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朱襄情 >

第20章

朱襄情-第20章

小说: 朱襄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认领启示呢!

可是,女子衣着穿戴全是朱襄县城的啊,有专案组当时的详细记录,“淡红色短袖T恤衫,灰蓝退色的牛仔裤,白色的休闲鞋。连裤头都是朱襄县城的,”专案组为了寻找线索,搜遍了被害人全身,没有发现任何外省的标记,这是怎么回事?

此时是秋天,审判大庭门前的秋桐树结满了许多像棉花桃一样的果实,沉甸甸的挂在枝头。这些饱满的果实在阵阵秋风中不停的晃动,好像向她们展示自己的喜悦心情。

合议庭众法官们带着疑问,他们互相谈论着,审判长催促起来,“接着往下讲,按照自己的想法讲,不要受约束,就讲自己的家乡,”

“谁不说自己的家乡好,”杨小叶继续做着陈述,可是,她却不这么认为,“除了山川秀丽,景色迷人,有着洁白如银的皑皑雪峰以外,哪一点都不如平原,”

“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柳絮飞扬接着夸奖一句,“树木成荫多好的美景,平原哪里有啊!”

“可是,”杨小叶却摇了摇头,对她的夸奖有不同的意见,因为,她长期居在山沟里已经厌烦了,没有那种感觉。随讲出不好的一面,“浓密繁茂的原始森林和高山峡谷,挡住了早晨日出前的朝霞,显得蓝天只有簸箕大。好像青蛙掉到井里看蓝天一样,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更看不到日落后的晚霞,太阳很早就落下山了。没有平原上的噪杂人群,没有来来往往的车水马龙。除了偶尔几声狼嚎以外,便是噪杂的虫子叫声,让人听到都心烦,从早到晚沉闷在朦朦胧胧的世界里,单调枯燥的日子,时间长了哪个不烦。”

“看来你们那地方却是挺憋人的。”柳絮飞扬心里着急,她等着听杨小叶讲出谁是伤人凶手?好早些救出翱翔雄鹰。可是,她却谈起自己的家乡,面对一群法官们她怎好阻止,自己该怎么办?她心想,法官们都不着急,自己急什么。由她随便讲也好,可以消除杨小叶的胆怯心理。她揣猜着,莫非法官们想用谈话的方式获取情况。

她只有顺着她的话讲:“还是我们平原好,一望无际,辽阔翠绿的原野与碧蓝洁净的天空连成一线,能看到早起殷红的朝霞浸染东方的天空,茫茫大地依旧沉浸在沉沉的夜色之中。红云纵横,横跨天际,在黑色楼宇的遮挡空隙中,尽情绽放着恣意的激越,令人心潮澎湃。还有西下的夕阳,暗淡的暮色,常言道;残阳如血。站在北旧湖,可见如镶金边的落日,光芒四射,刺人眼膜的梦幻,金光璀璨,吞天沃日。”

审判长闻听柳絮飞扬所言,竟然长篇大论地拉起家常来了,哪里像法官们问案,本想立即制止,却没有张口。他随侧身征求一下合议庭法官们的意见,大家一致认为;“这样很好,用谈话聊天的方式向被害人了解情况,讲出来的话比较真实。再说,被询问人不会感到害怕,出现以往那样的问案,问一句答一句的现象。如果被害人有顾虑,很难收到好的效果,”

秋桐树在开花季节十分美观,一串串淡紫色的花朵像小聚伞一样,又像一个高音喇叭,中间的花芯不正是喇叭的中心吗。可是,它因叶状总苞和苞片脱落,而多数小聚伞花序组成大型花序,使花序侧枝成长短不一的圆锥形。

法庭的办法效果不错,杨小叶没有拘束,也没有胆怯害怕心理,她和柳絮飞扬好像亲姊妹之间谈话拉家常一样,叙说着家乡的情况。

“我们家乡属大雪山南段,”让杨小叶随便说,想说什么说什么,谈起自己的家乡,那是再熟悉不过了,“山套山,山连山,方圆几千里,那山峰之大,海拔六千多米,大部分山岭多在五千米以上,大山造成终日雾兮兮,阴霾霾,很少见到太阳,”

“你们那里不好,”柳絮飞扬又打断了杨小叶的讲话,她哪里知道,自己竟然替法官们审问起案情来了,闻听杨小叶讲的全是大山的风景,不能让她继续讲,要来点实际的,她采取步步深入,慢慢引导,直到进入她的家庭情况,随引导提示,“出门办事多不方便啊,那自行车,摩托车岂不用不上了,”

“出门办事全是肩扛,人挑,没有板车,自行车和摩托车用不上,爬坡上不去,下坡有危险,这说的是公路,像我们离公路远的偏僻山区,哪里有路,都是山间小道,弯弯曲曲,能骑车吗?”杨小叶果然中了柳絮飞扬的话套,谈自己家乡的情况滔滔不绝,一时间高兴地讲起人们编的一段口头溜,“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道路崎岖,弯道惊心动魄,悬崖峭壁,使人不敢睁眼观看,出门办事十分不便。”

柳絮飞扬采取点滴深入,终于转入正题,“那你们家住哪里?难道住山上吗?吃水怎么办?”这是一个很普通的谈话聊天。

此时,一只喜鹊飞来了,它站在桐树枝头,拍了拍那黑白相间的羽毛,好像故意炫耀那黑色中还闪耀着紫色的光辉的翅膀。后面拖着一条中间宽末端尖的尾巴,它栖在枝头时常上下翘动,嘴里“嘎嘎”地叫着,好像帮忙讲话一样。

“我们家住在半山腰,”杨小叶望了望大庭门前那正在欢叫的喜鹊,心想,喜鹊枝头叫,必有喜事到,自己哪儿来的喜事呢?

她怎知,喜鹊是向法官们报喜的,告诉他们,案子很快就要破了。

可是,杨小叶理解错了,误以为向她报喜。对柳絮飞扬的问话还要回答,接着陈述,“不敢住山下,怕山洪爆发被大水冲走。住山上,吃水太困难了。所以只有住在半山腰,我们生活用水,全是山沟里的流水,靠人挑着水桶爬山,哪里像平原你们这里有自来水,即是没有自来水,起码有个压水井,不用挑着水桶爬山,”

“嗷,”柳絮飞扬明白了,法官们也清楚了,佩服柳絮飞扬所问的一切,都是他们所需要了解的情况,书记员在默默做着记录,一台录音机在悄悄地转动着。他们不谋而合,都是为了寻找凶手。

柳絮飞扬和杨小叶继续交谈,“那里全是石头,没有土地吗?农民们全靠土地吃饭,没有土地你们吃什么?”

“土地极少,”杨小叶虽然出生在偏僻山区,还是上了几年小学,她学过自然地理,清楚土壤的形成,“只有那半山腰被太阳照射、大风吹化了的石头,成了一片片不够肥沃的土地,居住在那里的人们就用石头垒起,以防止水土流失,主要种些玉米,其次是小麦、红薯、土豆,荞子、豆类等,”

“不种大米吗?”柳絮飞扬心想,不可能天天去吃玉米和土豆吧,我们虽不富裕,只是缺钱,吃的还是一色的白面馒头,玉米都拿去加工成猪饲料了。她继续追问,“你们那里的农民生活一定不太富裕,”

“哪里有大米啊,半山腰不能种稻谷。玉米是我们的主粮,其次就是红薯和土豆,麦面馒头只有逢年过节吃上一顿。哪能与你们平原比,每餐白面馒头新鲜蔬菜。”

“生活真够艰苦的,”柳絮飞扬心想,现在虽然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奔上小康,可是,山沟里交通不发达的地区,还是有不少贫困人家。

“我不是叫苦,也不怕害羞,”杨小叶讲出实话,“我家吃的是玉米面窝窝头沾辣椒,再不然就是拿土豆红薯当饭吃,”

“可怜啊,”柳絮飞扬同情地点了点头。感到杨小叶很实在,怪不得她不想回去了,原来如此。继续追问:“那你来这里干什么?是投亲访友吗?”法官们闻听所言,感到柳絮飞扬终于问到点子上了。

“不是……”可是,杨小叶对柳絮飞扬的提问,却吞吞吐吐不愿多讲,“我在这里除了你们以外,无亲无故,”

“既然无亲无故”柳絮飞扬只好用真情来打动她,“就把妹妹当成自己的亲人,有心里话应该向妹妹讲,不要有什么遮遮掩掩的,”

几句发自肺腑的真情话,立即打动了杨小叶,被问得大哭起来,她怕提起此事,提起就伤心难过,梗梗咽言地讲道:“不是不相信妹妹,而是说起来太复杂,”

“复杂,”柳絮飞扬和众法官们感到内中必有隐情,更想知道了,被害人杨小叶不愿意讲,怎么办呢?

柳絮飞扬有办法,“讲简单的,从头讲起,还是讲讲家庭情况,没有什么不方便吧?”

“没有,”杨小叶擦了擦眼泪,“论起年龄我们同岁,可是,比你大两个月,我是姐姐,妹妹怎知姐姐已经结婚三年了,”

柳絮飞扬心想,终于在逼问下,她讲出了自己的情况,一定要抓住不放追问到底,“十九岁就结婚了!婚姻法规定二十岁才能领取结婚征,不够年龄乡政府会办理吗?”

欲知后事

请看下章

第二四章 爱的畸形

这幅图是朱襄城的宝塔,你们看那塔身洁白,精雕细刻,塔门雕龙抱柱;塔座雕负重力托士;塔内雕梁画栋,台梯旋环可通塔顶。站在塔上可鸟瞰朱襄城及北湖远近风景,是朱襄登高览胜的好地方。后人留有诗句:巍然白塔傍高城,插汉冲霄耀眼明,忽闻钟声寝晓出,万家尘梦一时清。

柳絮飞扬心想,终于在逼问下,她讲出了自己的情况,一定要抓住不放追问到底,“十九岁就结婚了!婚姻法规定二十岁才能领取结婚征,不够年龄乡政府会办理吗?”

“我们山里娃都是早婚,没有领取结婚证的习惯,再说,杨树沟离梨树乡政府几十里,步行要翻几座山头,即是当天赶到第二天才能办理,回来就是第三天了,两个人连吃带住要几百块,为了一张纸翻山越岭花钱又耽误时间划不来,所以,一般都不领取结婚证。”

“一个个法盲,”柳絮飞扬心想,话讲的很实在,别说他们山区,就是我们平原,也有一部分人不愿意领取结婚证的,他们认为“办上几桌举行个仪式,亲戚朋友热闹热闹,宣布一下就算结婚了,”

“热闹个么子吆!”杨小叶张口就是四川方言,“山里娃结婚很简单,哪里像平原那么热闹,十几辆小车排成一个长队。俺结婚可没有车,没有轿,即是有车哪里有路。俺骑着一头小毛驴,后边跟着几位搬亲的,因为人烟稀少,整个杨树沟不到五户人家,而且还不在一起,东山坡一户,西山坡一家,哪里有人观看,”

“那是的,”柳絮飞扬点了点头,“没人不会热闹的。那你男人叫什么?家庭情况如何?难道他就忍心让你这样嫁过来?”终于问到关键问题了。

“俺男人叫柳岔岔,论人才也算得上白马王子,一米八的个头,魁伟的身材,长方形的脸庞,倒还英俊潇洒。俺也不差,与妹妹相比,除了脸庞以外,身材不相上下。山沟沟里出凤凰,一点不假。

他家里有父母,另外还有位姐姐,她已经出嫁离开了山沟,嫁到很远很远的城市去了。姐姐出嫁那天,是弟弟柳岔岔送去的,从此就产生了厌烦山沟的情绪。

他本是一个很有报复的青年,感到在山沟里屈才,决心脱离穷山沟。可是,父母无论如何不同意,因为,父母需要他留在身边养老送终,为此,闹得父子关系不合。

父母为了稳住他,心想,娶个媳妇就会安心。说实话,就是因为不想在山沟里一辈子,他才一直没成家,也想学姐姐把自己嫁出去,所以,一拖再拖,拖到二十七岁,他大俺八岁。

可是,父母的用心并没留住他,我们结婚不到仨月,他便撇下俺离开了穷山沟,外出打工三年没有音讯……”

她不讲了,她哭了,她伤心地哭啼起来。

柳絮飞扬心想,她有难言之隐,哪有撇下新婚妻子一去三年没有音讯的男人?里边一定有问题?这是关键时刻,一定要让她继续往下讲。

于是,柳絮飞扬掏出手纸,好像关心亲姐姐一样,亲手为杨小叶擦去眼泪,温柔的声音,学着她家乡的话,这样感到亲切,“姐姐,请坚强点,慢慢地讲给你娃的亲妹子听听,”

“俺不哭,妹子想听俺讲,”她擦了擦眼泪,“可是,姐姐讲到伤心处,眼泪止都止不住啊,”

“是啊,”柳絮飞扬耐心地做着工作,“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姐姐还是说出来好,不说闷在心里会成疾病的,”

“妹妹不要架势(别客气)姐姐说,姐姐统统倒出来,”她在柳絮飞扬的劝说下,道出了家庭情况。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三年内二老相继离开了人世。柳岔岔因与父母闹翻,埋葬入土竟然没回来看一眼。他丧尽天良,俺怎能不管不问。于是,俺埋葬了公婆---他的父母,感到自己孤单。苦哇!

你娃想想,一位年轻女子独身住在半山腰,那种凄凉、悲惨、孤单的日子实在难熬。

可能俺山沟里女娃,不懂得爱情,也可能俺的爱情与别人不一样,一段不被接受的爱情,需要的不是伤心,而是时间,一段可以用来遗忘的时间。一颗被深深伤了的心,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明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