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仙路烟尘 >

第139章

仙路烟尘-第139章

小说: 仙路烟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心翼翼的捧下花冠,奉与醒言,然后这冰雪仙灵便轻声问道: 
  “雪宜手艺粗陋,不知可合堂主意?” 
  于是片刻之后,这春山道路上的上清四海堂三人,便全都戴花而行。 
  就这样一路的嬉玩笑闹,虽不觉得旅途岑寂,但不知不觉中,时间也过得甚快。待醒言三人走出这座绵延十数里的高大山峦时,天光已经完全暗了下来。虽然暮色浓重,但此刻仍在野地中,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醒言也只好硬着头皮,领着二女继续前行。 
  幸好,此时天上星月交辉,将眼前丘野中的道路照得甚是分明,也不虞不留神碰到啥坑洼跌倒。至于其他什么旷野猛兽,倒不在醒言考虑范围之内。毕竟,自己这一年修行也不是全无功夫,现在这些寻常凶兽,自己不去主动招惹,已算是它们万幸。 
  又走了一阵,就看到前面不远处的一处山脚下,傍山蹲踞着一座庙宇。借着皎洁的月色,醒言微一凝目,便看清庙宇匾砖上錾刻着三个字:“山神庙”。 
  “好,今个这儿便是咱三人落脚处!” 
  一声中气十足的招呼,胆子甚大的少年便带着两个同样不知惧怕为何物的少女,朝这座未知的荒郊庙宇中走去。 
  走到庙前,才看到破败的山门缝隙中,正隐隐漏出一线火光。戒备着推开庙门,才发现这座不起眼的山野破庙中,竟聚着七八位衣衫褴褛的年老丐人。 
  这些眼光浑浊的乞丐,现在正在半截断烛的微光映照下,分享着白日乞讨来的残羹冷炙。看样子,这座破落的山神庙,正是这些个困苦之人的庇栖之地。 
  听得“吱呀呀”一阵门响,又忽见三位衣裳整齐的少男少女闯进来,这些正在默默饮啜着瓦罐中汤汤水水的乞丐,顿时吃了一惊,眼中尽皆露出警惕的神色。 
  突然看到这许多人出现在面前,醒言也是惊了一跳。只不过,待用目光团团一扫,他就立时明白,眼前这些人只不过是些苦命乞丐,应是无害。于是过不多久,从小惯在市井底层行走的少年,很快就与这些乞丐流民们打成一片。而这些庇身荒庙的贫丐,初时见着醒言几个还十分畏惧拘谨,但待听他说得一阵,发觉这位衣衫楚楚的少年,对市井之事竟似是十分谙熟,话语交接中又自然而然流露出几分亲和之意,于是这些贫苦之人,便放下拘谨敬畏之心,壮着胆子开始答起他的话儿来。 
  与醒言同来的那两个女孩儿,则一向不惯与陌生人说话,于是便隐在少年身后,一言不发。 
  聊得一阵,醒言见这几个求乞老人身上衣物破败不堪,心中好生不忍;又见他们面前地上的那几只破罐中,充作晚食的汤水已被吮得一滴不剩,心中便更是酸楚。当年,他也常遭这样的饥馑困苦;现在看在眼中,简直就是感同身受。 
  于是,也不多言,他便解下背后的包裹,将昨日在集镇上买来的那件圆团包裹之物,摆放在面前青砖地上,说要烹与众人食用。听他如此说,这些丐人便蹲成一圈儿,好奇的看着他如何摆弄。 
  就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醒言取过那支断烛,将这包得像一裹毡团之物的底部点着,然后就放在青砖地上,任它自己灼燃。 
  过得半晌,这些莫名其妙的丐人们,便惊奇的嗅到,从眼前这团火焰中,竟正飘出一股扑鼻的肉香味! 
  终于,等外面包裹之物燃尽,满含期待的众人便看到,面前地上那些不多的白色灰烬中,竟然卧着一只“滋滋”冒着肥油的烧鸡! 
  原来,少年这干粮,正算件新鲜事儿。这包裹之物中,本是一只肥大的半熟烧鸡,拿盐末等佐料预腌过,一时不得走味败坏,然后店家便将它外面层层裹上特选的干树皮、红茅草,制成成品。食用时,只要有星点儿火种,便很容易烤出一只肥美烧鸡,恰如刚出炉一般,特别适宜旅人途中享用。 
  当时,在店铺中一看到这件新鲜物品,醒言便立即决定买下一只,以作干粮用。现在,便正好派上用场,给这些饥馑之人享用。 
  自然,做梦也想不到竟能吃上这样美味的丐人们,一时都感恩戴德。一番少有的细嚼慢咽后,这些充满感恩之情的贫苦人儿,便自动聚到破败山门处,用自己佝偻的身躯,为这几个好心的少年娃儿挡住山野吹来的寒凉晚风。 
  见他们这样,醒言心下惶恐,便几番推托辞谢,但最终还是拗不过这些乞人的好意,只好怀着几分感激,与琼肜雪宜二人和衣靠在温暖的神案旁,开始打起了瞌睡。 
  “唉,其实我们这些贫寒之人,是很容易满足的……” 
  在少年这样的沉思中,这些萍水相逢的人们,就要在广袤山野中这座孤伶伶的荒庙中,渡过一个平和而温暖的夜晚。 
  只是,就当夜色深沉,透入庙门的月影渐拉渐长、渐渐东移之时,半梦半醒中的少年,却突然敏锐的捕捉到一丝异样的响动: 
  就在这昏暗庙宇外未知的空明中,彷佛有什么人在冥冥中环绕奔走,似乎无比的纷扰忙碌,却又似完全的悄无声息! 
  正努力侧耳倾听时,这缕风尾中隐约传来的异动,却又突然停止;于是刚刚似乎被隔了一层薄膜的林叶响动、山鸟宵啼声,重又无比清晰的传入少年耳中。 
  “怎么回事?” 
  就在醒言心中惊疑之时,他那无比灵觉的耳廓中,又听到大约在四五里之外,正有个刺耳的怪声在那儿放肆的大笑: 
  “哈哈!今晚本贤又积下功德,为这世间净化去几个浊胎贱民!”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推荐湖上有鬼出没之《清魂七月半》   
      第十卷 『焚花荡月问前尘』 第三章 漱凡洗俗,求证尘间净土 
    ………………………………………………………………   
  这一声放肆的话语,声调不高,却透着十足的张狂得意;虽然听起来隔得很远,但仍是穿透了晚风,一字字无比清晰的传入少年耳中。 
  这人话音刚落,就听有另一人接茬赞道: 
  “那是自然!罗贤师出手,当然手到擒来。更何况罗兄最近已练到三花聚顶的境界,与那回在浈阳又有不同……” 
  一听“浈阳”二字,原本还有些困劲儿的少年猛然一惊,暗叫一声: 
  “不好!” 
  正在他霎时跳起想要叫醒众人时,便听到“轰隆”一声闷响,然后便见破庙窗外火光冲天而起。只听得一阵“哔哔剥剥”之声,片刻功夫那竹木窗棱就被吞吐的火舌舔个一干二净。 
  这场突如其来的烈火,凶猛程度大大出乎醒言意外。还没等他喊得几声,便见那几位倚靠在庙门边的乞丐,被门外那股汹汹火浪一下子给冲起来,如麻袋般朝他这边抛来。 
  瘁不及防之下,饶是醒言眼疾手快,也只能勉强缓了缓就近几位老丐的跌落之势;然后,他就被冲撞得噔噔退了四五步,“咣”一跤跌在地上。还不等爬起,醒言便忍着疼痛,在熊熊火苗舔到自己身躯之前大喊道: 
  “琼肜快泼水!” 
  一听哥哥叫喊,那个睡眼惺忪的小女娃儿恰似本能反应一般,“哗啦”一声在方圆不到一丈的山神庙神案前,猛然降下瓢泼大水,霎时就将凶猛舔吐的火舌一下子浇灭! 
  见火势止住,琼肜便踩着兀自冒着青烟的砖石,奔到醒言身边,一脸担心的问道: 
  “哥哥快让我看看眉毛烧掉没~” 
  “……应该没。琼肜你快把庙外的火也灭了!” 
  原来这时虽然左近火苗全无,但庙门外却还有熊熊的火焰,正朝门槛内不时探来。虽然这山神庙砖石砌就,但被烧得久了,也难免会被烧化酥塌。 
  听醒言吩咐,琼肜“噢”了一声,便专心致志灭起火来。不一会儿功夫,原本气势汹汹围着山神庙的火场,便已被这位谙熟泼水法术的小少女给完全浇灭,连一个火星儿都不剩。 
  止住泼水泼得兴起的小女娃,又抹了抹脸上刚被兜头浇下的水帘,醒言便赶紧趋身向前,要看看这些乞人的伤势。却不料,他们已全都翻身跪倒,朝自己这边不住叩头,口中“神仙神仙”的叫个不迭。 
  见他们这样,少年正要逊谢,却突然想起一事,立时眉毛一扬,背后那把封神剑便如猛虎出柙般一声清啸,从鞘中倏然飞出,朝庙外夜空中呼啸而去。 
  脱匣的神剑,在月夜星空中来往飞腾,就彷佛一只寻觅猎物的夜鹰,在山野上方不住的盘旋往复。与此同时,伫立庙中的少年面容凝肃,双目紧闭,一缕神思正与那飘忽回旋的瑶光牢牢相系,察看方圆五六里内的每一寸土地。 
  少年现在施出这一飞剑神巡之法,正是从他掌门师尊灵虚子那里学来。灵思敏睿的少年,近些时日路途寂闷之时,便回想起几月前灵虚子飞剑探察赵无尘去向的神妙情景。佩服之余,醒言便也试着根据当日看来的一些情景,想当然的模仿起起来。虽然,这招飞剑神游之法极为高深,但幸运的是,他那股怪诞的太华道力,运行时正可分出一个旁观之眼,于是偶尔灵机一动,便将那法儿挪来化用自己驭剑术上。一试之下,居然颇有效果;运法之时,自己眼睛倒像长在瑶光身上,看到她飞经每一处的大致情形。 
  只不过,大概是因为这高深法术模仿得模棱两可,现在醒言也只能模模糊糊看见飞剑所经之处的大体景物,基本上也只能当作寻人之用。并且,这法术甚耗神思,目前也只能在方圆五六里之内有些效果。 
  于是,过得约半盏茶凉的功夫,一直闭着双目的少年便睁开眼眸,朝周围那几位大气儿都不敢出的丐人们说道: 
  “抱歉,没能找到纵火贼徒的踪迹。” 
  说话间,那把封神剑已从牖外飞来,带着一缕风声,不偏不倚的插回到醒言背后那只鲨皮剑鞘中。 
  见到如此神通,这些丐人又如何会去琢磨纵火贼之事?他们现在只顾得上在那儿口呼神仙上师。 
  经得这番折腾,山神庙里所有人都没了睡意;勉强捱到天明,醒言便让这些死里逃生之人,去南边的浈阳县讨生活。带着“活神仙”赠与的银两符咒,这些丐人们便千恩万谢上路去了。 
  看着他们蹒跚离去的背影,醒言心中忖道: 
  “现在浈阳有樊川日日坐镇,应该没啥宵小敢再去作乱了吧?现在看来,昨晚恶徒应与浈阳龙王庙那场大火脱不了干系。” 
  想到此处,又记起彭襄浦曾说过,浈阳龙王庙那场大火,烧死了好几位残疾老丐。一想到这茬儿,向来面色平和的清朗少年,脸色一下子就阴沉下来。 
  见他这样子,就连小琼肜一时也不敢开口问他。小丫头正满腹奇怪,忖道哥哥怎么突然变得这么不开心,即使以前买东西谈价钱,不小心被坏蛋店掌柜骗到,好像堂主哥哥也没这么难过…… 
  小姑娘正迷惑时,却见她醒言哥哥脸色忽又变得轻松起来,朝她俩开颜一笑,说道: 
  “雪宜,琼肜,这次咱四海堂,又要来锄妖灭怪!” 
  “好!” 
  见哥哥开怀,小丫头一声欢叫,盖过了她雪宜姊轻柔的应诺。 
  看着小琼肜雀跃模样,醒言心里又转过一个念头,又添了一句: 
  “琼肜雪宜,这回你们一起帮我看好,别又错打了好人……” 
  “是!” 
  又是脸蛋儿兴奋得通红的小丫头抢先回答。 
  听过醒言嘱咐,琼肜这一路上便不再玩闹,反而皱着小鼻头不时嗅探,看样子想要像追踪哥哥一样,靠气味找到那些坏蛋。 
  开始时,见小琼肜沿路嗅闻,醒言还满怀期待,过了一阵子忍不住询问道: 
  “琼肜,找到妖人踪迹了吗? 
  “没~” 
  “只闻到花儿很香,就像雪宜姊身上一样。” 
  只得出这结论,小琼肜颇有些沮丧。见她如此,醒言安慰道: 
  “没关系,我们再想其他办法。” 
  “噢!可是,我只知道这个办法呀~” 
  于是琼肜又继续嗅探去了。 
  走了大约一个多时辰,醒言三人便来到一处集镇。 
  这处镇子的入口,耸立着一座高大的竹门。竹门正中悬着的那块木牌上,用黑漆端端正正的写着“清林镇”三个字。许是风吹日晒久了,这块木牌已皴裂枯白;但镇名犹新,应是经常有人替它描画。 
  这处集镇颇为繁华,在醒言一路所见的村镇中算是数一数二。与其他多雨地域一样,此地民居多为粗大毛竹构成的吊脚楼。镇上来来往往的行人,服饰各异,看样子应是汉瑶杂居。一路行来,醒言也算了解到不少土著风情;像这样襟边袖口绣着精美花纹,发丝又结成细辫儿盘绕头上,再围以五色细珠链的,便应是瑶家女子了。而那些瑶家男子,则蓄发盘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