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北地枪王张绣 >

第19章

北地枪王张绣-第19章

小说: 北地枪王张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董卓传令的小兵到得周慎跟前禀报道:“周将军,董将军命小人禀报,敌军势大,请周将军退后重新列阵,前面有董将军挡着。”

周慎听得,点头道:“汝且回复董将军,就言周慎谢过了。”说完向掌旗官道:“且缓缓后撤,重新列阵。”掌旗官得令之后不停摇摆着大旗,北军见得军旗挥动,纷纷缓缓后撤,阵势却是不乱,可见北军平日亦是训练有数,不过却是少经战事。

再说北宫伯玉领军而出,董卓率大军接住,前军由徐荣指挥,将羌人大军死死拖住,使得中军杀到之后更将北宫伯玉大军拖住,徐荣统兵之能,可见一斑。

这时张绣已经再次杀透羌人中军,与华雄两面绞杀使得更易穿透羌人大军。张绣在此收拢士卒,发现这次只折了数十人,比方才更少。这时董卓传令兵已到,向张绣禀报道:“董大人有令,命张将军接应大军然后为大军断后。”

张绣回道:“回禀主公,张绣领命。”

然后张绣高举虎头金枪,大喝道:“众将士,随我杀。”

只见张绣领军继续前冲,从后面绕过董卓大军之后折向西面,从北宫伯玉主力侧翼杀入之后,再折向东面,与徐荣前军汇合。

张绣和胡车儿两人为箭头,轻易撞入北宫伯玉侧翼,北宫伯玉与李文侯从中军之中见到张绣和另外一员手执一把恐怖重武器的丑陋大汉杀入,惊得连忙退入后军。旁边的边章和韩遂见得,相视无奈一笑,只得指挥着士卒向前挡住张绣,然后不断命后军顶上。

张绣所部从北宫伯玉侧翼杀入,使得徐荣前军压力大减,董卓立即命令徐荣缓缓后撤。这时华雄所部亦反穿方才与北军大战的五万羌人大军的中军,华雄再袭之下使得这五万大军的中军完全瘫痪,前军亦受到不小的影响,使得北军可以安全地撤下之后重整阵形。

而张绣与胡车儿两人突入北宫伯玉七万大军的中军之中,却是越到中军越感到压力大,张绣亦决定不再突入中军,向胡车儿喊道:“胡车儿护着大军右翼,然后为我大军断后。不必多言,立即执行。”说完直接瞪着胡车儿。

胡车儿张了张嘴,见到张绣可以噬人一般的目光,只得喊道:“少主自己小心。”说完一夹马腹,转向大军右翼。

张绣见得胡车儿领命而去,立即大叫道:“众将士,随我杀。”然后一勒缰绳,飒露转而向东,朝前军杀去,准备与徐荣前军汇合。

张绣一马当先自羌人大军后面杀来,右翼又有胡车儿护卫,使得张绣所部顺利转向。自羌人的中军杀出,羌人的前军根本没有料到背后会有敌人杀来,在张绣领军突袭之下纷纷倒地。

羌人主力前军的混乱使得徐荣压力大减,使得董卓的中军可以缓缓后撤,又命归来的华雄护住大军左翼,使得大军后撤更加从容。

第三十六章 张绣再显威(下)

张绣领着本部兵马从侧翼攻入北宫伯玉主力中军,凭借他与胡车儿两人的武勇,杀入中军,然后折回与徐荣前军汇合。

张绣手中虎头金枪不断挑杀,众多羌兵却想不到敌人会从自己身后杀到,很多都糊里糊涂地感到背后一痛,然后就跌下马来。

张绣领着本部兵马不断向前杀,很快就见到董卓麾下的前军,目力甚好的张绣还见到藏于兵士之中指挥着作战的徐荣。徐荣武艺不算太高,他所长的是兵法、阵前指挥等统帅的能力,徐荣领军,一般都不会以己身为箭头,只会不断让军士组阵杀敌。

张绣见到自家军队,立即一扯缰绳,飒露长嘶一声,转向左面了左面,张绣高举虎头金枪,喝道:“随我来。”

身后将士轰然应诺,张绣领着本部军队斜插而出,当杀出羌人军阵之后却是已经到得徐荣前军的右侧了,张绣领着大军出来之后又绕到徐荣大军后面才收拢人马,见到断后的胡车儿手中的狼牙棒上沾满了肉沫和鲜血,知道他方才杀敌甚多。

张绣叫来胡车儿,命他带兵缓缓后撤,然后在胡车儿不情愿的目光下向徐荣处奔去。

到得徐荣旁边,张绣叫道:“徐将军,且让吾来。”

徐荣听得是张绣,便命士卒让出道路,张绣飞马而出,虎头金枪横扫,将近前来的几名羌兵扫开,形成了一下片空地,大喝道:“武威张绣在此,谁敢一战。”

声音仿如在耳边响起的炸雷,羌人士卒一听,立即有些慌了神,特别是前军的羌兵,更是不断朝声音来源处望去。

张绣一声断喝令到羌人骚动不断,他身后的徐荣也暗暗吃惊,想不到张绣在羌人心中竟有如此地位。

而张绣跟前的羌兵更是双手持枪指着张绣,但就是不敢向前,仿佛前面就是万丈悬崖一般,前进一步就会粉身碎骨。

张绣见得,冷哼了一声,挂起虎头金枪,取下背上大弓,挽弓搭箭,朝北宫伯玉的中军大旗射去。弓弦一响,北宫伯玉的中军大旗应声折断,张绣持弓大笑道:“北宫伯玉,可想尝尝某家弓箭的厉害?”

已经重回中军的北宫伯玉听得,脸色微变,额上不停地渗出汗珠。

幸好旁边的韩遂反应快,大喝一声:“杀。”而他身旁的阎行亦与几名羌将合力举起大旗,连连摇动。

但前面的羌人却是不为所动,连带着中军的羌人亦不敢向前,韩遂拿起长刀,从背后连砍了几名羌人的脑袋,并且大喝道:“再不向前者人头落地。”

此言一出,又见得韩遂手上拿着的几个人头,才心不甘情不愿地向前杀去。

而张绣跟前的几名羌人迫于无奈,只得策马奔向张绣。

张绣长笑一声:“螳臂当车。”不知何时已经重新拿到手上的虎头金枪连连抖动,他身前的四名羌人一个捂着喉咙、一个捂着胸口、一个捂着小腹、一个面门早被张绣的虎头金枪刺了一个咕隆,然后四人不约而同地倒在马下。

只出一枪,四人毙命,吓得本来就不敢向前的羌人又退了半步。

这时就听见张绣身后传来一声暴喝:“少主勿忧,胡车儿来也。”

然后一众羌兵就见到方才在他们大军之中横冲直撞,诸多袍泽都将命儿丢在那根恐怖重武器下的丑陋大汉,却正是胡车儿。

胡车儿到来,战马越过张绣前冲几步,胡车儿借着马力抡起狼牙棒,在那几名羌人还未反应过来的情况下直接被抡飞,而诸多羌人也见到这几名被抡飞的羌人上半身早已经血肉模糊,大部分地方都成了肉酱。

而被抡飞的几名羌人砸到后面的羌人身上,只听见连续响声惨叫的声音,近十名羌人撞落马下,而他们跌下马后就再也没有出过声了,当然他们也没有再站起来。

一击之下一众羌人望向胡车儿的目光透出的畏惧比望向张绣的更甚。毕竟张绣杀人毕竟优雅,大部分都被刺穿喉咙,死得也算体面,而且看起来不是太痛苦。但胡车儿就恐怖了,只要被他手中那充满尖刺的大棒砸中或者抡中,绝对是成肉酱的下场,其死状凄惨无比。

张绣和胡车儿两骑列在阵前,使得一众羌人都不敢往前,而胡车儿出手之后任后面的韩遂再杀几人,一众羌人士卒都视若无睹,有些看向韩遂的目光更透着凶暴。韩遂见得,便知道不能再杀了,再杀下去可能会引起羌兵弹压。

而经过张绣和胡车儿在阵前一番威慑,徐荣已经在他们争取的时间中缓缓撤军了,而刚开始与北军作战的那五万羌人到现在他们的中军还有些混乱,而且北宫伯玉没有任何命令,亦不敢出击,只是瞪着华雄在发呆,他们对这名关西大汉方才在阵中不断拼杀亦都心有余悸。

张绣知道徐荣和董卓已经成功撤军,便冷哼一声,喝道:“北宫伯玉,今日吾且记下汝项上人头,日后再来取之。”旁边的胡车儿很是配合地抡了一下他手中那巨大的狼牙棒。张绣说完一番场面话之后就调转马头朝本阵奔去。

而羌人军中的韩遂却是长叹了一口气,顿足道:“明明是大好机会,竟然被张绣一人破坏,吾心有不甘啊。”而这时,北宫伯玉、韩遂几人心中都升起了寻来猛将拿下张绣的念头。

北宫伯玉无奈地摇了摇头,下令道:“撤军吧。”

……

张绣回到阵中,命胡车儿去领军,然后自个儿去见董卓,还未到得董卓跟前,远远就听到董卓在大笑,策马朝张绣走来。

张绣到得董卓跟前,抱拳道:“主公,绣幸不辱命。”

董卓却是大笑道:“吾今日才真正见识到伯渊风采,果然是少年英雄。伯渊一出,数万羌人吓得止步不前,如此威势,唯昔日霍骠骑可比。”

张绣说道:“主公谬赞了,绣怎可与霍骠骑相比。”

董卓哈哈一笑,也不顾张绣身上的血迹肉沫,拉过张绣说道:“伯渊且随本将回营,论功行赏一番。”

张绣抱拳道:“多谢主公。”

这时华雄也到来了,董卓亦笑道:“华雄,汝今日亦有大功,且随本将一同回营。”说完也拉过了华雄,然后举起两人双手对诸将大笑道:“今日吾得伯渊、华雄,胜过千军万马,哈哈哈。”

第三十七章 董卓定军心

美阳汉军大营,此时车骑将军张温已率大军驻扎美阳,大帐之中,张温一脸怒相,大声骂道:“一次交锋,竟然就折损六千精锐将士,这可是大汉最精锐的北军将士啊。周慎,若非汝轻言出击,又岂会有今日之败。若非仲颖及时遣麾下大将和伯渊及时出击,将汝救回,恐怕两万精锐北军将士全军覆没亦不为过吧。”

周慎低着头,说道:“大人,实乃羌人悍勇,且兵力占优,但我大军亦给予羌人重创啊。”

张温“哼哼”了两声,说道:“给予羌人重创?这是什么话,我军损失近万精锐,羌人只损失不足八千,这样都说是重创?这已经算是败仗。”

周慎张了张嘴,还想说些什么,一旁的董卓趁着张温平复情绪的时候轻轻拉了他一下,周慎转过头来,见到董卓轻轻摇头,便低下头来,不再说些什么。

张温平复了情绪之后,轻叹了口气,有些落寞地说道:“羌人兵多势大,又悍勇异常,周慎打大败,吾却是想向朝廷请兵,但又恐朝廷怪罪,诸位以为如何?”

这时一名大将出列道:“大人,羌人势大且悍勇,我军精锐一战之下损失甚众,末将恐单凭此军不足以胜羌逆,故此请大人向朝廷求援。”

这时另外一名大将出列道:“大人,陛下此次派大人领军出战三辅,却是对大人寄予厚望,然如此一战之后即向朝廷求援,恐怕陛下会震怒。”

……

之后各统兵大将纷纷跳出来,有的言求援,有的言不求,更有的言退兵;张温听得心烦意乱,焦躁无比。

这时董卓却是大步出列,张温见得,挤出一点笑容问道:“仲颖有何策?”

董卓朗声说道:“大人,末将认为我军应坚守美阳,以待时机。”

这时站在董卓身后的一众大将都议论纷纷,有的更是小声指着董卓说道:“简直一派胡言。”

面对众人指责,董卓双目一凝,向左右顾盼,凡是被董卓那冷冷的目光扫过的大将都觉得心中一寒,自动地闭起了嘴巴。董卓左右看了两眼,原本还十分嘈杂的大帐突然间静了下来。

董卓立刻出言道:“大人,羌人虽勇,然兵法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今羌人锋芒正盛,我大军应暂避。且我大军与羌逆叛军相仿,只需紧守营寨,羌人攻不破大营就须与我军对峙于美阳。而整个三辅之地有孙坚孙司马领大军扫荡,羌人见我大军于此必不敢贸然分兵,如此三辅各地可安,我军只需在此静待时机,一举破羌人即可。如此大破羌人指日可待,更无需向朝廷请援。诸位身为大汉将校,麾下统领兵士,若诸位自乱,则麾下将士亦乱,如此军心难安,我军岂能言胜。”

张温听完董卓的一席话,心中完全定了下来,斥责了一下帐中诸将,然后说道:“就如仲颖所言,我军紧守美阳大营,与羌逆对峙于此,静待破敌时机。”

张温挥退诸将,独留下董卓、周慎和张绣三人,张温首先和声对周慎说道:“持真,非是吾欲责汝,实在是吾需向众将士有所交代。”

周慎点了点头,立在一旁沉默不语。

张温也没有在意,而是赞张绣道:“皇甫义真在洛阳曾对吾言,伯渊大才,且勇武异常,此次我军能成功撤下,实乃借伯渊之勇,此功吾已记下,来日定为伯渊向朝廷请赏。”

张绣答道:“谢大人。”

张温说道:“好了,吾麾下众将之中只有汝等三人能为本将解忧,其余诸将不给吾加添烦恼,吾已心慰。方才仲颖言静待破敌之机,不知此机在何时?”

董卓说道:“大人,末将以为,今秋三辅遭虫祸,故有皇甫大人不得不撤军之事。虫祸虽致我军破羌无功,然对羌人为祸更大。凉州产粮甚少,羌逆大军不事生产,入寇三辅就食于此,今三辅遭虫祸,已然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