒之处万勿见怪。”

第一百八十二章 议事(上)

之后对赵云说道:“如今天色已经不早,师弟,汝且回县城中让周仓赶一辆马车来,今夜我等都到县城休息,明日前往宛城,绣留在这里陪着华神医他们。”

赵云应了一声,骑着小白龙直奔县城。这边华佗说道:“后将军的难处老朽明白。”

张绣笑了笑,说道:“华神医云游天下救济万民之心绣佩服不已,华神医还是莫要称呼绣什么后将军了,就叫绣一声伯渊即可。”

华佗听得,笑道:“伯渊还是莫要叫老朽华神医。方才贾大人言伯渊有事找老朽,与天下百姓有大利,不知是何事呢?”

张绣笑道:“华先生行医多年,不知可有徒弟?”

华佗长叹了一口气道:“徒弟收过不少,但他们都不愿意随老朽云游天下救济百姓,只愿在家乡做一郎中,以诊金糊口渡日。故此他们大都也只是随老朽学过几个月医术,故此都不算精湛,能得老朽衣钵的,恐怕一个也没有。”

张绣亦知道汉末大夫的地位其低,称作贱业亦不为过。富家子弟自然不愿意学习医术,而贫民学习医术,也只为糊口。能像华佗有救济天下万分之心的,恐怕数百年才能出一人。这些贫民只为糊口而学习医术,又不愿随华佗远行,故此医术也只学了一些皮毛罢了。

张绣听得,便说道:“华先生可曾想过,先生以一人之力,终一生所救之人亦只是寥寥千人罢了。若先生医术能有徒弟继承衣钵,徒弟之后再有徒孙,那先生一门就有可救天下百姓之力了。”

华佗听得,点头道:“伯渊所言不差,但那些徒弟……唉,不说也罢。”

张绣听得,笑道:“不若绣为华先生招一批聪明伶俐的青年,随先生学习医术,至于生活糊口的问题,就由绣解决。只要先生认这些人为徒弟一日,他们的生活就由绣解决。如此既无后顾之忧,就可专心学习医术,救济万民了,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华佗听得,有些激动地问道:“伯渊此言当真?”

张绣微笑着点头道:“绣虽然不才,但亦掌两郡赋税,为先生的徒弟们提供生活保障还是绰绰有余的。不过绣在这里还有两个不情之请,万望华先生应允。”

华佗听得,按下心中的激动,说道:“伯渊且道来,若是有违道义,老朽誓死不从。”

张绣说道:“华先生怕是误会了。绣第一个不情之请,是想请华先生到我军中教授士卒们一些急救之法,让士卒们受轻伤的时候亦有办法保住性命。”

华佗听完,点头道:“此亦是救人,老朽应下了。”

张绣继续说道:“第二个不情之请,是当日洛阳未毁之前,绣与岳父于东观以及兰台搬出书籍两万余卷,另外岳父处还有藏书四千卷,总数约为三万卷。这些藏书中不少是周代典籍,诸子百家均有。故此其中有不少医家典籍,但这些医家典籍却是散乱无比,恐怕自武皇帝建东观以来都未曾有人整理,华先生乃是当世神医,所以绣想请华先生对这些医家典籍整理一番,以泽后世。”

华佗听完张绣的话,原本逐渐平复下来的心情又再次激动起来,只见华佗双手微颤,有些不信地问张绣道:“伯渊所言当真?”

张绣也没有料到华佗会如此激动,点头道:“千真万确。”

华佗深吸了几口气,说道:“老朽愿意整理这些典籍,不过只有老朽一人,恐怕……”

张绣听得华佗前半句,已经知道他想说的是什么,便答道:“华先生勿忧,绣会派人将此事告诉张仲景张先生,将他邀来与华先生共参此事。”

华佗点头道:“仲景先生老朽亦与他神交已久,若是他肯来,老朽正好与他共参医术。”

张绣听完,笑道:“如此,绣就先代后世子孙以及百姓多谢华先生了。”嘴上如此说,心中却是感叹道:“当日去搬出这批书籍果然没有做错。这时代只要与书籍要打交道的人,这一批藏书就是大杀器,谁也挡不住它的诱惑。到时只要张仲景一到,汉末两大神医就在我鼓掌之中。凭借这批藏书,还可以吸引文人来投,又有培养人才的基础,当日种的因,回报的果开始逐渐来了。”

之后张绣又与华佗以及黄忠闲聊,直到赵云来寻之后,几人才止住了话题。将黄叙扶上马车,黄忠则是收拾一些细软以及重要物品,然后几人一同回到小县。

为表歉意,张绣整夜都陪着陈瑶,连带着之后回宛城的路上亦没有骑马,而是在车上陪着二女。

经过数日的奔波,大队人马终于到达宛城。张绣先让胡车儿带着钟繇等人的家眷去预先准备好的宅院,另外派周仓去指挥民夫们将藏书搬到一大宅子里。由于以前宛城的世家大族全部都不在了,空余了不少大宅子,都被张绣名正言顺地占据了,故此钟繇等人的住所以及存放藏书都不用另外再建一房子。

安排好这些之后,张绣就将众人全部引到议事厅中。只见张绣当先坐在主位上,右面所坐乃是文臣,当先一人乃是蔡邕,后面跟着的是贾诩、钟繇、杜畿、张既。左面则是武将,当先一人是华雄,后面跟着的是徐晃、赵云、胡轸、黄忠、裴元绍。

却是回宛城的途中,张绣与童渊、赵云详谈了一番,请赵云为自己效力,由于有童渊的力劝,张绣终于说服赵云认自己为主。后来张绣单独与童渊谈过之后才知道,其实童渊让赵云来长安,除了学剑之外更是希望赵云投到张绣麾下。其中原因是由于张绣名声不算差,数次有救民之举,无论童渊还是赵云虽然反感董卓,但对张绣却是另眼相看。其二赵云可谓出身贫寒,若投关东诸侯,定然不会受到重用,而投张绣则有同门的香火之情在,赵云亦会受到重用,故此童渊见到张绣自立之势明显,才力劝赵云投效张绣。

而方才列座次的时候,胡轸见得赵云亦出席,便知道其已经认张绣为主。武人最重强者,鉴于自己武艺不如赵云,于是便将原本自己的位置让与赵云。本来徐晃亦想相让,不过赵云却以新投之人未立寸功为由谢绝了。

如此下来,张绣麾下人数虽少,但均是精英。且不说顶尖大将赵云、黄忠,华雄与徐晃随便一个放出去又岂是简单,虽然华雄尚未表态尊张绣为主,但张绣看得出他只是顾虑董卓的知遇之恩,以张绣看来,只要董卓一死,华雄正式认自己为主可谓水到渠成。再之后的裴元绍和胡轸亦是在历史上留名之人,当个副将绰绰有余。

文臣这边有自己的岳父大儒蔡邕,毒士贾诩,还有钟繇、杜畿、张既三个处理内政民生的好手在,令到文臣紧缺的张绣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只听见张绣当先说道:“各位,两郡的情况在路上之时绣已经说得清楚了,不知诸位有何见解?”

张绣这里问的乃是文臣,蔡邕和贾诩与治政上自然不如钟繇三人,而三人之中则以钟繇为首,只听见钟繇答道:“主公所言之策的确能暂解危机。不过主公麾下有大军六万余人,而且均是骑兵,如今虽有朝廷提供给养,但若是朝廷有一日不再提供给养,恐怕以两郡之民力,养如此大军甚是困难。”

张绣听得,问道:“那元常以为如何?”

钟繇默算了一下,说道:“若仅是步卒,养六万大军自然无妨,但主公所部乃是骑兵,须知战马所耗粮草乃是人的数倍。虽说是六万大军,但有如供养二十万步卒有余。而两郡仅有民一百余万口,去除老弱,如此等若五民养一兵。如此比例,恐怕只有先秦才能做到。”

听了钟繇的话,张绣又意识到一个问题,凉州、并州和幽州的边境有天然的草原,可以放养马匹,所以战马的草料问题不会对那里的财政造成太大的负担。但中原不同,这里没有天然的草原,只能靠人为喂养,一匹战马所消耗粮草乃是人的数倍。故此骑兵虽然厉害,但曹操未取得河北之前也仅养数千,东吴以及蜀汉更是稀少。况且中原地理环境复杂,骑兵也不是到处都能施展出威力,加之还有城池,这样的情况下用步兵比用骑兵更合算。

张绣虽然明白钟繇说得有理,但张绣日后要取关中以及凉州,骑兵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现在裁汰了骑兵,对日后的发展就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但是不裁汰骑兵,给养问题又不好解决。

就在张绣踌躇之间,贾诩就说道:“若是主公在朝廷给养断绝之前,夺下汉中,不知以三郡之力能否养六万骑兵?”

钟繇想了想,说道:“汉中沃野千里,地广人稀,而南阳郡历经战乱,人口仅剩下一半。若是主公夺得汉中郡之后,安心发展数年,凭这三郡之地供养六万骑兵虽然有些困难,但亦勉强可行。”

第一百八十三章 议事(下)

钟繇说完之后,张既就出声问道:“主公,夺汉中之策虽好,但汉中乃属益州,而益州牧刘焉乃是皇族,随便出兵首先就是名不正言不顺。其次汉中所在之地群山环绕,骑兵要从上庸入汉中,道路虽然相较于其余道路要平坦,但道路狭小亦不利于骑兵作战,如此要夺汉中恐怕不易。”

张绣默想了一下,说道:“德容所言甚是。如今大军已经随征战多年,有些士卒亦年龄偏大,就先裁汰这部分士卒,骑兵保持五万人编制。另外战马亦保留五万匹,将其中老弱的战马租借给百姓充作耕马所用。之后再在上庸郡训练一支精锐步兵,以为日后进攻汉中的前部。”

张绣说完之后,杜畿立即就问道:“主公,那裁汰的士卒该如何?”

张绣笑道:“伯侯莫急,如今两郡无论官吏还是各县卫兵都缺失,这些百战老兵虽然不能再于一线战场作战,但充当捕快和各县卫兵却是能胜任之,如此正好解决各县武官、捕快以及卫兵的缺失。”

几人同时说道:“主公英明。”

顿了一下,张绣又说道:“如此,公明就留在上庸,在那里招兵,于山上训练一支精锐步卒来,数量在一万人左右吧。另外绣会表奏朝廷推荐伯侯为上庸太守,总揽上庸政事。如此上庸就交给公明以及伯侯了。”

两人一同出列应道:“诺……”

顿了一下,张绣又笑道:“文和去长安的时候,朝廷的封赏下来了,却是封了绣为骠骑将军领荆州刺史,而刘表则是荆州牧,这显然是李文忧玩的好把戏。不过如此也好,绣就表奏元常为南阳太守,德容则为郡丞,从旁协助元常。另外加裴元绍为偏将军,五千兵马驻守樊城。文才则继续留守襄城。”

张绣所谓的表奏朝廷,其实也就是形式上表奏一下,就算朝廷不同意,亦奈何不了张绣。至于黄忠、赵云、周仓以及裴元绍这新加入的四人尚无官职在身,张绣便按骠骑将军可封的最大官职一一封赏了几人,其中周仓和裴元绍一个为偏将军、一个为裨将军,都是五品。而黄忠和赵云则是封为四品的奋威将军以及振威将军,虽然都是杂号将军,但张绣让他们各领兵一万,亦算是一个堂堂大将了。

至于华雄、徐晃以及胡轸早有官职在身,加之攻下两郡朝廷对他们另有加官和封赏,这些就与张绣无关了,只是象征性地再赐予一些财物以作赏赐。

几人都认了张绣为主,对于张绣的安排表示应允,之后张绣对蔡邕说道:“岳父,绣意将东观以及兰台的藏书整理完之后开放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