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夺舍成军嫂 >

第125章

夺舍成军嫂-第125章

小说: 夺舍成军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也不能碰。”小哥俩严肃点头,爸爸说了,他们的手没轻没重,碰了的话,妹妹会很痛。

“好,我也不碰。”

仨孩子终于讲明白条件了,转身一排排趴那看妹妹。

“她头发好短。”不知道是不是小男孩都关注这个问题,一帆有些失望的发表意见。

其实小哥俩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在外人面前,总要维护自家琦琦,所以他们俩很急切的解释道:“她还小呢,我小姨说,我妹妹的头发在这么大的孩子里,是最好的,明年我妈就可以给她扎小辫了。”

张巧芳见俩儿子都摆平了,她放心的去厨房拿水果,等端着水果一出来,就听到一帆很惊讶的道:“妹妹和班里的王佳佳一样,都没有小*呀?”

张巧芳大囧,穿着开裆裤的闺女被看光了?琦琦,妈对不起你。

怕孩子小,再过多好奇,她急忙往屋里走,还没说话呢,就听小佐淡定的道:“长了小*那还叫妹妹吗?那是弟弟。”没常识。

“哦,也对。”一帆赞同的点了点头,而后不在关注小*的问题,开始问妹妹吃什么,喝什么,他家里还有小饼干,要不要给妹妹拿过来?

听着俩儿子的一一作答,孩子妈暗暗抹去头上的冷汗,深深觉得,自己是有点傻了,儿子一句话就搞定的事,把她犹豫了半天,真的是年龄大了?

晃去脑中不靠谱的想法,她把水果放到一边,领着仨孩子去洗手吃苹果,然后坐到床头看着闺女。

也许是小一帆,第一次见到这么小的孩子,新奇之下,急着了解对方的习惯,以至于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把张巧芳听的满头大汗。

她保持着高深莫测的形象,闭嘴听着儿子的对答,心里不住的下沉,真切的感受到那句‘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在沙滩上’的至理名言,难道自己真的老了?

当晚,孩子们都睡了,她蹭到丈夫身边,委屈的求助:“长林,今天一帆来问了好多问题,把我都问晕了。”还好有儿子。

“问什么了?”宋长林把媳妇搂到怀里,很享受对方的投怀送抱。

“问琦琦为啥没有小*?”

宋长林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他蹭的一下坐起了身子,瞪圆了眼睛看着媳妇:“他咋知道的?”难不成闺女被看光了?

“大热的天,闺女穿着开裆裤呢。”清醒的时候小腿乱蹬,有啥看不到的?在丈夫身上,张巧芳终于找回了自信,她就说嘛,自己有真气护身,怎么会老呢?果然是想多了。

“哦,对。”孩子爹反应过来,他闺女才一岁,不怕看。放心的平躺到床上,他单手搂回媳妇继续问:“你咋说的?”

“没等我想好说啥呢,小佐告诉他了,有*的就叫弟弟了,不叫妹妹,然后一帆就不追究了。”她还以为那孩子会刨根问底儿呢,脑子里冒出一堆男女差异,还合计着哪个适合说,免得误导孩子。

“咱儿子脑袋就是够用,有我当年的聪明劲。”孩子爸洋洋得意,语气里有着说不出的自豪。

张巧芳鄙视的瞥了眼丈夫:都忘了闺女穿开裆裤,哪聪明了?儿子这么聪明还是自己的功劳,天天灵气滋养着,不聪明才怪。

得意完,宋长林又想起一帆的问题,小*?

心里的小火苗冉冉升起,他侧身面向媳妇,闲着的手放到对方身上,慢慢下滑。

“干嘛?”恢复信心的张巧芳,迷迷糊糊的刚闭上眼睛,就被这手给摩挲醒了。

“没事,你睡,我就是研究一下,你有没有*。”

张巧芳嘴角抽搐,无语的看向丈夫:你还能再幼稚点吗?

其实琦琦都快一个半月了,她的身体早就没问题了,有问题的是,他们家床上仨孩子,小哥俩满打满算才四岁,原先一直和妈妈睡,现在有个妹妹就把他们分出去,俩孩子会怎么想?

所以为了家庭和睦,他们这一家五口,都挤到一个加长的大床上,现在你这么折腾,也不怕把孩子们都震醒了参观?

见媳妇的眼神瞟向孩子,宋长林很无奈的道:“想啥呢,闺女才一个半月,我能干啥?”媳妇身体都没恢复好呢,他有那么禽兽吗?

再见对方眼里那明显的不信,他也看了眼仨孩子,而后低声承认:“我就是想,你要是困了,我就研究研究你,你要是没困,就帮着研究研究我。”说着,拉起媳妇的手放到身体某处,很真诚的保证道,“真没想干嘛。”他都三个多月没吃肉了,这想法不过分吧?

考虑到丈夫近几个月的不易,张巧芳心里一软,她侧过身子,决定助丈夫‘一臂之力’。既然没想吃肉,那就给点汤吧,人家都要俩月,自己也不能太过不同吧?

第169章

小琦琦真的很可爱;这孩子和两个哥哥一样;只要不是委屈了;她绝对不哭,虽然还不认人,却见到人就笑;甜甜的笑容,当天就把一帆给征服了,从那以后,他每天都吵着要来看妹妹,还尝试着和张巧芳商量,想把妹妹领自己家待两天;被对方以高秀芝没奶驳回。

这孩子心里埋怨;他妈为啥没奶?后来想着;没鱼虾也好,反正住对门,他也能天天看到,谁成想,这幸福的日子,才坚持了半个月,就让前来看病的宋父宋母给打断了?

被母亲用胳膊硬夹回屋里的小一帆,气愤的瞪着对面的房门,心里暗暗把老头老太太的形象,打了无数个叉:走了一对,又来了一对,你们还让不让,我和妹妹好好的相亲相爱了?

……

当初宋长霞到家后,就把兄弟媳妇的话,跟自个儿妈说了,这让身上有病,心里发慌的宋母,直接红了眼:“我就知道,等我真有病不能动的那天,你们谁都不行,还得我二儿子两口子管我。”

枉费她给小儿子操碎了心,可知道自己有病,她连长荣的一袋奶粉都没看着,生他有啥用?

平日里的老太太,绝对不会当着闺女的面说这个,可这次她是真怕了,她都觉得,自己就算得个急病,直接两眼一闭两腿一蹬,都比躺炕上要人伺候着强,前两天下个地还让老伴扶着,真瘫炕上是啥样?她连想都不敢想。

知道她妈有病心焦,宋长霞也没往心里去,好声好气的哄着,然后还说了小侄女怎么可爱,小哥俩怎么喜欢,让宋母这心宽敞了不少。

“你在那谢没谢谢你张婶?咱家的孩子,让人家老两口去伺候着,我和你爸心里是真挺过意不去。”更何况这媳妇还这么好?老太太咋想,都觉得不是那么回事。

“谢过了,妈你就放心吧,我和明远都说好了,今后过年过节的,我都去我张婶家看看,也算咱们的一份心意。”看了看时间,她站起来给母亲拿药,这药是长林找人给配的,一天好几样,按时按点换着吃。

“到时候买东西我给你们拿钱。”一直没出声的宋老爹开口了,二儿媳妇对他们好,他这当公公的不能有啥表示,让闺女去看看亲家,确实也是个意思。

“爸,没多少钱,再说巧芳对我妈好,我去看看也应该。”她爸这丁是丁卯是卯的,也太客气了。

宋老爹瞅了眼闺女,点着了烟袋直接道:“别看明远脾气好,就太欺负人家,人家心里不傻,给你们娘俩花多少那是他乐意,家里的事,不用你出钱。”

后到一起本就是非多,好的时候怎么都好,不好的时候这些都是把柄,他只盼着闺女俩人,能和和睦睦的过下去,自己老两口别给她当拖累。

“爸,我知道了。”宋长霞心里是又酸又涩,嫁人了,她还是让父亲最操心的那一个。

宋母心里有了盼头,精神一好,这身体也逐渐渐强,老两口在家里算着时间,和儿子也通了电话,就等着俩月后去呢,结果才一个多月,大儿媳妇王淑琴来了。

这位和张巧芳天生不对付,可两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两人在公婆面前的待遇,也是天差地别,以至于她想找麻烦,都找不到借口,没想到这次,终于让她给抓到把柄了。

“妈,你还不知道吧?巧芳她爸妈回来了,不只人回来了,还带了对金耳圈,就那耳圈,能有这么粗,一看克数就不带小的,听说是三闺女两口子给买的,这有钱不给自个儿妈买,长林也太惯着媳妇了。”说完这话,王淑琴心里说不出的敞亮,四年了,打从那双胞胎哥俩出生,自己终于能在婆婆面前露回脸,太不容易了。

宋母一听,虽然没王淑琴想的那么气愤,心里也确实有点不满,想着儿媳妇平时的好,她嘴上没说什么,表情上却多多少少带出那么几分。

王淑琴心里一顿,觉得这不符合当婆婆的标准,谁家婆婆见媳妇往娘家倒腾,心里能乐意?她婆婆咋没反应?

宋老爹刚刚见儿媳妇那眉飞色舞的样子,就怀疑没好事,因为开窗开门的能听到,他这当公公的也就没进屋,坐在外屋一听,心里这火是蹭蹭的往起窜,没等起身呢,就看到后跟来的大儿子,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走了进来。

老头心里的火,顿时有了发泄的地方,只见他冷冷的对儿子道:“长山,告诉你媳妇,巧芳获奖的那一副绣品,人家就卖了八万块,他们家里的房子花销,有大半都是人家张巧芳挣下的,如果你媳妇有那本事,别说给自个儿妈买对金耳圈,就是往娘家搬回去个金山,我老宋家也没意见,要是没那本事,就少四处嚼舌根,免得让人说我老宋家的媳妇,都这么小肚鸡肠没有教养,再连累了巧芳,我们家儿媳妇不都这样。”

宋长山止住了脚步,黝黑的脸被父亲说的青一片紫一片的,他知道,这是那败家媳妇,又开始找二兄弟媳妇的麻烦了。

与此同时,屋里的王淑琴也是满脸通红,她光顾着挑拨了,竟然忘了张巧芳能挣钱?而且还挣了那么多的钱?

见父亲绑着手里的扫帚把不再看自己,宋长山大步进屋,指着媳妇狠狠的道:“好日子不过把你烧的,给我滚家去消停待着。”他就不明白了,巧芳是招她惹她了?她咋就总看人家不顺眼?二兄弟媳妇每次回来都给婷婷买衣服,这要是让人家知道了,心里该咋想?真冲着那句话去了,养不熟的白眼狼?

见儿子骂骂咧咧的拽着媳妇走了,宋老爹绑好了手里的扫帚,拿着烟袋进了屋,看着炕上的老伴,他沉声道:“你柜子里那四季的衣服,是巧芳一件件挑的,你看这二十一寸的大彩电,是儿媳妇提议买的,你一天天吃的药,更是儿子媳妇花的钱,现在他们小两口,就给去伺候月子的亲家母,买了对金耳圈,你这啥也没干的老婆婆,要是还有想法,就趁早在家待着,也别去治病了,真瘫炕上我伺候你,别把脸丢到媳妇面前去,再让我儿子也跟着没脸。”

“我,我也没说啥啊?”看到那大彩电,宋母的心顿时平衡了,没错,儿子媳妇还是向着家里,这么一对比,耳环还真没这值钱。

宋老爹见老伴这恍然大悟的样子,无奈的一叹:“你这耳根子软的毛病,啥时候能改改?谁好谁坏你自己看不出来吗?咱俩岁数都大了,今后动不了了,你还想靠谁?两边都是父母,人家也没缺了你,为了点不值当的事,真伤了孩子的心,老了那天,你有脸过去吗?”

这次的一场病,不只是宋母害怕,连宋老爹也承认自己老了,闺女好不容易有个家,有心他也不想拖累,小儿子说生意不能耽搁,把妞妞接走就算完事,大儿媳妇倒是来做了几顿饭,可没个酱油了都得告诉你一声,更不用寻思她给你出一分钱,今后不指望长林,还能指望谁?

宋母第一次听到老伴这么说话,他以前都是不耐烦的告诉你,你该咋样咋样,今天这类似于劝阻的话,却让她心里发酸:真的老了?是啊,老了,该想想今后咋办了。

第170章

宋长林不知道;因为这对耳环,家里差点又来场事端。他按照定好的时间来到了车站;见到从车上下来的父母;满面欣喜的迎了过去:“爸妈你们来了?妈你腿咋样?坐了这么久的车;疼没疼?”

面对儿子的关心,宋母只感到说不出的舒心;她一眼眼不住的打量着,半年没见的儿子;嘴里笑着道:“妈挺好,没疼,其实就现在这样保持下去,不治都成。”

来之前;宋长霞不放心的回家一趟,知道了金耳环的事,又和她妈好一顿磨叨,说她这腿的药钱,就不知道花了多少,再加上今后的治病,比那耳环只多不少,听的老太太又心疼钱了,当时就打了退堂鼓,要不是被老伴狠盯着,她都不想来了。

想到闺女的话,宋母拉着儿子低声问:“长林啊,跟妈说实话,这腿都下来得多少钱?其实妈真觉得好多了,今后吃点药盯着就成。”

“妈你放心吧,没多少钱,那药只能缓解,又不能根治,万一冬天天凉了再犯咋办?你就安心的在这治病,只要你身体没问题,咱家不差那俩钱。”真瘫到床上,可就不是花钱那么简单的事了。

听到儿子这话,老太太心里热乎乎的,这些日子她一直在后悔,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