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北地枪王张绣 >

第500章

北地枪王张绣-第500章

小说: 北地枪王张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伴随这张绣的大喝声,虎头金枪急舞之下枪影连连乍现,金凤横空飞出,直扑关羽。那边关羽也不示弱,青龙偃月刀带着阵阵青芒,早就化身而成一条青色巨龙迎战金凤!

“当……”

一声巨响之下,龙凤对拼之下平分秋色。张绣却是大笑道:“好!再接朕一招,凤凰七点头!”

“锵锵……”

凤凰啼鸣之声响彻整个战场,一只浩大的金凤在战场中间出现,凤首直点向那条张牙舞爪的青龙!

“轰轰轰……”

连续七下轰鸣声响起,青龙面对金凤的七下狂攻,已经完全处在了下风。只不过张绣还未收手,只听其大喝道:“再来,百鸟朝凤凰!”

金凤在半空之中一个回旋,同时身侧出现了无数银光,仿如百鸟,直击青龙!

关羽见得之下,眼中寒光一闪,那条青龙猛然消失不见,重新化为一柄巨刀,向着那金凤直劈而下!

“轰……”

一声巨响传出,气势恢宏的金凤面对关羽这豪猛的一刀,直接被砍成了两段!只不过金凤被斩,关羽并没有丝毫大意,青龙再次现身,直扑张绣。

那边张绣却是哈哈一笑道:“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杀!”

张绣猛喝之下,那只消失不见的金凤徒然乍现,与直扑而来的青龙对撞到一起!

“轰轰轰……”

这一次,青龙并没有如在长江边那次一般,被金凤击散,青龙和金凤在这一刻竟然斗了个不分上下。

此时两军将士全都看得呆了,张绣和关羽激战所卷起的气场,将地面的泥土和白雪全部轰到半空之中。而他们交战的方圆百步之内,根本无人能接近,弥漫在战场的杀气会令闯入的百战兵卒也受不了。

四招对轰之下,两人斗了个平分秋色,关羽大笑道:“张绣,我看你还有何本事!”说完青龙偃月刀急舞,这次不仅青龙现身,其背后还有一轮若隐若现的银月!

张绣见得之下,哈哈大笑道:“看招,凤舞天翔,一统天下!”

伴随着张绣的大喝声,金凤啼鸣一声,在空中回旋舞动,之后带着皇者气息,直袭青龙!

“当……砰砰砰……”

一下清脆的撞击声传来,下一刻,就听见连续不断的清脆响声传出。但见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与张绣的虎头金枪对撞之后,青龙偃月刀竟然被轰得片片碎开。张绣手中的虎头金枪,毫不留情地进击,锋利的枪尖直直地捅进了关羽的咽喉之中!

“噗……哐当哐当……”

刺入咽喉的清脆响声传出,伴随而起的还有随成一片片的青龙偃月刀掉到地上的响声。而关羽眼中那仇恨的怒火,也在这一刹那熄灭!

这一刻,周围的战场一片寂静。而后面的曹操虽然在拼杀,然而一直留意着关羽和张绣的大战。当他见到关羽被击杀之下,手中的倚天剑不自觉地滑落到战车之上,同时颓然道:“完了!”

仿佛印证了曹操的话一般,全场所有华国士卒同时大喝道:“陛下威武,杀啊!”反观曹军一方,却是开始全线溃败!

张绣手舞虎头金枪,领着华国大军猛攻,两翼的徐荣、徐晃,中军的赵云、张辽、高顺等也跟着率军大军狂攻。马超、庞德等也率领骑兵,回到中军协助进攻。曹军大将曹洪率领后军抵挡,只不过曹洪被马超一枪枭首。

关羽的死和后军的溃败仿佛压倒了汉军最后一根稻草一般,剩下的完全是一面倒的战况!

……

三个时辰之后,汉军死的死,降的降,而出阵的曹营大将亦纷纷战死,只有寥寥几人投降。

此时战场之上,华国大军已经将一架残破的战车团团包围。而战车之上只有一个人,披头散发,手持一柄宝剑。

所有人都没有动手,仿佛在等候着什么似的。

“嗒嗒嗒……”

就在此时,手持虎头金枪的张绣策马来到战车之前,与车上那人对望了好一阵。

良久之后,才听见车上那人说道:“张绣,最后还是你赢了。”

张绣淡淡一笑道:“曹操,朕战前说过的话此时还可行,只要你降了,朕以丞相之位待之。”

曹操听得,仰天哈哈大笑道:“张绣,你觉得我曹孟德会不会降?”

张绣听得,摇头道:“不会!”

曹操听得,大笑道:“既然如此,何必多问。我曹操虽败,不过我曹操输得心服口服。并非我曹操无能,怪只能怪上天将你我放在了同一个时代!”

张绣听得,轻笑道:“不止你我,还有刘玄德,孙文台。”

曹操大笑道:“对!天意弄人,确实是天意弄人!”大笑良久之后,曹操盯着张绣,凝声说道:“伯渊,我再求你一事!”

张绣点头道:“孟德不妨直言。”

曹操回望了济南城头上的刘协一眼,大声说道:“陛下且记好,我曹操乃是大汉的忠臣,而非汉贼!”

城头之上,刘协哭泣道:“朕知道丞相乃是大汉的忠臣!”

转过头,曹操对张绣轻笑道:“希望伯渊能在曹某的墓碑上刻上,故汉征西将军曹操几字。”

张绣听得,郑重地一点头说道:“孟德放心,朕定会做到。”

曹操听得,一把抄起倚天剑,大呼道:“我曹操生是汉臣,死亦是汉鬼!”说完寒光一闪,将倚天剑往脖子处一抹!

“噗嗤……”

一下轻响,血箭飞射而出,一代奸雄曹操兵败自刎而亡!

曹操自刎,济南城内的荀彧也跟着上吊自尽。汉帝刘协直接下令开城投降,张绣留下大将赵云在青州处理投降的曹军之后,就押着刘协和荀攸等一众汉臣回归长安。路上神卜管辂和刘晔来见张绣,备言当初濮阳之事,求张绣放过刘协,张绣也应允了下来。

华景昌三年春,太祖张绣回归长安,正式完成统一大业!

……

长安正德殿上,坐在龙椅上的张绣望着下面的刘协,问道:“汉帝,汝可知汉为何亡?”

刘协听得张绣还唤他汉帝,却是一愣,不过还是恭敬地答道:“臣不知。”

张绣忽然轻叹一声,说道:“世人皆言,汉亡乃是天命,华兴亦是天命,殊不知这岂是天命,实乃人为。”说完之后,张绣一转头,对张泉说道:“太子,朕以下的话要记好,此乃祖训,不可有违!”

张泉听得,连忙出列道:“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张绣目光一凝,说道:“汉帝,昔年墨子有云,国之将亡,必有七患;城郭沟池不可守,而治宫室,一患也。边国至境,四邻莫救,二患也。先尽民力无用之功,赏赐无能之人,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于待客,三患也。仕者持禄,游者爱佼,君修法讨臣,臣慑而不敢拂,四患也。君自以为圣智而不问事,自以为安强而无守备,四邻谋之不知戒,五患也。所信者不忠,所忠者不信,六患也。畜种菽粟不足以食之,大臣不足以事之。赏赐不能喜,诛罚不能威,七患也。以七患居国,必无社稷。以七患守城,敌至国倾。七患之所当,国必有殃。昔年灵帝在位,七患皆全,廿载之后,汉亦亡于朕之手。”

刘协听得,只是低头应道:“陛下所言甚是,臣明白。”

张绣也不顾刘协是不是明白,转而对张泉说道:“太子,汝当将墨子此言记下,日后治国当戒七患!”

张泉听得,拱手应道:“儿臣明白。”

……

所谓国之将亡,必有七患:

国防之患:不修国防,大兴宫殿,粉饰太平。

外交之患:大敌当前,外无盟友,孤立无援。

财政之患:分配不公,铺张浪费,穷尽民用。

内政之患:仕皆渔私,修法禁言,不问国是。

国君之患:闭门自大,标榜先进,坐以待毙。

团队之患:用人不当,小人当道,离心离德。

政权之患:民无食用,国无贤能,赏罚失威。

华国以七患为戒,享国运八百载!

后记:

太祖张绣一统江山之后,派海军将倭岛攻陷,虏倭人回国。及后,太祖以倭人及三韩土人为奴,修筑大运河,自会稽郡而至蓟县,贯通南北,天下大昌!

而太祖张绣只在位十年,由太子张泉继位,及后与妻妾离开长安,云游天下而不知所踪。传闻五十年后,到张泉之子继位时,尚有人见到太祖张绣踪影,此后更是传说不断。

张绣退位后,跟随张绣打天下的一帮文武大臣亦相继告老,由年轻一代接手。按张绣离开时意旨,丞相由诸葛亮接任,军师祭酒以庞统接任,一应文武精英同时施展,加上大运河已经有部分贯通,华国迎来盛世。由于此盛世开创于太祖景昌时期,及后三代至元贞年间,故史称景元盛世!

景元盛世也奠定了华国八百年国运之根基!

除了文治,华国武功亦盛,姜维、邓艾、文鸯、钟会等一批人长成之后,草原以及国内为奴的倭人及三韩土人作乱。当年随太宗张泉征战天下的众小将出手,一举扑灭叛乱,杀倭人及三韩土人无数。而后百年,倭人及三韩土人皆不敢乱。

刘协降后,被封为陈留王,其后人亦被赐予丹书铁券,可免一死。张绣善待汉室之人,曹操、刘备、关羽等后人,也是安分,不敢作乱。

而让后世史学家不解的是,一向仁厚的太祖竟然定下,倭人以及三韩土人,男的必须代代为奴,女的必须世世为娼的奇怪祖训。

不过若是没有这些倭人以及三韩土人的付出,大运河亦不能在不影响华国百姓的安定生活之下修筑好。而大运河修筑好之后,由于倭人和三韩土人尚有许多,太宗张泉决定再开工程,在西域建造人工地下运河。

这项壮举还要胜过大运河工程,地下运河一举解决了西域缺水的情况,有效抑制了西域沙漠的扩张,让西域保持数千年繁华。而绝大部分倭人以及三韩土人,亦都死在了这条地下运河之中,至华立国一百八十年后,西域地下运河完全修筑好,天下倭人及三韩土人完全绝迹!

……

“阿勋,醒醒!快醒醒!”听到有人叫喊,一名高瘦的男子朦胧醒来。还未完全清醒,就被人一拍肩膀,之后就听到那人大声说道:“阿勋你这小子,竟然抱着这本《三国演义》睡了一天一夜。看你也饿了,哥陪你去饭堂打饭去。”

高瘦男子一听,心中一惊道:“阿勋?我不是张绣么?”看着还被自己抱着的《三国演义》,立即将其翻到目录,但见最后写着“降孙皓三国归一统”。这时,男子才喃喃地念道:“庄周梦蝶,原来是南柯一梦!”

这时男子被人一扯,无奈只能扔下怀中的《三国演义》,往外走去。

当男子走后,却见到那本《三国演义》封面四个字一花,换成了《北地枪王张绣》六个大字!

(全书完)

作品相关

答读者跟董卓混疑问

书评区有读者说跟董卓混会把名声搞臭,日后不好发展,这里做个解答。

其实其中原因书中也隐含地提及了,不过没有清晰地表达出意思来,我也看过很多三国类题材的小说,我所说的原因他们也没有出现过,如果不是太过深入研究魏晋史的读者对这一点可能不是太过了解,这里我就说明一下。

汉末有大量世家门阀,这一点大家都清楚,但其实世家门阀之中也有派系,最大的两派自然就是关东门阀与关西门阀。关东门阀最出名的自然就是袁家,还有杨家(杨彪那个)、司马家(司马懿那个);而关西世家其实不算太多,董卓应该算是其中势力最大的一个了。

关东和关西世家门阀的冲突由来已久,是始于光武迁都洛阳而形成的。由于东汉注重发展关东,所以关东世家林立而关西世家不多,只有一些只能说是豪强的家族。(世家以读书人为主,豪强更多的是以武力崛起)。

关东世家一向看不起关西豪强,因为关西之地自西汉灭亡之后就比较贫瘠,又数经羌祸。所以当董卓霸占洛阳之后关东世家就联手出兵,但当董卓退出洛阳到长安之后他们就不再追击,其实亦有关东世家不想进入他们眼中关西不毛之地的意思在里面。

而读者的疑问就是张绣跟着董卓,名声会臭。没错,张绣在关东人眼里名声是不会太好,这是肯定的,但我肯定不会安排张绣做侵扰百姓的坏事。这么下来其实张绣日后就只能招揽关西人。当然还有张任、赵云这些熟人和一些寒门子弟。而张绣与关东豪门之间由于出身的原因,其实一早就注定是对立的。

以上汉末世家豪族观点出自近代史学四大家之一的陈寅恪先生,小弟只是转述,可能有错漏。如果大家有兴趣就去寻找陈先生的著作看一下,里面还有魏国、蜀国、吴国建国的说明,都是跟世家有关的,还有后来的司马家篡魏的原因,与大家平时所看的观点很不同,但是很有道理,大家有时间可以一观,不过陈先生是清末民初的人,著作虽然是白话文,但文字还是有些深奥的,读起来有点吃力。

关于马镫

看到书评区有不少书友反应马镫问题……这里说明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