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穿越之幸福农家妇 >

第58章

穿越之幸福农家妇-第58章

小说: 穿越之幸福农家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好,等儿子一走胡杏儿的脸立马就拉下来了。

以前胡杏儿虽然泼辣,但是家里的事儿从来就没让赵强操过心,洗衣做饭家里哪都妥妥当当的。就算是她最忙的那会儿都不例外。赵强每天只需要忙自己的事儿就好了。但是现在好了,只要是赵强的事儿胡杏儿全都不管,平时除了上班儿就是逛个街,做个头发,幸亏现在没有美容的地方,要不然恐怕赵强想见胡杏儿一面都难。

赵强整整装了大半年孙子,苦肉计什么的都用过了,最后还是他又是赌咒又是发誓的才勉强让胡杏儿给了个笑脸。当然就算是这样平时在家当老太爷的日子也没有了,不仅如此还得跟老佛爷身边的小李子似的,整天狗腿子似的跟在胡杏儿身边。

第二件事儿就是胡家老五胡梅儿怀孕了。现在村里查计划生育查的非常严,扒房子的都有,但是还是挡不住大家想要生孩子的脚步,胡梅儿家这几年也攒了点儿钱,交罚款是绰绰有余了。

胡梅儿当初想生老三是跟婆婆堵了一口气,但是现在怀上了,她也不能不要不是。因为村里查的实在是太严,她便住到娘家来了。等她生了孩子,再交了罚款村里也就管不了了。反正胡家房子也大。

其实村里再这件事儿上很多时候也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在眼皮子底下当然不行,但是如果你躲出去就算是知道你又要超生别人也不会追着赶着。毕竟都是乡里乡亲的不是。

正因为这两件喜事儿,胡家上下也都萦绕着十分欢乐的气氛,家里也热闹的很。连最近身体状况不太好的胡老屠都精神了不少。添丁进口是好事儿,虽然不是他们胡家人,但是毕竟是他们胡家的闺女不是。

☆、第85章 番外篇之三

很多年后王兰回想起自己这一生来仍然觉得有很多感触;她是个农村孩子;但是她的经历却不像一个普通的农村孩子那样平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王兰有时候会想;也许就是从嫁给杜君,他考上大学那年开始的吧。

杜君考上了大学对当年的王兰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儿;那时候她觉得甚至比当年他们两个结婚的时候还要欢喜。他们两个结婚的时候,是由王家办的;因为路途遥远以及其他各种原因;杜君的家人不仅没能来参加婚礼甚至连个彩礼钱都没出,王家人一生气干脆以招上门女婿的形势办了婚礼;杜君虽然对农村的婚礼不太懂;但是也隐隐约约的感觉出了什么,因此那一段时间他也是别别扭扭的。

杜君别扭;再加上生气的王家人,王兰夹在重甲可以说是里外不是人。因此结婚的时候欢喜有;但是别扭也有。

后来王兰忍不住开始回想,或许她跟杜君的这段婚姻从一开始就已经预见到了结束。但是那时候的她天真啊,觉得好歹还有爱,就算是再苦再累她也能过。

杜君上大学第一年,王兰跟他整整一年没有见面,那时候孩子实在是太小了,根本离不开她。再加上她还得去地里挣工分儿,真是恨不得再长出两只手来。那时候最幸福的时刻就是杜君寄回信来的时候了,虽然是薄薄的两张纸,但是王兰仍旧感到甜蜜。这时候他们太难了,甚至连邮费都是从牙缝里省出来的。杜君虽然考上了大学,但是一个月也就那点儿补贴,仅仅够自己吃饭而已。至于王兰更是什么都要靠自己。

其实王兰不是不怨的,按说他们这么难,杜君家里怎么也要补贴补贴他们。但是为了杜君她也只能忍了。

真正让王兰觉得伤心是在过年的时候,本来两人就半年多没见了,再说孩子现在都会爬了,但是还没见过爸爸呢,本来两人都商量好了,杜君今年过年回王家来过,但是熟料她公婆以好几年没和儿子一起过年为由把儿子留下了。

之后又是一年,这年暑假杜君回来过一次,这时候他们的儿子都已经开始蹒跚学步了。算起来两人已经有整整一年没见过了。王兰觉得不仅仅是儿子,就连自己看着杜君都有些陌生。听着他说自己听不懂的话,听着她说自己不认识的人,王兰心慌的不行,生怕俩人就此生疏了下去。

这时候已经有农村女孩子被知青抛弃的事情发生了,虽然表现的还是挺正常的,但是王兰仍旧是一阵阵的心慌。也正是因为这份儿心慌,让王兰忍不住提出想跟着杜君一起走。

杜君的脸上再次露出了为难之色,虽然成了大学生,但是他的手头仍旧不宽裕,家里的住房仍旧紧张的不行,尤其是随着兄弟结婚生子家里是越发住不开了。去年过年回家住的那段时间,客厅了摆了好几张床铺才勉强住下。他也想媳妇儿孩子陪在身边,但是实在是没办法。现在家里的堂屋是他爹娘带着两个孙子一起住着,他把王兰接回去总不能让她跟他爹娘一起睡堂屋吧。

因此杜君只能安抚王兰道:“兰兰,你再等一等,很快我就毕业了,到时候挣了钱一定把你们娘俩儿接过去,现在家里实在是太困难了。”

见杜君这么为难,王兰虽然心里难受,但是却也没什么办法。杜君家里的情况她也是知道的。

这次暑假杜君待了半个月便走了,王兰和儿子又留在了家里。虽然心情仍旧不好,但是这时候王兰的心是安定的,虽然杜君变了,但是他没有变心。这点她可以清清楚楚的感觉出来。

其实杜君的外表并不是当年来的几个知青里最好的,但是王兰还是看中了他,因为杜君身上有一种别人没有的东西,那就是君子端方,正如他的名字一样,王兰有信心他觉得不会因为成了大学生就抛弃他们母子的。

但是后来的一年王兰便不是那么确定了,因为杜君寄信回来的次数越发的少了,而且每次寄信回来都会写到一个叫陈朝歌的人,字里行间王兰都可以感觉得到杜君对她的欣赏。虽然还远远到不了男女之思,但是仍旧让她心慌不已。

不得不说王兰是有些执拗且胆大的,感觉到杜君的不同寻常以后她便拿着手里仅有的一点儿存款去找杜君了,甚至连个电报都没有发。她也说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为了给杜君个惊喜还是想给他个惊吓。

王兰的突然出现,的确让杜君大吃一惊,虽然埋怨王兰不提前给她一个消息,但是见到很久没见的妻子他也有些高兴。

只是王兰第一次来这么远的地方,还是这么大的城市,她对什么都惊奇,什么都稀罕。杜君领她出去吃饭,吃着又贵又难吃的东西王兰忍不住的惊呼出声。其实这时候的王兰是十分紧张的,她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土包子,她没办法减少自己心里的慌乱只能用大声说话来掩饰。

手心冒汗的王兰这时候难得的忽略了一边杜君的脸色,也就没注意到他微微的尴尬。可不是尴尬,杜君一直觉得王兰虽然出身农村,但是也是个爽朗明快的女子,和城里人比丝毫不差什么,但是今天他才意识到,到底是有不同的。

白天他们是在杜君的学校度过的,但是晚上却不能再这么过了。再说王兰还没见过杜君家里人,因此杜君便领着王兰回了家。

丑媳妇儿要见公婆,王兰紧张的要命,她提着手里拿来的特产不时地扯自己的衣服,这件衣服是她出来的时候新做的,她已经很多年没做过新衣服了,因为这次来找杜君便咬咬牙买了点儿布做了一身儿。但是尽管是新做的衣服她仍旧觉得似乎是短了一截似的。

王兰的预感很准,她并有受到多大的欢迎。杜家条件并不是太好,住房更是紧张的要命,王兰来的突然,大家心里都有点儿不高兴。再加上王兰是个农村人,虽然以前对杜君帮助挺大的,但是杜家父母仍旧觉得王兰远远配不上自己儿子。

其实杜君刚考上大学的时候,杜君他娘就开始埋怨儿子了,为什么要娶个农村媳妇儿,如果不是这样,凭他的条件娶个什么样的不行。甚至她还暗地里劝过杜君,和王兰离了,他是在外地结的婚,别人根本不知道,回来再娶一个多好。反正这样的事儿这几年也不少了。但是无奈杜君坚决不同意,杜君他娘不怪儿子,倒是把这个儿媳妇儿给怪上了。

她看不到王兰身上的大方明快,能看到就是那副显而易见的土气和小家子气,因此她对王兰完全没有好脸色。那天晚上王兰跟杜君一起在王家打的地铺,现在是初夏,打地铺也不冷,但是仍旧让王兰有些别扭。毕竟公婆也在这里,虽然农村里夏天的时候也经常一起在房顶上纳凉,但是还没有过媳妇儿第一次上门就只能跟公婆一起睡堂屋的事儿呢。其实杜君他爹倒是说了让他两个妯娌跟王兰凑合一下,让杜君兄弟一起来堂屋,但是显然人家不愿意。

晚上王兰躺在铺了一层薄褥子的地板上,想想自己上厕所时不知道冲水时受到的嘲笑,再想想杜家人对她的冷淡,忍不住流了泪。她现在忍不住想起了吴红儿,当年吴红儿第一次去婆家的时候,是她公爹亲手下的厨,八大碗儿一全套儿,那份儿看中村子里都传遍了。现在虽然她孩子都不小了,但是毕竟也是第一次上门。婆家连个荤腥都舍不得做,哪怕是做一点儿她拿来的熏肉呢。

王兰没有待多久便回去了,她甚至忘了这次自己来的目的是为了那个陈朝歌,婆家的冷待和现实的残酷让她非常沮丧,沮丧到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这桩婚姻到底是对是错。

王兰要回去,杜君也没有留,王兰的不自在和受的委屈他是知道的,但是他也没办法,只能不停的安慰“等过了两年就好了,我毕业了赚了钱,咱们就好过了。”

对城市有了一些了解的王兰现在已经对杜君给她画的蓝图有些怀疑了,她也知道在这个城市想有一个住所是多么的艰难,就算是杜君毕业以后凭借那点儿工资他们能生活吗。王兰发现,杜君似乎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好。

王兰回家以后,过了很久才缓过劲儿来。但是看着逐渐长大的儿子,她心里一个念头又开始滋生了。以后他们该怎么办,杜家那种情况,就算是杜君毕业了又能怎么样呢,难不成让儿子跟自己一起受罪吗?不能,她不能,就算她能忍,也不想儿子忍。

因此等村里分田到户以后,王兰又下了个决定,她要出去打工,不能再在家里待着了。那年春天,她把儿子和分到的土地托付给她娘,拿着她攒的和她娘给的一点儿钱,踏上了新的旅程。

作者有话要说:正文已经开始收尾了,大概还有两章的样子,番外应该还有一些,不过总共也差不多就三四万的样子吧。不多了喽!!!

☆、第86章 年夜饭

又是一年除夕;胡家今晚的动静有点儿大。以前也就是四个大人三个孩子一起,但是今天这人都有些数不清了。先是胡桃儿一家子;胡桃儿和王立两口子,另外还有三个外孙子,三个外孙媳妇儿;还有两个重外孙。王家老爷子和老太太前两年都没了;因此也不用在家吃团圆饭。胡桃儿和王立一合计便都来胡家了。

然后就是胡杏儿一家四口,赵强现在正在讨好媳妇儿的阶段;见胡杏儿的姐妹们都来了,他也就跟着来了。至于她家里;不是还有兄弟嘛。再说他爹娘可不在乎这个;最多是见大孙子不在,骂他几句。等吃了年夜饭把两个儿子打发回去就行了。

胡梨儿和李振梁两口子就更不用说了;当年李振梁被家里的老头子从家里净身出户的赶出来,平时连李家老宅的门儿都不进;更何况是过年吃团圆饭了 。

胡梅儿本来就在年娘家养胎;因此不例外的他家一家四口也都在胡家。见姐妹几个都在;胡萍儿便跟婆婆商量了一下索性一起来娘家了。他们本来就分出来了,因此婆婆也怎么管,再说了他们两口子现在都在娘家兄弟手底下干活儿,现在她男人还管着点儿人全都是沾了娘家的光,她婆婆也没有立场管。

这么一算,整整三十多口人,摆了三大桌才勉强坐下。这么多人,幸亏胡家当年的房子盖得大,屋子也多,要不然还怕占不下呢。胡老屠见女儿女婿们都来了高兴的合不拢嘴。不顾这么大的年纪了,坚决要下厨做饭,连胡国栋都给赶到一边儿去了。

胡老屠这两年身体一直不算太好,虽然没犯过什么大病,但是小毛病总是不断。毕竟年纪大了,儿女们虽然关心也没办法。因此只能在老爷子还康健的时候尽量的陪陪他。这也是胡家姐妹五个一致来娘家过除夕的原因。

胡家这几年条件好了,孩子们穿的也都是时下最流行的衣服。总算不像以前那样,新三年旧三年的穿了。胡老屠和李桂兰都穿着儿媳妇儿新做的棉袄,觉得这日子幸福都不敢相信是真的。以前他们的日子多难啊,现在就跟做梦似的。

年夜饭当然是很丰富的,桌子上满满堆得都是菜。孩子们吃饱喝足都跑出去玩儿了,今天晚上的鞭炮噼里啪啦的,早把男孩子们的心放野了。至于女孩子,就由梨儿家的闺女领着一起出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