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云倾天阙 >

第27章

云倾天阙-第27章

小说: 云倾天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罄冉见她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淡笑一声,排在了队伍的后面。女人多的地方话自然也不少,罄冉多年习武,耳力自是极好,她留意听了下,竟十有八九是在讲那四个少年英杰。听了会儿觉得没意思,便兀自想起了心事。

裳阅衙前摆放着一张桌子,一个年过花甲的太监正把着关,不少女子方走到门前便被撂了牌子,打发而去。

老太监这样的岁数自然是在宫内见惯了美女,所以这一轮的把关,进行的很快,只听一声声宛若公鸭的嗓子喊着。

“走。”

“留。”

这样,不多时便轮到了罄冉,老太监见她带着纱帽自是以为她容颜低陋,眉宇一挑,尖着嗓子便欲挥手。

罄冉却不慌不忙地抬起右手,轻轻撩起面纱,见那老太监瞪大了眼睛,目有光亮,竟从凳子上一跃而起,她微微颔首便又放下了面纱。

老太监不明显的喉结上下几动之后,哈哈一笑,仰手挥向身旁的小太监。

“还愣着做什么,赶快带姑娘进去,非要咱家吩咐不成?没长眼睛的残骨头。”

“姑娘请。”

罄冉微微点头,心道看来今日的一翻打扮没有白费心神,轻移碎步在老太监及众人灼热的目光下,跟着那小太监缓缓向衙内走去。

衙内正进行着第二轮筛选,正是才艺的表演,各式各样的乐器早已经备好,大堂前方仍旧是一排的太监,自然是才艺表演的监考官。

那小太监上前对着一三角眼的太监耳语了几句,那人忙望了过来,上下打量了两眼,笑着道:“姑娘善于那种乐器?”

罄冉单手抱住乌尾琴,微微敛襟一礼:“自备乌尾琴一把。”

“姑娘请。”

罄冉点头,迈步至檀木桌前,已有太监将上面原先的古琴挪走,她将琴放下解开包锦,撩衣坐下,动作清雅之极却又撩人心扉。

抬手将纱帽上的轻纱挑起,轻轻搭在帽檐上,抬眸一笑间十指轻挑。顿时琴弦上便犹如溪水落涧,流水一抹,琴音袅袅升腾,萦绕梁间。这一刻,连天上的浮云也不忍离去。

抬眼间,见众人神色痴迷,她手指飞走,音调猛转,琴音拔高,穿云破空,如银浆乍裂,又似惊蛰春雷,一时间衙内众人齐齐失色。

眼见已至云霄,琴音却又忽转轻柔,如白羽自空中飘落,低至尘埃,泣噎呜咽。

直至低到极致,琴音终于弥散在空中,一曲已毕,大堂之内竟鸦雀无声,只是怔怔的望着端坐在琴前的罄冉。罄冉见此淡淡一笑,轻启朱唇。

“献丑了。”

虽然只是轻轻的一句话,但是玉珠一般的话语,却如雨点溅入深湖,在每个人的心底荡起层层涟漪。

“不错,不错。”

“何止是不错,简直恍若仙音。”

“恩,对对。”

罄冉听着几个太监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不觉嘴角又挂上了一层笑意,看来这测试是通过了,这也完全是在意料之中的事。

接下来便是狗皇帝的寿宴了,她云罄冉等这一日,已经太久,太久了……

第二卷 第06章 英杰云聚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九月一到,天地间便有了秋意,秋意在一个多雾的黎明溜来,染红几片叶子,昭告着它成熟的美。

元康十五年九月初三,秋高气爽,晴空无波,金秋的阳光刺破第一抹云层洒照人间,绽放出迷人的光彩。

秋风和煦轻柔,蓝天白云飘逸悠扬。世人忙忙碌碌又开始了新一日的劳作,此时的他们尚不知这一日的特别。

然而多年后,却有史学家津津乐道地提起这日,提起战英帝的五十寿诞。只因这一日,在鹊歌城中云集了此后中原大陆尽六十年的风云人物。

他们或是开疆拓土,或是激昂文字,或是英雄了得,雄霸一方,或是称霸天下……名垂青史的岂止一人?成就传说的又何止单单?

虽然此时百姓只记得这日是战英帝的五十寿诞,可是多年后,这日被提起却再非此因。

只为这日,命运巨大的齿轮开始无法抗拒的沿着它既定的轨道缓缓运转,带着世间的英豪们转入既定的宿命。

这日他们在鹊歌城相聚,终将注定此后数十年或是猜忌、敌对、对持或是携手、结盟、相知。

他们终将在这纷纷乱世如同挥墨一般,留下属于自己的色彩,或是浓重,或是浅淡,而最后汇成的那副画卷,却是那般绚烂多姿,足够世人津津乐道岂止上百年?

而那画卷中最浓重,最艳丽的一笔,此时又有谁能预测?它不是那称雄一方者,不是那称霸天下者,不是那君临天下者,而是一位女子,一位传奇女子啊!

然而这些都是后话,此刻世人关注的依旧是战英帝的五十寿诞。

宫宴虽是安排在晚上,可一大早整个战国便忙碌了起来。官员早早设坛而拜,高高的城墙上,街头上更是挂满了红灯笼。花团锦簇,彩旗飘扬,四处展现着天家气派。

戏台更是几步一设,清一色地唱着《贺寿》。

“红罗朱缎扎门彩,青松翠柏呀搭寿棚。扎呀扎门彩,搭呀搭寿棚,寿棚上高照着一对红纱灯,那呀那么大呀那呀那么红。”

这戏调欢快,鼓乐为主,一时间走到哪里都是花鼓擂动声,咿呀呀的欢唱声响彻京都。

城中的小打小闹自是比不上宫里,宫中这日更是繁闹。为了战英帝的寿诞,朝廷大赦天下,官府不理刑名,一个月前更是禁止屠宰。

宫中用彩画、布匹将殿宇包装得绚丽多姿,一盏盏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四处摇曳。天还未亮战英帝便亲临正和殿,在高高的正和御阶上接受百官朝贺和寿礼。

美中不足的是这些本该是在乾垣殿举行的,然而众所周知,乾垣殿已在十一年前毁于一场天火。正和殿虽是没有乾垣殿那般壮阔雄伟,但也能显示天家威仪了。

接着战英帝会在正和殿接受百官叩首礼,百官捧觞祝寿,享御宴。待这些程序走过已是下午,皇帝会携宫妃、皇子、公主、皇孙等移驾御花园,一同听戏曲。

用罄冉的话说,狗皇帝白日的时间全是用来招呼自己人的,晚上才轮到那四国使者。夜幕降临,便也是勾心斗角的开始,世间一切贪恋和欲念便也会在暮色下蠢蠢而动。

“选才”所选出的女子只为参加夜宴,罄冉和那些一道选送入宫的女子在霓芸院受了三日宫廷礼仪训练,只待这日夜宴的到来。

当夜色慢慢覆盖整个天幕,整个皇宫在灯火的映衬下显得飘渺如梦,宛若仙境。

金碧辉煌,华灯宝烛,霏雾氤氲,弥漫周匝。红色的毯铺展了一路,上熏百花香,步入其上隐隐传来缕缕芳香。天家的风采,似乎在这样的日子更能彰显而出。

夜宴要在正和殿举行,酉时,殿中已是安置妥当,龙椅高高在御台上散发出金光,御台的侧面则是众宫妃的位置,早已垂下了细纱,影影绰绰惹人遐思。

御台的下一阶安置着四个独立席案,是为四国使臣而设。再往下才是战国皇子及众位臣工的习座。殿中则用塭州上等红镶毯铺地,正是舞台所在。

酉时正刻,战国的众臣工已在正和殿列坐,而四国使臣则会在半个时辰后到达,此刻没有皇帝及使节在,气氛自是轻松而热烈。百官们各依亲疏,自是推杯换盏,觥筹交错。

而此刻百姓的目光却是放在了离皇城不远的使臣馆,不时四位前来参加寿宴的异国使臣便将从馆中而出,前往皇宫祝寿献礼。百姓早听说了这几位使臣的威名,自是希望能借此一睹风采。

虽是从使臣馆到皇宫的道路已被禁卫军封锁,可远远的街头却是挤满了人,他们个个踮脚观望,只盼能远远看上一眼,也算长了见识。

酉时四刻车驾缓缓从使臣馆而出,四国使节或是乘车,或是坐轿,或是骑马,在禁卫军的护送下缓缓向皇宫而去。

到了皇宫宣和门正是戌时,燕国使臣高祥临一身灰色儒袍从轿中缓缓迈出,苍老的面上淡然祥和,宫灯照映下老者鸡皮鹤发,然其身板却是笔直坚挺。

凤瑛自马车上撩袍而下,一袭深紫色秋衫,绣滚蟒银边,金冠束发,腰缠宝带,光彩照人,举手投足间更显从容优雅,风流俊秀更胜往日。他望着宣和门上高高的金匾扬眉一笑,笑若春风。

见高祥临迈步,他抬手施礼:“老太傅先请。”

高祥临也不客气,颔首而笑,目有神光:“凤相抬举,老头子便承受了。”

说着便迈步第一个进入了宣和门,此时燕奚痕和蔺琦墨才并骑而来,凤瑛脚步一顿,面有笑意。

旌国,麟国本就交好,麟国吴王策乱,旌国曾派翼王领兵相助,这二人一起来却也不是什么异事。

凤瑛笑望二人,只见燕奚痕一身天青色长袍,广袖在秋风下微微卷荡,映着宫中华丽的灯火显得有些肃淡,可却更衬托出其身量高大,英挺不凡。凤瑛早就听说旌国翼王性情沉稳内敛,只此风姿便可见一斑,不免微微抿唇。

蔺琦墨则是一袭白色儒衫,白衫迎风,衣袖鼓动若雪。人美冠玉,皎若雪莲,黑发用碧玉簪轻轻挽住,乌发下肤似白玉,鼻挺秀峰,眉似墨裁,目若黑石。

凤瑛早听闻此人生的貌美,又有小名四郎,早年领兵不少大将欺他年幼,心中不服,又见其貌美,酷似兔儿爷,便直称他四郎以视羞辱。

如今一见,果真如此。凤瑛不免微微撇唇,观望间正见蔺琦墨不知对燕奚痕说着什么,眉眼间净是笑意,越发衬得整个人爽朗俊逸。

两人打马宫前,拉辔停马,同时翻身下马,动作间一人利落凛然,一人俊逸潇洒。燕奚痕将马缰甩与宫人,上前冲凤瑛抱手一礼朗声道:“我与四郎劳凤相相候,却之不恭。”

凤瑛舒雅一笑,清润声音滑过夜色:“二位风姿卓拔,赏心悦目,凤瑛等的可是欢悦异常。”

燕奚痕朗声一笑:“早闻耀国凤相温润如玉,君子如兰,今日一见果真如此。”

凤瑛笑意更染,望向蔺琦墨:“庆城一别已有十一年,四郎一向可好?”

燕奚痕眉宇微动,他倒不知面前二人竟是旧识。不过听凤瑛直呼四郎,他却目有深幽。五国之中谁人不知,麟国蔺少将最讨厌的事便是别人称呼其四郎,他和蔺琦墨虽是旧识,可称呼其四郎也是从昨夜才开始的。

蔺琦墨听之却是扬眉一笑,黑亮的桃花眼往燕奚痕处一晃:“原道景轩不善言辞,今日方知只是时候未到,氿乾王风姿果真不凡。”

凤瑛虽是被封为氿乾王,可国人这般称是尊号,外人称却是讽刺。这点凤瑛岂会不知?可此刻他却面无异色,脸上的笑意甚至更甚几分,朗月般一笑:“四郎见笑,请。”

第二卷 第07章 四国贺寿

戌时正点,钟声震响,战英帝终于从正和殿偏殿移驾。

“皇上驾到。”

传侍太监清亮的声音响彻宫殿,战英帝满面笑意迈着威严的步伐大步跨进了正和殿,百官起身行拜叩之礼,一时间殿中黑鸦鸦跪倒一地。

皇七子狄飒跟在战英帝身后,不似以往玄衣墨带,今日的他一身喜庆的红袍,金丝盘蟒暗纹行动间光华闪烁,宫灯将他本是冷硬的面容渲出一丝罕见的柔和。

殿外秋风微起,他红色衣衫鼓动如烈焰燃烧,整个人仿似从鬼蜮中步出的修罗。

战英帝笑着示意百官平身,有些大臣起身间不免留意到那抹艳色,众人从未见七皇子着黑色之外的颜色,如今竟身着红衣,一时间不少已偷眼望了过来。

狄飒自是感受到那观望的目光,微微停住脚步,眼波一扫,冷冽如霜,竟让那些人齐齐暗吸一口凉气,悄然低下了头。他这才微抿唇角,抬步走向最首的席案,撩袍而坐。

此时的战英帝已和四国使臣寒暄几句,正笑意盎然地望着殿中臣子,见殿中一派喜庆,众皇子各有千秋,文官恭顺,武官持重,纱幕后更有后宫嫔妃佳丽如云。再加上四国来贺,普天同庆,如此盛况,他只觉满身畅然,豪气荡生。

礼官上前执礼,众皇子、臣工纷纷起身,俯跪举杯邀祝圣上千秋万岁。四国使臣也纷纷起身,举杯相贺,接着宫女川流不息地将热腾腾的肴馔摆上席案,殿中鼓乐齐鸣,歌女长袖善舞,火红的衣裙翩翩,一支极为喜庆的华美歌舞已在殿中敬献。

袅娜宫娥鱼贯而入,手捧鎏金酒盏脚步轻盈,行动间带起酒香馥郁芬芳。四国使臣也纷纷执杯相敬,殿中彩声大作,觥筹交错。战英帝见此情此景自是高兴,不时同使臣点头示意,举杯相邀。

一曲歌舞毕,舞女齐声恭贺皇帝千秋万岁,领赏谢恩便流云般退了下去。

此时高祥临起身举杯,苍老的声音却清晰地响彻殿宇:“我主恭贺陛下千秋万岁,福寿绵绵,此乃我燕国的贺礼,还望陛下笑纳。”

战英帝哈哈而笑,挥手示意,宫廷大总管梁安忙一挥拂尘步下御台,接过那贺礼送到了战英帝面前。

战英帝将锦盒打开,却见一株难得一见的千年老山参,华灯下主根、侧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