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升邪 >

第373章

升邪-第373章

小说: 升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三身獠如今身在何处,无人知晓。

“不过,最近这些年,对祖大帝的供奉中断了,那份香火被用作它途,这是尤朗峥任内事情,我不便说,以后有机会你自己去问他好了。”说到这里,驼背老者似是想起了什么,先对苏景道:“说了半晌都是祖大帝,让我想起一个有趣的玩意,是他还在位时,送给大判的一件礼物,很有意思,给你看看。”说着,他转回头望向顾小君、花青花:“那件东西,在你俩谁手中?”

顾小君上前一步:“在下官这里。”说着,她从袖中摸出了一块碧绿翠玉,递给驼背老汉,后者接到手中,又对苏景笑道:“仔细看好了。”

老汉一道法力注入翠玉,只见玉中一片奇光流转,投射于亭旁的水潭中……碧水为幕,显出图画。

规模宏大、气象磅礴的一片宫殿,远胜苏景所知人间帝王的皇宫,甚至比起阴阳司一品冥殿还要更加雄壮。

大殿空荡荡的,一个人也没有。

忽然,一个尖声尖气的太监嗓音,拖得长长地喊道:“仙帝起驾,巡查乾坤!”

话音落下,先是鼓乐齐鸣,继而龙吟虎啸,八百头白色巨虎,脚踏金风蹿出大殿,掠地三寸整齐布阵;跟着六百条青龙身披水雾飞上苍穹,结做大阵封闭天空。

龙、虎霸天封地,随后宫殿中又有一道道剑光闪烁,千余修家遁剑飞出,个个身周金光缭绕、头顶气运结形,一看便知他们的不凡,众剑仙于天地间、半空里集结剑阵,警示四方。

这还只是皇宫周围,再远些的地方,隐隐可见一批批金甲武士托付于云,队伍威武整齐,巡弋四面八方。

龙、虎、剑仙,金甲神兵只是护卫,再之后才是帝王依仗,只见仙鸟成群瑞兽结队,身裹迷离光华的宫娥彩女、驾驭锦鲤唱道八方的内臣宦侍、披紫霞抗祥鼎的黑皮力士……一阵又一阵的仪仗队伍从宫中飞出。

看到这里,三尸、戚东来等人早都倒吸凉气,这等排场、这样的威仪,当真如先前那声太监喊喝——是仙帝、也只有仙帝才能当得!

“这、这是仙庭中的景色?”戚东来声音喃喃。

不听的眸子亮晶晶的,看得投入,点头附和:“定是仙庭了……以三身獠前辈的法力、修持,往返仙庭与凡间也不足为奇。”

哪个修行之人不向往仙庭的景色,众人都看得聚精会神。

大家又等了好一阵子的仪仗,端坐于青鸾驾辇的大帝终于现身。面银盆、目朗星,头顶冕旒明珠灿灿,十二旒各穿两珠,一小一大,小珠莹白清冷如水、大珠金红似火燃烧,看到这里苏景未忍住,口中轻轻一声低呼……金乌传人,分辨得明明白白,金色大珠,分明就是一轮小小骄阳!

认出了大珠是金轮,小珠不言而喻,自然是明月。

一只帝王之冕,前十二后十二共二十四条垂旒、四十八个明珠。珠子半数为日,半数为月。

这便是仙帝头上带着的帽子了。

第五百三十三章 敬畏之心

仙帝过后,还有金瓜斧钺、鼓磬提钟等等阵势,偌大依仗,浩浩荡荡向着宫外飞去。也就在仙帝跨出宫门那一刻,驼背老汉手中翠玉光芒陡变,映在潭水中的浩大场面也随之改变……准确讲,变的不是场面,是“视线”,视线一下子被拉远了:刚刚是“站在山上俯视”,此刻则是飞到高远天空鸟瞰。

视线被拉远,浩大宫殿变成了小小“盆景”,威风凛凛的仙帝依仗,也就变成了一群蚂蚁似的“小东西”。皇宫之外的繁城、繁城之外的山水得以进入眼界。

众人本被那排场威仪吸引,都在聚精会神地看“仙帝出巡”,没料到眼睛景色陡变,一时间都觉得有些眩晕。但变化不停,视线被越拉越远,仙帝所在的那一座世界渐渐呈现,而片刻过后,仙帝出游的浩大仪仗,除非苏景动用辨尘入微目力功夫,否则再看不到了。

可“视线”还在不停的升、远,很快就跳出了仙帝的世界……仙帝的世界从外面看,形质圆润、颜色晶莹,那世界之外则是被浓滚滚的绿色包裹。开始时还难以分辨,不过随着视线继续高远,景象变得清晰了:

仙帝的世界,不过是颗露珠,那浓厚的绿,分明是一蓬野草!

野草上的一滴露水。

突兀里,一片黑暗从天而降,踩踏了那一蓬草、砸碎了那一滴露……“仙帝”的世界就此毁灭。

视线还在升高,众人得以看清。毁灭一界的凶残妖魔:一只灰不溜秋的兔子,正蹦蹦跳跳地路过草丛。

兔子身后不远处。一只狞猫正悄无声息地跟随着,一在前、一在后,过了草丛钻进前方的灌木密林中去……玄光灭,翠玉法度散去,不津冥殿后园水潭中的景色也就此消失。

三尸没心没肺,只当刚看过一场好戏,嘻嘻哈哈的品头论足,赤目说“又龙又虎的。还道仙帝多了不起,原来是露水里的小小小小虫儿”,雷动说“那兔儿肥肥大大,烤了吃味道必定不错”,拈花仔细回味“宫娥彩女那一阵,第三排第七个屁股最大”。

苏景、不听、戚东来却都已变了脸色。刚见过的景色不能细想,越想便越害怕!三个人面面相觑,一时间谁也不知该说些什么。

驼背老汉将翠玉递还给顾小君,问苏景:“怎样?”

苏景的声音有些干涩,未回答而是反问:“玉中所录,是真正发生的,还是祖大帝幻绘的?”

“重要么?”驼背老汉摇了摇头:“祖帝未留下解释,是真是假都不要紧,要紧的是,宇宙浩渺,我辈当永怀:敬畏之心。”

深深一吸,跟着长长一口浊气呼气,对驼背老汉道:“多谢。”

他没说谢什么,老头子也不去追问明白,开开心心地又喝了一碗杨梅露:“还有什么要问的,快快问来吧,封天都还有大把公事等我料理。”

没有半字废话,苏景再问:“阳世修者,死后幽魂被送往极乐川、无穷春两衙,他们的下场如何?”

“极乐川和无穷春两衙自古便有,专门用来对付修行之辈,不过不同的大判,对修者元神的发落不同……判官行事,并非一成不变,一样的案子,落在不同判官手上,可能就会有不同的审断。现在尤朗峥怎么做我不会说,还是等将来你去问他吧。”

没有答案,苏景并不气馁:“当初您在任时,如何发落修家元神?”

“九堂酷刑连施,十者灭其七八,余下一两成抹去记忆,断灭尘根,发往苦寒偏远之地。”明知苏景等人都是修家,驼背老汉仍“言无不尽”。所谓断灭尘根,绝非出家人超脱世外的手段,而是在那鬼魂上打下烙印,标明此魂永坠阴曹、再不得投胎转世!

如实回答过后,驼背老汉不管苏景的神情,又淡淡说道:“修行之辈,窃取天地、谋夺造化,飞仙了去我管不着,没能飞走的,落于我手绝难善终。不止是我,我袍上那十朵红花、十位前任大判,给极乐川和无穷春两衙定下的法度皆如此。”

“高大人也是修行之辈吧。”声音妩媚,语气冷漠,戚东来插口反问。

“我修行没错。不过一来,我以香火修行,我的修持来自万生之愿,于天地灵元全无干系、不会影响乾坤繁秀;”驼背老者声音平实,不是反驳什么,只是在讲清自己的情况:“另则……你以为我到了最后,会有一个好下场么?”

说完,驼背老者对苏景一摆手:“我大概知道你的性情,但往事已矣,我早已不是判官,我那时定下的法度于今朝早都没了意义,你也实在不用和我去争个对错。来日见到尤大判,你再去问,问来不满,你大可和他喊打喊杀,和我没有关系了。这次你肯借法于我,我只有感激。”

果然,苏景没和驼背老汉做争辩,追着对方之言就势把话题转到尤大判身上:“尤大判一走四年另十个月?具体日子我记不太清楚了,不过大概记得……应该就在他走前不久,刚刚下过一场‘黑雨’,尤大人离开封天都,与那场雨有关?”

驼背老者微一点头,算是确认了苏景的猜测,但并未没急着开口,沉吟了一阵子他才说道:“有一座山,山上有一万头小老虎,都是虎崽子,未长大,等它们真正长大,就会从山上冲下来把所有人都啃了。山下有人察觉危险,可山势险恶、小虎虽是崽子也凶猛得很,想要进山打虎力有未逮。”

“所幸,山下人找到了对付老虎的办法,可这个办法短时间里还无法实施,须得大把光阴去养……那事情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山上的小虎崽子现在冲出来,没了山势掩护它们赢不了,它们需要时间,待长大才能吞噬四方;山下人对付老虎的手段一样需要时间来成形。”

“小虎不能下来,山下人也不能上去,大家都在磨时间,等……看是猛虎下山在前,还是杀虎手段完备于先,或者能赶到一起去?那就是决一死战了。”

“按道理讲,现在应该是平静的。不料突然有天,万只虎崽子中的一千头,莽莽撞撞的冲下山来,虽也给山下造成些灾祸,可影响甚微。小虎崽子狡诈异常,比着白胡子老头还诡计多端,他们这么做全没道理……山下人的耳目敏锐,目查天、耳彻地,全神贯注仔细查找,终于发现,下山的千头虎崽子中,九百九十九头都在发疯吃人,唯独一头,不招灾不惹祸不吃人,蹑足潜踪、静悄悄地向着一个方向跑去了。”

莫说苏景、不听、戚东来等人,就连三尸都听明白了驼背老者的故事,拈花先拔头筹:“便是说,千头小虎下山,余众皆为掩护,掩护那一头独自前行的小虎!”

“正是。”驼背老者稳稳点头,声音低沉。

拈花猜对了,大是得意,手摸肚皮跟着问道:“不是,苏锵锵问你下黑雨的事情,你扯什么小老虎、山下人的,莫名其妙啊。”

驼背老者翻起怪眼:“你这矮鬼,可是在消遣我么?”

拈花更得意了,笑嘻嘻:“你继续,你继续。”

另两位浑人见拈花捣乱,非但不斥责,反而嘻嘻哈哈地跟着一起高兴。

苏景无奈摇头,做了个手势示意高大判不必理会他们三个。高大判话归原题:“山下人不敢大意,追踪那小虎去了。一去,四年零十月,其间不曾有过半字消息传回。”

话说完老汉稍加停顿,又补充道:“细节上或有不妥当,但大意不会错,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了。”

五年前一场黑雨,千万黑斑飞散四面八方,其中一枚另有去向,尤大人追去了,非独行,阴阳司中最最精锐的力量“七十三链”在扫荡黑雨之后,尽数追随在尤大人身边。

如今尤朗峥人在何处情形怎样,驼背老汉也不得而知,苏景没再纠缠尤大人如何:“故事里的‘山’在何处,‘虎’又从何而来?”

“西方,幽冥西陲本是寒苦之域,终年罡风不散寸草不生,地穷天恶的地方,没有鬼民在那里安身,自也不存鬼王势力,如今那里已经被浓浓黑暗笼罩。至于‘虎’从何来……”驼背老汉摇了摇头:“我和尤朗峥都不得而知。”

说着话,驼背老汉又向身后一指,对苏景道:“这些年都是顾小君在监视西方的动静,你若还有疑窦,可以去问她。”

还不等苏景发问,顾小君就主动开口:“也没什么可说,那一片黑暗笼罩西陲,如云似海弥天漫地,外人擅闯有去无回,便是如此了。依下官看来,苏大人不过是听故事,实在无须深究。”

言辞简慢语气冷漠,顾小君对苏景全无好感,说话很不客气。

苏景不以为意,态度诚挚:“事关重大,还请顾大人再仔细想一想,黑暗中藏匿的到底是什么怪物;它们的法度如何;这些怪物和阳间可又关联?”

顾小君浑不耐烦,直接一挥手打断苏景之问,回答两字:“不知。”

说完,见苏景微皱眉,她又加重语气:“大人所问,尽是些无解之题。无人能知,我也无可答奉。”

忽然,眉头舒展开来,苏景笑了起来:“无解之题?你不知无妨,我告诉你。”

“黑暗中匿藏的怪物,身形大若山岳、头生双角、身着法胄,皮肤黯如晦夜……墨色巨灵。”

“以我所见,它们有两重法度,一为沁,沁染人心,与之接触稍久就会变它们的作狂信门徒,同时实力暴涨;二为夺,挥手间一道黑风掠起,所过之处,无论牌匾石刻、笔墨书画,所有字迹都会被夺去……不是抹掉、毁坏,而是夺走。墨巨灵真正的实力不得而知,但只从这两重法度,可见一斑。”

“这些怪物和阳间有必有关联,阳世里就有墨巨灵的信徒,也有墨巨灵的尸身。”

话说完,顾小君目瞪口呆。又何止顾小君,连驼背老者也大是惊诧。

过了片刻,顾小君终于恍然大悟……先三问,再三答,这几句话来得轻飘飘的,可被几句话拂过,脸上火辣辣。

第五百三十四章 灵须

戚东来笑、三尸更是一边笑一边对顾小君挤眉弄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