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你是锦瑟我为流年 >

第9章

你是锦瑟我为流年-第9章

小说: 你是锦瑟我为流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天中午休息时间,总是堂哥的好同学,准时送来一个纸口袋,里面放着一块丰富的三明治,一只白水煮蛋、一枚水果。”可见,博士是一位细心温雅的男人。在这个陌生的都市,有一个男子,对自己这般无微不至的关怀。孤独善感的三毛,又怎能无动于衷。

曾经的三毛,做过感情的失败者。当年她因为失恋,被迫远走他乡。可为何,这几年在国外,她竟成了骄傲的女神。那么多男子,愿意做她裙摆下的草木。而她,始终不肯为任何人,惊艳倾城。

这只折翅的青蝴蝶,还无法找她可以栖身的归宿。三毛是那种能够轻易感动,却不肯将就的女子。她要的情感,应该是相看两不厌,是她愿意为之低眉,为之卑微的男人。那些打身边拂过的绿叶,终究是云烟。

三毛知道这位中国博士的心意,但她不说。她让自己坦然地接受他的关爱。她觉得,有些话,说出来,反而是伤害。可他终究还是说出口,尽管很婉转,但三毛听后依旧万分惆怅,“现在我照顾你,等哪一天你肯开始下厨煮饭给我和我们的孩子吃呢?”

这实在是一句不该轻易说出口的话。在三毛心里,只甘愿为一个男子洗手做羹汤,他就是初恋情人舒凡,但物是人非,她亦丢失当年心境。纵算有一天舒凡再来寻她,她也是不肯回头了。三毛想起在西班牙,那个叫荷西的男孩说的话,愿意许她一生安稳。

三毛的堂哥一心想做这个牵红线的月下老人,多次打电话,希望三毛不要错过这位优秀踏实的男人。当时,爱慕博士的女同学,亦有许多,可他偏生钟情于三毛。这世上,最难诠释的就是情感,人与人之间的因缘际遇,谁也做不得主。

三毛自知他是不可多得的男子,亦找不出他不好的理由。但要她妥协心中不情愿的事,是那般的委屈感伤。每当这时候,她做不到用语言去搪塞,就只能落泪。爱情是两个人的事,其中任何一个人,有丝毫的不悦,在一起,都不会幸福。

许多过尽千帆的人,认为有时候爱情并不重要。只要彼此在一起,有个依靠,安度流年,未尝不是一种幸福。世间俗子或许尚可如此,但三毛的心性,却难以迁就。她追求一份极致,一种心甘情愿。其实她要的并不多,只不过两情相悦,地久天长。可爱情,总是那般吝啬,不肯轻易将幸福,交付给众生。

“心里为什么好像死掉一样。”面对他们的求婚,三毛是如此心情。她觉得自己的心,像死掉一般寂静,没有波澜。人世熙攘,风景万千,那么多红绿男女,那么炽热地爱着。她实在不该,不该独醒。

有一天,三毛告诉博士,明日可以不必再送东西来了。因为她要离开美国,(。电子书)回故乡台湾。有些情,迟早会了断。有些人,注定要辜负。

机场依依送别,让人心生酸楚。博士依旧痴心地对三毛说:“我们结婚好吗?你回去,我等放假就回台湾。”其实他心明如镜,这个女子,只要一转身,就将与他从此天涯相隔。莫说是共结连理,以后山遥水远,能够相见,都难以预料。

三毛不语,沉默所以代替她的心情。转身的那一瞬,她为他理了理大衣的领子,无意将他伤害,但终究还是有些疼痛。放下爱恨,拎上行囊,归去故乡。多年前,她在那里种下了梦,不知道是否已经开花结果。

五年,这个城市依旧那么年轻,只更换了一点点容颜。而父母的两鬓,却新添了几缕白发。他们看着远归的女儿,与几年前相比,成熟而沉静,心中难免悲喜交加。这个当年为情逃离的女孩,早已学会努力珍爱自己。

三毛,一个带着荣誉归国的学子,凭着歌德学院的德文学业毕业证书,回到母校中国文化学院,当了一名德文老师。后来台北好几所学校、政工干校、家专等都留下了三毛教书的身影。

一日,三毛闲坐家中写作。有一位西班牙的朋友来访,他带来了荷西的消息。荷西托他转交了一张相片和一封书信。相片上,一个留着大胡子的男子,穿着泳裤,在海滩抓鱼。他健硕魁梧,三毛说他是希腊神话里的海神。

信是这么写的:“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在我十八岁的那个下雪的晚上,你告诉我,你不再见我了。你知道那个少年伏枕流了一夜的泪,想要自杀吗?这么多年来,你还记得我吗?我和你约的期限是六年。”

这个痴情的海神,正是当年西班牙的大男孩荷西。悠悠岁月,一恍六年。三毛几乎已经忘记当年荷西许下的六年之约,如今手捧照片,让她想起了那个分别的雪夜。那个一转身,一回眸的少年,对她的爱,真的还一如既往吗?

三毛没有回信,只让朋友捎去了她淡淡的谢意和祝福。六年前,她拒绝了荷西,六年后,她依旧不能赴约。在三毛的心里,认为这是一场必输的赌注。她输不起。

雨季不再来。可台北的雨,似乎总是在无意的日子纷纷飘落。这座熟悉的城,会让她情不自禁地想起许多。台北武昌街一段七号,有一间明星咖啡屋,曾经有过三毛美好的记忆。这里,是三毛和初恋情人舒凡,以及一些文友聚会的地方。

漂泊几年的三毛,来到这里,只是想品一杯咖啡,重温昨天的故事。却不知道,这间久违的咖啡屋,没有和故人重逢,却给了她另一场美丽又悲情的邂逅。这是三毛生命中,一段必经的路程,她终究逃不过,宿命的情劫。

“漂流过的人,在行为上应该有些长进,没想到又遇感情重创,一次是阴沟里翻船,败得又要寻死。那几个月的日子,不是父母强拉着,总是不会回头了,现在回想起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没有遗恨,只幸当时还是父母张开手臂,替我挡住狂风暴雨。”

这是三毛后来写下的话。到底是怎样的感情,让她伤得一败涂地?又是怎样的男子,将她打劫一空?趁故事还不曾讲述之前,且喝一杯叫回忆的咖啡,听一场叫往事的烟雨。

第十四章 遭遇情劫

佛经云:“万般带不走,唯有业相随。”旨意为,世间万般功贵荣辱,终是烟云。有一天,离尘而去,都无法带走。但所有的业债,不论经历几世,皆会紧紧相随。

寥寥数笔,可以道尽一个人的沧海桑田。而那个辛苦的过程,却需要自己承担。三毛始终认为,她这一生所历的情劫,必是前生的宿债。这个看似洒脱、随性的女子,其实也有伤不起的时候。

那一天的咖啡馆宾客如云,有一个男子,和三毛共坐一张桌子。就是这个留着长发,衣着新潮而凌乱的清瘦男子,给三毛带来了一场感情的灾难。

他是一个落魄的画家,出于对艺术的喜爱,三毛去了他的画室。这位画家的画,实在不能算是多么伟大的艺术作品。但三毛却喜爱至极,认为每幅画都属上乘之作。她觉得,总有一天,千里马会遇见赏识他的伯乐。

一位潦倒的艺术家,偶然邂逅了一位欣赏他的才女,必然心生感激。他觉得,三毛是上苍派来拯救他灵魂的女神,他愿意用生命来为她创作。感性的三毛,冲动的三毛,就这样莫名答应了画家的求婚。明星咖啡屋,见证了他们这段仓促的爱情。

家人并不赞成三毛和画家的婚事,他们始终觉得,画家的人品不够端正,认为三毛可以先谈恋爱,不要这么快与他谈婚论嫁。倔犟的三毛,在感情上,从来听不进别人的劝解。她中了爱情的蛊,艺术的蛊,她说只要两个人相爱,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也许我们不明白,当初三毛拒绝了荷西,拒绝了日本男友,德国男友,以及那么多人的求爱,为何偏偏就轻易把自己许给了这位画家。是她真的爱到难以自持?还是她只是想成全艺术?这个为灵魂而活的女子,我们永远不知道,她人生的路程,会以何种方式走完。

可惜事与愿违,那个对她许诺海誓山盟的画家,早已有了妻室。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爱情骗子,他用艺术骗取三毛的同情。为了息事宁人,三毛的父亲陈嗣庆送给了画家一大笔钱,只希望尽快化解女儿这场不幸的悲剧。

丢失爱情,三毛已是心痛难当。连累父母,三毛更是自责不已。接连几个月,三毛一蹶不振,她的心伤,带着挫败与绝望。而父母,为了拯救这个女儿,倾尽所有的爱,挡下风风雨雨。为了父母,三毛醒悟过来,忘掉那段被诅咒的爱情,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三毛的遭遇,确实令人心酸。命运并非有意捉弄她,只是随性的三毛,不小心走了岔路。多年后,她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算是对坎坷人生的宽容吧。可你的宽容,未必可以换来岁月的仁慈。时间像一个温柔又锐利的挑战者,到最后,我们都不战而降。

喜爱运动的陈嗣庆,为了让女儿尽快走出情感的阴霾,鼓励三毛去打网球,希望受尽波折的三毛,可以沐浴在阳光下,于新的世界里,灿烂地生活。却不知,用心营造的情境,还有一场劫数,在等着这位多灾多难的才女。

三毛和父亲,一起认识了一位德国教师。这位德国教师四十五岁,高大挺拔,温文尔雅。三毛和德国老师有了几次交流,他对她温和体贴,细致入微。之后,这位成熟的中年男人,对风情而有韵味的三毛,生出了爱慕之心。

和他在一起,三毛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平静与安宁。他似乎从不用言语来表白什么,却总能在相处时,表露出他的款款情意。在他心里,知道这位年轻的女子,经受过感情的伤害。他希望用温柔的感情,渐渐抚平她藏在内心深处的伤痕。

三毛和他之间,有了一种只可言传,不可意会的默契。她觉得,他是一个尝过世味,懂得爱情的男人。和他相处,三毛觉得不必冒险,不必不担忧会有情感的背叛。也许日子有些平淡,但宁静如秋水长天。曾经那个迷恋漂泊的三毛,如今却渴望过上安稳的生活。和一个值得依靠的男人,平凡厮守。

有一天,三毛和这个德国老师在璀璨星空下漫步。他突然停下来,对三毛说:“我们结婚好吗?”话语温柔,神情凝重。

“好。”三毛不假思索,自然而平静地答应他。也许三毛太累了,情感这条路,她走了太久,也走得太曲折。她不想再给自己丝毫放纵的机会,她愿意为这个年过不惑的男人驻足。至少这一刻,她无悔。

这个经历过情感的德国老师,却湿润了双眼。不曾想到,在这个年岁,还可以找到一位年轻多才的如花美眷。他们的爱情,总算有了归宿。

也许很多人不明白,三毛在刚结束一段感情之后,为什么这么短的时间,又可以重新和一个人谈情说爱。她的心,如何能够容纳滔滔不绝的情感。或许,她自己亦不明白,上苍为何给了她一颗这么善感的心。正因了她的感性,才会写出那么多惊涛骇世的文章。

三毛曾说过,文章千古事,不是如她这芥草一般的小人物所能挑得起来的。她写字,为了取悦父母,亦是自己兴致所在,将个人的生活作了一个记录而已。可她自身就是一个传奇,她的情感,她走过的地方,于是成了许多人,穷尽一生的向往。

她注定是传奇,而传奇必然要付出代价。这对恋人满心欢喜去印名片,希望把两个人的名字排在一起,如同并蒂莲,连理枝那般,不言别离。他们特意挑选了薄木片的材质,一面中文,一面德文。

说好了半个月之后去拿的。可十七年以后,三毛回忆此事,说道:“那盒名片直到今天还没有去拿。”三毛这一生都不会再去拿了,因为这对情侣,就在订好名片的当晚,劳燕分飞,永不相见。

世上再没有比生离死别更痛苦的事了。那晚,素日身体健康的德国老师,突然因心脏病发猝死。这个让她心甘情愿决意要嫁的男人,居然就这么走了。没有留下任何话语,死在她的怀里,让她今生今世,只要一合上眼,都想得起那悲伤的一幕。

生生死死,聚聚散散,真真假假,如同一场戏剧。或许这过于曲折的戏,才让不凡的三毛担任了主角。可谁又知道,演过这场生死,她是否还能够平静地走出来。如果是戏,三毛入戏亦太真。当她看到所爱的人,被钉入棺木,心里已是一片血泪模糊。

爱情原来就是一个局,当你付出一切,它却不留退路给你。三毛已经不能原谅上苍对她开下的玩笑,几段情感,让她精疲力尽。德国教师过世不久,三毛在悲痛欲绝的情绪下,选择了服药自杀。所幸有惊无险,三毛度过了这一劫数,重回人间。

这个女子,总要以一种极端的方式,选择结束自己。看似坚定自傲的她,其实一直在懦弱地逃避,她认输了。让自己像秋叶一样死亡,或许可以了断所有的痛苦。但她的使命还未完成,有一段长长的幸福,行将弥补她过往所有的不幸。

痛过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