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悠然农庄 >

第215章

悠然农庄-第215章

小说: 悠然农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位嘉宾,非常感谢大家的光临。今天是个美好的日子,我们茗溪茶楼正式开张了。”

这时,李悠然登上位于大厅南面的一个简易台子上,以茶楼老板的身份发表一通欢迎词。

宾客中的不少人认识这位年轻的小李老板,随即回报以掌声。

李悠然致辞的最后,说为了表达谢意,将为在场的每位嘉宾奉上一张vip金卡,今后但凡持金卡光临茶楼,所有消费将打八折优惠。

这项礼物倒是很令大家喜欢,于是掌声更加热烈。

两位手执托盘的服务员出现,将托盘中的金卡按名字一一发放到宾客们的手中。

“李老板啊,你这儿的茶确实不错,虽然有点儿贵,打八折的话也算凑合了。以后拿这个去私房菜馆,能不能也给打个折扣啊?”顾客中有人高声提议道。

这个提议顿时引起不少人的同声附和。

“很不好意思,私房菜馆和茶楼是分开核算的,金卡尚不能通用。不过私房菜馆那边,回报顾客的方式也正在酝酿之中,相信到时候不会令大家失望。”李悠然微笑着答复。

“呵呵,小李老板也打起官腔来了。”

“是啊,和研究研究也差不多。”

“不能打折,给个订餐的优先权也行啊。”

宾客们听了都笑起来,七嘴八舌地提出各种要求。

其实在座的不少人只是凑个热闹而已,本身并不在乎私房菜酒席的价格,相反,如果价格便宜了,预定的时间肯定会延长,也并非是什么好事情。

接下来,茶楼经理何铃铃,茶艺师兼大堂经理韩月影都上台讲话,介绍茶楼的情况特色以及各种服务项目等等。

然后韩月影在音乐伴奏下,开始进行现场茶艺表演。

李悠然随即走开,回到靠近门口多宝格的一张茶桌旁,这里坐着前来捧场的凌教授和一身红色风衣、巧笑倩兮的凌宛如。

“小李,你这开业很多人捧场啊,后面生意肯定错不了的。”凌教授微笑着说道。

他对茶楼的前景倒是非常看好,不说别的,那大红袍和翠锋可都是茶中极品。

“没那么容易,今天来的都是老客,数量有限的,真正的生意上来恐怕还要等一段时间。来,凌伯父,多吃点儿点心。”李悠然对此可有着清醒的认识。

果不其然,中午宾客散去之后,接下来的整个下午,茶楼只接待了两名外来的客人。

第三百八十六章挖掘酒窖、准备改扩建工程

空间四号地,李悠然身穿一件单背心,光着脚,裤腿挽起,手持镐头,正在坡地上挖掘,黄褐色的泥土大块大块地落下,带着飞溅的碎渣和尘土。

上身和胳膊上隆起结实的肌肉,皮肤呈麦色,表明他目前良好的身体状况。

这幅情景如果被其他人见到,肯定会大为吃惊,年轻有为的小李老板居然也象个农民一样的干活儿。

李悠然将镐头撂到一边,换铁锹将堆起的土铲到一个大竹篮中,装满后拍打几下,然后对在附近溜达的昂昂说道:

“昂昂,来干点儿活,把土倒到那边去。”

他随即用手指向另一边一处低洼地。

昂昂不愧空间劳动模范的称号,它仰头叫了一声,然后颠颠跑过来,低头用嘴衔起竹篮的提把,按指令跑到低洼处,脑袋一偏,竹篮翻转,倒空后又衔着跑了回来。

放下空篮子,衔着另外一个装满的又跑。

“干得不错,就这样。”

“下回等新酒出来,哦,就是上次给你喝的那个好东西。奖励你喝一斤,算了,还是六两吧,变成酒鬼就不好玩了。”

毕竟劳模也不能光是精神鼓励啊,就算在现实社会中,那些全国级的劳动模范除了荣誉之外,哪个不是又升职又分房的,可谓名利双收。

李悠然随即开出了物质奖励条件,让昂昂同志干活儿干得更安心。

另外,估计这家伙馋酒也就是冲着酒精的劲头儿去的,至于新酿陈酿、香度口感什么的八成是分不出来。再说了,用窖藏陈酿也实在太浪费。他心中暗暗合计道。

昂昂听得真切,兴奋得摇头晃脑,尾巴直甩,工作也更加起劲儿了。

就这样来回往复多次,土堆渐平,李悠然又继续进行挖掘工作。

半晌。他停下镐头,用脖子上挂着的毛巾擦了把额头脸部的汗水,然后手拄镐把,望向坡地上散布的新土。

春节前。刘大厨带着伙计又制作了四大坛子的米酒,每坛大约五十斤左右,密封好口后,全部被他带进了空间。

为此,他专门在坡上挖掘了一个大一些的酒窖,让这四坛子米酒容身。为了方便区分,将这个酒窖命名为一号酒窖。

至于试验用的那两个小酒窖。已经被填埋,毕竟容量太小,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先前那两小坛子米酒也被转移到了一号酒窖继续储藏。

过完大年后,刘大厨找来的酿酒师傅也正式上班了,这位师傅名叫梁志清,四十多岁,天海市郊人,有二十来年的制酒经验。

梁师傅直接接手了南城白纺路的小院子。包子铺又分派了两名年轻伙计去做他的助手。酒坊划归包子铺厨房管理,也就是说,梁师傅的直接上司还是齐叔。

由于各种设备和原材料已经被刘大厨提前备好。人员一到齐,小酒坊很快就开工了。

根据返回的消息,制酒工作进展得很顺利,第一批米酒很快就会出来。所以李悠然抓紧时间开始挖掘新的二号、三号酒窖。

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无法施工大型酒窖。考虑一番,最后定在高度一米八左右,洞内面积有个五、六平方米就可以了。

四号地块的黄褐色土质相对比较紧密,含砂量也低,还是很适宜挖酒窖的,另外为了以防万一。洞内必须加木柱支撑,防止出现坍塌事故。

仗着超越常人的力量,以及昂昂的帮忙,李悠然连续施工两个多小时,总算完成了二号酒窖的挖掘。

打好支撑后,他撂下手中的工具。感觉胳膊、腰腿都有些酸胀,这纯体力活儿还真是不轻松。

至于三号酒窖,晚点儿再说吧,估计小酒坊一次的产量也有限,目前的足够使了。

昂昂的精力倒是相当旺盛,在不远处跳跃玩耍,一点儿看不出疲倦的样子,全身上下不时一阵抖动,附着在毛上的浮土纷纷散出。

“昂昂,收工了,走,到水边洗洗去。”李悠然冲昂昂喊了一声,随即转身向四号地出口走去。

路过蘑菇地时,他停了下脚步。

经过这段时间的繁衍,松茸家族发展壮大起来,一眼望去,大大小小的灰白色圆头菌盖布满了一大片,估计怎么也得有个两三百只。当然,那只原始的松茸族长依旧很醒目,因为子孙们中最大个头儿的也只有它的一半高度。

空间松茸已经开始批量向私房菜馆供货,以它为原料制作的各式菜肴被送上了甲级和贵宾级酒席,受到食客们的热烈欢迎,成为了私房菜馆中与鲥鱼齐名的两大招牌食材。

清洗、换衣服、退出空间,此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多钟了,李悠然整整衣襟,走出卧房,下楼从包子铺后院来到办公室。

刚刚进屋不久,齐婶就找了过来,说是关于包子铺扩建施工的事情。

“齐婶,坐下慢慢说。”李悠然招呼了一声,随即坐到沙发上。

齐婶拿出几张蓝图,平铺到茶几面上。这是设计所完成的正式建筑施工图纸。

扩建改造大方案在年前就已经审批通过,具体一些细节经反复推敲后与设计所进行了协商,目前基本上全部定案。

齐婶告诉他,罗胖子老爹又给介绍了一家建筑施工队,规模虽然不大,但据说施工水平不错,价格也实惠。她和顾薇薇与施工队头头接触了两次,对方表示愿意接下这个活儿,经谈判,工程报价从五十万降到了四十二万,包含土建、水、电、暖这些杂七杂八的项目。

由于现在是三月初,春节过去时间不久,施工队目前还没有其他任务,可以选派最好的工人师傅,集中精力完成包子铺改扩建工程。

李悠然点点头,既然是罗胖子老爹介绍的,估计水平不会太差,至少不会搞成豆腐渣工程吧。到时候自己派人盯着点儿,或许连施工监理都省了。

至于四十二万的价格,感觉也不算太贵,毕竟听说当前建筑工地上的人工费用上涨是相当厉害的。

“施工队和价格就这样吧,把合同签了,还得抓紧去办理开工证。”李悠然直接将事情定了。

接下来,二人开始商议施工顺序和施工期间的营业安排。

包子铺北店的结构相对简单一些,就从那边开始动手,门脸一侧的脚手架要进行全封闭,留门口,供顾客进出。

施工中,动静大的活儿应该与就餐高峰时段错开,尽量将顾客们受到的影响降到最低。当然,要让服务人员随时做好向顾客解释清楚的工作,以及包子铺改造的重要意义。

另外,届时的施工现场,由于各种人员混杂,肯定很忙乱,包子铺的管理人员一定要负起责任,加强管理和监督,避免出现治安事件,顺利度过这一非常时期。(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七章茶楼的老客

茗溪茶楼已经开张一周了,生意不温不火,前来光顾的主要客人几乎都是开业典礼上的嘉宾以及他们的亲朋好友,其他真正外来的顾客却寥寥无几。

不过李悠然对这种情况倒是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一个新开的茶楼,没有什么名气,价格还贵,开业之初生意清淡是很正常的事情,人气的积累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反正现在也不指望茶楼马上盈利,慢慢来吧。

他让齐婶交代何铃铃与韩月影,不要着急,按部就班,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至于什么打折促销手段则一概不用,因为茶楼定位高端,那样做反而会有降低档次之嫌。

午后,茶楼经理何铃铃在大厅巡视。

整个大厅中只有一桌三位客人在饮茶,相对于包子铺那边的热闹情景,实在显得很冷清,这令忙碌惯了的她还真是有些不大习惯。

“欢迎光临。”门口传来迎宾小姐的声音。

玻璃门打开,两名三十多岁的男子走进来,举首四处张望。

“二位请里面坐。”迎宾小姐继续说道,平伸手臂,指向大厅方向。

“你们这儿的茶这么贵啊。”其中一名男子抬头看到了悬挂于柜台上方的价目表,不由皱起眉头。

“先生,我们店采用的都是最优质的茶叶和水,以及周到的服务,价格自然比其他地方贵一些,但一定是物超所值的。”何铃铃上前解释道。

“谁不说自家的东西是最好的?你们这儿也太贵了。”男子望着价目表,还是觉得难以接受。

“算了,老周,还是换个地方吧。”另一名男子对同伴说道。

“行,咱们去西边的金丰苑茶楼。”

说着,两名男子转身推门而出。

“二位请慢走。”迎宾小姐还是很有礼貌地送客。

何铃铃见状微微摇摇头,这样的情景最近出现过几次了。毕竟本店的茶水价格不是谁都能消费得起的。

她随即离开门厅,转而去后面检查特制水的存量情况,现在每天都是由店里的伙计蹬三轮车去石鼓巷包子铺那儿。将特制水用桶装满,运回茶楼使用。

下午三点多钟,一辆奔驰s300l开进了茶楼前的停车场,车门打开。下来三名男子。

迎宾小姐见状,连忙拉开玻璃大门。

“欢迎光临。”

来客中,为首的是位四十岁的马脸中年男子,另外两位年轻些,大约三十多岁的模样。

“这儿换老板啊,原来不是香岸茶楼吗?”马脸男子打量四周,脸上带了点疑惑。

“先生。您好,我们老板春节前接手了香岸茶楼,刚刚开业不久。请问三位是在大厅还是雅间?”迎宾小姐解释了一句。

“嗯,雅间吧。”马脸男子略一思索,做出答复。

“请这边儿走。”迎宾小姐指示楼梯方向。

马脸男子对这里似乎并不陌生,带着人直接往楼上走去。

“这儿生意可够冷清的啊。”一位矮个子说道。在他的印象中,生意不好的店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原因。

“清静点儿也好,谈事情方便。”另一位戴眼镜的男子倒是并不在意。

几分钟后。茶艺师韩月影在“馨月”茶室接待了三位客人。

“余老板,您好。”韩月影一见马脸男子,连忙打个招呼。

“哦。这不是小韩吗,你还留在这儿?”余老板略感诧异地问。

“是啊,原来的陆老板去京城做生意了,把茶楼转让给了李老板,我就留下了。几位请坐。”韩月影面带微笑地答复,并请余老板三人坐下。

“余老板,请问今天喝什么茶?哦,对了,现在的价目表变了,您先看一下。”韩月影说着。将桌面上的价格牌推到余老板面前。

余老板的眼光扫视了一眼,已经看了个大概。

“嗬,你们这位新老板的步子迈得可真大,急于求成啊。”看着牌子上几乎翻倍的价格,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屑。

他估计这位新老板是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